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车市扫描-2013年第38期
发布时间:2013-09-24 11:24:32    浏览量:3848次    
本周车市概述
          1.9月厂家批发预计139万台,环比增10%
          2.9月零售预计133万台,同比增18%,环比增10%
          3.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与大气治理形成合力
          4.国有大集团核心自主车企的SUV很成功
          5.长城会不会重蹈覆辙
          6.轻型车国五标准出台应早点
          7.9月末是最佳买车点
新品、降价扫描
          1.众泰Z100上市
          2.奇瑞E3正式上市 4款车型/售5.29--6.79万
          3.东风雪铁龙C5悦享版上市
宏观环境和政策信息
          1.世贸组织下调今年贸易增长预期
          2.多方迹象显露颓势 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或重回个位数
          3.美联储维持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不变
          4.内地用电量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
          5.央行第3季度企业家调查:37.8%认为宏观经济偏冷
          6.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发布 或破除地方保护
          7.“大气十条”圈定严管区:京津冀及周边为重中之重
          8.环保部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9.发改委: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90元和85元
          10.张国宝:预计今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60%
          11.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10月实施
          12.工信部确定优先发展8大领域261项技术
          13.北京每年将推3.5万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指标
          14.北京八区县建成电动出租车充电站
          15.上海车牌连跌六月 下月取消“警示价”
新车信息
          1.比亚迪“秦”将在第四季度上市
          2.国产雪铁龙DS5将于9月27日上市
          3.预计明年推出 疑似国产起亚K4谍照曝光
          4.国产高尔夫7谍照曝光
          5.启辰跨界车R50X10月上市
          6.北京奔驰GLK260谍照曝光
          7.斯柯达野帝谍照曝光
          8.国产沃尔沃S60L谍照曝光
          9.2014款奥迪A1上市
          10.奔驰新一代S级将于9月28日上市
企业动态
          1.哈弗布局完整品牌矩阵 誓夺全球SUV冠军
          2.观致拓展平台将推18款新车
          3.吉利:欧洲研发中心试运营 能助力沃尔沃
          4.奇瑞:未来三年新车计划曝光
          5.广汽传祺明年换代 欲借C级车提升品牌
          6.北汽绅宝工厂2015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
          7.新雅阁领衔反击 本田在华“翻盘”待考
          8.中级车跳出产品同质囚笼:东风本田另类补血
          9.朱彤出任华晨宝马销售副总
          10.风神2020年前建成530家一级网点
行业动态
          1.上半年大众在华利润超过人民币190亿元
          2.大众考虑提升在一汽-大众合资股比 至50%
          3.英菲尼迪国产中方外方共同主导销售渠道
          4.途锐不会国产 大众会引入更多进口SUV
          5.邬学斌:北汽全系车型将应用萨博安全技术
          6.马自达在华仍处滑坡颓势 或下调销量目标
          7.传节能惠民补贴月底取消9月或成最佳购车月
车市信息摘要
跨国集团和海外市场
          1.马尔乔内:克莱斯勒或2014年第一季度IPO
          2.2020年汽车锂电池成本或降低一半
          3.雷克萨斯欲攻占紧凑型SUV市场:对标宝马和奔驰
          4.2013年美国最佳二手车揭晓 丰田跻身前三
          5.法国二手车:私人渠道交易是主流
          6.法国提高大排量汽车关税 每车增至8000欧元
          7.大众将放弃自然吸气引擎 新车逐步过渡

本周车市概述
1.9月厂家批发预计139万台,环比增10%
        根据乘联会统计:狭义乘用车8月总体批发125万台,8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2%,8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5.3%;8月批发环比上月增长8.4%,8月零售环比上月增长9.7%;8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9.8%;8月厂家产销率97%,8月渠道批零率100%;13年1-8月生产累计增幅16%,13年1-8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16.1%。
        从上面数据看出,8月的厂家库存是增加3万多台,而7月的厂家库存也增加3万台,但8月的经销商库存没有增大,这就给9月的渠道增库存带来较大的潜力。9月初的车市产销进入正常状态,而季度末增库存的周期性规律也逐步体现。
        从第一周厂家销量进度看,很多厂家表现不错。第一周厂家总体相对8月初增长34%,而相对12年9月也增长19%。9月第二周的厂家走势仍旧保持较强态势,第二周较8月的第二周销量增长27%,同比12年9月第二周销量增长19%.考虑到8月初的部分厂家高温假时间较长,9月的环比增长也是较正常的。9月第三周的厂家走势受中秋的假日影响而偏低,第三周较8月的第三周销量下滑6%,同比12年9月第三周销量增长2%.
        根据乘联会的专家共同判断,9月预计批发139万台,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19%。
2.9月零售预计133万台,同比增18%,环比增10%
        8月乘用车零售虽然表现较好,但实际的月末增长并不快。这其中重要因素是部分厂家在9月开始提前实施三包,经销商肯定提早知道一些消息,而经销商也是乐于给消费者做顺水人情的,把部分8月末的销售车辆转到9月初刷卡,就可以享受三包政策。从目前交流看,9月初的厂家零售总量较高,但差异较大,部分厂家9月初表现很好,这估计也有一定的转移贡献。而9月第二周的大部分厂家零售走势很强,环比8月增长较快。九月第三周的厂家销量相对
        根据乘联会的专家共同判断,9月预计零售133万台,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0%。
3.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与大气治理形成合力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感觉此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柴油车力度欠缺。尤其是对公共交通的柴油没有单独的约束,这样实际对大城市环境的PM2.5污染仍是较大的。
        而工信部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此次的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的区域,选择积极性较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实施。我认为这也是新能源政策与大气治理的政策的互动,形成节能减排的重要政策性组合体系。尤其是此版政策相对09版政策,把混合动力柴油客车排除出新能源车补贴范围,新能源政策很是务实英明,对改善细颗粒物污染有较大意义。
4.国有大集团核心自主车企的SUV很成功
        近期的国有大集团的核心自主的SUV成功模式也是值得关注,前期的广汽传祺GS5表现不错,甚至是逆转局面的效果;而近期的一汽轿车的奔腾X80也是很成功,市场认可度很高,这也是自主品牌的新模式。前期的很多自主品牌独立车企的SUV推出较早,但市场表现不温不火,基础资源匮乏的压力较大。而国有大集团的核心车企有超强产品技术和配套资源,且有能力组合世界最好的设计力量,虽然轿车一般,但SUV产品异常较强。这也是很好的机会。
5.长城会不会重蹈覆辙
        前期的自主品牌领军企业的发展都是代代倍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似乎缺乏可持续性。从夏利、奇瑞、比亚迪都有这样的波峰波谷历程,而长城能否突破这样的魔咒?
        我感觉长城应该能有潜力,与前几个企业的命运是不同的。夏利和奇瑞都是被坑在经济型轿车上,属于天不遂人愿。比亚迪是A级车下压太强大。而长城面临的环境是世界性SUV蓝海,国际车企发展的主力产品的环境风险最小。而且从现代、大众、本田、丰田凌志等国际品牌的SUV布局看,其细分市场全系列布局的速度比中国自主企业还慢,有些国际车企也是节能减排的死脑筋,不知外观最重要。这样的国际品牌资源积累时间不足,国际车企产品不足的大环境对自主品牌发展SUV很有利,长城也就赢得宝贵的高利润蓝海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6.轻型车国五标准出台应早点
        轻型车国五标准本周推出,这也是很大的拖期问题,给车企和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困扰。由于国标缺失,地方推出各类地方粮票,北京有京五、上海有沪五,而这些事情本身应该很简单的国五来代替。
        整车企业实际是希望国五标准尽快出台的,这样企业才能有明确的排放升级的具体匹配过程,否则京五、沪五等标准毕竟不能代表国五,企业的排放升级受阻。最明显的是北京的京五标准导致很多自主品牌车企因为匹配测试成本的考虑而观望,并因此丢失北京市场的份额,这也算国家标准不作为对自主品牌的伤害。
7.9月末是最佳买车点
        近日网上曝出“节能惠民补贴月底取消9月或成最佳购车月”的新闻,我感觉有一定合理性。第一轮的1-6批的节能车补贴是在11年9月截止,实施了16个月;而第二轮的7-8批的节能车补贴是11年10月开始,已经实施24个月,根据节能车的补贴标准不断升级的趋势,近期补贴也该升级到第三轮。如果取消的可能性也不大,毕竟混合动力客车等剔除出新能源车补贴,总要有个去处补贴。
        目前的节能车补贴的力度在狭义乘用车的25%左右的车型能享受,未来估计迅速应该降到3-5%的车型。无论是调整还是退出,我估计绝大部分现有补贴车型会在近期退出补贴。
        现在大部分企业都提早到9月实施了三包政策,这也防止了一部分群体的观望延期到10月购车。但消费者对国家的政策的信任度远大于对厂家的承诺的信任,因此消费等待的现象仍较明显,金九的车市较平淡。而节能车的补贴如果按照网上的说法调整,则9月购车的确是既能提早享受三包,也能享受二轮节能车补贴的末班车的最佳时机,而且能享受国庆高速免费的出游机会。即使政策不调整,消费者9月购车也没有任何损失。

新品、降价扫描
1.众泰Z100上市
        9月18日,众泰Z100上市,搭载1.0L发动机,匹配5MT,售价2.9999万-3.4999万元。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3559*1620*1476mm,轴距为2360mm,是一款微型车。未来上市后,新车将和比亚迪F0、奇瑞QQ、长安奔奔MINI等产品竞争。内饰方面,新车内饰设计中规中矩,中控功能区域划分明显,中控和门板上还有采用银色装饰。据悉,Z100车内有16处储物空间。高配两款车采用了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电动调节外后视镜;顶配车型配备铝制轮毂、ABS+EBD系统、前排双安全气囊、前雾灯和倒车雷达。动力方面,新车采用1.0L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68马力(50kW),峰值扭矩90N•m,变速箱配备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悬架方面,新车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后拖曳臂式悬架。

           

        分析:众泰Z100在微轿市场近几年急剧萎缩的背景下推出,期待市场转好。
2.奇瑞E3正式上市 4款车型/售5.29--6.79万
        日前,奇瑞E3于9月12日在上海上市,售5.29-6.79万。新车推出四款车型,分别为趣尚型、风尚型、智尚型、尊尚型。该车E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出自全新平台,定位在风云2之上,E5之下,尺寸比E5略小一些。未来这款车将主打紧凑型车级别的低端市场。

       

        分析:奇瑞的新品仍是在老款车型覆盖的细分市场中寻求增量,其新品的增量难度巨大,SUV等的巨大市场也需要抓紧关注。
3.东风雪铁龙C5悦享版上市
        9月17日,雪铁龙C5悦享版上市,新增多媒体触屏导航娱乐系统,售价20.19万-21.79万元。新款C5悦享版在外形方面与C5其它车款没有区别,主要是在配置上装有7寸多媒体触屏导航娱乐系统、感应式前置雷达、行车记录仪、JBL高品质Hi-Fi音响以及防盗寻车系统。

       

        分析:神龙车型似乎也是与音乐好声音总在关联,效果应该不错。

宏观环境和政策信息
1.世贸组织下调今年贸易增长预期
        世界贸易组织9月19日发布最新经济数据,预计2013年全球贸易额将增长约2.5%,低于今年4月份预测的3.3%。世贸组织称,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需求在回升,但回升速度低于预期,阻碍了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2013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长,这是贸易增长预期下调的原因。数据还显示,2014年全球贸易额预计增长4.5%,低于今年4月份预期的5%。其中,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出口增幅分别为2.8%和6.3%,进口增幅分别为3.2%和6.2%。
        此外,世贸组织也公布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自去年以来大幅缓和,美国失业率从金融危机后10%的高位降至7.3%,日本自采取新财政和货币政策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提高,中国最新工业生产数据显示该国经济正在恢复活力。
        分析:9月的中国数据也就很重要了。
2.多方迹象显露颓势 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或重回个位数
        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4%,增幅年内首次上升到两位数。然而近日通过多方走访了解到,在货币收紧、预期修正、盈利不足、高温不再、基数较高等众多因素叠加下,这种良好的回升势头很难持续,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很可能将再次回落到个位数。
        分析:在低库存和过剩产能格局之下,企业经常在生产行为上过度反应导致过热。
3.美联储维持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不变
        北京时间周四(9月19日)02:00,美联储(Fed)公布9月利率决议声明,称维持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不变,令市场大跌眼镜。声明表示,自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7月利率决议会议以来,经济活动一直以适当速度扩张,一些经济指标也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最近几个月来也在持续改善,但失业率仍然高企。家庭开支及企业固定投资有所上升,房地产市场也在走强,但抵押贷款利率也进一步上涨,且财政政策正在限制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及就业市场下行风险已有所消减,但如果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可能影响此后经济动能;将继续每月收购450亿美元长期国债以及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资产。美联储称,将在失业率在6.5%以上以及1-2年期通胀预期低于2.5%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超低利率不变;将在日后基于经济前景状况,以及购债的利弊得失状况,再考虑是否调整购债力度。
        分析:中国的实际利率过高也是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
4.内地用电量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
        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5,1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这是5月份以来这一数字连续第4个月回升,创2011年6月以来新高。用电量数据回升印证了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此外,今年夏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也拉升了空调用电需求。
        分析:关键是高温和去年的电力仍紧缺。
5.央行第3季度企业家调查:37.8%认为宏观经济偏冷
        9月18日悉, 央行近日发布2013年第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家问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2.5%,较去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较上季略降0.7个百分点,降幅较上季收窄1.7个百分点。37.8%的企业认为宏观经济“偏冷”,59.4%认为“正常”,2.8%认为“偏热”。
6.新能源车补贴新政发布 或破除地方保护
        9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依托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对示范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财政奖励。
        通知指出,继续依托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的区域,选择积极性较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实施。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体现新政对充电设施建设的重视。
        通知提出,作为示范城市或区域须满足的条件包括: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等。
        分析:直接补贴到企业、加大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力度以及试点扩围等是新一轮补贴政策的核心内容。直补车企有望打破地方保护,且充电设施的大力建设也箭在弦上,补贴政策将会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销售。
7.“大气十条”圈定严管区:京津冀及周边为重中之重
        9月16日悉,环保部网站日前发布关于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通知,确定的重点治理地区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是重中之重。
        通知在狠抓《大气十条》贯彻落实的几点要求中指出,《大气十条》强调分区施策、分阶段治理的差别化目标任务,确定的重点治理地区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是细颗粒物(PM2.5),其他地区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
        分析:京津冀是重点,但控制污染行业产能等措施能否有效落实还是较难。
8.环保部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
        9月18日悉,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国内在售的3.5吨以下的轻型汽车从2018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Ⅴ排放标准。据悉,该标准适用于新车定型、生产和销售环节,但不涉及在用车辆。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与现行的国家第四阶段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相比,国五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排放控制要求,其中氮氧化 物排放限值严格了25%-28%、颗粒物排放限值严格了82%,并增加了污染控制新指标颗粒物粒子数量。国五标准还加强了新车环保管理要求,将车辆排放考 核里程延长一倍,提高了车载诊断系统的排放控制功能要求等。
        这是继2001年发布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和2005年发布的第三、四阶段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之后,国内第五次提高汽车排放限值。
        分析:排放标准的出台如此之慢,对自主品牌的北京市场丢失也有贡献。
9.发改委: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90元和85元
        9月3日,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90元和85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均提高0.07元,调价执行时间为9月13日24时。
        分析:国庆前也该降价了。
10.张国宝:预计今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60%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阿博览会上说,预计今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达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张国宝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对于能源的需求也逐年增加。截至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36.2亿吨标准煤,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纯进口原油达到2.7亿吨。此外,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也达28%,并以强劲势头迅速增长。
        分析:减少煤炭需求并发展燃气是最好选择。
11.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10月实施
        9月1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宣布,自今年10月8日起,并购重组审核分道制开始实施。根据财务顾问的执业能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诚信状况、产业政策和交易类型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审核制度安排。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透露,近日,沪、深交易所完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水平的评价;证券业协会已公布了财务顾问执业质量评价方案,2012年度财务顾问执业能力评价工作即将完成。如果上述两项评价结果均为A类,且重组项目属于《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工信部等12部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确立的“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9个推进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交易类型属于同行业或上下游并购、不构成借壳上市的,将进入快速(豁免/快速)审核通道。
        分析:分道制的优势在于能够让监管审核和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质量形成关联,强化市场约束的功能,形成良性循环。还将直接提高监管部门审核效率。将重组并购的审核时间从3个月提速近一倍。
12.工信部确定优先发展8大领域261项技术
        9月16日,工信部印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3年版指南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等8大领域共261项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总体技术包括:小型纯电动乘用车技术和增程式电动乘用车技术,对A00级、A0级纯电动乘用车、A级、A0级增程式电动乘用车各项指标提出要求。
        分析:纯电动成为代步工具,而增程式作为正常使用的车型。
13.北京每年将推3.5万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指标
        9月16日,北京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17年底,北京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力争达到20万辆。20万辆中个人占70%,即14万辆,此外个人购买新能源车如电动车,或不用摇号。据此测算,2014年至2017年,每年将有3.5万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指标,每月近3,000个。
       
        日前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00万辆内。在控制机动车总量的同时,北京还将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分析:此次北京放出大量的新能源汽车牌照,显示在控制机动车总量的同时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配合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有望进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的销售。
14.北京八区县建成电动出租车充电站
        9月9日,北京市通州区200名电动出租车“的哥”“的姐”拿到了崭新的电动出租车充电卡,这标志着通州区首个电动出租车充电站—小圣庙电动出租车充电站开始试运营。至此,北京市电动出租车充电站已遍布延庆、密云、平谷、房山、大兴、昌平、怀柔等8个远郊区县。
        分析:电动车适合在卫星城等小环境使用,搭车者也容易区分,北京的模式应该是较好的。
15.上海车牌连跌六月 下月取消“警示价”
        9月15日,在上海私车牌照拍卖会上,投放额度9,000张,“警示价”为72,600元。最终结果显示:最低成交价73,400元。
        针对车牌价的一路猛涨,上海出台“组合拳”手段挤压投机“水分”,包括 “限价令”、“新牌上新车”、“二手车带车牌过户1年内不得再度转让”等措施。尤其是今年4月上海私车牌照拍卖新设“警示价”后,当月沪牌在“九连涨”后首次下跌,此后5月、6月接连再跌。但按照上海市的规定,从下个月起,“警示价”政策将取消。
        分析:车牌价格还是会涨的,治标不治本。

新车信息
1.比亚迪“秦”将在第四季度上市
        比亚迪“秦”将在第四季度上市,预售20万元,搭载1.5T发动机,或将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

       

        分析:值得期待的明星车型,但估计补贴力度也不大,还是要靠实力。
2.国产雪铁龙DS5将于9月27日上市
        国产雪铁龙DS5将于9月27日上市,新增1.6T高功率版本发动机,预计售价23.5万-30.5万元。

       

        分析:进口车型表现不错,期待国产车型的开门红。
3.预计明年推出 疑似国产起亚K4谍照曝光
        国内媒体曝光了一组疑似起亚K4的谍照,该车定位在K3和K5之间,预计在2014年发布。判断此次曝光的谍照车是即将推出的起亚K4。起亚K4前脸依旧沿用家族式虎啸式前脸,但与国产K3前格栅内部直瀑式设计不同的是,K4采用的是网状结构。侧面来看,该车的后车门造型和K3和K5有所区别。据悉,起亚K4定位在K3和K5之间,将和定位在索纳塔八和朗动之间的名图采用相同平台打造。动力方面,起亚K4预计和名图共享动力总成,配备1.8L和2.0L发动机,传动系统匹配的是6速自动变速箱。
        分析:起亚的A级车的体系复杂,新品对老车型的干扰较大。
4.国产高尔夫7谍照曝光
        近日,国产高尔夫7谍照曝光,外观与海外版保持高度一致,采用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

       

        分析:谍照能看出底盘构造也不简单。
5.启辰跨界车R50X10月上市
        启辰跨界车型R50X将在10月份上市,R50X将沿用普通版R50的1.6L发动机,预计售价7万元起。

       

        分析:自主化有新突破,值得期待的改款,销量应有提升。
6.北京奔驰GLK260谍照曝光
        日前,北京奔驰GLK260谍照曝光,保险杠下部镀铬饰条被取消,搭载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分析:增量潜力较大。
7.斯柯达野帝谍照曝光
        近日,斯柯达野帝谍照曝光,外观与海外版基本相同,轴距加长,搭载1.4TSI或1.8TSI发动机。

       

        分析:价格是难题。
8.国产沃尔沃S60L谍照曝光
        近日,国产沃尔沃S60L谍照曝光,轴距增长80mm,将搭载2.0T发动机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分析:定位也是难题。
9.2014款奥迪A1上市
        9月17日,2014款奥迪A1上市,三门版车型新增了萨摩亚橙色车身,售价19.98万-29.98万元。

       

10.奔驰新一代S级将于9月28日上市
        奔驰新一代S级将于9月28日上市,外观设计更年轻化,国内为加长版,轴距达3165mm。

       


企业动态
1.哈弗布局完整品牌矩阵 誓夺全球SUV冠军
        前克莱斯勒东北亚副总裁、Synergistics Limited(协同共进)公司创始人兼总裁罗威曾表示:“如果下一个十年有一两家(中国本土)车企能够在同海外竞争者的角力中存活,那么长城汽车绝对是其中之一。”长城汽车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其精准的品牌定位和持之以恒的坚持,近十数年内,长城一直围绕着皮卡、SUV和轿车大品类进行发展,而其中尤以哈弗SUV的表现最为突出。数据显示,从2002年诞生至今,哈弗SUV产品品种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庞大"家族",其市场保有量也突破了100万辆。
        “未来3-4年,长城要成为全世界销量最大的SUV品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日前表示,在国际上将来会有三个独立的SUV品牌,哈弗就算一个。2013年3月29日,长城汽车对外发布了哈弗品牌的“独立宣言”,在全球范围内,哈弗成为继路虎和 JEEP之后,第三个专门致力于生产SUV的汽车品牌。据了解,独立之后的哈弗,只包括H系的相关车型,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后市场等方面全面剥离,形成完整的、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立品牌体系架构。
        分析:应该是有机会的,长城企业的文化基因不错,难得的简单实干环境。长城SUV应该是有进一步突破的机会。
2.观致拓展平台将推18款新车
        观致汽车官方近日表示:除3系列车型外,未来观致将推出18款新产品。观致汽车副董事长石清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未来推出的18款新车型都将基于我们这个先进的模块化平台打造,车型将覆盖B级——E级(国内的A0级-C级)。”观致汽车公司董事长郭谦表示:“我们从一开始就构架了一个能够适应很多产品开发的平台,车型的轴距从-50到+120之间进行调整。”。未来观致可拓展平台将推出18款车型,包括A0级的3款、A级的9款、B级的3款和C级的3款,其中首款A级车将于年底正式国产。
        分析:也是快速的产品系列化,这也是增量的最佳方式。
3.吉利:欧洲研发中心试运营 能助力沃尔沃
        9月13日,吉利控股集团欧洲研发中心在瑞典哥德堡开始试运营。该中心由集团旗下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联合建立,致力开发全新中级车模块化架构和相关部件,从而为下一代中级车型奠定技术基础。
        吉利集团每年为研发中心投资约4亿元人民币,用于日常运营。截至目前,已有各类工程师约70余人开始工作,预计到明年下半年可实现200名工程师满员运作。
        吉利和沃尔沃将共享C级平台,而欧美标准的C级车正对应中国的A级车。其补充说:“新紧凑平台将在哥德堡研发中心开发,将采用部分SPA架构的理念。”模块化通用平台已经是全球车企发展的潮流,沃尔沃和吉利也着眼于在该领域发力。一名沃尔沃发言人表示:“如果当前你在汽车行业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架构,你需要打造可持续的车型,因为这是削减成本的现代化手段。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大众MQB平台,当然我们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新平台具备通用性和模块化特点,能够在研发、测试和零配件采购方面形成规模效应,削减成本,增强竞争力。SPA为沃尔沃推出的可扩展平台架构,2014年基于该平台的首款车XC90将问世。SPA平台衍生的尺寸最小车型为下一代S60,因此沃尔沃如要打造紧凑型车/A级车,需要另外的新平台。在沃尔沃看来,倘若平台覆盖车型级别过多、延展范围过宽,则各级别车型之间性能将相互折中妥协,难臻理想层次。吉利和沃尔沃此次合作的前驱平台可谓应运而生。
        分析:欧洲研发中心的成立是吉利集团全球发展的关键布局,旨在整合全球技术资源,打造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体系和人才队伍,从而获得持续科技创新的能力。
4.奇瑞:未来三年新车计划曝光
        9月16日悉,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华琼在E3车型上市记者会上透露了奇瑞汽车未来三年的新车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了至少2款SUV车型和1款中型车。在SUV车型方面,黄总表示奇瑞最快于今年年底就会推出一款新的SUV车型——瑞虎5。他表示,今天上市的奇瑞E3、前不久上市的艾瑞泽7以及即将上市的瑞虎5将成为奇瑞汽车的“三剑客”,以全新的面貌、正向开发的产品面向市场。
        分析:小排量政策坑死企业,奇瑞总算走向不节能的大型化线路,这也是市场化的进步。
5.广汽传祺明年换代 欲借C级车提升品牌
        目前,广汽传祺正在开发即将投放市场的完整车型将近有6款,加上改款明年会投放3款,2015年左右,会投放5-6款。其中,明年将推出一款小型 SUV;此外,在C级车平台上,2015年会推出一款轴距2.9米的C级车,同时还会考虑在此平台上推出一款7座的SUV。
        广汽传祺从中高端产品入市,首款车型GA5定位在15万~20万级别,第二款车型GS5定价12.38万~18.98万,今年1月份GS5推出1.8T版本,价格区间在14.88万~22.98万。吴松表示,我们一直争夺的是15万到20万元的市场。
        分析:国有大集团核心自主的成功模式值得关注。
6.北汽绅宝工厂2015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
        9月22日讯,北汽股份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基地产能15万辆,2014年底将启动扩产计划,到2015年高端制造基地能够达到30万规划产能,主要生产北汽中高端乘用车和部分越野车。
        分析:自主的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北汽需要更多强势产品支撑。
7.新雅阁领衔反击 本田在华“翻盘”待考
        2013年9月12日,广汽本田第九代雅阁正式上市,由此也打响了本田近两年在中国市场上最关键的一枪。“第九代雅阁是广汽本田强势回归的关键车型,也将开启本田中高级车市全新时代。” 新上任的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 不过,与“老对手”凯美瑞在中国市场保守选择“两代同堂”的策略不同,第九代雅阁仍将延续其过去一直坚持的垂直换代方式。“第八代雅阁已经停产,目前只是在消化库存,生产线上已经在安排第九代雅阁的生产。”广汽本田一位内部人士表示。按照广汽本田此前确立的产品策略,其首先就是要加快产品导入速度,包括此前上市的中级车凌派以及此次的第九代雅阁在内,未来两年中,广汽本田还将导入6款新车型。“希望通过第九代雅阁树立中高级车市全新标杆。”广汽本田总经理神子柴寿昭表示,在现在的广本看来,第九代雅阁无疑也是广本强势回归的“关键先生”。
        分析:本田的思路还是没有中国化,丰田的换脑筋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但中高档车的老款销量也不会高。
8.中级车跳出产品同质囚笼:东风本田另类补血
        9月6日,在一个80后乐队的演奏后,陈斌波一身休闲商务上台,提高音量给媒体开讲休闲旅行轿车杰德。作为东风本田的执行副总经理,49岁的陈斌波尝试用新的产品逻辑,来扭转本田这个有些沉闷的品牌。
        “杰德是东风本田第一款明确设定以80后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产品,探寻了80后的普遍价值观。”为了设计杰德,印南泰孝接触了更多的80后年轻人,变得更加时尚,“在中国调研了很多地方的年轻人,去寻找他们普遍的价值观,并倾听他们对车的看法。”
        杰德可以划归为次高端中型车,但它的宣传广告可能让传统商务化路线无法接受:一个女模特摆出时尚的猫舞秀,右手呈夸张的猫爪姿态,趴在少见的草绿色的车上。在各个区域的造势会上,也设计了猫舞、比基尼秀、爵士乐等前卫元素配合。
        分析:宣传广告很有神韵,年轻人喜欢SUV车型,MPV是家庭用车。
9.朱彤出任华晨宝马销售副总
        自2013年1月份安格接替史登科担任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以来,宝马在营销政策和经销商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相比之前,宝马更加重视客户满意度和经销商网络的盈利能力,特别是2013年,宝马已调低了全年销售目标,在多个不同场合称全年销售目标增速维持在10%左右。在此调整过程中,宝马内部也经历了一系列的人员变动,其中负责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的三位营销、销售副总裁戴雷、陆毅和段建军陆续离职,包括MINI品牌管理副总裁朱江也被调任负责华晨宝马合资自主品牌“之诺”。
       
        朱彤于2005年正式加入宝马中国,任市场分析与企划经理,2007年调任华晨宝马担任销售计划与策略高级经理,2012年起担任华晨宝马经销商发展总监。任内宝马在华经销商已发展至382家,其中在四五线城市140家。现在在宝马的新增网点中,已经有一半是在原来的空白市场,2013年计划新增的4S店中,有将近60%位于四五线城市,而2009年这一比例只有24%。然而新阶段,不论是奔驰还是奥迪都加快了在三四五线市场的开发,特别是奥迪计划到2015年底要将经销商网络扩张到700家,且新增网络中60%集中在空白和三四五线城市。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宏鹏亲自负责奔驰在华经销商网络的发展。而上述两大豪华品牌均已与有实力的大经销商集团结成战略联盟,以达到经销商网络快速、深入的发展。
        分析:随着竞品的全面跟进,宝马的国产车型优势趋于弱化,未来的市场压力大。
10.风神2020年前建成530家一级网点
        从2014年开始,东风风神将迎来爆发期,每年都有2-3款全新车型上市,到2020年将有16款全新车型上市,2017年建成530家一级网点。仅在2014年,东风风神将有三款新车上市:一款产的小型电动车,一款大小介于S30与A60之间的三厢轿车;还有一款将搭载宝马发动机的全新自主研发SUV。东风风神副总经理柳玉春也承认,目前老产品的销量确实在下滑,2014年上半年还有一段销量疲惫的时期要渡过,但预计2014年下半年的新车上市之后,将迎来大的增长。东风风神也被集团给予厚望,在东风集团的规划中,未来将形成“2+2”的事业布局,即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小康汽车公司,加上东风柳州汽车公司、郑州日产(微博)汽车公司,其中东风风神是“2+2”战略的重中之重。在东风汽车200万辆“十二五”大自主乘用车规划中,东风风神将占据15%——计划销售30万辆。 为了推出如此之多新车,东风乘用车在研发上也不惜血本,杨新强表示,从2013年到2020年,东风乘用车的总研发费用将达到150亿元,平均研发强度将达到5%。
        分析:东风核心自主是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的,市场表现必然要大飞跃。

行业动态
1.上半年大众在华利润超过人民币190亿元
        9月18日悉,根据大众集团最新发布的数据,上半年大众在华合资企业的营业利润贡献值达到23.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2.7亿元;较之2012年同期的17.78亿欧元,同比骤增33.3%。
        与在华利润激增形成对比,大众汽车集团上半年利润出现滑坡。由于去年收购保时捷导致资产重估,对比基数相对较高,加上欧洲车市低迷,大众汽车集团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业务营业利润骤然下滑26.0%。上半年营业利润率从6.9%下跌为5.9%。
        分析:此前的DSG事件对大众几乎没有影响,尽管“套娃”设计被诟病,但每一款衍生车型都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大众经销商的利润水平也普遍较高。
2.大众考虑提升在一汽-大众合资股比 至50%
        9月22日消息,传闻多年的一汽-大众合资股比调整再起波澜,大众汽车集团CEO马丁·文德恩(Martin Winterkorn)日前表示,有意增持一汽-大众的股权至50%。一汽大众成立于1991年;到1995年将奥迪纳入一汽大众生产合同,一汽大众的股比结构变为:一汽60%、大众30%、奥迪10%。关于大众筹划调整一汽大众股权结构的说法由来已久。有知情人士披露,2011年大众向一汽提出的“一汽-大众股比调整方案”已调整完毕,从2012年开始一汽大众业绩按照一汽51%、大众30%,奥迪19%的新股比计算。但当事各方均对“调整方案”予以否认,有关主管部门指出,调整股比过于敏感,取决于博弈结果;相关部委职能司局在原则上不愿对合资股权争端开启支持先例,不可能支持一汽大众和奥迪股权调整。
        分析:估计暂时很难实现的梦想。
3.英菲尼迪国产中方外方共同主导销售渠道
        9月18日消息,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约翰·德·尼琛Johan de Nysschen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菲尼迪的销售将采取中方和外方共同主导的方式,目前,外方与中方在研发、销售、生产方面的沟通非常顺畅。
        分析:日产的理念是很好的,东风日产的成功证明其更尊重中国市场。
4.途锐不会国产 大众会引入更多进口SUV
        苏伟铭同时表示:“今年大众进口汽车的增长率大概在4%、5%左右。”这让大众进口车必须考虑更多的销售形式提升整体销量。“在三四五级城市,我们的渗透率(以城市为基础)只有22%,也就是说如果有一百个城市的话,只有22个城市有网点。”苏伟铭表示,这一点应该是大众进口车选择上海大众进行渠道合作的最大推动力。根据大众公布的资料,大众进口车在三四五级城市的市场份额仅为4%,远未达到大众全国战略市场份额15%的目标。大众中国进口车和上海大众的战略合作也让大家疑惑,为什么选择上海大众而不是一汽大众,苏伟铭表示:“我们确和两个合资公司都进行了讨论,但是显然上海大众更需要大众进口车这些更高级别的产品。一汽大众的客户群体升级换购可以上升到奥迪品牌,客户不会流失。但对上海大众来说,目前最高级别的车型就是帕萨特,往上升级就没有选择了。”
        分析:上海大众的渠道在南方更多些,一汽大众的渠道偏北方,自然选择上海大众更容易增量。
5.邬学斌:北汽全系车型将应用萨博安全技术
        虽然刚从北汽福田调至北汽研究院,邬学斌谈起绅宝却是如数家珍。作为北汽研究院院长首次露面的邬学斌表示,我们在萨博技术转化吸收当中还要进一步提升,我们起步很晚,但是借助于这个技术形成了非常有体系的技术系统,而不是支离破碎地学习,这个是北汽非常大的优势。绅宝继承了萨博全部的安全技术,这些技术未来还将应用在北汽全系车型上。此外,在各企业争相占领的车联网开发方面,北汽也正在进行。“现在只有一些GPS导航等,但是我们研发部门专门有一个部门在研发车联网,技术已经开发完了,等待时机一点一点往外推。”
        分析:换人后的北汽技术研发的新思路仍是盘活萨博资源。
6.马自达在华仍处滑坡颓势 或下调销量目标
        9月22日消息,马自达CEO兼总裁小饲雅道日前表示,公司原计划到2016财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在中国每年销售400,000辆汽车,该目标“有可能修改”。
        分析:马自达的前期优势是一汽马六的成功,现在这个光环逐步褪色。技术亮点也没有被有效挖掘。
7.传节能惠民补贴月底取消9月或成最佳购车月
        从2010年6月开始,国家三部委推出多批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当时确定的是排量1.6L及以下,百公里油耗低于6.9L的汽车能得到3000元/辆的补贴。而从2011年10月开始执行的补贴标准大幅提高,把能上目录车型的百公里油耗降低到6.3L,技术上的障碍使得补贴范围从之前的420款缩小到49款,仅占原补贴车型总数的11.5%。事实上,财政部官网在今年7月发布“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成效介绍时,财政部表示,将会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政策措施。这已经相当于为推出新政做了铺垫。业内预计,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入围门槛将提高至百公里平均油耗6升以下。
        分析:如果变化应该尽早公布,这样也能让现有车型退出的更平稳。

车市信息摘要
        1. 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超5%的股东夏佐全于12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600万股股票。公告显示,夏佐全于9月12日,通过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减持比亚迪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6%。减持价格为38.89元/股,总计套现2.33亿元。
 
        2.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华琼对外透露,奇瑞将在未来几年内将有多款新车上市,其中今年年底瑞虎5,明年年初改款瑞虎3都将会上市销售。另外,2015年还将会推出一款中级轿车,到2016年企退还有款全新的SUV车型上市。


跨国集团和海外市场
1.马尔乔内:克莱斯勒或2014年第一季度IPO
        近日,菲亚特-克莱斯勒CEO马尔乔内向媒体表示,克莱斯勒或将在2014年第一季度进行IPO。
        目前菲亚特持有克莱斯勒58.5%股权,而美国自愿员工受益协会VEBA持有另外41.5%,菲亚特希望从VEBA手中收购所有剩余股权。
        VEBA今年1月份曾表示,将通过公开募股抛售所持的部分克莱斯勒股权。菲亚特正在试图行使权限增购克莱斯勒股权,将持股比例提高到68.5%,但在股价上未同VEBA达成一致。
        分析:目前,菲亚特与VEBA对50亿美元收购价格仍未达成一致;如果VEBA将其所持克莱斯勒股权进行IPO并抛售,未来几年克莱斯勒集团的市值将持续攀升,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100%股权成本可能会增加。
2.2020年汽车锂电池成本或降低一半
        两位一线汽车电池公司高管本周表示,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的锂电池成本正在稳步下滑,2020年的价格可能达到目前的一半。
        而由于特斯拉和通用汽车都表示,计划分别以3.5万和3万美元的价格销售单次充电即可行驶200英里(约合322公里)的电动汽车,使得这一挑战更加突出。要实现这一目标,这两家公司都必须大幅降低电池组的成本。
        汽车制造商和电池制造商都不肯披露具体的电池成本,但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估计,每存储1千瓦时的平均成本约为500美元。由于日产Leaf拥有24千瓦时的电池组,所以照此计算,成本大约为1.2万美元。
        分析:估计是欧美技术突破后,中国产业化,中国创新暂时不佳。
3.雷克萨斯欲攻占紧凑型SUV市场:对标宝马和奔驰
        法兰克福车展上,雷克萨斯推出了一款名为LF-NX的概念型SUV。尽管拥有着夸张的前脸、纺锤体的进气格栅与错综复杂的车身线条,加上“咄咄逼人”的内饰设计,但该款车型仍然被雷克萨斯视为其进军紧凑型SUV市场的关键一步。一直以来,雷克萨斯都很想进入到目前这个已被奥迪Q5、宝马X3和奔驰GLK瓜分的细分市场中,但其并不想因此在抢占旗下RX CUV太多市场份额的同时,价格又跟后者重合太多。前雷克萨斯总经理马克•坦普林曾表示,“目前RX涵盖了大片的市场,在价格竞争上,我们比起那些规模较小的CUV更有优势。”
        分析:很多车企都是SUV市场布局不完整,这也是自主品牌机会。
4.2013年美国最佳二手车揭晓 丰田跻身前三
        美国汽车资讯网站埃德蒙兹日前评选出了2013年最佳二手车,本田、丰田、福特荣登榜单的前三强。其中2007-'11款本田飞度、2006-'11款本田雅阁、2006-'11款本田奥德赛和2006-'11款本田CR-V榜上有名。2006-'11款丰田亚洲龙、2006-'11款丰田汉兰达、2006-'11款Tacoma和2006-'11款丰田普锐斯深受好评。2007-'11款福特Fusion、2006-'11款福特F-150和2006-'11款福特野马GT也同样入围榜单。这些车辆的上榜都是基于可靠性、安全性、价值和实用性进行评选的。参与评选的车辆都是2006-'11款汽车。
        分析:日系车的优势不是简单说说的,还是有消费者的认同。
5.法国二手车:私人渠道交易是主流
        法国每年的二手车销量始终可以占据全年汽车交易量的三分之二。每卖出一辆新车的同时就有两到三辆二手车易主,二手车市场对带动整个汽车市场的流通作用非常大多年来。在法国,购买二手车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专业旧车经销商以及私人交易,另外还有报废汽车零件商行以及竞拍,不过后两者在整个旧车交易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其中私人交易是二手车交易的主要形式,占据超过四成的比例。法国二手车私人交易兴旺,与其政策背景分不开。在交易过程中,买方只需要出具身份证明和住所证明,但是对卖方来说,则有一系列的手续需要办理,而政府正是通过这种看起来“繁琐”的手续程序来对交易进行监管。汽车市场成熟的表现——汽车仅仅作为一个工具而存在,实用的就是最好的。
        分析:中国应该学习法国的停车风格,车要回归实用。
6.法国提高大排量汽车关税 每车增至8000欧元
        法国将对购买高排放汽车征收更的高的关税额度,即从此前的6000欧元提高至8000欧元,此举将为法国在明年带来了1亿欧元(约合1.335亿美元)的税收收入。该报9月17日报道称,预计新的举措也将降低对低排放汽车的补助额度。不过,它并没有指明消息来源。当前法国政府对低排放车辆进行补贴以及对高排放车辆征收6000欧元关税的两大政策都源自2008年,由当时的萨科奇政府批准,目的在于提振低排放车辆销量。
        分析:国内也应该考虑采用排放指标而不是排量指标。
7.大众将放弃自然吸气引擎 新车逐步过渡
        大众公司在未来推出的新车型将逐步停止使用自然吸气引擎。大众公司新上任的开发部主管表示,大众公司将只在现有车型上保留自然吸气引擎,而不会为在未来推出的新车型装备自然吸气式发动机。日前,大众公司已宣布大众旗下的帕萨特车型将使用1.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而不再使用5缸自然吸气引擎。大众甲壳虫和捷达(速腾)车型也将放弃使用5缸自然吸气引擎。此外,对于将于2015年在美国地区上市的第七代高尔夫车型,大众也将不再为其配备自然吸气引擎。而当前配备在大众帕萨特、大众CC和大众途锐车型上的3.6升自然吸气引擎也将被全新的小排量涡轮增压6缸引擎所取代。涡轮增压引擎与同排量自然吸气引擎相比,可以输出更多的功率,燃油利用率也较高,是目前提升车型燃油经济性的理想途径。
        分析:增压引擎容易达到新的欧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