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车市扫描-2012年第34期
发布时间:2012-08-21 11:01:16    浏览量:3639次    
本周车市概述
          1.8月厂家深度休整
          2.8月零售缓慢回暖
          3.电商大战的渠道控制实业
          4.中国车企弱经销商强、美国车企强经销商弱
          5.中国经销商销量大于美国、库存低于美国
          6.经销商不应过于强势
          7.大学生民工化与出口转内销
          8.乘用车网购不可能成气候
          9.北京排放升级进一步迫使自主退出
新品、降价扫描
          1.上海大众全新朗逸上市 售11.29-16.69万
          2.宝骏乐驰换标上市
宏观环境和政策信息
          1.温家宝:经济运行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2.7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翻番 调控已在十字路口
          3.7月新增贷款增加5401亿元
          4.7月外商直接投资75.8亿美元
          5.统计局称去年中国人均GDP达5432美元
          6.商务部:支持民资进入流通行业统计局
          7.统计局:我国每百户家庭拥有18.6辆小汽车
          8.云南“节能减排”规划出台 或收拥堵费涨停车费
          9.北京未来3年将继续实施尾号限行
          10.老款经济型车恐重演销售真空
          11.2015 年后世界将出现“石油过剩” 改变地缘政治平衡
新车信息
          1.或明年上市销售 奔腾SUV无伪装谍照曝光
          2.长安自主新车下半年发力 首款SUV 9月上市
企业动态
          1.长城汽车入选《巴伦周刊》中国十大消费品牌
          2.长城营销变革步入深水区 哈弗分网明年完成       
          3.人事再变革战略转型提速 奇瑞"换血"求生
          4.奇瑞被传削减上百新车项目
          5.北汽萨博车定名绅宝 曲线回归萨博品牌
          6.江铃重启与五十铃合作 两项目投资近30亿。
          7.S30大批量出口破冰 东风海外战略提速
行业动态
          1.基于宝来平台 一汽全新A级车2014年量产
          2.北汽奔驰全面谈判 仿上汽模式
          3.中国前25位汽车经销商把持14%市场
          4.奇瑞、长城汽车在澳大利亚实施汽车召回
          5.江淮纳威司达合资厂或明年投产
          6.经销商抱团发难车企:风险应共担
车市信息摘要
跨国集团和海外市场
          1.美国政府延迟发布车企2025年燃油经济性法规
          2.美国汽车经销商平均销量较2009年提高4成
          3.援助汽车业导致巨亏 美国政府或损失251亿美元
          4.标致雪铁龙关闭工厂受挫疲于应对产能过剩
          5.现代汽车联盟工会与现代谈判 要求停止夜班 

本周车市概述
1.8月厂家深度休整
        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连续两个月的拉动式销售使厂商库存处于较低水平。春节后的2 -4月厂家销量同比大幅增长,随着也带来经销商的库存压力逐步加大。5月厂家销量出现异常的高增长,6月的厂家生产放缓,但半年末的批发继续冲高110万台。7月的厂家进入休整期,销量回落到百万台。8月的厂家仍面临一定渠道压力。
        8月初的第一周销量走势很低。8月第一周的厂家销量同比11年8月第1周下降1%,环比12年7月第一周销量持平。
        8月第2周处于部分厂家休整前的出货期,销量走势稍有回暖。8月第2周的厂家销量同比11年8月第2周增长7%,环比12年7月第2周也增长8%。
        8月第3周部分厂家休整,总体车市销量走势也是调整。8月第3周的厂家销量同比11年8月第3周下降10%,环比12年7月第3周下降15%。
        因8月的工作日是23天,比7月多一天,因此部分厂家的休整对车市的月度总量应该影响不大。尤其是部分厂家根据零售和渠道库存进行减产休假,但从本周开始厂家都开始生产恢复,后面还有10个工作日的生产和销售,因此我们对8月休假带来的销量损失并不特别担心。
        我们上月预测的批发稍有乐观,而上月的厂家给经销商减压,导致生产大于厂家销量5万台,这月应该能释放一部分厂家库存。我们判断8月的狭义乘用车批发应该能达到103万台,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4%。
        虽然近期的媒体爆炒渠道库存问题和经销商的抱怨,但我感觉实际绝大部分厂家不可能根据这样的抱怨改变自己的产销节奏和市场策略。因为整车厂家背负着产业链的供应商、生产部门、销售商的总体利益平衡责任,有自己完备的产销跟踪系统,且有独立的系统性判断,。外部舆论压力主要是搞乱了消费心态,对经销商自身是不利的。
2.8月零售缓慢回暖
        2月下旬以来的车市零售相对不理想,3月的零售依旧较低迷,随着天气逐步回暖和经济严峻低迷,但又遇到油价大幅上涨的新打击。至四月上旬也没有明显改变,4月下旬随着各地车展和假期而车市零售火爆。5月的零售逐步回落,6月初的零售出现严重的低迷,中旬的恢复也不明显。广州限牌对6月末零售推动还是有一定的贡献。由此带来7月的零售损失较大而进入零售谷底。
        8月上旬的零售走势逐步回暖。从厂家上旬状态的零售交流看,大部分厂家的零售较7月初持平,部分厂家表现较强,由此带动8月初的零售较7月同期消费增长5%左右。
        8月中旬的零售遭遇油价上涨和厂家休假等影响而回暖减速,8月中旬的零售较7月中旬实际基本持平,由此导致8月上中旬的总体零售环比7月增长2%。8月中旬的零售回暖减速也有部分厂家新品上市前的零售等待的因素,相信后期会加速追赶。
        由于暑期的消费季节因素,7月初的零售还是较好的,随后逐步回落,而8月初应该是从谷底逐步回升。尤其是7月末以来的天气异常加之休假出游等影响,7月零售还是稍差的。虽然是有8月10日的汽柴油涨价,但8月的零售逐步回暖态势应该是难以逆转的。
        我们预计8月狭义乘用车国内零售96万台,环比7月和同比去年8月都是6%左右的增长。
3.电商大战的渠道控制实业
        近日的电商大战赚足消费者和媒体眼球,客观实现提升销售额和曝光度的效果,而其上游的厂家和终端消费者是被渠道控制商的促销宣传左右,由此体现渠道控制商成为主导市场和产业的重要力量。
        渠道控制商趋利的本质就是滥用控制力对生产商和消费者形成非竞争性的控制。供应商面对不对等的供货价格、费用构成和资金占压等困境,而消费者被渠道商的选择所左右,不管是卖场货架还是虚拟展示,消费者只要选择渠道控制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权已经被控制,生产厂家因此也被渠道商把控。
        渠道供应商与生产厂家的博弈始终激烈,国内乘用车行业尤为突出,随着大的经销商集团的出现和整合力度加强,经销商的话语权的争夺日益激烈,尤其是近期的媒体炒作实际也是有经销商势力强势影响的结果。
4.中国车企弱经销商强、美国车企强经销商弱
        中国流通领域的产业利润低商业利润高是畸形的。经销商集团规模越来越大,且短期内超常规发展,这是汽车消费领域的严重问题,从电商的操控市场看,汽车经销商集团的垄断趋势极其危险。
        从中美的乘用车企业对比看美国企业集中度高于中国车企品牌。美国轻型车中的7家集团占据85%份额,美国三大占据43%,日系的丰田、本田、日产占据33%,现代起亚占据10%,欧洲各车系共占据10%份额。而中国的这三个美系和日韩四强集团的份额是43%,再加上中国表现远强于美国的大众的21%份额,这些主导车企的份额仅有65%,自主品牌在国内渠道是弱势。中国的厂家品牌集中度远低于美国。
        但中国经销商集团的规模远强于美国,中国25强经销商集团的销量份额为14%,美国的25强仅有10%的份额。美国百年的汽车经销商发展史远不如中国10年的经销商扩张速度快,垄断度高。
        世界范围看的厂家无法垄断市场,但渠道垄断将是严重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大经销商集团,只有大车企,这是反垄断的成果。中国的垄断问题日益严重,渠道垄断和抢夺话语权的问题日益严重。
5.中国经销商销量大于美国、库存低于美国
        近期的乘用车经销商库存压力成为关注,而我感觉中国经销商库存压力不比美国高,行业走势艰难时必然是行业参与者都倍感压力。
        中国经销商的年销量领先欧美。中国共有19,890家特许经销店,平均每家店年销量为980辆新车。而美国同类店年均销量在700到800辆之间,欧洲特许经销店更是只有200到300辆。2009年美国汽车销量在经济衰退期间几近崩溃,每家店面的销量跌至564辆,今年也将达到788辆/家。
        中国的经销商抽样调查的库存目前是69天,我测算的经销商库存是不到60天。而美国的渠道库存目前是57天,其中通用66天、福特59天,丰田35天,大众48天。注意这其中的天数是工作日,我们用的是自然日,美国经销商库存应放大20%左右的天数。由此看美国车市目前全球最好,其库存与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经销商库存深度一样。
        而美国车市谷底时的08年的美日6大汽车巨头10月末北美市场库存天数,较去年同期延长45%,平均在库周期达到103天,接近合理库存周期(50~60天)的二倍左右。中国经销商远没有感受过美国经销商的苦日子。
        做大做强似乎是主体,但个体的自由和平稳发展是更重要的,美国经销商能散乱的自由生存,中国经销商为何要做大,没有穷人活路。这也值得我们反思。
6.经销商不应过于强势
        从上面的分析看,中国经销商集团的集中度高,主力集团的话语权强,而厂家相对弱势。中国经销商的单店销量高、库存相对低,因此相对美国的经销商的利润更为丰厚,争夺话语权的利益因素更浓,毕竟好年经的经销商建店一年就回本,甚至赚几个店的投资,这是世界罕见的高利润。
        低成本和高收益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一些经销商希望的就是低成本的扩张获取营业利润和土地增值与股市增值。因此今年的市场不好,但实际的增长不比去年差,只是去年的暴利品牌突然变为资金黑洞,因此国内强势经销商希望改变现状,这没有错。
        但用销商库存问题作为要挟厂家的问题数据,要求厂家改变产销计划,降低销量似乎就有问题。厂家的产销计划毕竟要平衡供应链与市场需求,同时要改变竞争地位,市场竞争带来的品牌份额变化直接导致经销商的盈利下降和库存上升,而厂家竞争性调整要考虑多方因素,不可能简单的减产应对竞争。因此美国经销商也才会有3个月的平均库存,这也是竞争的惨烈。
        经销商与车企都要感受社会责任。我们要看到目前的实体经济压力很大,据报道江浙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甚至是60%的停产或者破产。温总理上周去浙江也是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同时要求做好破产和停产企业民工的安置,我们的经济压力可见一斑。如此艰难的世道下,经销商也是应理解厂家的无奈,乘用车企业也是地方GDP稳增长的核心支柱,厂家减产不是自己能做主的。从进口车看经销商也可能被迫承担社会责任,下周德国总理可能来,我们光伏产业面临反倾销的灭顶之灾,欧洲车企的中国救命稻草也是无奈。
        当然厂家也是有能力做事的,主要能做的就是给经销商库存资金的银行贷款成本予以更多担负,让经销商日子不要太艰难,携手共度难关,此时需要相互理解。
7.大学生民工化与出口转内销
        最近,曾经如日中天的“ 中国制造”却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一方面,一些低端制造企业受制于中国人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和转型升级需要,转战至东南亚国家;另一方面,一些高端制造企业在美国“ 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面临回流倾向。而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也给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带来灭顶之灾。中国人口红利骤然消失与蓝领成本暴增的核心还是人才升级快于产业升级。我们的工人数量在总量减少和20%的新就业人口变为高成本大学生的双重打击下缺口骤然突出。而出口转内销成为产业调整的趋势,出口增速降到个位数,内需有庞大的新观念年轻群体支撑,如何实现消费转化应是课题。从车市看的年轻群体购车比例上升仍较快,SUV等车型的需求较旺。
8.乘用车网购不可能成气候
        最近,电商的大家电促销成热点,汽车是最大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未来是否能网购。我感觉不会。原因是中国的渠道利润太丰厚,家电25%利润率是恐怖的,中国商品卖到美国比国内跨省销售的价格还低,中国的渠道流通问题太大。而乘用车的现有流通成本最低,消费者成本最低,因此汽车的网购短期内不可能形成规模。但国内的浮夸造假和口水战太重,忽悠的越来越多了。
9.北京排放升级进一步迫使自主退出
        自主品牌总是很惨,市场被政策打压没了,而反过来还说自主品牌跟不上环保要求被迫暂时退出。这是政策对自主的严重打压加上恶意舆论打压,这样的首都不知是谁的首都。
        环保升级目前不是问题,但是成本和投入的匹配问题。北京把自主品牌挤出去,然后升级时自主品牌必然顺应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先不到北京掺和。环保达标应该不是问题,关键是批量太小的成本不好控制,企业必须算经济账。而北京也不应该把自主逼得太惨了,反过来还说风凉话。  

新品、降价扫描
1.上海大众全新朗逸上市 售11.29-16.69万
        8月19日,上海大众汽车官方宣布,全新朗逸正式上市!此次上市的全新朗逸属于中期大改款车型,全系推出1.6L和1.4TSI两个排量共10款车型,全系售价区间为11.29-16.69万元。全新朗逸是朗逸车系的中期改款车型。全新朗逸的变化主要在内饰外观的调整上,让这款车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动力系统以及空间表现和老款朗逸相比没有区别。外观方面:全新朗逸的车头和车尾设计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整体设计更加时尚。内饰方面:全新朗逸完全颠覆了之前的设计风格,新朗逸共提供了两套不同的配色可供选择。根据之前消息,在全新朗逸上市后,老款朗逸也将继续销售,实现两代同堂。全新朗逸针对更追求配置和品质的消费者,而老款朗逸则将主打性价比,两款车型共同出击,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分析:朗逸是A级车的主导车型,随着上海大众的产能提升,新老朗逸的组合必然带来销量的大幅跃升。
2.宝骏乐驰换标上市
        8月15日,雪佛兰乐驰正式更名宝骏乐驰,换标上市,售价不变,仍为3.98万-4.98万元。宝骏乐驰除了采用宝骏的“马头”标识外,其他方面与之前的雪佛兰乐驰保持一致。
        分析:换标终于完成,这有利于乐驰营销走上正轨。   

宏观环境和政策信息
1.温家宝:经济运行正出现一些积极变化
        8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浙江杭州、湖州、嘉兴等地,调研经济运行情况。
        温家宝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一些领域出现积极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分析:实际感觉问题超预期的严重,空讲话树立信心和做好农民工就业是很有必要的稳定措施。
2.7月房价环比上涨城市翻番 调控已在十字路口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9个,持平的城市有11个,上涨的城市有50个。虽然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7%,但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大幅增加,比6月同期的数据翻了一番。业内人士认为,7月房价的变化延续着整个上半年的整体走势并不意外,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下一阶段调控政策的走向将决定长期的市场发展方向。
        分析:经济走势艰难,但房价回升,下阶段的宽松政策面临结构性压力。
3.7月新增贷款增加5401亿元
        8月10日,央行公布金融数据显示,2012年1-7月社会融资规模为8.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143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0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023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401亿元,同比多增485亿元,创下2011年10月以来新低。
        分析:社会融资多,贷款增长慢。
4.7月外商直接投资75.8亿美元
        8月16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月经济运行情况。发言人沈丹阳称,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5.8亿美元,同比下降8.7%。前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6.7亿美元,同比下降3.6%。统计数据显示,7月FDI再次负增长,增速创下了今年以来新低。
        分析:出口已经无法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5.统计局称去年中国人均GDP达5432美元
        8月15日,统计局发报告称,201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5083元,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按照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而此前IMF报告称,2011年中国人均GDP排名世界第89位,人均GDP为5414美元 。
        分析:对比人均消费的数据就发现两者的差距很大,高GDP低消费。
6.商务部:支持民资进入流通行业
        8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虽商贸流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很高,但还应进一步推动民间投资进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的特种行业,包括有序进入国内成品油市场、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拓展拍卖业务领域、规范发展典当业务,有序开展直销经营等。
        分析:只有充分放开成品油进口权,让小企业有自主进货渠道才能打破三桶油的零售垄断趋势。
7.统计局:我国每百户家庭拥有18.6辆小汽车
        国家统计局16日发表的一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称,十六大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以汽车和旅游为例,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底增加了17.7辆;2002至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从2002年的8.8亿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6.4亿人次。
        分析:只是增速快,按国内收入和GDP的对应私车普及水平应该是不高的。
8.云南“节能减排”规划出台 或收拥堵费涨停车费
        8月14日悉,《云南省“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印发。
        其中提到将通过提高停车费标准、收取拥堵费等,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降低运输能耗和缓解拥堵,降低小汽车出行率,鼓励公众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分析:改革难度超大。
9.北京未来3年将继续实施尾号限行
        昨天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出台。规划提出,未来三年将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即尾号限行)和黄标车限行规定,遇恶劣天气、重大活动等可能引发严重拥堵情况,适时在重点交通拥堵路段采取单双号行驶措施。公务用车不再增加指标,并严格使用管理。同时对单位和个人年度净增载客汽车实施总量调控,遏制过快增长。
        分析:长效措施了。
10.老款经济型车恐重演销售真空
        伴随着北京车辆排放标准由国Ⅳ升级到京Ⅴ日期的临近,京城车市也平稳进入了产品切换期,但由于车企在车辆升级上在所难免的成本增加,迫于仅北京区域的环保和销售限制,届时各品牌对于低端经济型车辆的供应将相应减少,而部分老款车型也因升级的难题,恐怕会暂时或永久退出北京市场。。
        分析:并非供应减少,而是政策迫使结构性需求改变。
11.2015 年后世界将出现“石油过剩” 改变地缘政治平衡
        由于引入了水平钻法和水力压裂法等技术,我们正迈入一个拥有充足石油资源的新时代。正如能源专家莱奥纳尔多• 毛杰里最近在哈佛大学约翰• 肯尼迪政治学院贝尔弗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所说的,“与大多数人的观点相反,全世界的石油供应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甚至有可能超过消耗量”。毛杰里是贝尔弗中心的一名研究员,曾担任过石油行业高管,他的观点是根据对全世界绝大多数大型石油勘探和开发项目一一实地分析后提出的。他断定,“到2020 年,全世界石油日产量可能超过1.1 亿桶,提高近20%”。4 个国家将引领即将到来的石油热潮:伊拉克、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由于技术革命使人们可以获得难以开采的矿床:加拿大的油砂、美国的页岩油和巴西的盐下层石油,大量“新”石油即将投入使用。毛杰里在报告中解释道:“开采技术并不新,但用于开采页岩油和致密油的技术已逐渐融合。这一技术还可用来让已建立的常规油田重新运转并从中开采更多石油。”毛杰里认为,拐点将在2015 年。在此之前,石油市场将“极为动荡”并“很可能朝反方向走向极端”。但2015 年后,会出现“石油过剩”,这可能导致价格下降甚至“暴跌”。
        分析:中国的此类石油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国内新能源车可能失去比较价格优势。  

新车信息
1.或明年上市销售 奔腾SUV无伪装谍照曝光
        媒体首次曝出了一组奔腾SUV的无伪装谍照,按照消息,该车将在2013年正式上市销售。据之前媒体猜测,上市后这款新车或命名X80,其售价可能会在16-20万元之间。在外形方面,该车保留了之前推出的X概念车的设计元素,前大灯和进气格栅都显得动感十足。前大灯增加的LED灯组加上中网与雾灯的设计,搭配起来后让该车前脸看起来更加时尚大方、也非常耐看。
        车身的侧面车窗边框和车门拉手也都采用了镀铬装饰的设计,后风档玻璃下半部分也都带有镀铬装饰条,这是从侧面车顶一直连接过来的装饰条。尾灯组内侧的白色倒车灯外壳也专门用镀铬边框点缀出来,整体造型搭配使车身看起来具有极强的流线性。
        有关内饰方面,据之前报道,新车配备了炮筒式仪表盘以及多功能方向盘,双区自动空调并且还配备了电子手刹。新车配置方面,据国内媒体报道,该车将沿用B70的动力配置,包括2.0L、2.3L两款发动机,传动方面提供6速手动、5速自动变速箱与之匹配。
        分析:奔腾系列的SUV也是相对高端化的线路,向上突破难度应该不小。
2.长安自主新车下半年发力 首款SUV 9月上市
        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首款SUV车CS35将于2012年9月正式上市,并将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杀入自主品牌SUV市场。CS35搭载长安汽车全新一代BlueCore高效H系列1.6L发动机,与该发动机相匹配的是全新5速手动变速器及日本爱信原装进口的Ss-Ⅱ4速AT手自一体变速器,MT百公里综合油耗为6.6L。作为长安汽车的首款SUV车型,长安汽车CS35推出被视为长安2012年最为重要的新车型。不过不同于长城哈弗 H6、吉利全球鹰GX7等一系列自主品牌SUV车型瞄准的是本田CRV、丰田RAV4等这类级别的SUV市场。长安在打造首款SUV车型的考虑上,却选择了竞争并不激烈的紧凑型小型SUV市场。据悉,在首款SUV车型推出后,未来长安汽车还将推出一系列的SUV产品,涵盖各个细分市场。
        分析:差异化的定位有利于抓住suv的8-10万空当市场。    

企业动态
1.长城汽车入选《巴伦周刊》中国十大消费品牌
        8月11日,美国《巴伦周刊》评选出中国十大消费品牌,称之为“你必须知道的10个中国品牌”。长城汽车成为其中唯一的汽车品牌。《巴伦周刊》认为,当前中国政府试图提振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重心从之前的出口转向拉动内需;尽管当前许多国外品牌在华广受欢迎,但随着中国消费阶级不断壮大,最大受益者仍将是中国本土品牌。此次《巴伦周刊》根据公司股价和业绩表现,评选出中国十大消费品牌,以带读者浏览中国本土品牌的新兴阵容。按照英文名称字母顺序,分别为:百度;中国移动;长城汽车;海尔电器;联想;李宁;茅台;腾讯;青岛啤酒;云南白药。上榜的汽车品牌只有长城一家。
        分析:处于上升期的长城成为汽车行业的领军品牌,这是未来巨大财富的基础。长城汽车因此也应加速回归长城品牌。
2.长城营销变革步入深水区 哈弗分网明年完成
        8月19日,长城汽车在北京举行“决胜终端”推进大会,所有一级经销商和服务商悉数到场,参会者超过1500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上,当着诸多媒体记者的面,长城汽车自曝其短,放映了一段近半个小时的“揭短”视频。视频展示了长城用户对终端服务品质的种种抱怨,也对长城4S店的操作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揭示。长城汽车每个季度会在保定总部举行客户恳谈会,现在已经进行到第13期。我们把有抱怨的顾客请到现场去,顾客坐在那儿谈感受弄得我满脑袋汗。里面有骂街的,什么骂法都有,对我们冲击很大。”长城所有核心领导层会同技术、生产、质量部门负责人都会参加,与魏建军一同“挨客户骂”。
        在反复倾听客户声音后,长城汽车下决心发动一场服务渠道变革,这次行动的代号为“决胜终端”。该行动分期进行,一期为时100天,每期进行10个分项目,目前正在实施第二季。包括区域市场管理人员的撤回等,都在这一行动统筹范围内。
        分析:长城的产品营销改善的做法简单直接有效。
3.人事再变革战略转型提速 奇瑞"换血"求生
        8月13日消息,自两年前就启动战略转型的奇瑞,车市骤冷加快了其调整架构的步伐。继研发项目、财务部、销售部进行大调整后,8月1日奇瑞汽车下发了《关于陆建辉等同志职务及分工调整的决定》。原负责采购和销售的副总陆建辉被调至奇瑞控股公司,负责商用车板块,奇瑞汽车销售总公司将由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直管。除了上述两项人事调整外,《决定》还作出旗云汽车事业部由奇瑞汽车研究总院负责人陈安宁分管等系列调整。
        在奇瑞内部,董事长尹同跃已经放手让职业经理人郭谦负责。担任奇瑞汽车研究总院负责人的则是从福特汽车回来的陈安宁,他同时还兼管旗云事业部。从福田汽车加盟的黄华琼,以后则主要负责奇瑞的品牌规划和塑造。
        分析:奇瑞的坚持外部人才战略有利于激发活力,是很好的事情。
4.奇瑞被传削减上百新车项目
        8月13日消息称,奇瑞汽车负责品牌与产品规划的总经理助理黄华琼表示,包括发动机平台在内,未来将会适当削减新车项目达到百个左右,未来主要往平台化靠拢。而后,奇瑞回应称此消息不属实。
        分析:调整力度较大,但项目有不同层次的,很多车款的确意义不大。
5.北汽萨博车定名绅宝 曲线回归萨博品牌
        8月13日消息,北京汽车基于萨博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C70G将不会延续该公司首款车型北京汽车E系的命名方式,而是采用萨博品牌在香港澳门的别称“绅宝”。
        分析:内部线路都不一致,消费者更是难以理解品牌。
6.江铃重启与五十铃合作 两项目投资近30亿
        8月13日消息,江铃和五十铃已就新合资项目进行签约,以全面开启新一轮合作。此次签约的合资项目将有两个,其中整车合资项目总投资13.9亿元,规划产能为10万辆;发动机合资项目总投资15.63亿元,规划产能为20万辆。
        分析:发动机投入较大,江铃的轻卡优势将继续保持。
7.S30大批量出口破冰 东风海外战略提速
        8月16日,东风风神S30 首批4000台正式出口委内瑞拉。除委内瑞拉4000辆大订单外,东风今年早些时候还与智利CIDEF公司签约,后者成为东风汽车在智利的授权经销商,首批订单数量为1000台。
        分析:前期的奇瑞江淮在巴西突破,现在的南美成为中国车的新热土。但中国经济剧烈下滑,南美的资源出口也惨了,中国车出口南美会有起伏。  

行业动态
1.基于宝来平台 一汽全新A级车2014年量产
        记者从一汽轿车内部人士处获悉,一汽轿车全新A级车将在2014年量产。据悉该车将在一汽轿车新建的工厂投产。
        从日前曝光的一汽轿车全新A级车的路试谍照来看,该车借用了宝来的外壳,但尺寸稍大。有消息人士透露,此车以宝来平台(大众PQ34平台)为基础并进行了部分改进,车身尺寸相比宝来有所加大,宽度大约加宽10厘米,轴距可能保持不变。新车将在后年年底前投入量产,动力方面预计会搭载一汽集团自行研发的4GB系列1.4升增压和1.6升发动机。据悉,该技术平台是一汽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自行改进的。一汽奔腾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该平台上不但会诞生一汽轿车的新紧凑级三厢车型、两厢五门轿车以及一款紧凑级SUV车型。
        分析:德国大众对此应该也是有帮助的,前期的德国大众的指责过于偏激。
2.北汽奔驰全面谈判 仿上汽模式
        8月16日消息,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奔驰正进行一揽子谈判,内容涉及研发、海内外销售等多个领域,包括建立北汽股份控股的合资销售公司,奔驰从技术上支持北汽自主品牌等。双方已经初步达成意向,北汽股份和奔驰中国组建北汽奔驰销售公司,北汽股份持股51%、奔驰中国持股49%;或者北汽股份拥有北汽奔驰销售公司的董事会表决权会上多数席位。此外,为支持北汽集团自主品牌轿车业务,奔驰将向北汽集团转让老E级平台等。该方案兼顾北汽股份、北汽集团和奔驰利益。北汽集团希望仿效上汽集团,兼顾北汽股份整体上市、北汽集团“十二五”跻身财富500强。
        分析:宝马和奥迪能否学习奔驰的开放态度?
3.中国前25位汽车经销商把持14%市场
        据优赛思中国提供的数据,2011年中国前100位汽车经销商的销量业绩同比增长41%,而行业平均增幅仅2.5%;去年前25位经销集团销量占据整个市场的14%份额,而相形之下美国前25位经销商所占份额只有10%。中国共有19,890家特许经销店,平均每家店年销量为980辆新车。而美国同类店年均销量在700到800辆之间,欧洲特许经销店更是只有200到300辆。预见未来演化趋势将很明显,中国汽车经销商数量将减少但规模更趋庞大。
        分析:为何中国经销商集团超越美国的集中度,美国小经销商能活,中国为何不能活。
4.奇瑞、长城汽车在澳大利亚实施汽车召回
        日前,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发布了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两公司在澳销售产品的部分发动机及排气垫片中含少量石棉的警示公告,ACCC组织责成相关企业对含有石棉物质的产品实施召回。8月15日,由于某批次的瑞虎、A3右舵车的排气管垫片和进气歧管片含有澳大利亚法律因为环保的要求而被禁止使用的微量的石棉材料,奇瑞公司宣布对澳大利亚市场的该批次的奇瑞瑞虎和A3产品进行召回处理,共涉及产品2445辆。此次被澳大利亚官方召回警示的车辆主要是长城风骏皮卡、长城哈弗SUV等相关车型,以及奇瑞瑞虎和奇瑞A3车型。其中长城汽车共涉及2.36万辆,奇瑞共涉及2445辆,此次涉及车辆共计约2.6万辆。
        分析:人工成本很贵的,损失不小,未来的国内产品设计必然因此加倍关注国际标准。
5.江淮纳威司达合资厂或明年投产
        经过近两年筹备,江淮与纳威司达合资组建的柴油发动机工厂即将正式投入运营。该合资发动机工厂总投资18亿元,建成后主要生产江淮汽车HFC4DA1(2.8L)系列柴油发动机和纳威司达迈斯福3.2L、4.8L和7.2L柴油发动机,设计年产能15万台。其中,3.2L和4.8L机型有望于明年10月投产,7.2L机型也将于明年12月开始生产。
        分析:重卡需要全面升级,不合资估计几乎是死路。
6.经销商抱团发难车企:风险应共担
        8月14日,记者从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获悉,该会已经正式向整车企业及零部件厂商提出意见,试图迫使汽车企业调整产销目标,减少经销商库存。商会称,汽车行业风险应该由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承担。
        汽车经销商商会表示,当前国内乘用车渠道环节面临需求疲软、经营困难、资金链风险加大等风险,但其中风险最大的是制造商向经销商强行压库。上半年,经销商的库存水平大大超出以往,个别品牌甚至超出往年2倍以上。库存压力迫使经销商普遍进行降价销售,价格战已愈演愈烈。
        分析:中国这种局面在国外类似,美国渠道库存也是平均到100天以上,现在回落到60天,厂商应共担风险,但中国经销商比美国强势。

车市信息摘要
        1.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大众中国”)了解到,继在大连独资设立自动变速器工厂后,大众在华设立的第二家以量产新一代DSG(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已经落户天津。大众中国内部传播高级主管文继勇上周告诉记者,天津DSG工厂最快将于本月奠基。
        2. 一汽轿车近日发布的重大投资计划称,拟投资43.48亿元建设新能源工厂技术改造项目。公告显示,项目主要上马整车四大工艺,建成后具备双班生产20万辆轿车能力,投资回报周期为7.18年(税后)。
 
        3. 巴西方面的消息显示,江淮汽车在当地新建汽车组装厂的计划可能碰到了麻烦。巴西当地媒体援引江淮在巴西合作伙伴SHC集团总裁Sergio Habib的话称,由于当地政府并无出台针对外资汽车公司优惠政策的迹象,江淮将暂停建厂计划。
        4. 丰田日前宣布将投资超过1亿加元扩建其位于安大略省剑桥市的工厂,提升雷克萨斯RX车型产能。由此,RX车型汽车的总产能将从3万辆扩大至10.4万辆,其中包括1.5万辆雷克萨斯RX450h混合动力车。这项投资将使丰田在安大略省的年产量增加到50万辆。

跨国集团和海外市场
1.美国政府延迟发布车企2025年燃油经济性法规
        8月15日,美国汽车和环境监管部门未能如期出台发布2025年车企燃油经济性法规。美国政府原计划颁布2025年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法规是针对在美销售的2017年款车型,将车企旗下产品的平均燃油经济性指标提升至54.5英里/加仑约合百公里4.8升油耗,比当前水平大为提高。此次法规延期后,政府方面未能给出正式颁布的日期。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言人琳达·特兰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法规仍处于跨部门评审阶段,预计该程序将很快完成。该法规和其他政府法案几乎将车辆燃油效率翻倍,帮助消费者家庭节约成千美元,减少了燃油消耗和有害排放。”
        分析:相对于美国的车型大,其平均油耗难度更大。
2.美国汽车经销商平均销量较2009年提高4成
        总部位于美国底特律的零售商咨询公司Urban Science预计,2012年美国经销商的总业绩将创新高,年底新车销量的总数预计将达到1430万辆。从单个经销商新车的平均销量看,该指标也将增至805辆。而2009年美国汽车销量在经济衰退期间几近崩溃,每家店面的销量跌至564辆。今年同比增长42.7%。即便按照1,400万的预期值下限,也将达到788辆/家。截止6月30日,美国国内有17,770家经销商,自年初净增了60家门店。2011年,经销商数量增长了108家,涨幅达1%。在经销商数量缓步增长期间,特许经营店(4S店)的数量却降至29,233家,下滑了一个百分点。萨博汽车取消了全国187家专营店,包括59家萨博独立经销商,成为下滑幅度最大的汽车公司。
        分析:美国的经销商集团走向散乱,这不符合中国的趋势。
3.援助汽车业导致巨亏 美国政府或损失251亿美元
        8月11日,奥巴马政府向国会呈递报告,针对2009年对汽车业850亿美元的援助,将损失预期值上调为251亿美元,比上个季度更新的预期值217亿美元高出33亿美元,增长约15%。《底特律新闻》称该报告可能仍然低估了损失,原因在于报告的损失范围局限于今年5月31日之前,当时通用汽车股价为每股22.20美元。美国政府出台援助政策后,最初预计总损失为440亿美元,但2009年12月将预期值下调为300亿美元。
        分析:损失是值得的。援救汽车行业在美国产业中心地带保住了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并保住了汽车行业世界地位,在中国的利润也是极为丰厚。
4.标致雪铁龙关闭工厂受挫疲于应对产能过剩
        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雪铁龙计划关闭工厂以降低产能过剩压力,但遭到工会和工人的强烈抵抗。而法国政府也对关闭工厂的行为抱持批评态度,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阻止标致雪铁龙。相比美国汽车制造商,标致汽车对员工的遣散计划要慷慨许多,公司承诺所有员工都将找到新的工作,离职的员工也将获得高额补偿金,但Seine-Saint-Denis的员工却并不领情。
5.现代汽车联盟工会与现代谈判 要求停止夜班
        工会表示,如果现代汽车不同意在2013年中期停止夜班生产并满足员工工资和增招要求,将组织工会工人于8月16日进行新一轮罢工。现代汽车韩国工厂目前采用10小时的轮班制度,Moon强烈要求将轮班时间缩减至8小时。工会坚决反对现代汽车的夜班生产,并在过去的十年间不断组织工人罢工。截止到目前,本年度现代汽车已经因罢工减产4万辆,损失8,045亿韩元(7,120万美元)。
        分析:韩国工人势力超强大,现代的美国库存偏低导致美国市场销量损失,这与欧洲工人的失业危机反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