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2792-9月23日
发布时间:2014-09-23 14:43:59    浏览量:3079次    

新闻标题

 
产品动态  
1. 东风风光360将10月发布 7座设计/预6万起  
2. 纳智捷2015款大7 MPV上市 售19.8-27.8万  
3. 上汽MG GT将有望11月1日上市 搭1.4T动力  
4. 配置提升 经典福克斯酷白典藏版将上  
车企动态  
5. 监管部门下发“整改令” 剑指汽车租赁市场违规  
6. 英菲尼迪国产化平台落地  
7. 中外新能源汽车短兵相接 自主电动车危机来临  
8. 自主遭遇困局 “十二连跌”后政府无奈恢复补贴  

新闻详情

 
1.东风风光360将10月发布 7座设计/预6万起
 

继东风风光330、风光350车型上市后,近日获得了一组风光360谍照。据悉,新车采用前驱平台,是7座布局的MPV车型。新车预计将于10月亮相,预计售价6万元起。

东风风光360谍照


  外观方面:从外形来看,风光360的前脸上能找到一些其他品牌车型的影子。采用分体格栅。配有LED转向灯、电调后视镜、高度电动可调透镜前组合大灯。

东风风光360谍照

东风风光360谍照


  内饰方面:风光360采用7座3排座椅布局,拥有300L—3000L储物空间。中控部分配有7寸可触控液晶屏,在原有影音播放、蓝牙通话等功能的基础上同时配备倒车雷达和多功能方向盘。

东风风光360谍照


  安全配置方面:很多配置在十多万的乘用车上才有。值得一提的是,风光360搭载了四轮碟刹、德国博世9.0最新版ABS+EBD、“工”字型前防撞钢梁、倒车影像与雷达、双安全气囊等众多高级配置,安全性能让人期待。

东风风光360谍照


  动力方面:风光360搭载了三菱DK15DVV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5kW(115马力),百公里仅需7.1L油耗,兼顾性能和环保。同时搭载终身免维护的精钢静音链条。而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和后双纵臂式螺旋弹簧的配备也使得驾乘更加舒适。其搭载VGIS系统,可随时调动机动转速,增强车辆性能。

 
 
2.纳智捷2015款大7 MPV上市 售19.8-27.8万
 

 近日获悉,纳智捷2015款大7 MPV已正式上市,共推出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9.8-27.8万元。2015款大7 MPV外观方面没有明显变化,配置进行了升级,动力上依旧搭载2.0T发动机。

  2015款大7 MPV的配置略有提升。商务型增加了LED日行灯,豪华型在商务型基础上配备了后视镜电动折叠功能,旗舰型在豪华型基础上增加了高性能米其林轮胎、侧镀铬饰条、核桃木方向盘、桃木纹定制内饰、亮面轮圈等。

纳智捷 大7 MPV 实拍 外观 图片

纳智捷 大7 MPV 实拍 外观 图片


  动力方面,2015款大7 MPV依旧搭载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0马力,峰值扭矩256牛·米,传动匹配的是5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3.上汽MG GT将有望11月1日上市 搭1.4T动力
 

 此前,上汽全新三厢车MG GT已在2014成都车展国内亮相。近日获悉,MG GT1.4T车型将有望在11月1日正式上市。

MG GT成都车展实拍

MG GT成都车展实拍  MG GT成都车展实拍

MG GT成都车展实拍


  MG GT的车身尺寸为:4612/1804/1488mm,轴距为2650mm。从数据上看,该车定位为紧凑型车。车身线条刻画十分流畅,整体造型更加运动。独特的贯穿式尾灯设计是这款全新三厢车的外观亮点之一。

MG GT成都车展实拍


  动力方面,MG GT将搭载CUBE- TECH 1.4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6马力,峰值扭矩为235牛·米。传动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

 
 
4.配置提升 经典福克斯酷白典藏版将上
 

 长安福特经典福克斯酷白典藏版将于今晚正式上市,它是在经典福克斯基础上,为了纪念福克斯进入中国市场即将迈入第十个年头且销量超过100万台,所推出的限量版车型,全国限量2700台。其配置较原有的经典福克斯有了明显提升,车身颜色仅有珍珠白一种。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限量版


   经典福克斯酷白典藏版的外观造型上与经典福克斯基本一致,原本以选装件身份出现的车身运动套件在它身上成为了标准配置。与此同时,它的还新增了AFS随动转向大灯、LED尾灯以及经典的5辐Y型16英寸轮圈。同时,该车在前翼板、后备厢盖上都增加了“LIMITED”徽章。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 AT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 AT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 AT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 AT限量版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 AT限量版


   内饰方面,经典福克斯酷白典藏版增加了三辐式真皮方向盘、蓝黑双色运动型座椅、仿碳纤维的中控面板以及金属踏板、蓝色网格织物门内饰板等,进一步强化该车内饰的运动气息。

长安福特 福克斯 2014款 两厢经典 1.8L SVP AT限量版


   至于动力,经典福克斯酷白典藏版只提供1.8L排量一款发动机,最大功率124马力/6000rpm,最大扭矩为161牛·米/4000rpm,提供5速手动和4速手自一体两种变速箱。在这方面,它的表现与现款在售的经典福克斯完全一样,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的惊喜。

 
 
5.监管部门下发“整改令” 剑指汽车租赁市场违规
 

 一度如火如荼的网络租车业务迎来整治利剑。

   9月22日,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目前上海交通委已经召集了出租汽车企业、第三方运营商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上海市交通委要求第三方运营商在9月19日之前完成租车应用软件的重新设置,取消加价功能等。

   上海市交通委此次召集会议的另一背景是,9月初,上海市交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出租汽车手机软件召车等网络预约服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网络租车服务提供商必须取消加价功能,规范汽车租赁市场行业。

   一个月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也针对汽车租赁市场颁布了名为“483号”文件,严禁私家车辆或其他非租赁企业车辆用于汽车租赁经营。

   而随着租车公司——滴滴打车推出“滴滴专车”为名的商务租车服务,租车市场也再次掀起补贴热潮,市场再度被混乱搅热时,行业监管部门也终于祭出了“整改令”。

   “但根据滴滴、快的、易到用车等运营商在会议上的的反馈,由于技术操作的原因,运营商在9月19日前无法完成,执行时间将推迟至10月1日。”上海市交通委社会宣传处副处长黄晓勇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竞争“白热化” :商务租车成新热点

   各大商务租车公司以高额补贴抢夺市场,冲击出租车行业。

   在打车市场争夺战暂告段落后,9月开始,“滴滴”和“快的”目前纷纷将重心瞄准了“商务租车”的新战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滴滴打车已正式推出了其商务租车模式的产品“滴滴专车”,快的也正在尝试将“一号专车”和“快的打车”两个手机应用软件打通。

   来自滴滴打车的手机应用软件中的界面设计显示,“滴滴专车”的操作平台完全依附于原来的滴滴打车,两者附属于同一款手机应用软件,其操作页面可轻松切换,这也意味着,其原有的巨大客户群也可如数导入滴滴专车业务中。

   相比于此前的出租车业务,对于滴滴打车推出的专车业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人士则表示,后者更具有价格优势。

   “和打车相比,专车上的增值服务非常多,提供水、充电和wifi服务,并且这些服务全部都是免费的。”一名曾使用滴滴打车专车业务的人士说。

   来自使用滴滴打车专车业务人士向记者提供的电子账单显示,滴滴专车和打车服务在收费方式上并无差异,皆按照公里计价,起步价为15元。

   “从北京国贸附近到首都机场,滴滴专车的费用一共是104.6元,总里程是26.4公里,低速费3元,高速费10元。去掉滴滴专车目前的优惠26.6元,实际只需要支付78元,这比我平时打出租车还要便宜,从国贸到机场的打车费大概需要90元。”上述人士说。

   此前,快的COO赵东曾公开表示,商务用车业务并不需要采取降价方式来吸引用户。 “出租车司机不希望我们抢他们的生意,我们不会做出租车这部分的生意,因此定价将在出租车的两倍以上。” 赵东说。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各大商务租车平台推广阶段的操作手法上看,其抢夺市场采取的方式则是发放高额补贴,业内人士称,这一方式也在不经意间威胁到了出租车的生存空间。

   “未来商务租车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商务租车平台目前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合法合规的问题。”业内人士称。

   监管层惩治力度日趋加大,汽车租赁公司调整业务模式规避风险。

   黄晓勇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市交通委主要通过市民举报、巡查和暗查三种手段,对网络租车平台的车辆合规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检,“每个月都会查出违规的车辆”。

   记者还了解到,在此之前,北京和上海都已下发相关通知,称经监管部门核查,一些经营者存在主动与汽车租赁企业洽谈租车事宜,或自行登记注册汽车租赁企业但不按规定备案,同时将各类私家车聚于名下等违规问题,“其目的不是依法从事汽车租赁经营,而是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监管部门也表示,将对这类车辆进行严格查处。

   来自监管层的整治力度日趋加大时,以滴滴、快的为代表的汽车租赁公司也不得不对业务模式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目前汽车租赁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公司之一——易到用车,其从成立之初就以吸收私家车为宣传点,但在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下发《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关于严禁汽车租赁企业为非法营运提供便利的通知》后,以易到用车为主的租车平台则通过两条路径对业务进行了调整:第一是将私家车挂靠给第三方的汽车租赁公司,其二则是将司机签订给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

   与此同时,各大汽车租赁公司相继进行业务调整时,Uber公司则从一开始就规避了政策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其业务模式主要从神州等租车公司租赁车辆,并从劳务公司派遣驾驶人员,为用户提供服务。

   滴滴打车方面向记者强调,其选择合作的是合法有资质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对这一市场的法律监管仍存有诸多漏洞。此前,来自媒体的报道称,市场中还存在司机通过将私家车挂靠在这些网络平台上接揽业务等。

   业内人士称,中国汽车租赁市场非常分散,就短租市场而言,前五大汽车租赁公司仅占市场总规模的9%左右。长租市场,前五大汽车租赁公司也仅占市场总规模的9%左右,个性化用车需求仍存有巨大市场空间。

【简评】 目前租车市场越来越大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不管是哪个网络平台,对于不合规的黑车交通委都要进行严厉的打击。

 
 
6.英菲尼迪国产化平台落地  
 

 按照股东双方的目标,到2018年英菲尼迪要实现在华销售10万辆的目标,其中国产车型要达到一半以上。 随着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英菲尼迪”)的正式成立,英菲尼迪的国产化越过了最后一道障碍。

   昨天下午,东风英菲尼迪正式宣布成立,东风英菲尼迪是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按50∶50股比设立的合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独立全资子公司。首任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由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戴雷(DanielKirchert)担任,执行副总经理由东风汽车公司战略规划部原副部长雷新担任。至此英菲尼迪在华发展将采用“同一个战略、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团队、同一个渠道”的原则发展。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东风英菲尼迪董事长徐平表示:“东风英菲尼迪的成立将实现东风汽车公司的价值链向豪华汽车领域延伸。”

   保持“独立”

   东风英菲尼迪在华发展将保持相对独立的运作方式,而这一战略与英菲尼迪在全球的战略相一致。

   近日雷诺日产联盟正式任命罗兰·克鲁格出任英菲尼迪全球总裁,并直接向戈恩汇报工作。与之前汇报给日产集团高级副总裁方式不同,罗兰·克鲁格直接向雷诺-日产联盟CEO戈恩直接汇报,预示着英菲尼迪品牌正式成为与日产品牌平级运作的事业体。

   同样,为保持英菲尼迪在华发展的相对独立,东风有限为东风英菲尼迪设立了专门的董事会,代表股东方行使最高决策权,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工作。东风英菲尼迪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包括徐平、罗兰·克鲁格、戴雷、雷新、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朱福寿、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关润、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任勇、一名来自日产汽车公司即将上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英菲尼迪全球副总裁乔治·莱昂迪斯(GeorgeLeondis)。其中徐平担任董事长。

   雷诺-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表示:“东风汽车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形成的成熟而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为合作双方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我相信凭借双方积累的宝贵经验,东风英菲尼迪必将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并有力地推动英菲尼迪打造全球化豪华汽车品牌的战略。”

   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李安定表示,东风英菲尼迪独立的公司管理构架,以及东风集团掌门人出任董事长,看出股东双方对英菲尼迪品牌发展的重视,并且这种独立运营的构架与日产集团在全球发展英菲尼迪品牌的战略相匹配。

   2018年目标销量10万辆

   作为英菲尼迪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大国,雷诺-日产联盟对英菲尼迪在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期望。按照股东双方的目标,到2018年英菲尼迪要实现在华销售10万辆的目标,其中国产车型要达到一半以上。

   为达到目标,英菲尼迪制定了在华发展战略及具体的国产车型布局。首批国产车型包括:专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的高科技豪华运动轿车——英菲尼迪Q50L和长轴距版风尚运动型SUV英菲尼迪QX50。前者年底就能实现国产上市,而后者也将在明年春天实现国产上市。

   东风英菲尼迪将全面负责国产车与进口车型销售、售后服务、经销商网络的发展、品牌营销等全面事宜。英菲尼迪中国未来将继续保留,负责车型进口及配合全球战略执行等事务。

   今年前8个月,在2013年全年销量强劲增长54%的基础上,英菲尼迪在华累计销量达18279辆,同比增长102%,成为中国豪华汽车市场上增速最快的品牌。戴雷表示:“随着‘敢·爱行动’的全面推进以及国产项目的全面落地,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的长足发展将获得更加强劲的动力。”

   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由德系三强组成,2013年在华销量最低的奔驰都已超过22万辆;第二阵营是由捷豹路虎、沃尔沃为代表,年销量在8万辆左右。英菲尼迪只是处在第三阵营,该阵营还包括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相比较而言,英菲尼迪还在后两者之下。

【简评】 英菲尼迪要实现目标并不容易,不仅要求更多的国产化车型、新管理团队的更高效磨合,还要有更广的网络覆盖,不仅要与上述的车企争夺市场份额,还要争夺有限的经销商资源。

 
 
7.中外新能源汽车短兵相接 自主电动车危机来临
 

 今年以来多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落地,特别是特斯拉入华以来持续火热,极大地刺激了跨国汽车企业。继9月10日东风日产启辰晨风上市之后,9月21日,宝马以声势浩大的排场在北京发布了两款碳纤维制造的纯电动汽车i3和i8。另外包括大众e-up、大众e-Golf、沃尔沃V60等在内众多国外新能源汽车也都发布了上市时间表。

   再看看国内汽车企业,以上汽、比亚迪、北汽、江淮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早已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纷纷推出了荣威E50、比亚迪E6、北汽E150EV、江淮和悦iEV等车型。

   一时之间,中外品牌纷纷云集新能源汽车领域,双方短兵相接在所难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国内一些车企制造电动汽车的能力有待提升,有些就是借概念骗国家补贴,就技术先进性和应用上,与国外车企差距很大,“现在这些企业就是躺在政策的红利上,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拿什么跟人拼“。

   当然,也有专家表示,国外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能够共同做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蛋糕“,也能间接提升自主新能源产业技术能力和自主品牌车企的危机意识。

   自主品牌垄断纯电动汽车市场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7万辆,销售2.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突破万辆大关,达到了11777辆销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也达到了8700辆。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由于缺少国外纯电动汽车的竞争,上半年纯电动汽车市场几乎被自主品牌车型“霸占“,销量较大的纯电动汽车扣除补贴后也都是10万元以下的产品,包括北汽E150EV、江淮和悦iEV。

   业内人士分析,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今年上半年快速增长与国家密集出台扶持政策有关,但要说当前纯电动汽车产品有多好,还为时尚早。

   “纯电动汽车最关键的三项技术是电机、电控、电池,看看目前市场在售的自主纯电动汽车产品有几个具备两项以上的,更多的产品是车企购买各种零配件组装而成,技术集成能力又偏弱。“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特斯拉也没有这三项核心技术,但特斯拉技术集成能力强,特别是它独特的动力电池系统。

   另外,记者曾经试乘试驾过多款市面上在售的纯电动汽车,除荣威E50、比亚迪E6能勉强达到续航里程外,部分品牌车型都相去甚远。

   国外纯电动汽车都有“必杀技“

   不仅仅是特斯拉,目前全球在售的纯电动汽车日产聆风(东风日产启辰原型车)、宝马i3和i8无疑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市场竞争力。

   日产聆风是目前全球卖得最好的纯电动汽车,聆风的加速性能可以与英菲尼迪G35媲美(时速100km加速时间约6秒),噪声极低。

   再看看宝马i3和i8,不仅动力性能与传统汽车相差无几,而且在轻量化车身制造上也是独树一帜。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介绍,宝马i3和i8专用的LifeDrive轻量化车辆架构,及以电驱动为核心诉求的eDrive动力系统,Life模块相当于传统汽车的车身,整体由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轻量化的车身结构给两款车带来了宽敞的内部空间和优异加速性能。

   记者了解到,宝马是当前全球唯一掌握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大批量生产和制造技术的厂商,作为典型的高科技结构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同等强度条件下,重量比钢材轻50%,比铝材轻30%,同时具有耐高温、耐疲劳、抗腐蚀等特点,常用于F1赛车、航空航天领域。

   当然,宝马i3和i8售价也不菲,i3售价区间为纯电动版44.98万元和增程版51.68万元,i8售价为198.8万元,而i3在欧洲的定价只有2.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1.98万元)。与特斯拉、日产聆风一样,宝马i3和i8不大可能享受到国内购置税免除以及补贴政策。

   自主纯电动汽车的危机

   众所周知,我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为了在世界汽车工业新一轮竞争中占领制高点,但当前自主汽车企业一窝蜂地上低水平、低层次的新能源汽车不仅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伤害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与此同时,一旦诸如日产聆风、宝马i3和i8能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补贴政策,依现在一些自主纯电动汽车竞争实力和核心技术水平,自主纯电动汽车发展和生存空间必然会受到大幅度挤压,我国汽车产业不但不能弯道超车,还有可能重蹈传统汽车覆辙。

   以上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已经有跨国汽车企业开始绕开国内政策的壁垒参与到纯电动汽车竞争当中来。比如东风日产启辰晨风、华晨宝马之诺目前都享有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的补贴,特别是起售价仅为26.78万元的启辰晨对自主纯电动汽车的杀伤力极大。

【简评】 自主汽车企业当前落后国外车企主要在于整个汽车产业的体系落后,电动车不仅仅是电池制造和充电桩的建设,更是需要在整个汽车工业基础上积累的技术集成能力,这一点中国先天落后。

 
 
8.自主遭遇困局 “十二连跌”后政府无奈恢复补贴
 

 “部分消费者这几天也向我们咨询节能补贴的事情,大家还是很关注的。”一位比亚迪经销商人士告诉记者。

   可以说,于9月11日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发布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环保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第一批)》,超过160款车型中,超过六成都是自主品牌,这被业界普遍认为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连续下跌12个月之后反弹的信号。

   之所以业界对其充满期待,源于2009年,相关政策的发布带动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时隔一年再次开始实施的汽车节能补贴政策,也是政府拉动经济、扶持自主品牌发展的措施之一。

   “这是好事,去年就不应该取消补贴,回过头来看就是折腾。”吉利汽车销售总经理孙晓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换言之,如果去年没有取消补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也不会下滑的如此严重。

   不过,此时非彼时,汽车行业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3000元的补贴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有多大值得商榷。对此,汽车行业资深专家张志勇告诉记者,2009年的补贴政策是和汽车下乡、减免购置税联系在一起的。当时的3000元补贴与现在的3000元补贴相比,作用还是很大的。“现在的市场环境和当时不一样,不过,补贴还是有作用的,但是不大。”

   “十二连跌”政府出手

   回想自主品牌的发展,可以用“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形容。十几年来,自主品牌距离弯道超车的梦想是越来越远了,目前看来,只能依靠新能源汽车。除此之外,保住现有的饭碗也开始出现了困难,从去年9月份至今,自主品牌在市场份额方面已经连续12个月下滑。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4.51万辆,同比增长5.6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13%,比上年同期下降0.99%。轿车方面的下滑态势更为明显,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7.79万辆,同比下降21.09%,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53%,比上年同期下降5.55%。

   在此背景下,断开近一年的汽车节能补贴再次恢复。第一批节能环保汽车推广目录中,超过160款车型中,超过六成都是自主品牌,涉及江淮、长安、奇瑞、比亚迪、吉利等多家自主品牌车企。

   对此,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恢复政府补贴是正常的,也是拉动经济和扶持自主品牌发展的措施之一。”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恢复政府补贴肯定有作用。然而,想要根本扭转自主品牌的现状不能依靠临时的政策,还要有长期法规,同时,也不能仅仅体现在购买环节,还要在使用环节有相关政策。”中航汽车副总经理周世宁表示。

   可以说,恢复补贴对于车企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回顾2009年,当年推出的汽车产业调整政策,对1.6L及以下排量汽车减免购置税,同时提供政府补贴,更为关键的是,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成为当年自主品牌繁荣的几大关键因素。2009年,国内新车年销量达到135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共销售780万辆左右,占新车销售总量的60%。

   自主品牌优胜劣汰难避免

   政府恢复节能补贴之余,就在前几日发布的首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涉及的11家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商中,9家都是自主品牌,目录中涉及的绝大多数车型多为自主品牌。

   可以说,政府也在想方设法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不过,自主品牌练好内功仍是关键。“购买自主品牌的还是少数,国家的补贴有些帮助,价格当然是越便宜越好,但是帮助也不会太大,多数人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购车。”上述经销商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张志勇认为,现在的自主品牌面临的是合资品牌的逐步下探,产品不仅开始向三线、四线城市下沉,而且下沉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深。产品当中,1.6L排量以下的车型越来越多,部分外资品牌也可以享受到补贴的政策。自主品牌所能够在这个政策中享受到的好处已经被冲淡了,不能成为自主品牌扭转命运的关键因素。

   此次补贴目录中,本田飞度、丰田雷凌以及大众的部分车型也在其中,不过,与自主品牌相比,占比很小。

   在张志勇看来,接下来的自主品牌除了继续完善产品质量之外,还要加速优胜劣汰的过程,淘汰部分品牌。“这是自主品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也是必然结果。政府要放手,让一部分品牌死掉。没有这个过程,自主品牌不可能发展起来。”

   走出连跌仍需一段时间

   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仍在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市场逐渐饱和,以往自主品牌长袖善舞的中低端市场,尤其是10万元以下车型的市场,已经开始被合资品牌占领。外资品牌价格的下探,加剧了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

   “如果自主品牌发展的不是太快,就会留下更多发展的时间,合资的下探也不会那么快。

   自主品牌发展太快刺激到了合资品牌,加速推出了更低价格的车型。”有分析人士认为。

   他表示,其实,自主品牌的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只是这个提升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相对固化,改变这种认可是需要时间的。

【简评】 自主品牌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市场份额还可能会继续下滑。

 
 
每日新闻摘要
 
1.日前,环保部联合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部、商务部等六部委编制印发了《2014年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顺利完成2014年国务院总计下达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600万辆的任务。
 
2.据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介绍,从6月开始,持续到8月,成为今年北京车市的低迷期——连续3个月销量持续下滑,特别是8月,虽然进口车和二手车交易均有小幅增长,但新车交易持续同环比“双负”增长态势,成为三年来淡季销售的谷底月。
 
3.为走出连续亏损的困境,一汽夏利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提升战略试图自救,但收效甚微。日前,一汽夏利发布公告称,今年1-8月汽车产量为50521辆,同比减少43.61%;销量为46450辆,同比减少45.6%。无论是从亏损金额还是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一汽夏利均榜上有名,成为今年国内车企中名副其实的“亏损王”。
 
4.今年8月,本田在华销量为5.3万辆,同比下降5.5%;1~8月,本田在华总销量44.55万辆,同比上涨5.2%。仓石诚司谈到,没有达到中国车市整体平均增速,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特约店的库存问题,另一个是对发车时间调整。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上一篇:快讯2793-9月24日 下一篇:快讯2791-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