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36期
发布时间:2014-09-01 16:42:29 浏览量:1527次
|
新闻详情
|
|
1.油价今日将迎年内首次三连降 每吨或降百元 |
|
今日油价调整窗口再度开启。多家机构预计,将迎来年内首次油价三连降,本次降幅在百元每吨左右。
本次成品油跌幅预计在95元/吨左右,累加前两次跌幅,近两个月国内成品油下跌幅度汽油约为530元/吨,柴油达到515元/吨。预计本次下调幅度约为100至110元/吨。隆众石化网则预计,此次对应下调幅度约140元/吨。
成品油首次“三连跌”出现在2013年9月29日至11月14日24时,其中汽油累计下调48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465元/吨。此次将是去年3月份实行油价新机制以来的第二次三连跌行情。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共经历了16次调价窗口,其中,6次下调、4次上调和6次搁浅。涨跌互抵后,截至8月18日24时调价之时,国内汽油累计下调275元/吨,折合93#汽油下调0.21元/升,柴油累计下调270元/吨,折合0#柴油下调0.23元/升。
同时,全球原油供应充裕而需求疲软的现状进一步打压市场。8月份国际油价呈震荡下行走势,频频触底。
关于后市,原油市场依旧受到地缘紧张局势影响,加之投机商或存抄底操作,原油有反弹迹象。因此下一轮(9月16日24时)调价国内成品油或出现上涨可能。
|
|
|
2.特斯拉携手联通在华建400座充电站 股价应声创新高 |
|
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日前宣布,将携手联通在中国兴建400座充电站。当天,特斯拉股价应声大幅上涨,最高点创下272美元历史新高。
8月29日,特斯拉和中国联通达成协议,前者将依托后者营业厅,在中国120个城市中兴建400个目的地充电站,并将在20个城市建设超级充电站。上述设施将在2014年年内完建。这并非特斯拉首度携手中国联通,之前联通曾为特斯拉Model S提供3G网络服务。
截至目前,特斯拉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南京等多个城市建设了11座超级充电站,并在全国32个城市和地区建设了2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
受到该利好消息推动,特斯拉8月29日股价应声大幅攀升。较之28日收盘价263.86美元,盘中最高价272.00美元提升了3.1%。收盘价269.70美元也增长了2.2%。这是特斯拉自2010年上市以来股价最高点。
评:加快遍布更多城市的充电网络和服务中心建设,是目前特斯拉最首要的目标,通过与中国联通的深度合作,特斯拉在全国充电网络建设上得以快速完善。此次特斯拉和中国联通的跨界合作也为中国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新颖的合作模式。
|
|
|
3.捷豹路虎中国万种零部件降价 |
|
此前率先宣布整车降价的捷豹路虎中国,将从今日开始,下调约1万种零部件价格,平均降价幅度将达20%。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捷豹路虎还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供应,并严格监督防止经销商的加价行为。
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上周末表示,捷豹路虎中国已全面配合中国有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和信息征询,并采取了积极措施回应,希望以整车和零部件降价的行为让中国消费者受益。
捷豹路虎中国今年1-7月在华销量达到7.1万辆,同比增长44%。
针对此前有媒体曝出捷豹路虎中国经销商加价销售的行为,高博表示,一方面如果消费者遇到经销商加价等不公正的行为,可以向厂家进行反映与投诉;另一方面,厂家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供应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评:捷豹路虎通过调整零部件价格及整车价格,将获得更强的竞争力。路虎首款国产车型将在今年底正式下线,本次零部件价格调整降低使用户使用成本,为国产车型销售起到助推作用。
|
|
|
4.上汽与一嗨租车合作 推进新能源车市场化 |
|
8月29日,上汽乘用车和一嗨租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汽设计中心举行。在本次签约仪式上,双方宣布达成首批上千辆荣威(微博)新能源汽车的采购协议,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PLUG-IN和纯电动轿车荣威E50。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利好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培育期转入发展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汽乘用车与一嗨租车强强联手,双方深度战略合作关系的形成,无疑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在签约仪式上说,作为国内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企业,多年来,上汽集团积极承担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与产业化推广的工作。目前,上汽已推出荣威E50纯电动汽车、荣威550 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750燃料电池车等多款新能源汽车。他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政策引导,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租赁行业与新能源汽车结缘,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一个重要探索。上汽乘用车与一嗨租车合作,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嗨租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章瑞平表示,一嗨租车与上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去年,双方就开始在纯电动汽车荣威E50的租赁业务方面进行了合作上的探索,并形成了很好的默契,这也为这次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达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嗨租车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的汽车租赁企业,近几年逐步确立了在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上的绝对领先优势。“上汽领先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是一嗨租车所看重的,这是我们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体验的保障。首批千辆的采购订单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后续与上汽深入合作的展开,我们相信会对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普及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前,一嗨租车作为国内直营服务网络最大的连锁租车公司,已覆盖国内90多个城市,具备了将新能源汽车推向全国市场的实力。而一嗨租车近年来也在稳步推进其新能源汽车租赁战略,其上海的众多网点已能提供新能源汽车的租赁和免费充电服务,一旦条件成熟可很快复制到全国。
据了解,一嗨租车去年向上汽采购的首批荣威E50在租赁市场很受欢迎,此番与上汽达成战略合作,再次大批量购入新能源汽车,也是一嗨租车通过一年多时间的积累,在详实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研之上作出的战略布局。
上汽乘用车今年3月将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PLUG-IN投放市场,首批用户的使用反馈非常好。该车续航里程超过了500公里,与传统汽车相比,油耗降低70%,在可充电条件下,50公里使用成本低至2.8元,百公里使用成本仅26元。由于荣威550PLUG-IN在满足环保节能需求的同时兼顾良好的驾乘感受,且使用不受续航里程限制,一嗨租车也十分看好该车在租赁市场的前景。
评:这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有益尝试,它可以在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之时,让消费者通过实际的驾乘体验,打消购买新能源车的顾虑,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普及也就水到渠成。
|
|
|
5.进口车价:宝马未降 部分奔驰加价 |
|
在8月29日开幕的第17届成都国际车展上,现除路虎、克莱斯勒等少数此前宣布过下调部分车型售价的企业外,多数车企无论是整车还是保养及零部件价格并无变化。一些畅销车型,如奔驰GL系甚至还需要加价。
宝马:未接到官方降价通知
作为最早接到发改委反垄断罚单的车企,宝马的车价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此前中新网汽车频道报道过其在中国销售的车价比其在德国本土,以及同为海外市场的美国售价平均要高出2倍以上。此前宝马宣布从8月11日起,进一步下调原厂零部件的批发价格,涉及到产品超过2000余件,平均降幅达20%。
奔驰:紧俏车型需最高加价12万
奔驰车一直以维修保养价格高昂频遭消费者诟病,此前关于其“零整比”达12:1的报道更令业界哗然。近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宣布,从9月1日起主动调整超过10000个维修配件的价格,以应对发改委调查。但此次调价并未涉及到整车价格的调整。北京奔驰方面表示,通过此次调整,部分维修配件价格平均下调15%。目前奔驰部分进口车型有一定幅度的优惠,但也有部分较为紧俏的车型需要加价销售。如奔驰的GL系SUV平均需加价8至12万元方可提到车。
奥迪:配件价格下降 经销商处有优惠
奥迪是最早被发改委查出涉嫌垄断行为的企业之一,也是最早承认自己存在垄断的企业之一。在刚过去的7月底,一汽-大众奥迪宣布,主动下调国产车型的原装备件价格。“零整比”也随之降低,以国产奥迪A 6L为例,该车型的“零整比”从411%降至291%,用户在使用和维修中付出的费用也将相应减少。在本届成都车展的一汽-大众奥迪展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奥迪除此前官方调降了部分配件价格外,经销商处对部分车型也有一定幅度调整,类似Q7、A8等高价车型的优惠幅度相对较大。此外,该工作人员还强调,奥迪的定价将严格遵循国家规定进行。
保时捷:整车及配件均无任何降价
虽然奥迪已承认其在华垄断行为违法,并表示愿意接受处罚,但与其同门,同属大众集团旗下的另一品牌保时捷却并未表态有降价计划。此前中新网汽车频道曾报道过保时捷不仅整车价格远超海外市场,其作为重要卖点之一的选装定制组件价格同样昂贵许多。目前保时捷所有车型,无论是整车还是选装部件,均无任何降价措施。该工作人员还特别强调,保时捷价格一向坚挺,很少降价。
评:在实施反垄断的这段期间里陆续有数家整车及零配件企业或遭受处罚,或选择下调部分产品或配件价格以应对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而除此之外,更多车企选择了无动于衷,静观其变。在调整价格的措施中,除了整车之外,更多的降价集中在零配件领域。
|
|
|
6.“德系车”与“日系车”的反垄断差异 |
|
最近与汽车有关的反垄断十分热闹,目前可以分出“德系车”和“日系车”两部分,二者在反垄断内容上有明显差异。估计这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好戏连台,反垄断的故事将会在中国持续上演,很有必要先捋一捋,梳一梳。
“日系车”反垄断涉及的是零部件厂商,这早已不是新鲜事,最早进行调查并开始处罚的是日本自己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后来是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局和欧盟竞争委员会,再后来演变成一个国际合作项目,韩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都参与进来。
“日系车”涉案的零部件种类很多,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ABS系统、起动机、电子线束、点火线圈、减震橡胶、电子节气门、电子控制单元 (ECU)、车速传感器、HID大灯等等。涉案公司占据了这些产品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多大?几乎全部,并不是仅指日系车,而是所有的大汽车厂商。日系零部件并非只有日系车采用,而是大家都在用。为啥?这和你要坐飞机出国,要么波音要么空客一个道理,技术过硬质量可靠价格便宜量又足的零部件生产厂商就这么多,舍此无他。以后还是这些厂商,没招。别人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做出来三天两头的坏,没法用。
“日系车”涉案厂商们“相互勾结’进行垄断的具体做法有两种:很多零部件是某个特定车型专用的,在整车厂商定型生产前会提前3年对零部件进行定制招标。日系零部件厂商们事前协商好,结果是大家轮流中标,没有竞争的投标报价当然会很高,然后大家一起分果果。第二种是那些通用型的零部件,这类零部件不需要提前定制,整车厂商会随时采购,日系零部件厂商们就统一报价(这个叫操纵价格),然后共享集体合作的高收益(团结就是力量)。
勾结垄断的结果是零部件的高价格,使用了这些零部件的汽车整车价格也就得水涨船高。美国公布的文件里明确了使用某个厂商的涉案零部件的汽车销售额是多少,然后以此为据确定罚金。后面的各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省掉前期调查取证的工作,只需要统计确定涉案零部件在本国的销售额,然后依次确定罚金即可,除非又发现了新的违法行为。例如,日系零部件厂商针对中国市场特别在上海开过会,这就需要再调查取证了。
“德系车”的反垄断说的是生产商和经销商的事,是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进行勾结,维持零部件和维修保养的高价格,同时这也是不同经销商之间的横向勾结,结果是一辆车拆了卖可以卖出12倍的总价。普通消费者关心的只用维修保养的费用,但这不是剧情的核心,最感肉痛的是保险公司,按整车价格投保,然后按12倍的价格理赔,保险公司感到被虐了,开始嚷嚷,于是就有了“德系车”的反垄断。
但是,反垄断不能“排外”,更不能有 “例外”,生产商-经销商的这种模式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汽车品牌中,类似的还有禁止跨区域销售、限定经销商数量等。
通俗的说,“日系车”是横向垄断,消灭了零部件厂商之间的竞争;“德系车”是纵向垄断,毁了经销商之间的竞争。没有竞争的结果,第一个就是最终消费者要多花钱,然后才是延缓技术创新、降低行业整体效率.....。.消费者是受害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受垄断的侵害正是反垄断的重要目的之一。美国的消费者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发起民事诉讼,要求三倍赔偿,这是1914年实施的《克莱顿法》赋予消费者的权利。
反垄断最应该是法律的事,应该有原告、被告、律师、证据、法官、审理、辩护、判决,没有这些只能算行政行为。上了法庭,司法部所代表的美国政府作为原告,和被告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双方都在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做判决的是法官,美国政府在反垄断诉讼中输官司的事如繁星般屡见不鲜。
评:中国反垄断法平等地适用于所有的市场主体,不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在国外身经百战、深谙各种把戏的厂商们以前或许可以在中国市场上玩把戏,以后恐怕是不行了。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是一个好的开端。从汽车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角度而言,反垄断调查不仅仅是要打破一些品牌汽车厂家对原厂配件的种种限制,最终目的还是要健全相关法制,维护汽车市场的竞争秩序。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