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19期
发布时间:2014-08-07 16:35:51 浏览量:1705次
|
新闻详情
|
|
1.二手车交易手段变化开启市场新阶段 |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二手车市场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二手车市场的迅速崛起与交易手段的变化是分不开的,传统的二手车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壁垒限制了发展,这些限制主要体现在规模小、区域发展不 平衡,市场信息不对称,这些原因导致了传统的二手车市场在发展中遇到很大阻力,随着现在网络交易平台的推出,这个壁垒彻底打破,流通更顺畅,二手车市场发 展的更迅速。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基本都是从网络得知,而互联网所具有的大容量、高速度、大范围的信息传播特点的优点,由于其传播迅速的优点,一些二手车经销商也开始和网络合作了,将车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推广,从而让我们更便捷、更准确的了解二手车信息。
以前买二手车, 都是去二手车经销商这里看车,不管天冷天热都得走一次,直到二手车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诞生,从而让我们可以在家就可以完成二手车交易。二手车互联网交易又分 为两个主要的交易平台:一个是网上公共市场交易平台,还有一种则是网上拍卖平台。这些平台集竞价拍卖、车辆检测、安全支付、物流运输及售后服务代办为一 体,交易双方不受地域限制,不用见面就可完成整个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
现在的二手车市场最受欢迎的交易方式就是寄卖,二手车寄卖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自行定价 型、第二种是二次付款型、第三种是周期性寄卖型。给我们带来的优势有七个:1.帮助卖方获得更高的交易价格、2.让卖方轻松卖车、3.仅收取低廉的中介 费、4.二手车的出售速度快、5.轻松办理二手车过户手续、6.不吃差价,透明交易、7.交易更加灵活。
评:互联网除了给我们带来准确的信息外,还有更多的便捷之处。在二手车交易方面,互联网信息能够直观且全面的反应整部车的状况,这对发展互联网车市非常有利。
|
|
|
2.12家日企、克莱斯勒 奥迪涉垄断即将挨罚 |
|
截至昨日,上海市发改委对克莱斯勒、湖北省物价局对奥迪的调查,已经接近尾声。现已查明,两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
昨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就“汽车反垄断调查”一事进行了回应。其中,上海克莱斯勒、湖北奥迪,以及日本12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将于近期进行处罚,奔驰是否存在垄断,仍在调查。国家发改委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会在调查结束后,统一发布处理决定。
上周,江苏省物价局反垄断分局已对苏州、无锡等五个城市的奔驰经销商进行了反垄断调查。8月4日,上海市发改委、江苏省物价局所属的反垄断局,对奔驰公司上海办事处进行了调查。奔驰是不是存在垄断行为,目前正在调查取证。
另据介绍,国家发改委近日已完成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但李朴民并未透露12家日本企业的名单。
根据我国的《反垄断法》,垄断的形式包括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协议中又包括同行之间的横向垄断,以及上下游之间限定转售价格等纵向垄断行为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表现形式,包括不公平价格销售、搭售等。
如果上述汽车企业或经销商的垄断行为查实,根据我国《反垄断法》,将面临两种处罚。邓志松说到,一是责令停止不合法行为,有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责令更改其商业模式。另一种就是罚款,按照法律规定,罚款金额为上年度销售额的1%到10%之间。
目前,国家发改委证实部分汽车企业、品牌经销商等违反《反垄断法》,另有公司是否垄断,仍处于调查取证中。而在发改委昨日发布消息前,已有多家企业采取降价等措施,被外界认为是向发改委妥协,或是意图争取降低惩罚金额。
评:目前,汽车企业主动减价,采取更改措施,可能是想消减自己的垄断行为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不过照现在看来车企减价并不一定会减轻处罚力度。
|
|
|
3.2014汽车蓝皮书发布 车联网将成汽车发展机遇 |
|
7月30日,《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汽车将朝着智能化、轻量化发展,其中车联网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报告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新技术将从产品、生产及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对汽车产业产生颠覆性的变革。其中车联网是“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表示,车联网将改变汽车本身的属性,塑造全新的汽车生态,这对谋求由大转强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机会窗口”。
同时,对于国内参差不齐的车联网服务水平,付于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8月成立的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于2015年陆续公布车联网行业标准,引导整车性能的共性研究和商业开发。
|
|
|
4.售后垄断格局有望率先破冰 |
|
车厂对维修技术信息的保密,又令综合维修厂拿不到车载OBD诊断以及维修保养信息,无法对车辆故障进行准确判断。
中国反垄 断法虽然2008年就已经出台,但汽车行业的反垄断之风今年才算得上真正刮起。高达600%以上的零整比数据,让消费者第一次清楚认识到汽车售后业务中的 暴利,也引发了豪华品牌一连串降价举措。除了奥迪、奔驰等品牌下调配件价格外,捷豹路虎等品牌还大幅下调了销售价格。
而反垄断步伐并未因此歇脚,紧接着,国家工商总局正式公布通知。10月1日起,全面停止所有汽车品牌授权备案工作。取消汽车厂家授权品牌的“特权”,不仅对汽车销售带来影响,还有望打破汽车维修市场垄断的格局。
但汽车4S店模式不复存在的观点,还是有些危言耸听。毕竟,汽车4S店模式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流通的主要形式,其地位难以撼动。
以主流汽车品牌为例,大部分经销商网络已扩张至300家以上,中心城市的网点布局更算得上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往往一个城市同品牌4S店接近20 家,有些两店之间的距离不足三公里。正是这种密集的网点分布,令汽车价格在市场上的竞争已经非常充分,在销量压力下,甚至有汽车经销商出现“赔本赚吆喝” 的卖车现象。此外,4S店对于消费者品牌选择上也不会对消费者带来太多困扰。目前,汽车经销商的集群效应比较凸显,在各个城市都形成了许多“汽车商圈”。 例如,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刻意打造的汽车城
,就是圈定一个区域,集合了旗下各品牌汽车4S店;单店经销商也学会了“抱团取暖”,同一条街道上相继建店直至 规模越来越大。总之,由于新车资源控制在汽车厂家手中,而长期形成的强弱地位,很难短时间内得以改变。相比而言,售后垄断格局更有望实现破冰。
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发展中的最大困扰是,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的不公开以及原厂配件的垄断。4S店维修价格的昂贵,不仅在日常维修保养中,让车主有明显“被宰”的 感觉;而且在修车中“以换代修”的维修方式,也让车主感到花了不少冤枉钱。选择综合维修厂,虽然价格便宜很多,但在配件质量辨别、维修故障诊断等方面,又 让车主存在较多担忧。
目前维修市场的利益链条是,汽车整车厂向零部件企业采购配件并加价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加价卖给消费者。最后 消费者买单的零配件价格比从配件企业流通出来的价格增加了50%以上。配件流通渠道的垄断,导致配件企业无法直接将零配件卖给经销商或者综合维修厂。汽车 厂家对维修技术信息的保密,又令综合维修厂拿不到维修车辆的车载OBD诊断以及维修保养信息,无法对车辆故障进行准确判断。车主们也因此被“绑架”,为了 确保维修质量只能回到4S店修车。
评:由于维修技术信息的匮乏,维修质量难 以实现整体水平提升;配件渠道的不畅通也滋生了鱼目混珠的假冒配件流入市场,对于售后维修行业而言,这样的状况并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随着汽车反垄断的深入,售后行业的垄断格局有望“破冰”。
|
|
|
5.市场容量巨大的独立售后服务品牌 |
|
8月1日,随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一纸《工商总局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的发布,现行的汽车品牌4S店模式将面临一次巨大的调整。根据《公告》中的内容显示,自10月1日起国家工商总局将停止受理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这也就意味着,2005年商务部发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将迎来一次调整。
在2005年发布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汽车企业被赋予了过于强势的市场定位,经销商需要获得汽车企业的授权之后才能够在工商部门登记获取经营资格,4S店只能从整车企业采购备件,4S店在维修时必须使用原厂配件等等。原本用于规范品牌经销商行为的《管理办法》第四章现在却成为了汽车企业控制经销商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虽然工商总局的《公告》并没有指明反垄断,但是却为后续的汽车业反垄断工作铺平了道路。在后《公告》时代,汽车业势必会朝着汽车卖场和独立售后服务品牌的方向发展,通过竞争的引入保证汽车消费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蕴含着巨大商机的独立售后服务品牌。
以国外市场的经验来看,独立的售后服务品牌应该包括两种,其一是以提供手工为主的独立售后品牌,这一类售后服务品牌以快速保养、钣金、机修为主。另外一种则是售后零部件厂商独立开设的品牌营销点,这些品牌经销店主要经验独立品牌的零部件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品牌营销店还担任着升级改装的任务。其实目前这两种模式在国内市场上都有存在,路边摊就是前者的雏形,各种品牌轮胎店则是后者的一个具象。只不过在4S店强大的零部件管控体系下,这两种模式都不能够得到规模化的发展。
相比于传统的4S点,目前路边摊最重要的问题就在于技工过于全能,而也正是因为这种全能给人留下了多而不专的固有印象。随着规模的变大,独立的售后服务品牌未来将朝着技工单一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改变路边摊的形象继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的进店维修。
在维修地点的选择方面,因为缺乏统一而有效的管理,路边摊脏乱差的形象也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所以于洪江的总结很到位,现在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有资本支持、有足够的市场,唯独就是缺乏领军模式。一旦标准化的售后快速修理领军模式建立,售后服务品牌以辐射状的态势将快修卫星店在各个社区铺开,提供不亚于4S店的服务水平,相信会有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选择这样多快好省的维修模式。
在现有的汽车产业模式下,汽车企业垄断着汽车零部件的所有渠道。在上游,汽车企业控制着零部件的知识产权,负责研发和生产零部件的供应商于是不能将其生产的零件投放售后市场。在下游,汽车企业通过控制售后零部件的价格和来源对汽车经销商实现严密的管控。这也就使得原厂零部件很难以最简单的渠道直接进入市场。这也就使得目前汽配市场上假冒零部件层出不穷,鱼龙混杂。一旦市场放开,允许同质化零部件进入售后市场,那么以零部件为主要业务的零部件供应商就完全有机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门店,提供高品质的售后零部件并保证施工质量。
至于汽车企业,作为新模式中最受伤的部分,未来在售后市场中同样有着巨大的容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原厂零部件的支持,从4S店剥离的维修保养部分成立一个全新的售后保养品牌又未尝不可,跟重要的是,随着汽车机电类结构差异的越来越大,汽车企业售后品牌的优势就在于机修。
可以看到,在巨大的市场容量面前,汽车售后市场将会迎来一次全面的洗牌,优秀独立的售后服务品牌必将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新生力量。当独立的售后服务品牌诞生之时,就是我国的汽车服务市场全面接轨欧美汽车服务市场之日。
|
|
|
6.新能源车免税目录率先落地 |
|
8昨日,财政部、国税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强调将公布一份涉及续驶里程、燃料消耗量、专项检测等条件的免税目录。这是继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公车采购新能源占比不得低于30%以及取消地方推广目录的消息公布之后,国家第一个落地的新能源车“大目录”,将涵盖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车车型,为打破地方垄断做铺垫。
《公告》提出,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须为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不包括铅酸电池;纯电动续驶里程符合要求;通过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符合新能源汽车标准要求。此外,《公告》还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综合燃料消耗量提出了具体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政策,并未将进口车排除在外,打破了此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不涉及进口车的先例。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对于有准备的、长期专注于研发创新的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次绝好的发展机会,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车肯定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哪款车车型能进入第一批《目录》尚不清楚。
有业内专家预计,按照《公告》提出的条件,现在市场上大部分进口车和合资车车型都能进入到目录,免税的范围是比较大的。
评:从目前来看,通过免征购置税的方式为消费者减负,价格更加接近传统燃油汽车,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解决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提量的问题。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