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2791-9月22日
发布时间:2014-09-22 13:49:23    浏览量:2119次    

新闻标题

 
产品动态  
1. 搭DCT变速箱 众泰T600 2.0T 11月将上市  
2. SUV车型2015年上市 北汽绅宝新车计划  
3. 曝本田CR-V改款车预告图 或2014年内发布  
4. 售4.38万元起 2014款五菱宏光系列上市  
车企动态  
5. 神州租车"买新卖旧"高速扩张 开盘日涨28.94%  
6. 前8月超九成罚单来自汽车业 反垄断调查仍在继续  
7. 缤智充当“救火队员” 广汽本田突围待考  
8. 中级车市开启“乱斗模式”  

新闻详情

 
1.搭DCT变速箱 众泰T600 2.0T 11月将上市
 

 近日,众泰汽车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中表示,众泰T600 2.0T车型将会在年底上市,新车将搭载5速手动变速箱和DCT双离合变速箱。其中自动挡车型将会在11月中旬上市,手动挡车型则会在12月上市。同时,我们还获悉,众泰将会在2016年推出全新众泰T600车型。

众泰汽车 众泰T600 2014款 2.0T 手动精英型

众泰汽车 众泰T600 2014款 2.0T 基本型



   众泰T600 2.0T车型将保持现款车型的外观设计,新车将搭载一台2.0T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77马力,峰值扭矩为250牛·米。在传动系统上,众泰T600 2.0T车型除了使用现款车型的5挡手动变速箱以外,还很有可能搭载一款6速双离合变速器。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众泰汽车将会在2016年推出全新一代T600车型,新车在外观上会有较大的改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借鉴于大众途锐等车型的设计元素。

 
 
2.SUV车型2015年上市 北汽绅宝新车计划
 

 北汽绅宝D60已于9月21日正式上市,在活动期间我们也获得了绅宝品牌日后的新车计划,其中绅宝SUV将在明年入市,而2016年,北汽还将打造更高端的产品。

北京汽车 绅宝D60 2014款 AERO


   目前上市的绅宝D60均搭载1.8T发动机,而D60 2.0T车型将会在明年年初上市,新车将装配更多运动套件,内饰方面也有所变化,其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04马力。

汽车之家


   此外,绅宝SUV也将于明年上市,该车与D60同在北汽广州工厂投产。到了2016年,北汽还将推出一款更高端的轿车,后轮驱动,将基于奔驰E级平台打造。

 
 
3.曝本田CR-V改款车预告图 或2014年内发布
 

 现款本田CR-V亮相于2012年,同年由东风本田引入国内生产。不久之前,该车型的中期改款测试车被媒体曝光,近日本田发布了第一张改款CR-V的预告图。

本田CR-V

本田CR-V


  改款车型主要升级的部分集中在前脸,车身侧面以及车尾设计与现款车型没有多少差异。通过重新设计进气格栅的形状、装饰条以及曲面搭配,相比现款CR-V车型,改款CR-V的前脸造型更为立体。随着格栅形状的改变,前灯组功能的设定也有调整,前灯组增加了环绕车灯的LED日间行车灯,高配车型的灯组发光元件也更换为LED灯泡。前保险杠下方左右两侧的圆形雾灯被方形雾灯外加进气孔取代;保险杠下方的进气格栅造型也有所更新。测试车的尾部也有伪装,本田此次并没有发布改款车型的车尾照片,因此具体的小范围调整效果如何还有待评定。

本田CR-V


  改款车型的行走机构、底盘以及车身结构不会有变化。内饰方面,由于大部分本田新款车型都引入了全新的多媒体操作系统,改款CR-V的内饰结构也将有所调整。改款车型也将搭配全新的Display Audio系统。改款CR-V在配置上也有所增强,由于更换发动机,改款CR-V车型搭载了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驾驶员辅助系统方面则增加了车身右侧盲区监视、车道辅助以及盲区辅助灯功能。

本田CR-V


  改款车型最大的不同可能来自于动力系统。有消息称新款CR-V可能会搭配本田在不久前发布的1.5升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不过本田官方直到现在都没有确认这款发动机的量产时间,因此无法证实这款发动机装配改款车型的可能性。改款CR-V更可能换装采用Earth Dream技术的K24W系列2.4升直列四缸自然进气缸内直喷发动机,而较低排量的一款车型则会继续沿用R20A3系列发动机。国产K24W系列发动机为编号为K24W5的变种机型,最大功率186马力(137千瓦),最大扭矩243牛米。变速器方面,外媒称改款CR-V会尽快使用与新一代讴歌TLX相同的8前速双离合器变速器,该变速器还有一个体积不大的液力变矩器。由于新一代思铂睿也将在东风本田国产,因此这款变速器也有可能随之装配在同样由东风本田生产的改款CR-V上。

  预计改款CR-V将在巴黎车展或者洛杉矶车展发布。CR-V车型改款后对于增加CR-V在SUV市场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预计东风本田会同步对国产车型进行改款。

 
 
4.售4.38万元起 2014款五菱宏光系列上市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宣布,2014款五菱宏光以及五菱宏光S手动标准型车型正式上市。其中2014款五菱宏光分为两个排量共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为4.38万元-5.28万元;五菱宏光S手动标准型新增1.2L和1.5L手动标准型,其售价区间为5.28万元-5.68万元。

汽车之家


   2014款五菱宏光相比现款车型主要针对内饰设计进行了一些调整。新车中控台使用环绕式设计理念,内饰颜色由米色更改为深咖啡色。此外,2014款五菱宏光中控台中央部分样式有所变化,中央扶手箱位置增添了一个储物格以及两个杯架。而关于五菱宏光S的两款新车型,则是在目前在售车型的基础上给予消费者更多选择。

   动力系统方面,2014款五菱宏光以及五菱宏光S依旧搭载1.2L或1.5L发动机,其中1.2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86马力,峰值扭矩为108牛·米;1.5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12马力,峰值扭矩为146牛·米。传动系统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

 
 
5.神州租车"买新卖旧"高速扩张 开盘日涨28.94%
 

 近日,神州租车(00699.HK)正式在港挂牌上市,成为国内汽车租赁行业上市第一股。

   作为行业龙头,神州租车也受到了资本热捧,开盘当日,神州租车股价大涨了28.94%。

   来自罗兰贝格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前五大租车公司共占有14%市场份额。其中车队规模超过1万辆的租车公司有三家,分别是神州租车(53000辆)、赢时通(13000辆)、一嗨租车(11500辆)。

   据悉,神州租车的营收主要来自租车业务和二手车销售,2011年、2012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租车业务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94.7%、96.9%、81.7%及74.2%。

   目前,租车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于车队规模、品牌知名度、网络覆盖、价格、车型多样性等方面。

   和赫兹模式类似,神州租车通过买新车、卖旧车维持高速扩张。

   资料显示,2011年、2012年、2013年,神州租车车队总规模扩张迅速,从25845万辆、41043万辆增至53022万辆。为了保持竞争力,神州租车购车成本在过去三年一直维持在17亿元以上。

   在资金来源上,神州租车CEO陆正耀曾表示,“(购车)主要资金都是通过信贷或债务融资来解决。”

   神州租车的招股书也承认,“为补充和扩张车队,我们严重依赖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截至2014年6月30日,神州租车的未偿还债务达到42亿元,而流动负债净额超过7.3亿元。其中59.8%的借款为需一年内或按照要求偿还的短期借款,主要用于购买汽车。

   另一方面,神州租车也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融资和担保。

   2010年,联想控股宣布以“股权+债权”形式向神州租车注资12亿元。业内认为,联想注资几乎成就了神州的行业地位,它的车队规模在此之后翻倍增长。

   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招股书中也看到,神州租车的借款担保中,相当一部分由大股东联想提供。

   获得联想投资、暂停第一次IPO之后,神州租车又得到了美国华平集团2亿美元投资,并获得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超过百亿人民币的银行授信。2013年神州租车还与全球租车巨头赫兹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出售了20%股权。

   分析人士认为,神州租车是国内租车企业里唯一一家能够大规模撬动银行资金,用债务融资来解决车辆采购的租车公司。而陆正耀也表示,神州租车能够获得资本的青睐非常幸运。

   在上市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参加的一次媒体连线活动上,陆正耀表示,“神州租车非常幸运,有非常强和非常好的结构,这里包括联想控股、君联资本、华平投资、赫兹,应该说拥有非常好的资源,给了神州租车很大的帮助。”

   “神州租车整个管理团队和股东之间保持了非常好的互动,在公司不同时期大家能在重要战略方面有高度一致,神州租车取得今天成就与大家的支持分不开。”陆正耀说。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近年来整体增长迅速,根据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资料,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总体规模由2008年的90亿元增至2013年的约3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9%。

【简评】 相对于中国前五家公司14%的市场份额,美国、德国、巴西市场领导公司的总市场份额普遍超过50%,最高者达到了95%。

 
 
6.前8月超九成罚单来自汽车业 反垄断调查仍在继续  
 

 从奔驰、奥迪等一系列汽车企业陆续被调查,到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进口、合资车企业纷纷降价求“自保”,再到近期接二连三的“重量级罚单”落地,国家发改委反垄断举措频频指向汽车业。今年前8个月,已经开出的反垄断罚单中,超过九成来自汽车业。

   而在《反垄断法》实施六年来规模最大的反垄断大潮中,汽车业被推至台前的同时,也同样面临这样的追问:集中于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是否公开透明?国家发改委对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有着怎样的流程?汽车业反垄断又将如何继续?一系列问题正待解答。

   问题一:

   何为垄断?何为反垄断?

   看上去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仍未被普遍认知。

   在百度百科里,垄断行为有一句拗口的解释——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即便不易理解,但也可看出的是,垄断与竞争天生是一对矛盾。而在缺少充分、平等的竞争环境中,垄断行为的存在往往最终侵犯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长期专注反垄断领域的天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魏士廪看来,垄断行为往往分为纵向垄断和横向垄断。“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固定价格或者变更商品价格达成垄断协议,即构成对《反垄断法》第十三条关于禁止达成价格卡特尔的规定的违反。”魏士廪告诉本报记者。而在汽车行业,发改委对包括日立、电装、三菱电机等12家日系汽车零部件企业超12亿元罚单正是基于此处罚。

   不过,纵向垄断行为在汽车行业更为常见。“如整车企业规定经销商销售车辆的转售价格及售后价格,通过单一的销售总代理模式、销售区域限制制度、独家授权制度等加强供应商强势的市场优势地位,使得整车企业生产、零配件供应、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等产业链条上占据了强势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以及对经销商自由定价,跨区销售并对违规者实施高额处罚,不允许第三方渠道的零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等等,都属于纵向垄断。”魏士廪说。

   在发改委对克莱斯勒、奥迪及其位于上海地区、湖北地区的部分经销商的反垄断调查中发现,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召集经销商签订《武汉地区奥迪限价表》、《华中小区价格方案保证书》,而克莱斯勒也曾主导经销商签订《关于统一规范克莱斯勒、JEEP、Dodge品牌车辆维修保养等相关价格协商备忘》等文件。这也同样意味着,克莱斯勒与奥迪的反垄断行为正是固定转售价格及售后价格的纵向垄断行为。

   问题二:

   降价与反垄断有什么关系?

   汽车业反垄断调查的逐渐深入,使得官方降价潮来了。

   7月1日才刚刚进行一轮售后保养价格下调的奔驰,在8月3日再次宣布主动调整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奥迪在7月底宣布下调国产车型零部件价格,使得A6L的“零整比”从411%降至291%;几乎同时,捷豹路虎宣布部分车型售价下调,最高单车让利30万元;8月5日,克莱斯勒宣布对145种高价值高保修率零配件的价格将下调20%,并将旗下两款车型整车售价分别下调6.5万元和4.5万元。紧随其后,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雷克萨斯也纷纷宣布下调零部件价格。

   在这几乎是汽车业有史以来最集中的一次官方集中降价的同时,汽车企业也无不坦言,是“应对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对于消费群体而言,降价几乎是其所能看到的汽车业反垄断调查的最直观、最迅速的市场反应。

   降价与反垄断真的有关联吗?对,也不对。

   “对于因垄断行为而导致市场价格高于竞争价格,经营者主动降价是逐步恢复市场竞争价格的手段。依据《反垄断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涉嫌垄断行为的经营者主动降价,属于主动消除或减轻价格垄断行为的危害后果,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考虑的法定情形。”一位发改委反垄断局权威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其看来,车企在接受调查过程中主动降价,是积极整改和良好态度的表现。

   事实上,反垄断执法机构并未强制要求经营者降价,也从未确定经营者的降价幅度。上述人士对本报记者解释,“汽车企业有自由定价权,并且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并不是代替经营者去确定市场价格,而在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确保经营者依法定价的公平竞争环境。”

   问题三:

   集中于汽车业的反垄断,

   到底为什么?

   “汽车产业链长,牵涉利益面广,各类垄断行为在品牌间呈现相似性、普遍性和系统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改委反垄断局权威人士曾如是定义汽车业反垄断行为,而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汽车业反垄断的必要性。

   而在汽车业,以克莱斯勒、奥迪所代表的限制转售价格、售后服务价格等类似的纵向垄断行为,并不仅仅集中在已被查处或正在调查的汽车品牌中。在北京亚市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看来,这几乎是大多品牌都存在的“潜规则”。“甚至可以称作是潜规则或者普遍存在。”颜景辉坦言,“大部分品牌新产品上市后的保鲜期内,都会在厂家指导价之下再规定最低售价,而这个最低售价,通常是严令不能逾越的。”

   不仅如此,在产业链长、牵涉利益广的汽车业,更多维度的垄断行为正在发生。9月2日,因违法就车险保费开会协商,发改委对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以及 23家省级财产保险公司进行处罚。9月11日,发改委通报河北省交通厅、物价局和财政厅对河北省的客运企业可以享受过路过桥费的半价优惠政策,涉嫌行政垄 断的相关信息。

   这正表明,垄断行为在整车、经销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普遍存在的同时,汽车保险、交通领域等同样存在垄断行为。

   “对汽车业全面反垄断,促进我国汽车经销和售后市场有效竞争,下大力气,从严规范,彻底整顿我国汽车市场经营秩序。”在发改委反垄断执法的计划中,力争两年内恢复汽车市场竞争秩序,是汽车业反垄断的初衷与目标。

   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认为,随着反垄断工作的推进,竞争秩序恢复以后,通过竞争,价格会有下降的趋势。在他看来,汽车业的反垄断是需要大刀阔斧,但最终效果的显现也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问题四:

   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与处罚,公正、透明吗?

   汽车业反垄断所承担的重压,从近期几个外商团体公开的质疑和警示就可窥见一斑。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近日公布了一份对成员企业的调查结果,“86%的受访企业表达了担忧,其中多数最担心执法问题。”而8月份,中国欧盟商会也 发表公开声明,批评中国反垄断调查只针对外企。“中国反垄断调查往往只针对外资公司,向它们施加压力,在未进行充分听证的前提下,迫使它们接受处罚。”中 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甚至宣言称,外资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已进入尾声。

   不过,这样的说法在反垄断调查执法部门看来,言过其实。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底,发改委共查处企业及行业协会组织335家,其中外资企业33家,约占其查处企业总数的10%;内资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302家,约占90%。

   “如果能够全面地观察反垄断工作,能够给予客观的评价,也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反垄断执法工作严格依据法定程序进行,是公正透明的,没 有针对任何市场主体,没有针对外资或者境外企业。”许昆林表示,“反垄断执法始终都是从垄断行为出发,从来没有因为实施垄断行为的主体性质不同、国别不同 而有所区别。我们的执法都是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并不存在所谓的选择性执法的问题。”

   许昆林同时透露,“关于他们(指商会组织)提出的一些指责,我们询问了相关企业,这些企业明确表示并不知道商会要发表这样的声明。商会声明所说 的情况和意见并不是他们企业提供的,也不代表企业的意见。”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发改委已经因动机不纯拒绝了中国欧盟商会的求见申请。”

   问题五:

   汽车业反垄断

   下一步怎么走?

   对于价格垄断成为最为常见垄断行为的汽车业,发改委反垄断局是主导执法部门。发改委反垄断局权威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汽车反垄断执法将进一步常态化、制度化,而不是一阵风,搞运动。”

   本报记者从发改委反垄断局了解到,在汽车业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大概有四个阶段。“首先通过外围摸排、接到举报,或者根据企业自首等得到案件线 索。而后,经研究分析决定是否立案。根据线索对涉嫌构成价格垄断行为的,通过直接调查或者委托地方调查,获取相关证据。第三,对案件证据分析和研究后,会 召开专家论证会及案件审理会。最后,对确定涉嫌垄断行为的案件进行上报和作出处理决定,直接下达处罚书,或者委托地方处罚。”一位反垄断局内部人士对本报 记者透露,“接到处罚书三天之内企业享有陈述、听证和申辩的权利。”

   对于整车企业,反垄断调查仍在继续。许昆林坦言,目前对奔驰和一家日系经销商正在立案调查。与此同时,行政垄断方面的反垄断执法也将成为下一阶 段的重点目标。发改委反垄断局权威人士同时对本报记者表示,“将继续系统深入调查我国汽车市场的垄断问题,有步骤,分阶段拓展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对于查实 的价格垄断行为将依法处罚,对屡查屡犯、顶风违法将严惩不贷。”

   “放狼进来的同时,没有扬鞭子。”曾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年以来汽车领域,外资企业强势和政策给予外资的环境过于宽松。“中国政府是在用 反垄断规范国内市场秩序。既没有违反事实,法规也是公正的,反垄断带来的客观效果保护了国内市场和消费者权益,也没有什么不妥。”亦有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简评】 要打破几十年来形成的汽车产业固有环境的确并非易事,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汽车业反垄断仍任重道远。不过,在汽车业反垄断所形成的“新常态”之下,外资也好、内资也罢,任何性质的汽车企业都应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思路。毕竟,过去的已经过去,而该来的还是要来。

 
 
7.缤智充当“救火队员” 广汽本田突围待考
 

 预热已久的广汽本田首款SUV车型缤智终于开始切入市场。2014年9月10日,广汽本田首款SUV车型缤智(VEZEL)在北京正式启动预售,将于2015年第一季度上市。

   实际上,眼下的广汽本田正面临着市场开拓乏力的局面,此次导入的缤智以及此前已经上市的新飞度和新奥德赛,无疑将替代此前的主力车型雅阁担当广汽本田的“救火”角色。至于这几款新车型能否助力广汽本田实现突围,则要看它们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的表现。

   新车探路

   “作为广汽本田成立以来的首款SUV,缤智的导入将成为广汽本田开拓SUV市场的起点。”广汽本田副总经理郑衡表示。在其看来,之所以选择在此时推出SUV产品,主要是因为这一市场巨大的吸引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继雅阁、飞度之后,广汽本田导入的第三款全球车型,缤智希望凭借“先锋外观、精致内饰、魅力空间、智能配置”四大卖点与竞争对手划清界限。“这一定位与目前主销的SUV车型形成区别,不同的产品定位将成为这款车获取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表示。

   作为首款SUV车型,广汽本田没有将其置入当下竞争最激烈的中型SUV市场。缤智定位都市轿跑型SUV,竞争对手锁定为上海通用别克昂科拉、长安福特翼博等小型SUV。

   显然,近年来国内SUV市场的持续火爆,给了缤智更多的信心。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国SUV累计销售182.34万辆,同比增长37.1%,远高于轿车5.3%的同比增幅。

   不过,谈起缤智面对的市场形势,郁俊颇有些当仁不让之势:“上下通吃”。在郁俊看来,缤智所在的这一细分市场在当下的SUV市场中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具有相对更大的增长空间。

   突围悬疑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广汽本田就进入了产品高速投放期,实现了43.5万辆的全年销量,增幅达到37.5%。在广汽本田的计划中,今年随着新飞度、新奥德赛、缤智以及新歌诗图的上市,其今年的销量目标是要超越50万辆,实现20%的增长。

   以广汽本田当下的表现来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从容。据本田(中国)此前发布的2014年8月汽车销售业绩,广汽本田销量为52513辆,同比微增0.2%;1~8月份,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239995辆,同比下滑0.2%。在接下来的时间要完成26万辆的销量,广汽本田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不过,谈及广汽本田市场的表现,郁俊称:“即使今年上半年计划有所滞后,我们对全年销量超过50万辆仍然有信心。”其信心显然更多的来自下半年即将上市的缤智以及已经上市的新飞度和新奥德赛。毕竟,广汽本田此前的主力车型雅阁表现不佳。“新车型对广本今年确保有高速的增长会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我们本身的计划也是想把增量主要体现在下半年。”郁俊此前表示。

   据本田(中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广汽本田销量份额中,雅阁由2013年的27.45%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近20%;横向看,其在中高级B级车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7.48%降至2.24%。“雅阁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广本的代表车型,也是中高级车的代表,去年上市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表现不是太好。”郁俊并没有回避现实。

【简评】 毫无疑问,缤智的到来会成为广汽本田突围的希望之一。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依托新奥德赛和缤智,广汽本田准确地抓住了MPV和SUV两个新的市场增长点。不过,后续缤智能否在SUV市场给郁俊及其销售团队带来更多的信心,则依旧要看其后续价格及市场营销功力。

 
 
8.中级车市开启“乱斗模式”
 

 乱世出豪杰,历史上有三国、隋唐之交的狼烟四起、群雄乱舞,而今年的中级车市与历史时代颇为相似,改款、换代的新车层出不穷,让竞争本来就异常激烈的市场变得更加纷乱。与此同时,汽车消费者日渐成熟,不仅使得各车型的产品实力提升,也让车企们各出奇招,以求获得更多的竞争力。不难发现,一场中级车市的“乱斗”已经展开。

   中级家轿群雄过招

   接二连三的发布会、眼花缭乱的活动、各大明星助阵……今年的中级车市异常热闹,其间不仅有领军车型不断攻城略地,更有热门新车的异军突起。不仅如此,它们在销量上也是你追我赶,火药味十足。

   数据显示,各个品牌在前8个月中有不下十款的新车上市。其中既有如丰田全新卡罗拉、斯柯达全新明锐等车型升级换代,也有如雷凌这样的全新车型上市。如此情景让消费者挑花了眼,也引爆了中级车市场。同时,2014款大众速腾对车型悬挂进行了调整,东风日产新轩逸也推出1.6L尊享版车型,以同级领先的豪华晶钻LED灯、双区独立控制自动空调、一键启动/智能钥匙、后排空调出风口四大配置,以及“越级款待”的情感价值引领中级车市。

   不仅市场中众多车型集中投放,从今年中级车市的销量数据也可以看出,各个车型互有攻守,竞争非常激烈。作为中级家轿王者,新轩逸前8个月累计销量近18万辆,月均销量超过两万辆,不仅延续了一直以来的强劲态势,6月份更是突破百万辆的销量大关,表现霸气十足。无独有偶,新轩逸的老对手大众速腾,在今年前8个月中月均销量也稳定在两万辆以上,捍卫着自己的领军地位。

   新车之中,新卡罗拉的表现非常显眼,首月销量达到1.7万辆,环比增长120%。一汽丰田为中国市场专属定制全新第11代卡罗拉,正在一步一步赢得中国消费者的“芳心”。

   除此之外,数据也显示,前8个月中级车销量约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的40%,几乎撑起了乘用车市场半边天。而在整体销量排行榜中,中级车更占据了前十的绝大部分席位。由此可见,无论是就细分市场内部而言,还是放在整个乘用车市场中,中级车市场的竞争都是异常激烈,各路车型已经展开了全方位“乱斗”。

   “两强相争”到“群雄争霸”

   今年中级车市呈现出激烈的战况,这并不是偶然,而是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可以说,如今的“群雄争霸”从2012年中级车市的“两强相争”就已埋下伏笔。

   时间回溯至2012年。彼时面对来自中高级车的下探打压、来自紧凑型中级车的乘势猛攻,以及来自SUV车型的疯狂掠地,中级车市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对此,主流中级车采取集体“升级”方式进行应对,这也开创了中级车的新纪元。

   在这场中级车的群体反击战中,新轩逸凭借全面均衡的产品力以及“越级款待”的情感诉求扛起了“舒适派”的大旗,而速腾作为德系高性能车的典型代表,也收获了“科技粉”的追捧。

   相较之下,新轩逸显然在舒适性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了,空间、设计、配置以及动力系统调校等方面都极尽舒适可谓将“舒适”演绎到了极致。不同于新轩逸对舒适性的追求,速腾以“操控”和“运动”著称。作为中级车市的一员“老将”,速腾还展现了德系车一贯的严谨,同时借助大众品牌口碑也收获了一批消费者青睐。

   自2012年到2013年,中级车市场呈现出新轩逸与速腾双雄对峙的态势。但时至今日,中级车市场已经不是两个派别的竞争这么简单。把目光再转回2014年,各个车型不论是从产品亦或营销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姿态。

   纵观市场,各款新车型在产品上的变化对得起“大改款”这三个字。例如,新卡罗拉在CVT技术以及油耗方面颇具亮点,轴距上加长到2700mm。产品配置升级的全新卡罗拉,让人看到了冲击中级车市场第一阵营的决心。无独有偶,新明锐也在设计、配置、动力、空间等方面均实现跃升,以求跻身中级车市第一集团。作为中级车市的领军者,新推出的新轩逸尊享版也树立了1.6L车型的新标杆,继续引领中级车市场的价值升级浪潮。

   于此同时,新卡罗拉邀请古天乐作为代言人,时隔7年推出的第11代卡罗拉对一汽丰田的意义可想而知;雷凌“不惜重金”请来好莱坞著名导演执导雷凌微电影,发布会上将“狼叔”请到现场……一系列的营销活动也让中级车市场的争斗升温,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关注。

   由此可见,不论是改头换面,以全新的产品冲击中级车市场,或是动辄上千万元投入的大案,各路车企都希望在中级车市场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开拓一片疆土,并且站稳脚跟。

【简评】2014年对中级车市场来说,战况前所未有的激烈。

 
 
每日新闻摘要
 
1.9月24日起,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进口和国产C级车共66692辆。其中,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口2007年1月12日至2011年3月7日期间生产的2008-2011年款C级车,有7203辆;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2008年2月29日至2011年5月31日期间生产的2008-2011年款的C级车,有59489辆。这些车辆由于相关材料发生氧化,车辆尾灯灯泡底座和尾灯接口处可能接触不良,尾灯的照明能力降低甚至失效,仪表盘显示特定报警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2.一汽丰田近日表示,其2014年年度销量目标已从年初的66万辆下调至62万辆,这意味着一汽丰田将连续第四年无法完成在当年年初制定的年度销量目标。
 
3.来自卡思调查的数据显示,2014年度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总体得分85.53分,较上一年出现明显下降。进口品牌依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只是,各品牌的满意度水平差距逐渐缩小,进口品牌领先优势不再凸显。
 
4.日前,有来自东风集团的消息称,9月下旬,东风将与英菲尼迪成立50∶50股比的合资公司“东风英菲尼迪”。而在接下来的几天,东风与英菲尼迪将会联合公布新公司的合资框架、高管任命等具体内容。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上一篇:快讯2792-9月23日 下一篇:快讯279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