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41期
发布时间:2014-09-09 16:53:19 浏览量:1533次
|
新闻详情
|
|
1.通用汽车加速驶入“车联网通道” |
|
“车联网“技术方兴未艾,美国通用汽车公司(NYSE:GM)现已然开足马力,希望在全球汽车行业新时代占据发展先机。该公司9月5日表示,将在两年后推出其首款能够与其它汽车互相通讯的汽车,同时还将开发更加先进的、特定情况下支持免手动驾驶的技术。在美国交通部(DOT)已将开发联网汽车技术列为高优先级项目的背景下,通用汽车围绕“车联网“概念的努力有望事半功倍。
通用汽车公司即将推出车对车无线通讯系统的消息,是由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巴拉在美国汽车行业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宣布的。她表示,通用汽车将在两年后推出其首款能与其它汽车互相通讯的汽车,该举旨在帮助避免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
巴拉强调,汽车也能够跟周围的基础设施通讯的话,那会带来极大的好处,“我相信客户将会拥抱汽车对汽车通讯驾驶技术,原因很简单:它们就是人们想要解决的日常问题的解决方案“。她援引研究数据称,交通拥挤致使美国城市居民一年多行驶了55亿个小时,多购买了29亿加仑燃油。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还将推出更先进的、特定情况下支持免手动驾驶的技术。然而,巴拉强调称,即便有了免手动驾驶技术,司机也还需要在驾驶期间保持专注。更重要的是,对于全自动化的汽车,可能需要再过十年才能实现商用。
巴拉还表示,美国会将帮助开发汽车对基础设施的通讯技术,下一个联邦交通法案将带来研发资金。此外,她进一步指出,通用汽车将加入密歇根大学和密歇根州交通改造项目,打造可行的联网与自动化汽车系统。而密歇根州官员称,美国另一大汽车业巨头福特汽车公司也将参与该项目。
考虑到美国汽车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广阔国内市场和消费者对科技创新产品的热衷程度,在金融危机期间甩掉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的通用汽车公司有望在全行业正式进入“车联网“时代之时占据优势。不过,该公司若希望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还要在新产品定价和匹配车型的选择上费一番思量。
根据通用汽车公司的新产品推出时间表,2016年,通用汽车将会出售一款配备标准的汽车对汽车通讯技术的2017款凯迪拉克CTS轿车。不过通用汽车公司表示,该汽车只能够跟配备类似技术的汽车进行通讯,行业推动该类技术的广泛普及将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公司并未透露上述功能的造价,以及将它们应用到旗下其它品牌车型的时间表。
此外,美国监管机构还需要就这些技术和需要开发的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敲定具体的标准要求。这一过程的进度,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通用汽车公司驶入“车联网通道“的时速。
评:“车联网“概念正在全行业迅速普及。一方面,在美国交通部将开发联网汽车技术列为高优先级项目的同时,日本和欧洲各经济体政府也有类似的举动;另一方面,全球各地的汽车公司、研究组织和政府机构在合作开发摄像头、雷达及其它技术,令汽车和交通信号灯等周边基础设施能够相互通讯,相互提示周围的交通状况;而谷歌等公司也在开发全自动的无人驾驶汽车。
|
|
|
2.上海现最贵私车牌照 二手车牌照年底将受限 |
|
虽然上海私车牌照被称为“最贵的铁皮”,按每克计算 的单价超过黄金价,但拍到牌照仍然像中奖一样。这也推使二手车市场的牌照价格水涨船高。一张七八万元就能拍到的牌照,二手车市场的价格近13万元。
不过,二手车市场的牌照今年年底将受限,二手车牌照的买卖也要纳入统一的拍卖平台,这一消息已得到上海市交管部门的证实。但政策细节仍未出台,外界众说纷纭。
上海牌照供不应求已是定局。8月份,虽然投标者为121550人,比上月少14548人,但中标率仍仅有6.1%。100个人只有6个人能中标。并且,还不是仅仅出高价就能拍到。
去年3月份,上海私车牌照以90800元最低中标价创下车牌拍卖史新高后,上海连续出台新政。
“新牌上新车”、“二手车带车牌过户1年内不得再度转让”等政策陆续推出,以给车牌价格“退烧”。最终限制竞拍者出价的“警示价”政策出台终于使车牌价格降温。
为遏制投标拍卖价格过快过高非理性上涨,坚决打击投机炒作,2014年上海开始试行年度统一“警示价”措施,即全年每月设置同一“警示价”,“警示 价”选择2013年最低“警示价”72600元。竞买人首次出价阶段出价高于“警示价”,系统将不予接受。第二阶段价格修改仍按现行方法操作。
此外,将现行的私人、私企机动车额度拍卖同场举行改为个人、单位分场举行,实行有底价竞拍,起拍价为个人投标拍卖成交均价。
从今年1月份开始,车牌价格已经稳定在74000元左右。不过,“警示价”政策虽然稳住了价格,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使原本“价高者得”的拍卖,变成带有运气成分的“中奖”。
此外,上海拍牌黄牛大量涌现,甚至4S店的销售人员也加入到“代客拍牌”的热潮中,在淘宝上搜索“代拍牌照”店铺接近20家,成功拍得一块牌照,一般需要付出4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代拍费。
评:如果政府限制二手车市场牌照买卖,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新车牌照拍卖的投机行为马上减少。而限制二手车牌照拍卖,也打击了二手车牌照市场的黄牛,也能增加新车牌照供给,减少牌照市场的供需矛盾。
|
|
|
3.汽车配件降价偷换概念 |
|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9月1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而这一天对汽车行业来说同样具有特殊意义。为配合中国有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和信息征询,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奔驰等豪华品牌宣布从这一天起,调低部分配件价格。
实际上,在今年7月底,捷豹路虎中国曾宣布在8月1日下调路虎揽胜加长版5.0V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以及捷豹F-TYPE敞篷版全系车型价格,但此举并没有在消费者中引起太大反应,毕竟这些车型的终端价格仍然低于官方指导价。
那么,目前此起彼伏的零部件降价潮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着数?这些降价举措能否达到提高竞争力、增强维修保养客户黏度的目的呢?
从9月1日开始,捷豹路虎对零部件进行全面调价,涉及原装配件10052种,平均降幅达20%。不过这两个品牌的降价基本针对自动变速箱、发动机总成、车架及各类电子控制单元等主要零部件。“一辆车有30万种零部件,这次只是降了其中1万种的价格,刹车片、机油、机油格等常规零部件价格没有变化。
除了捷豹路虎外,雷克萨斯9月1日的调价共涉及约1.5万种零部件,平均降幅达26%。其中,散热器总成下调35%,发动机总成、自动变速箱总成下调30%,空气囊总成下调25%。
而奔驰在7月下调旗下主力车型基础A、B保养和配件更换价格,平均优惠幅度约为20%。本周一降低了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此次涉及 的零配件涵盖该品牌全系车型,种类超过一万个,价格平均下调15%。其中,挡风玻璃降价29%,转向助力泵降价24%,散热器价格下降16%。
多家公司在谈到降价的原因时,都表示这是对国家反垄断调查的积极回应,并希望这种行为能让车主受益。但是车主的解读跟车厂的想法有 一定的差距。“最近好几个客户来维修保养时都向我们抱怨:原来你们的零部件利润那么高,一次就可以降20%,以后应该推更多的促销套餐来回馈车主。”奥迪 品牌一位维修总监对此感到无奈,他觉得豪华品牌接连宣布零部件降价消息后,消费者对维修价格更加敏感了。
按照往年的规律,中秋、国庆前都是维修保养的高峰期,大部分车行的售后保养部门生意红火,今年情况同样如此。但是有一些“嗅觉灵 敏”者已经闻到了危险的气息。雷克萨斯一位售后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豪华车价格纷纷下探,一些没有房产的年轻人,或者原本打算购买B级车的客户可以 通过贷款的方式购车,他们对售后保养价格比企业家、个体户更加敏感;另外,这两年广州增加了不少豪华品牌专修店,他们也成功抢占了不少客户。因此未来将会 有更多的保养客户流失。
不只是保养客户对到店维修保养的态度更加谨慎,就连购车客户也产生了明显的持币待购心理。多个品牌销售员表示,最近客户在进店时都会谈到反垄断,并询问车架是否会进一步下降,他们在作购车决定时显得非常犹豫。
评:目前看来,这一波豪华品牌零部件降价潮,被调整的基本都是价值高的主要零部件。分析得出结论,当车辆发生重大意外需要大量更换零部件,或者是一些主要零部件因使用时间过长而需要“退役”时,车主的维修费用确实会降低。但因为常规零部件价格没有下调,假如进行更换机油、刹车片之类的基础保养,现在车主所支付的费用跟以前并没有区别。
|
|
|
4.绕开反垄断 豪车降价或多为噱头 |
|
近两个月以来,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从整车销售蔓延到零配件领域以及售后维修保养等几乎整个产业链,多数厂商也迫于压力,或主动或被动下调了整车及零配件价格。但北京商报记者走访车市后了解到,车企官方降价的车型多为顶配版,且在市场上没有现车,降价的零配件也不是易损件,消费者在购买和用车过程中,得不到任何实惠,豪车降价实际上只是应付反垄断的噱头。
7月初,国家发改委开始调查汽车领域的垄断行为,随后多家车企下调了旗下整车的价格。但是,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虽然车企的降价幅度很大,但官方公布的价格下调车型在车市中却难觅其踪。
除了对进口车指导价进行下调,更多厂商选择下调零配件价格的方式应对反垄断。7月以来,已经有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和捷豹路虎等多家车企宣布对包括自动变速箱、发动机总成、车架及各类电子控制单元在内的原装零配件价格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来看,大部分宣布降价的车企,都将调整的重点放在了零配件价格和维修保养费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零配件的供应、工时费的定价是各大车企进行价格垄断的重灾区。
虽然官方宣布9月1日开始下调零配件价格,但4S店还未接到具体的降价通知,目前仍然按照现行的零配件价格执行。同时该经销商坦言,一辆车拥有几万个零配件,价格不可能全部下调。而且从官方给出的具体零配件来看,只是对一些不太容易损坏的零配件进行了价格调整,例如发动机总成、变速箱、车架等,需要更换的几率很小,即便车辆出现事故需要更换,由于车辆都已投保,该费用也会由保险公司承担,降价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调查后发现,在目前宣布下调零配件价格车企给出的具体目录中,很多企业都将非易损件列入其中。例如,雷克萨斯旗下车型的散热器总成价格下调35%,发动机总成、自动变速箱总成价格下调30%,空气囊总成价格下调25%;奔驰全系车型的挡风玻璃降价29%,转向助力泵降价24%,散热器价格下降16%。
实际上,对于车企下调零配件价格,经销商更是一肚子苦水。一位经销商坦言,相比下调零配件价格给车企带来的利益损失,经销商方面的损失更大。
虽然零配件降价对消费者养车费用的减少意义不大,但保养价格的降低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好处。7月初,奔驰正式宣布下调相关保养价格,在北京几家奔驰4S店,4S店均得到了通知并开始进行价格调整。一家奔驰4S店负责人表示,现在店内用的都是星徽保养菜单,价格比之前降低不少。
针对市场上“雷声大雨点小”的降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沈进军表示,反垄断如果最终能降低整车或者售后维修价格,从而缩小与国外价格的差异,就叫做治标又治本,但这并不是反垄断最终能做到的。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微博)也表示,打破价格控制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整顿市场秩序。汽车行业现存的限制竞争行为和汽车业涉嫌纵向垄断,不只是降价能够解决的。造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是封闭的零配件认证及供应体系,如果不能打破整车厂商在其中的支配地位,即使目前价格下探,也可能只是车企的权宜之计。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反垄断调查主要集中在整车价格、配件和保养价格以及捆绑营销等方面。限定整车价格,即横向垄断;限定4S店的零配件价格和保养价格,即纵向垄断。
汽车市场专家表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反垄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挂出《工商总局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这将打破《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对汽车经销商授权的规定。
此外,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结合产业发展阶段和行业变化趋势,组织汽车行业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更有效地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
|
|
5.车企8月发布19则召回 主动召回率上升 |
|
轰轰烈烈的车企“反垄断”调查之外,“召回”也成为了最近一段时间汽车行业的关键词。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4年上半年产品质量基本状况。其中,在汽车质量方面,实施汽车产品召回83次,涉及缺陷汽车114.83万辆,召回次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5.8%。
东本召回部分思域
近日,东风本田发布公告,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该公司决定自2014年9月8日起,召回2011年9月17日至2014年 7月 30日生产的部分思域(CIVIC)乘用车;2012年1月30日至2014年7月30日生产的部分思威(CR-V)多用途乘用车,共计36887辆。
这已不是武汉车企今年首次大面积召回。早在今年5月份,由于供应商在生产时混入了少量不合格的多功能阀,致使部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多功能阀壳体出现裂纹,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也曾召回部分雪铁龙世嘉及标致307、408汽车,共计162913辆。
企业“主动召回”比例上升
自2013年1月《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发布召回公告的车企及召回汽车数量均出现了大幅同比上升。
安全气囊、电路短路、发动机缺陷、电动座椅存缺陷、软件缺陷……查询国家质量总局网站发现,仅8月一个月内,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奔驰、福特等在内的多家汽车厂商共发布了19则召回公告。其中,只有2则显示“本次召回活动是在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下开展的”,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召回活动都是汽车厂商“主动”进行的。
“尽管我们每卖出4辆车就有一辆车被召回,但是按销售召回比例来看,我们的汽车召回数量还不足美国的1/10。”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专家张金换认为,在汽车召回制度上,中国还需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评:汽车召回不意味着产品质量不过关,一定都是负面的。一辆汽车有两万多个零部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车企主动召回是负责任的表现,是有助于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的。
|
|
|
6.电动汽车个人上牌超千辆 充电服务费正在研究 |
|
9月1日是国家取消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第一天。北京购买私家纯电动车的热情随之高涨,截至昨天,纯电动汽车个人上牌数量突破1000辆。
据市科委介绍,受新政策影响,消费者前期抑制的购买热情得到释放,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数量出现了明显上升,本市多家4S店9月成为今年新能源汽车订单的爆发期,几天内,订单数量达到100多辆。在前半年800多辆的销量基础上,个人上牌纯电动汽车数量在9月5日迅速达到第一个1000辆。据了解,北汽新能源某4S店自9月1日以来,北汽E150EV每日订单量在30个左右,比起之前每月每天10个订单左右,订单量明显提升。比亚迪E6订单数及提车量也有所上升。
市科委有关人士表示,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是国家《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其中一项,也是被消费者称之为最“接地气”的政策。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降低了用户的购车成本,使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品价格更加亲民,贴近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变消费者观望局面增加了筹码。对于有需求的消费者来说,省下数千元到2万元的购置税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其购买行为。
对于充电难问题,市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正在加速公用充电设施的建设。今年在机场等大型交通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场所加快充电桩建设,在五环内初步建成5公里半径快速充电网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相关政策,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快推动形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机制。
自今年2月26日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首次配置以来,北京市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市场从3月份开始持续走高,其中6月份单月上牌数超过300辆。7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9月1日成为大多数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期待的日子,这天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正式实施。8月29日,首批享受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新能源车型出炉,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为17款。
评:新能源车区域性反差太大,例如在深圳试点充电设施,小区的充电桩大多被闲置。降低用户购车成本以及降低用户的使用车本,则会大大促进购买欲望,前提是有一个完整的基础设置的支撑。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