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14期
发布时间:2014-07-31 17:06:49 浏览量:1565次
|
新闻详情 |
|
1.发改委:集中式充换电设施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 |
|
继电动车“国六条”政策出台后,国家发改委7月30日首先出台落实细则。《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将对电动汽车 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扶持性电价政策,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居民家庭住宅、住宅小区等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电价。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力争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数据显示,到2013年,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2万辆,比过去4年的总和翻了近一番,2014年上半年全国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2万辆,但与《规划》目标还 有很大差距。目前,新能源汽车正从以公共服务领域用车为主逐渐向公共服务和个人使用并重扩展,解决充电难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为了吸引社会资本 进入充换电设施市场,社会民众多用电动车,《通知》提出,在充换电设施经营企业向用户收取的电费、充换电服务费这两项收费中,电费按照国家规定的电价政策执行,对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价格优惠,执行大工业电价,并且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居民家庭住宅、住宅小区等充电设施用电,执行居民电价。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鼓励用户降低充电成本。
充换电服务费则按照确保电动汽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或燃气)汽 车使用成本原则,由地方按照“有倾斜、有优惠”原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2020年前,各地要通过财政补贴、无偿划拨充换电设施建设场所等方式,积极降低 运营成本,合理制定充换电服务费,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增强电动汽车竞争力。今后,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充换电服务费逐步通过市场竞争形成。
根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底,我国计划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一整套由40万个充电桩、2000个充换电站构成的网络化供电体系,预计总投资在600亿元以上,其中充电设备的投 资将达到百亿规模。
事实上,这一巨大市场目前已经加速启动。据了解,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配套设施,广州将在2015年底前规划建设各类电动 汽车充电站105个。而北京在今年年底前,将完成1000个快速充电桩建设,五环内初步形成快速充电网。上海2013年至2014年则将建设交直流充电桩 约1800个、2015年4200个左右。
评: 扶持电价政策的出台有望带动充电设施的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以及减轻车主的经济负担。
|
|
|
2.三套车险条款或变为一套 车险改革思路渐明 |
|
保监会日前向各家保险公司下发了 《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在7月21日前将意见反馈给保监会。
对于车险改革,该《征求意见稿》表示,以行业示范条款为主体,创新型条款为补充,建立标准化、个性化并存的商业车险条款体系。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市场化为导向,赋予并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
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主要保险公司使用车险条款主要是ABC三套车险条款,也就是人保、平安和太保三家公司条款,另外安盛天平保险公司 (原天平汽车保险公司)是单独的一套车险条款。
这次《征求意见稿》基本上明确了车险改革的思路和框架,即由原来的三套条款切换为一套示范条款,然后保险公司再根据自身的能力来开发创新的车险条款费率,但是保险公司何时可以自主设计开发条款的时间并没有明确。
该《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应按照大数法则要求,建立财产保险行业商业车险损失数据的收集、测算、调整机制,动态发布商业车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为财产保险公司科学厘定商业车险费率提供参考。
此外,该《征求意见稿》还提出,保险监管机构将根据保险市场发展情况和保险市场成熟程度,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自主权,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车险费率形成机制。
对于险企自主创新设计的条款,虽然这次并没有明确险企车险条款费率创新的空间有多大,但是有些东西肯定不会纳入保险责任的,比如一些明显的违法行为。
评:三套方案变一套,车险改革正向统一化发展。科学确定商业车险自主费率调整系数及其调整标准,促使商业车险费率水平与承保标的风险水平、保险公司渠道费用水平等更好地匹配。
|
|
|
3.八大车企联手 在美建电动车智能充电网 |
|
据美国媒体Leftlanenews 7月29日消息,多家汽车制造商与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联手,致力于将智能电网规范化,以整合电动汽车产业。
八大汽车制造商包括:福特、本田、克莱斯勒、通用、奔驰、宝马、三菱和丰田。他们与美国电力科学研究的合作研究其实已经进行了有至少两年的时间,而此次最新公告标志着智能电网系统的商业化。
这些公司正在努力建立一个通信平台和电动车软件的公开共享,使车辆可以连接到到电网。它的工作模式基于双向的云系统,电网可以识别车辆,然后可以接收充电中断请求。
该技术将给电力公司提供另一种工具,来帮助管理用电高峰时期的电力需求,避免过载。车主仍然有自主权,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充电中断。
与家用充电系统类似,电动车车主如果加入该项目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根据当地的气候,车辆可能会被要求下午或傍晚需求高峰停止充电。
|
|
|
4.汽车反垄断 关键在于打响第一枪 |
|
如今汽车业作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为何在中国市场能形成垄断局面?
一直坚挺的豪华车价格,开始融冰了。不过,这次价格小调并非经销商出于市场竞争的主动调价,而是车企大幅度下调整车以及售后的市场指导价格。这一切,得益于相关部门不断深入的反垄断调查。
自8月1日起,捷豹路虎针对中国市场下调三款进口车型售价,包括路虎揽胜加长版5.0V8,路虎揽胜运动版5.0V8以及捷豹F-TYPE敞篷版全系车型。这其中便包括了多次被外界指责中外售价差别巨大的揽胜系列。
同时,一汽大众奥迪也下调了国产车型是零备件价格,以奥迪A6L为例,其“零整比”从411%降至291%,也迈入了零整比在300%以内的相对合理期间。 据奥迪方面提供的数据,下调价格之后,奥迪A6LTFSI舒适型的2.0升TFSI发动机价格下降22%,multitronic无级/手动一体式变速 器降价38%,车身总成降价16%,ABS单元降价25%。
调价的原因,捷豹路虎方面直接表示:对车型价格调整,是以回应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针对汽车行业进行的反垄断调查;同时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提升在豪华车的市场份额。
这也很好理解,豪华车市场今年上半年增速超过了20%,是整体车市增速的两倍,市场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如果外来没有压力,何必下调价格?以捷豹路虎为例,今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增长48.5%,达到了6.2万辆,稳居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从这几家主动下调售价来看,态度十分值得肯定。不过,由于市场处于长期“冰封”状态,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豪车价格问题通过一次调查很难解决。
我国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 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 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今汽车作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为何在中国市场能形成垄断局面?
这便不得不说回2005年出台的《汽车品牌营销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赋予了汽车品牌过于强势的市场地位,导致规定了经销商的经营模式,对进口车源进行单一划归。
可以说,该办法在当年很好规范市场各方行为,但已经明显不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
其实,《汽车品牌营销管理办法》带来的相应问题,外界都会讨论过多次。去年8月,在车企与经销商矛盾再度爆发之后,商务部发言人曾明确表示,近年来一些汽车 供应商与品牌经销商之间关系不和谐,强制规定经销商经营模式,收取建店保证金,强行压库、搭售等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汽车产品的投 诉增多了,商务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修订汽车品牌营销管理办法。
评:要想彻底解决豪车品牌涉嫌垄断问题,未来一段时间,相关部门需要继续完善管理办法,需要持续的执法落实,尤其是要打好、打响反垄断的第一枪,起到以儆效尤效果。并不能因为部分车企的主动态度而放松执法调查落实。
|
|
|
5.大众回应反垄断:整车是充分竞争的市场 |
|
7月30日,在2014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发布现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博士针对近期热议的反垄断风暴做出回应,他强调“中国的整车市场不存在垄断问题,除 了国家限制的一些准入门槛外,中国的整车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此前有报道称,多家知名车企亚太区负责人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受反垄断调查,执法机构确认一些车企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而张绥新则认为目前存在的“进口车售价高”的问题很大程度的因素是税收造成的。
但同时,他指出目前汽配市场确实存在很多需要规范和管理的空间,“早年我们桑塔纳在市场上有80%的配件不是我们自己生产的,大量的假冒伪劣汽配件让厂家很头疼。”他希望《发垄断法》的推出能够有利于汽配市场更加正规、市场更加透明。“中国的《反垄断法》是2008年推出的,整个社会还在慢慢学习和适应”,他相信越来越规范的市场将有利于每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更好发展。
就在本月26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下调国产车型原装件价格,以应对此前被广泛关注的“零整比”偏高事件。同时,作为“反垄断风暴”的回应,从今年7月1日起,梅赛德斯-奔驰也对保养服务的价格进行了明晰和调整,在提供统一、规划和透明的保养套餐的同时,保养菜单价格相比过去的套餐降了20%以上。
评:对于反垄断,随着代表性企业纷纷“表态”,整个市场还在慢慢适应,他相信越来越规范的市场将有利于每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更好发展。
|
|
|
6.smart在日推出车辆共享 租车无需还车 |
|
据日本《朝日新闻》7月30日报道,9月起,日本国内将在横滨试点推出首个全新汽车共享服务。这一服务的最大特色是,开车到达目的地后,就无需考虑还车问题,将车放在原地也没关系。
该服务计划在横滨车站附近、横滨中华街、蓟野、多摩广场以及中北部住宅区的日吉等共计8处,停放共20辆奔驰双人座小型车“Smart”,停车场内还设有充电器。使用者在上路前,需先用智能手机等指定出发和还车地点,费用为15分钟2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元)。据报道,使用者可从自家附近出发开车兜风前往市区,且将车辆停放到指定停车处即可,无需还车。
日本梅赛德斯·奔驰、欧大力士汽车以及停车场设备公司“AMANO”3家公司表示,至明年3月底为止提供这项期间限定的服务,服务昵称为“Smaco”。
不过,若使用上出现失衡,会导致车辆不足或还车处没有空位等情况发生,降低使用效率。另外,若汽车停放在部分地点长时间未移动,工作人员会前来将车开走。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