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售后服务第643期
发布时间:2014-09-11 17:13:22    浏览量:1693次    

新闻标题

 
1.北汽推“充电桩共享”APP欲破充电难题  
2.联手北汽新能源 特锐德拓展电动车充电市场  
3.中国二手车电商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4.未来3~5年购车贷款率将达40%~50%  
5.特斯拉在中日大建充电桩 产能过剩遭疑  
6.车企难越油耗红线借新能源车纾困  

新闻详情

 
1.北汽推“充电桩共享”APP欲破充电难题
  

   充电难,是新能源汽车打入私人市场的一大障碍,引入互联网共享思维,北汽正试图破局。

    “我们正在搭建一个充电桩共享平台,利用APP的形式,把每个城市(比如北京)所有充电桩的地点、服务信息以及即时的使用状况都通过平台透明化,车主只需要一张电卡,就可以在身边所有方便搜索到的充电桩上为自己的车充电。“针对目前车主“焦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在北汽新能源“十城千辆、一元体验“上海站暨华东市场启动会上,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勇表示,这个APP有望在年底发布。

    据了解,通过充电桩共享模式解决车主充电难的问题,并不是北汽首创,在此之前,特斯拉的车主曾自发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国特斯拉电动车互助充电平台“的组织,车主经过系列身份认证并在平台注册后,便可与其余人共享充电桩,充电完毕后,只需通过平台公认的“EV“币支付相应的充电费即可。从整体架构上看,这一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车主的不时之需,但也遭到部分车主的质疑,除对隐私泄露的担心外,更多的是在非营利状态下的平台服务提供者的可持续性。由整车企业发起并提供服务的APP或许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除通过共享的方式解决目前充电桩尚难普及的难题之外,北汽还正在与国电南瑞以及特锐德等供电及设备提供商进行合作,希望在充电产业以及商业模式上寻求创新。

    按照北汽的计划,既然充电设施和服务是新能源推进的“痛点“,那么北汽就要为车主提供更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我们的承诺是,如果车主的充电桩安装点离取电处在30米以内,我们会免费安装。在30米以外的,我们也在和我们的供应商沟通,希望能为车主提供更优惠的价格。“张勇表示。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虽然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普及是“当务之急“,但郑刚并不这么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产品或者充电的问题,而是整个生态链本身。消费者在使用燃油车的过程中习惯了以加油的方式进行更为便捷的能量补给,因此,当要进行充电式,便会有一些‘焦虑’。“在他看来,这些焦虑其实都是“虚拟焦虑“,“据我们调查,50%的北京市民每天的出行距离不超过50公里,90%的人不超过90公里“。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几乎都能满足上述出行需求。

    “这并不是说不用提升续航,技术的提升重要,但在技术尚难大规模突破的背景下,完善的服务更重要。新产品的接受有赖于消费环境和用户使用习惯的改变。“郑刚告诉记者。因此,与其他车企新能源汽车推广思路不同的是,北汽将采取“免费体验“的模式,在天津、上海等10个城市,推出“一元体验“活动,消费者仅需1元钱便可在网上预约为期一天的E150EV免费体验。

    现在因为政策鼓励的原因,更多的消费还集中在一线城市,然而,在我看来,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将会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市场,一方面,二三线市场居民的生活半径相对较小,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有望减弱;另一方面,当地居民对使用成本会更加看重,而新能源无疑将满足他们的消费诉求。

    评:充电桩共享平台以APP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也一种和车联网想结合的变现形式,这样一个APP对于今后新能源车车主的充电问题是有帮助的。
 

 
 
2.联手北汽新能源 特锐德拓展电动车充电市场
 

   特锐德公告,公司9月10日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草签了《充电产业及商业模式战略合作协议》,公司拟与北汽新能源公司在北京、青岛等地强强联合,共同推广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资本方面展开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或其他形式),形成战略同盟,在统一技术标准、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的商业化运作;双方共同组成技术研发团队,在充电产品设计、新技术、新应用、新体验方面进行深入开发并引入国际设计资源,就当前充电系统、终端进行工业化设计,提升充电产品档次和建设先进技术服务体系,共同建设服务于社会不同需求的充电网络。

    双方还将在充电设施建设、规划、充电设备供应链及标准建设方面开展合作,特锐德承诺提供完善的充电设施售后服务保障;特锐德在授权区域内建设4S店、体验中心、城市展厅,并整合政府资源积极开发市场;特锐德向北汽新能源提供定制化充电产品及充电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充电产品、安装、测试、保修、保险以及后期公共充电信息服务等。

    特锐德称,公司与北汽新能源的合作,将实现强强联合,大大加速公司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拓展速度,提高公司市场影响力,树立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先发优势,为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业务拓展打下良好基础。

    评:电动车充电市场需要这种资本的介入来发展壮大。

 
 
3.中国二手车电商市场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沈荣在2014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第四期月度形势分析会上指出,中国二手车电商市场在过去两年中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不论是成交量还是交易金额,每个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00%,预计这样的高速增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

    根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最大的两家二手车电商分别是车易拍(成交量约10万辆)和优信拍(成交量约4万辆)。

    评:据悉,目前,我国二手车电商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先行者具有先发优势,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二手车电商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完成二手车的交易流程,能够提高二手车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
 

 
 
4.未来3~5年购车贷款率将达40%~50%
 

   近日,大众汽车金融中国迎来入华十周年。大众汽车金融中国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科瑞爵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规模,原因是未来3~5年内,购车贷款率或将达40%~50%。

    经过前期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依然有着很大发展空间,据德勤发布的《2014中国汽车金融报告》,发达国家融资购车和租赁的比例之和通常为50%~80%,中国还不足发达市场的1/4。

    科瑞爵表示,中国三四线城市消费力正强劲提升,年轻群体占据了购车族越来越大的份额,而消费者对汽车金融态度的转变是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打算扩大投资的市场基础。

    “今年大众预计将在华交付350万辆新车,希望有35万辆是与我们的汽车金融产品合作而完成的。”大众汽车金 融服务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威特表示。为扩大投资,大众汽车金融中国在7月在华首次实现了汽车抵押贷款证券化(ABS)并将其出售给投资者。“华驭 一期”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开招标发行,总规模约8亿元人民币。“通过华驭一期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我们将大众汽车金融服务成熟的ABS项目扩展到了一个新 的货币区,从而为我们强劲增长的中国业务开辟了一个新的融资渠道。”大众汽车金融中国相关人员表示。据大众汽车金融中国相关人士透露,该公司还拟于 2015年初进行第二轮的ABS。

    根据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提供的一组数字,2010年以前,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贷款率在10%左右,2013年 这个数字翻了一番达到20%以上(同期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贷款率为18%~19%)。相比2004年成立之初的1个城市、17家经销销商、为210辆车提供 金融服务,10年后的今天,大众汽车金融已在300个城市2000余家经销商处开展业务。2013年,大众汽车金融中国为22.8万辆提供了金融服务,新 增合同数同比增长52%。

    评:汽车金融是汽车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今后汽车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人民更倾向于通过汽车金融来购买车辆。
 

 
 
5.特斯拉在中日大建充电桩 产能过剩遭疑
 

   美国时间9月10日,特斯拉汽车通过社交网络Twitter 发布了一张该公司2015年超级充电桩网络分布图,地图显示,中国和日本为重点区域。

    计划显示,中国的沿海地区将是特斯拉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其中上海周边地区最为密集,其次是广州地区。这些区域被看做是特斯拉的关键市场。

    特斯拉9月8日在日本推出Model S电动汽车,并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开始在中国出售。另外,特斯拉已于今年7月开始在中国香港出售右驾版Model S。

    目前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上有112个充电站,包括能在四十分钟内充满电的超级充电站。特斯拉在欧洲有61个充电站,在日本和中国有17个。此前,有消息传出,特斯拉已经选定美国内华达州建立Gigafactory超大型电池工厂。

    分析人士指出,特斯拉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上都已逼近饱和。根据Lux的报告分析,至2020年末,消费者对特斯拉汽车的需求量大致在24万辆至51万辆区间,而特斯拉计划在2020年前销售50万辆,将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

    今年截至目前为止,特斯拉股价已经上涨了86%。最近几周该股连创即日新高和收盘新高,周二报收于286.04美元/股,盘中最高触及291.42美元/股。

    评:特斯拉显然是太过依赖高端客户,销售计划稍显激进,特斯拉应当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充电设施建设,以及改善其与客户群体之间的关系上。
 

 
 
6.车企难越油耗红线借新能源车纾困
 

  按照此前的规划,将于2015年实施的第三阶段燃油消耗限值,车企的平均油耗将达到6.9L,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下降至5L。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达到2020年5L的平均油耗,几乎对所有的车企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新能源汽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燃油消耗的问题,但单靠新能源,上述目标依旧无法完成。因此,多样化的节能模式尤为重要。

    再过不足3个月时间,第3阶段燃油限值就要正式实施,按照国家标准,彼时企业平均油耗必须达到6.9L。而据工信部2013年年底公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数据,在总共79家国产乘用车企中,有15家乘用车车企不达标,不达标率接近两成。在不达标的品牌中,除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豪华车品牌外,也包括东风裕隆和福建奔驰等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包括广汽乘用车以及中国一汽在列。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仅依靠传统节能技术,根本无法达到2020年5L的油耗标准。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曲线救国”的又一实现方式。“到2020年,如果我们提出的500万辆的新能源销售目标中,乘用车能占到80%,也就是400万辆,那么传统车的平均油耗只需要达到6.15L,而如果乘用车只能实现20%的量,那么传统车的平均油耗必须达到5.23L。

    因此,今年以来,包括一汽、长安和广汽等自主品牌都表示,将推出自己的新能源车型,而合资企业中包括大众等,也都在做新能源汽车的引进工作。不过,据业内人士预计,按照去年1.73万辆、今年上半年2万辆的增长速度计算,要在2020年达到400万辆的量,是一项极有可能完不成的任务。

    从数字上看,目前欧盟市场上90%的柴油车的油耗已经达到国内2020年的标准,而50%的汽油车也已经达到2020年的标准。

    “从目前来看,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车型99%是汽油车,只有1%是柴油车。”之所以如此,首先缘于国内柴油供给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汽油相比,国内的柴油供给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由于政策原因,国内的柴油将首先要保障农林牧渔等基础性产业的用量,因此,一旦农忙季节,就很容易出现"油荒",为车主加油带来极大不便。”

    曾志凌表示:“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油品与国外存有的差距,使得柴油车的推广得不到认可,因为一旦油品不达标,其中的颗粒物将会对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带来磨损。”

    不过,目前上述问题都已经得到改善,据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茅淳渊介绍,随着国内非道路使用柴油量的下降,目前国内柴油已经出现过剩,“国内炼油厂的最佳柴汽比约为2.1∶1,但实际上,目前我们的柴汽比已经达到1.76∶1”。不仅如此,随着今年年底国内柴油开始实施国四标准,柴油的品质也在大幅提升。另外,茅淳渊表示,上述颗粒物对发动机部件的磨损,也可以通过对发动机内壁进行涂层等方式来解决。因此,在他看来,柴油车可能是帮助车企达标的一大“捷径”,“特别是对于大排量的SUV和MPV车型”。

    因此,今年来,包括宝马、克莱斯勒等品牌都将在SUV领域,推出柴油车型,据了解,包括宝马X5、JEEP大切诺基以及牧马人在内的多款柴油SUV车型,都有望在年内上市。

    评:日渐严格的企业平均燃油消耗值正倒逼车企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柴油车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与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相比,柴油车在发动机技术上较为成熟,燃油的取得也相对容易。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