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45期
发布时间:2014-09-15 17:08:31 浏览量:1673次
|
新闻详情
|
|
1.16日油价首迎四连降 汽柴油每升降0.08元 |
|
明天24时,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开启。昨天,多家市场机构预测,本轮油价将继续下调,汽柴油每升下调幅度在0.08元左右。而加上此前的连续三次下调,本轮油价下调如果坐实将构成近6年以来的首次油价“四连降”。
卓创资讯的分析报告指出,尽管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滑,但由于美国能源信息署以及欧佩克再次下调了全球的石油预测,欧美原油期货价格还是出现了持续的下滑。受此影响,截至上周五本轮油价调整周期的第8个工作日,国际原油变化率已跌至-1.58%,相对应的国内油价下调幅度在100元/吨,约合汽柴油每升下调0.08元左右。
卓创资讯分析师胡慧春介绍,如果本轮油价继续下调,将会是自2009年国内油价调整最高零售限价以来首次出现“四连降”的局面。
从今年7月份开始,国内油价已经在7月22日、8月18日和9月2日连续三次下调,其中夹杂着8月4日的一次油价调整搁浅。而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历经了17个调整窗口,其中7次下调、4次上调还有6次搁浅。目前全国的汽柴油价格回落至近两年来的新低,基本与2012年7月份的价格持平。
|
|
|
2.厂商投入车贷逐步增多 |
|
在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厂商正通过汽车消费个人贷款展开竞争,为汽车厂商争取到新的买家。从上海通用使用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而签订的合同量走势中可以看出,车贷对销售的刺激作用明显—用车贷买车的购买量在2008年不到7万辆,5年后接近34万辆,涨了近5倍。
这也就不难理解,汽车厂商为什么对车贷的投入越来越大,它正在帮助汽车厂商从销量上超越竞争对手。
上汽通用金融把目光放在了新兴而最具增长潜力的群体—年轻人身上。继针对年轻人推出信贷购车计划后,该公司正在中国推出大学生、“优质”青年计划。
梅赛德斯-奔驰是这个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它也正在中国市场推出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计划。除此以外,这家公司还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模仿美国租赁交易的产品,试图通过这些途径超越在中国市场的德国竞争对手。
近日,丰田汽车的高端品牌雷克萨斯推出的无息贷款项目。这个市场的动向还包括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与工、农、中、建四大行合作,向它的消费者提供低息贷款。
新的进入者包括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依托旗下天猫商城,正在联合金融机构与商家,推出购车分期付款业务。参与者当然还有银行、P2P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
而汽车金融公司向消费者提供购车贷款,则降低了购车门槛,会带来更多的增量客户,这是经销商与汽车厂商所看重的;对那些有能力进行全额付款的消费者,可通过分期付款购买更高端的车型,这有助于提高净车销售利润。
但汽车厂商更大的图谋还在于,那些使用过它们贷款的客户,因为还款原因,会更多回到4S店里,而这就给汽车厂商提供了推出升级置换政策的机会,用旧车抵扣贷款与部分新车贷款,有利于缩短换车周期,促进更高端车型的销售。
评: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市场,无论汽车厂商、金融机构,还是互联网公司,都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汽车消费金融市场。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成立一家汽车金融公司,通过金融手段的引入,向经销商提供贷款,能更稳固经销商队伍,监控车辆销售。
|
|
|
3.武跃:汽车反垄断售后服务谁来定价? |
|
汽车售后服务究竟应该由谁来定价?奔驰、宝马率先公布了部分售后服务价格,发改委对此持什么态度?是给汽车售后服务价格划线,还是交由汽车企业自己决定?抑或是将终端销售的定价权完全划归经销商?据国际商报调查,轮胎属于汽车厂家允许的经销商外购、并有定价权的售后配件,但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在同一汽车品牌的不同经销商处的报价十分混乱,折射了汽车售后配件的复杂性。发改委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此次汽车反垄断的重要目标——打破汽车厂家在售后配件领域的控制权?结果又将如何?
自发改委对汽车行业发起反垄断调查以来,消费者从中感受到的好处十分有限:只有奔驰、宝马、奥迪、捷豹路虎的车主从其下调的售后配件价格中实际 受益。发改委对12家被抓“现行”的日系零部件供应商的巨额罚单尚未对普通品牌的售后价格发生任何影响。至于路虎捷豹率先宣布的三款车型降价,由于分别是 100万、200万、300万以上价位的小众高端车型,其在豪华车市场几乎未引发任何回应。
由于反垄断调查仍在持续,消费者对进口车和国产豪华车及其售后服务进一步降价的心理预期增强,这直接导致了新一轮的持币待购现象。来自北京亚市 和国机汽车的信息表明,7月份进口车市场增幅仅为10%,而1~5月增幅为25.9%;7月份的进口车库存压力陡增,达到了今年的最高点3.4。与此同 时,据国际商报了解,现在奔驰、宝马、奥迪的4S店的销售人员几乎每天都被“售后配件是否还会继续降价”的问题折磨着,尤其是奥迪,由于其售后服务价格已 经高出奔驰和宝马1/3,原先被奔驰高昂的养车成本吓跑了的部分消费者现在有可能弃奥迪而去。
多位法律界人士表示,现在媒体和消费者对反垄断调查的理解和期待就是产品降价,这完全不是《反垄断法》的立法本意,也不是反垄断调查的 目的所在。按照西方的法律实践,《反垄断法》只是禁止不同经营者通过协商定价损害消费者利益,只要不存在这种行为,企业就拥有完全的自主定价 权,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但遗憾的是,此次发改委主导的汽车反垄断调查从一开始就走了样:在没有确认不同经营者存在价格串谋的情况 下,就对被调查车企施压,明显是一种政府干预企业定价的计划经济思维。
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现代、宝马的美国官网,均未有公开的售后服务价格信息。相关法律人士和美国车主对国际商报说,在美国,包括汽车在内的价格公开透明,一是靠市场竞争机制,二是靠反垄断法。换句话说,美国汽车市场是真正的充分竞争,只要不存在涉嫌垄断的行为,汽车企业是否公布售后服务价格完全由其自主决定。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成熟汽车市场,消费者对售后服务价格这类信息都“门清”,厂家和经销商一般不敢太离谱。
神秘性、随意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市场经济的大敌,而现在,价格降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发改委的预期”, 定价的主体到底应该是谁,产品和服务该不该有一个统一而又灵活的价格,灵活到什么程度,同一品牌体系内的厂家对经销商还要不要管理,管理到什么程度,《反垄断法》第十五条对7种情形的豁免规定还算不算数等等,都成了不确定因素,都要猜,都要等,这都会加大厂家和经销商的运营成本,进而转嫁给消费者,与反垄 断应有之义背道而驰。
评:从消费者角度,汽车厂家公布售后保养价格是再好不过的事情,竞争对手之间养车成本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其品牌选择。反过来讲,售后价格信息公开可进一步促进车企竞争。
|
|
|
4.反垄断:奔驰未降价 广本零配件降幅37% |
|
分2014年8月份,为应对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广汽本田、奔驰、雷克萨斯等车企相继宣布在9月1日正式实施零部件的降价措施。
广汽本田零配件降幅最高达37%
8月8日,广汽本田发布公告称,将从9月1日起对部分零部件价格实施下调,以实际行动降低客户的用车成本,但并未公布具体的降价配件及幅度。
9月1日,广汽本田的官方网站已经更新了零配件价格名录,那么它与之前的价格相比是否有所降价,为此,记者走访了广汽本田在广州的多家4S店,了解相关的价格信息。
广州番禺一家广本4S店表示,广本确实在9月1日开始施行了新一轮的零配件价格调整。他介绍:“此次降价的零配件种类主要包括保养件、损耗件和碰撞件在内的3万多种,占总零配件的70%。价格的降幅从3%到30%不等,平均降幅达到20%,同时,工时费也有所下降。”
例如,定期更换件中的前刹车片,03年雅阁前刹车片在之前的价格为685元,调价后为490元,降幅达到28.5%;升降器的降幅也很大,原价在635元,现价为400元,降幅更是达到37%;而其他机油、轮胎等也有几十块的降幅。
今年4月1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京联合发布国内常见车型零整比系数研究成果,首次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两个重要系数。在“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中,广汽本田旗下的雅阁为89.26%,排名倒数第4;在“整车配件零整比”中,雅阁CP为342.66%,排名倒数第6,按照国际惯例,“整车配件零整比”保持在300%左右是比较常见的,广汽本田稍稍高于此,而此次零部件调价,将进一步降低广本的零整比系数。
稍早前广本已经通知其零配件供应商进行降价调整。一名供职于本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内部人员透露,8月底已经收到整车厂发给供应商的降价要求通知。“本田一款新车型的转向系统之前是3000元,现在价格是2700元。其他一些小的轴承、喇叭等部件则是几十块的降幅。
奔驰零配件价格未下调
梅赛德斯-奔驰也曾在8月3日宣布从9月1日起主动调整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涵盖全系车型,范围包括超过10000个配件。其中,挡风玻璃降价29%,转向助力泵降价24%,散热器价格下降16%。通过此次调整,部分维修配件价格平均下调15%。
奔驰并未兑现降价的承诺,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奔驰在7月份已经降过一轮价,而此次降价执行过程中感受到了利润的压力,因此出现犹豫和左右为难,无论最终是否兑现降价诺言,都已经失信于消费者。”
8月20日,雷克萨斯正式宣布将于9月1日起下调雷克萨斯部分零部件价格。本此调价共涉及约15,000件零部件,平均降幅达26%。其中,散热器总成下调35%、发动机总成、自动变速箱总成下调30%、空气囊总成下调25%。调查得知,零配件降价措施已正式实施,平均降幅达到百分之二十,但是具体的零部件降价则不便透漏。
评:此次降价应该为车企的试探性降价,如果车企认为仍然不足以应对反垄断调查所带来的威胁的话,还可能有进一步的降价。
|
|
|
5.韩二手进口车德系热销 日系车型遇冷 |
|
据韩国Nocut News9月11日报道,最近韩国进口车和进口二手车市场均呈现德系车辆热销而日系车辆遭受冷遇的现象。
据韩国一个二手车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2014年生产的车辆中,德系车以46.6%的比重占据第一,美系车以33.3%位居第二,日本车以27.7%位列第三。二手车市场上最新注册的待售商品很多意味着成交量多,在消费者中的人气高。
其中,德系车中,2011年生产的车辆占17.3%,占据最高比重。但日系车却是2008年生产的车辆以15.0%的比重位居第一。与最近几年生产的车辆相比,日系车三年以上的老式车型更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德系车最近几年的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热销,但日系车却因混合动力车的降温而遇冷,最近几年的日系车型在二手车市场同样人气不高。美系SUV颇受欢迎,吉普的交易市场开始活跃。待售车辆中,近几年的新车比重也在增加。
|
|
|
6.湖北汽车经销商诉武汉新车保险市场垄断 |
|
继浙江保险企业在车险市场遭遇反垄断处罚之后,一场针对武汉市新车保险市场涉嫌行业垄断的投诉也悄然而至。
9月11日,从湖北省汽车经销商行业组织——湖北省汽车流通协会获悉,日前,一份针对武汉市新车保险市场涉嫌市场垄断的投诉报告,已经通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递交到国家发改委。
投诉报告显示,自2003年以来,武汉市保险行业通过成立“新车共保中心”、“新车保险超市”等多种形式,在武汉市新车保险业务的购买渠道、保险公司的配额分配、最低折扣限制等多个领域,有着不同形式的市场垄断行为。
据经济观察网了解,为了避免在新车保险市场恶性的价格竞争,自2003年开始,武汉市保险行业通过指定特定的销售场所,对新车保险的销售业务实行集中管理,在业内这被称为“新车共保”模式。
在“新车共保”模式下,投保人无法通过保险公司的营业厅、电话车险等渠道购买新车保险。不止于此,在“新车共保中心”内部,还对新车保险业务进行配额限制。 “配额的分配,原则上是按照车险市场的份额来划分。”湖北一小型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这种配额分配是隐性的,非公开的。当某保险公司 的销售达到配额后,其表现是无法出具保单。”
此外,据了解,在“新车共保”模式下,武汉新车保险在保费价格上,还存在最低折扣限制。“在武汉新车保险市场,保费最低折扣一般不低于8.5 折。这在全国新车保费价格上,算是偏高的水平。”前述湖北某保险公司人士直言,“新车共保”模式的存在,就是避免行业的价格战。
但在湖北省维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涛看来,对于新车保费最低折扣的限定,其实质属于一种价格垄断行为。
据悉,在武汉市车险市场上,人保、平安和太平洋三家,占据该市场约80%的份额,其对于投保人的保费,和汽车经销商的车损报价,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
最新消息显示,国家发改委已将针对武汉新车保险市场涉嫌垄断的报告转交至湖北省物价局。“8月下旬,湖北省物价局已就此专门来到我们协会调查了解相关情况。”
评: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现实是,为数众多的投保人,在选择续保的时候,出于便捷性考虑,更倾向选择既有的保险公司。新车共保模式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人为的限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而强化了优势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