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750-7月24日
发布时间:2014-07-24 15:34:02 浏览量:2002次
|
新闻详情 |
|
1.增混动版车型 新款红旗H7或8月21日上市 |
|
近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新款红旗H7将会于8月21日正式上市,新车在保留现有五款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一款插电混动版车型。对此消息,我们向红旗方面相关人士进行了咨询,在截稿之前我们并没有得到回应。

新款红旗H7或将维持现款车型的车身尺寸,后者的长宽高分别为5095/1875/1485mm,轴距为2970mm。在外观上,新车也将保持现款车沉稳大气的风格。不同的是,新车的配置将比现款车更加丰富。

动力上,现款在售车型共提供两种动力选择,分别为最大功率为204马力的2.0T发动力和最大功率为231马力的3.0L自然吸气发动机。对于新增的混动版车型,其动力则由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构成,与该动力系统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该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8.6秒,百公里综合油耗为3.6L。
|
|
|
2.或年底上市 北汽绅宝D20内饰谍照曝光 |
|
前段时间,我们曾曝光北汽绅宝D20的谍照,日前这款车的谍照再次被国内媒体曝光了出来,此次的谍照中还出现了新车的内饰图片。这款新车最快可能于今年年底上市。

绅宝D20基于北汽E系列打造而来,从内饰图片上看,新车的内饰整体延用了北汽E系列的内饰设计,不过我们看到中控台上部和两侧都未装配到位,这意味着相关位置的设计将可能会有所改变。我们也希望绅宝D20不仅仅是一辆套壳北汽E系列的车型,而是一款拥有自己特点的新车。


动力方面,绅宝D20将延用北汽E系列1.3L和1.5L发动机,其最大功率分别为99马力和113马力,传动方面,与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箱。
|
|
|
3.售10.28-14.98万元 起亚2015款K3上市 |
|
7月24日,东风悦达起亚官方宣布,2015款K3正式上市。最新上市的2015款车型相比2013款车型有所升级,共推出2个排量共7款车型,价格相比老款没有变化,全系售价区间为10.28-14.98万元。
外观方面,2015款K3车型的前中网颜色变更,后保险杠和排气管也经过了重新设计,DLX AT及以上车型配备了椭圆形的镀铬排气管。2015款K3还新增珍珠白这一可选车身颜色。



内饰方面,2015款K3中控面板位置的空调按钮将增加镀铬装饰,车内还将引入更多软性材料装饰。配置方面,新款K3将全系标配外后视镜加热功能,两款Premium车型都将配备带有加热和通风功能的电动调节前座椅,DLX AT车型则可选装该配置。


动力方面,新款K3将依然搭载现款车型上的1.6L(最大功率128马力)和1.8L发动机(最大功率146马力),与发动机匹配的依然是6速手动或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
|
|
4.将10月首发 东风雪铁龙SUV C3-XR新消息 |
|
近日获悉,东风雪铁龙基于C-XR概念车打造的首款SUV车型将定名为C3-XR。据悉,C3-XR量产车计划在10月的巴黎车展首发,预计国产版本会在2014年底在中国地区上市。

通过之前曝光的谍照来看,东风雪铁龙C3-XR延用了概念车的设计,仅仅在细节方面做了一些修改。据悉,该车轴距将会达到2655mm,轴距与大家熟悉的丰田RAV4接近(RAV4轴距为2660mm)。另外在配置方面,C3-XR顶配车型还会配备全景天窗。

动力方面,东风雪铁龙C3-XR将会使用1.6THP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或为163马力。此外该车还有望提供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可选。
|
|
|
5.北京奔驰定价策略遭疑 新C级定价37万起 |
|
“该预售价格只是北京奔驰向市场的试探性尝试,并未预料到新C级的预售价格会获得如此关注,之后的实际定价会根据市场的反应从而有所调整。”
继销售渠道整合,市场终端价格相对统一之后,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奔驰)近日动作频频。不仅在6月底针对新E级进行一系列小改款车型发布,随后还宣布7月1日起针对售后服务推出套餐价格服务,被业内解读为奔驰售后领域的重大改革。
一系列的动作似乎是在向业内宣布一个全新姿态的北京奔驰正准备发力中国豪华品牌市场。然而,7月15日的一纸公告却再次引起外界一片质疑。北京奔驰正式对外公布,全新长轴距C级车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接受预订,先期上市车型为C200L和C260L,预售价格区间为37万—49万元。
“该预售价格只是北京奔驰向市场的试探性尝试,并未预料到新C级的预售价格会获得如此关注,之后的实际定价会根据市场的反应从而有所调整。” 北京奔驰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定价被指过高
自今年1月底特律发布以来,奔驰新C级就备受消费者的关注,从国外已经公布的资料来看, 作为C级首款加长版车型,新C级长轴距版外观设计与去年上市的奔驰新一代S级颇为神似,因此在坊间也获得了“小S级”的美誉。
奔驰新C级长轴距版不仅是国内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同样也是北京奔驰翘首企盼的销量助推器。7月15日,北京奔驰宣布,全新长轴距C级车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接受预订。资料显示,新一代奔驰C级(W205)标准版的尺寸为:4686/1810/1442mm,轴距达到了2840mm,加长版的轴距增加了80mm,达到2920mm,这一参数就令在中国市场多年抬不起头的奔驰C级终于有了与老对手宝马3系和奥迪A4L叫板的资本。
据官方透露,首先上市车型为C200L和C260L两种排量的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人民币37万元—49万元。此次推出的长轴距C级还像E级那样分别提供运动轿车和轿车两个版本供消费者选择,正式售价将在8月底正式公布。
此消息一经传出,业内对北京奔驰给出的新C级预售价格多数表示出不理解的态度,网络上对此做出的评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新C级长轴距版定价过高。尽管此次新C级长轴距版首先上市的是C200L而非搭载1.6T发动机的C180,但是与国内同级别竞品宝马320i(指导价32万起)以及奥迪A4L 2.0T(指导价29.1万起)相比较,奔驰新C200L 37万元起的预售价显然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不符。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北京奔驰经销商获悉,目前到店询问新C级长轴距版的客户明显增多,但是在了解初步预售价之后,成功预订的消费者比例并不是很高,“大多数消费者选择观望,表示要等实际价格出来之后再看情况。”长沙一家奔驰经销商的销售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了解完预售价之后,到店看车的张先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C级长轴距版的外观确实有吸引力,但是根据此前奔驰车价格一贯高开低走的表现,我认为新C级降价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着急购买。”
针对新C级长轴距版预售价过高一说,上述北京奔驰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全新C级车可谓在其细分市场无出其右,定价高于竞品主要是因为新C级长轴距版配备了比同级别竞品更多的舒适性与科技配置 ,“目前主推的也是中高配车型,像C180L这样的低配入门车型将会在年底推出。”
【简评】在产品定价上一直以高姿态出现的奔驰,在今年的定价策略上逐渐趋于理性。 |
|
|
6.对标长安 东风柳汽转型谋求逆袭 |
|
2014年7月9日,在柳汽成立60周年之际,东风柳汽的首款轿车景逸S50也缓缓地驶出了工厂。与此同时随着B 发动机项目奠基,以及全新乘用车基地的投入使用,已然做好了一切准备的柳汽提出了剑指40万辆的目标,欲跻身主流乘用车企业之列。
从多功能车领域起家的东风柳汽,进入时下竞争最为激烈的轿车市场,不仅让人佩服其勇气和胆量,也为其后续的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东风柳汽副总经理覃柳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目前轿车市场竞争激烈,但其始终是细分市场最大的产品系列。
根据东风的大自主的战略目标,东风汽车集团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 180万辆至200万辆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规模。而其中东风品牌的自主乘用车发展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去年东风柳汽乘用车完成销量18万辆,2014年前5月,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这样的成绩与同为“大自主”体系中的东风风神与东风风度相比尤为突出。在相关配套产能逐渐完善之后,东风柳汽未来的成长速度备受看好。
首战A车市
“目前,在MPV市场以及SUV市场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暂时还没有短兵相接,因此竞争还没有轿车那么激烈,但未来还是会如同轿车市场一样。”在7月9日东风柳汽首款轿车景逸S50的下线现场,东风柳汽副总经理覃柳明对于该款首发的轿车产品显得信心十足。
对于一向擅长做商用车的东风柳汽来说,A级紧凑型汽车这一细分市场是一个全新而又充满竞争的领域。
“不能因为轿车市场竞争激烈而回避开,该公司需要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全面覆盖国内乘用车MPV、SUV、家轿三大市场。”在覃柳明的规划中,未来东风柳汽将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汽车企业,并不止局限在商用车领域。
2011年,东风公司发布了名为“乾D300”大自主规划,柳汽也成为了东风大自主战略下的一员。按照规划,到2016年,东风自主乘用车要形成100万辆的产销规模,东风柳汽将承担其中的30万辆。
去年东风柳汽乘用车完成销量18万辆,相比东风风神的8万辆,以及东风风度的3.2万辆,这样的成绩显然让东风柳汽成为了支撑东风大自主战略的中流砥柱。
按照年初东风集团的规划,风行品牌今年的销量目标将挑战25万辆,而随着新乘用车基地的完全投产,这一数字将达到40万辆。
据悉,前后历时5年研发的车型景逸S50在设计之初便将合资品牌作为对标竞品,同时覃柳明也对媒体表示,在参考长安时下最为热销的产品—逸动之后,景逸S50在产品力上也十分注重,未来售价区间被定于7万—10万元之间,主打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主攻三四五线市场。
当自主品牌因合资产品价格下探而面临市场份额逐渐丢失的困境时,东风柳汽的首款轿车却选择直接杀入满布竞争对手的A级车市,尽管有风险但更重要的 是,凭借该款轿车将使得柳汽拥有一个全新车型平台,未来将从该平台上衍生出各类车型。“平台化将有效解决成本问题。”东风柳汽销售公司总经理姚利文表示。
【简评】未来东风柳汽投产的发动机产品是面对东风整个集团,其中部分将应用在东风柳汽MPV等产品上。 |
|
|
7.合资自主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 探路新模式 |
|
上周,国家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国家将制定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准入条件,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新政策为跨国企业在华布局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了条件。
综合此前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跨国企业在国内进行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不仅能进入工信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下称“新能源汽车目录”),还能获得一定的政府财政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自由选择合作伙伴。
合资品牌进军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不仅丰富了市场上的新能源产品,还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商业模式探索方面有重要意义。
新合资模式出现
腾势的问世,代表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发展方面的新探索。4年前,比亚迪与戴姆勒合资曾在业内引起轰动,双方在深圳注册成立了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推出了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DENZA腾势。
曾经有很多人质疑该项目最终无法落地,因为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一家跨国汽车公司在国内最多有两家合资公司,而戴姆勒在国内已经有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两个名额。最终这家科技公司生产的可能只是汽车技术。
比亚迪拥有业界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和驱动技术,戴姆勒拥有历史悠久、享誉世界的整车制造科技,合资公司有效整合了比亚迪和戴姆勒双方的技术、工艺、设计等资源,而又了解中国国情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腾势的第一款电动车产品正式上市,也意味着该合资项目正式落地。新的产品暂时让人们忘记了对其价格的关注,在关于腾势的媒体报道中,特斯拉似乎一直都是腾势品牌的“坐标系”。但自主品牌一款新电动车的上市,消费者首先关注的是价格,去掉政府补贴后消费者是否买得起。
新商业模式探索
与戴姆勒新建立合资公司不同,宝马利用在华合资公司推出了合资自主品牌——之诺,该品牌的首款产品1E就是一款纯电动车。尽管1E承担的更多是品牌建设方面的工作,但宝马还是希望这款车能够为其在华电动车的推广做更多工作。
基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状况,华晨宝马认为,现阶段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除了车型不够丰富、充电桩布局受限外,还在于消费者对产品购买还存在众多疑虑和不确定性。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疑虑,之诺1E只采用租赁的方式,针对企业和私人用户开展业务。
租赁,一是给消费者一个试用的机会,二是消费者只承担使用成本,而没有售后和对残值率的担忧。之诺品牌的首家展厅位于北京三里屯SOHO,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宝马在华的首家5S经销店——星宝行,国机汽车旗下的中进汽贸进出口公司。
华晨宝马之诺品牌总监梁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之诺1E的租赁正在按照我们预想的节奏开展,从开业以来,我们在展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消费者对新能源话题及绿色出行的理念热情很高,每次活动展厅都会挤满。”“我们正在筹备在上海开设第二家品牌展厅。”
【简评】相信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个人消费电动车的热情会被激发出来。 |
|
|
8.自主高端车求突围 公务车红利转向新能源 |
|
不足两年时间,布局公务车采购的一批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已经悄然完成转型。
公务车采购和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挂钩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一点除了红旗品牌以外,在北汽绅宝D70、上汽荣威(微博)950、广汽传祺、长安睿骋等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上均有所体现。
虽然公务车需求被削减,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成为公车采购的“新宠”。近期,国家相关部委联合下发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称,2014年~2016年公务车采购中新能源车比例不低于30%。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在接下来国家公务人员的购车需求中,自主品牌的市场机会大于合资企业。借助这一契机,进行品牌提升,对于自主品牌长期发展有益。
公务车采购效应不明显
“在红旗H7的销售中,私人用户占60%~70%。”一位红旗品牌经销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剩下部分主要是公司采购的商务用车,政府采购在红旗H7的销量占比中非常低。但是,他并没有向记者透露红旗H7的零售数量。
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红旗H7销售共计853辆。在公务车采购并不能提供明显销量支持的情况下,红旗品牌的中高端车型H7的市场表现难尽人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红旗H7将推出小改款车型,更加注重商务用途及私人购车需求。
在销量贡献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向记者表示,公务用车的市场本身规模就不大,自主品牌,特别是集团旗下的中高端自主品牌争相涌入这一市场,实际并没有带来明显销量提升。
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中高端的代表车型上市后销量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2014年上半年,自主品牌中高端代表车型中,红旗H7销售853辆,上汽荣威950销量为1657辆,广汽传祺GA5销量为2258辆,北汽绅宝D70销量为1972辆,长安睿骋销量为4646辆。
对此,长安汽车(微博)销售公司总经理龚兵坦言,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表现仍较为低迷,主要是由于市场对于自主品牌的既有印象、竞争对手的产品下移以及产品自身仍有可提升空间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公务车新政利好自主新能源
根据《意见》,到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年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分析认为,在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由此带来的公务员购车需求成为销量增长又一利好。
贾新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享的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全国公务车上牌量为615426辆,据此推算全年的上牌量大约是67万辆。改革之后,公务车改革之后采购量将剧减到10万辆以内。
正是看到这一市场机会,众多企业开始陆续出台针对公务员购车的优惠政策。对此,分析认为,抓住这一市场机会,正是自主品牌企业打造品牌、提升销量的好时机。
北汽销售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来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对北京汽车绅宝D70的影响中,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并存,消极因素主要是销量上的影响,但影响有限。积极因素包括取消公务用车之后,汽车租赁必将因此相应成为“后公务车时代”的新增长点,而北汽乘用车已经积极布局这一领域。
除了可能给传统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带来长期利好,公务用车改革的另一关键点在于向新能源汽车采购的倾斜。
有分析认为,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万辆,公务车采购将贡献60%以上的销量。在新能源汽车仍处于萌芽阶段的情况下,公务车采购对刺激企业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都有重要作用。
【简评】 公务车最重要的作用是示范效应。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宝马在华累计销售21.06万辆,同比增长23.3%,在豪华车市场中占据26.1%的份额。同期奥迪的累计销量为27.18万辆,同比增长20.1%,占据33.6%的市场份额。两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差距为7.5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宝马在豪华车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为26.9%,比奥迪少8.8个百分点。 |
|
2.今年一季度,大众被通用反超,两家公司的销量分别为88.07万辆和91.91万辆,然而今年上半年,大众再扳回一局,以累计销售180万辆的销量领先通用,后者的销量为173.13万辆。 |
|
3.长城汽车披露了中期业绩快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5.27亿元,同比增长7.9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0亿元,同比下降3.11%。公司称,上半年整体销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根据长城汽车7月4日发布的销量公告来看,该公司上半年实现销量34.7万辆,与去年同期的36.8万辆相比明显下滑,其中皮卡销量保持稳定,轿车销量有所下滑,SUV销量保持增长。 |
|
4.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天津一汽夏利系列和威志系列共实现销量37301辆,与去年同期的71526辆相比,下滑48%。其中,威志系列车型共实现销量6864辆,与去年同期的18643辆相比,下滑63%;夏利系列实现销量30437辆,与去年同期的52883辆相比,下滑42%。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