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06期
发布时间:2014-07-21 16:53:31 浏览量:1748次
|
新闻详情 |
|
1.明天加油或迎大降价 预计汽柴油每升下调0.2元 |
|
明天凌晨零时,新一轮国内油价调整窗口将开启。昨天,多家市场分析机构预测,本轮油价下调已成定局,而且下调幅度较大,汽柴油每升下调在0.2元左右,将会成为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轮降价。
据了解,本轮调价周期内,地缘政治依然是最近国际油价剧烈震动的主导因素,由于投资者预计伊拉克和利比亚的原油出口将会恢复,市场对中东地区石油供给的担忧进一步减弱
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局势的一片向好反而令对全球油市短期内将供过于求的忧虑加重,使国际油价终结了之前的攀升态势开始大幅下跌。金银岛预测,本轮下调幅度在235-250元/吨,折合汽油下调0.18元/升,柴油下调0.21元/升。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共经历了4次上调、4次下调和5次搁浅,累计汽油上调155元/吨,柴油上调150元/吨,按每升价格计算的话,今年以来约合每升汽、柴油价格上调0.1元。
如果此次国内油价大幅降价坐实,那么将完全冲抵今年以来的累计上调幅度,并且将成为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轮油价下调。
|
|
|
2.京万座充电桩建设规划值得肯定 合理布局是关键 |
|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正在不断得到加强,近日,《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发布,这4年将提供17万辆电动小客车指标,到 2017年将建设1万个快速充电桩。然而,当前电动汽车市场规模仍小,可提供的产品选择依然十分有限,而且充电标准尚未统一,部分业内人士对北京充电桩的建设目标是否过于激进提出了质疑,不过,也有人认为,充电桩必须先行,电动汽车市场才能启动,这成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则来自知名汽车网站的调查(参与人数3162位)围绕此话题展开,调查共设3个问题,以下将结合调查结果以及专家访谈注意阐述。
调查1首先探讨北京市关于充电桩的建设规划是否合理,结果表明,业界多数人(占比59%)对此表示认同,但也有27%的参与者表示不认同,在他们看来,私人电动车市场尚未破局的当下,大规模的充电桩建设是不科学的,很可能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6月27日,《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正式发布。按照计划,北京将加快公共场所快速充电桩建设,到2017年全市将有10000个快速充电桩亮相公共停车场等场所。另外,7月10日,北京市再次官方宣布将出台政策,停车位配建充电桩不得低于18%将成为新建小区规划审批的条件之一。
政策已经发布,业界关注的重点在于该政策是基于市场需求而制定还是对之前政策的补漏,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要求,到2015年底,我国将在20个以上示范城市和周边区域建成40万个充电桩,这会否是倒逼北京等城市为完成政令目标而抛开市场实际需求,加速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的原因?
其实北京之外,合肥等城市也早已经就新增小区的停车位必须配套充电桩提出过量化要求,毋庸置疑,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但这种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调查2对此提出设问,结果表明,36%的参与者认为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充电桩建设将决定电动车市场的发展,而更多的参与者(占比56%)则认为充电桩建设是必要条件,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严峻的国际能源、环境危机与电动汽车的节能环保特性决定了电动汽车未来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能不能将潜力发挥出来还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售价高、技术不成熟、基础建设不完备等都是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上长期无法取得突破的主要原因,而前两者的影响售价高,如荣威E50,整车大小与奇瑞qq基本相当,但其官方售价却高达23.49万,即使折合掉国家和地方政府累计近十万元的补贴,荣威E50的售价也是奇瑞QQ的3-4倍,在当前的国内市场上,很难期待其在私人市场有出色表现。
按照规划,到2017年北京市将建设1万个快速充电桩,相较当前电动汽车的市场化速度,如此规模是否过于激进?调查三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业内人士(占比53%)并不认为北京市的充电桩建设规划过于激进,正如上文所言,要实现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充电桩建设必须先行。
长期以来,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一直被看做是影响电动车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北京作为首都城市规定充电桩建设的量化标准将释放一个信号,表明国家层面对大力发 展新能源车产业的决心,北京的规定将是一个风向标,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将在全国范围内刺激电动汽车的配套建设。
不过,也有41%的参与者表达了不同意见,在他们看来,北京的规定明显不合时宜,过于激进。其中,9%的参与者认为当前的电动汽车保有量还太低,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建设充电桩。另外,32%的参与者认为目前的电动车标准尚未统一,不同车企的电动汽车在充电接口方面并不完全相同,而且,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目前建设的充电桩在未来很难保证适用于所有的电动汽车,在此前提下大规模建设充电桩将承担较大的风险,很容易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评:但随着政策层面扶持的加大以及汽车企业的持续新品投放,新能源汽车或将真正迈入到实用阶段,政府理应做好未雨绸缪,为新能源产业的爆发打好基础。
|
|
|
3.武汉将试行纯电动汽车租赁业务 全年充电免费 |
|
据负责纯电动车在汉推广的市科技局相关人士介绍,多家企业正在汉“试水”纯电动汽车租赁业务。按照初步方案,正式实施后,市民凭身份证、驾驶证即可和相关企业签订租赁协议。租车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取车后需签字确认。如果车辆发生问题、事故或有不明事项,直接与企业门店联络,工作人员将指导租车人处置,或到现场处理。
租赁方式除按年租赁外,也可以提供分时租赁。一般租车公司以日为单位计算,纯电动车可以小时为单位,价格更实惠。而长期租赁,每年的费用在5000多元,相当于普通轿车一年的保险费。目前这种模式在杭州已开始“试水”。
根据武汉市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市民使用新能源汽车将免收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通行费,新能源汽车还将免费在指定的公共充电设施场所充电。目前,武汉市汽车路桥费次票为8元(5座以下),年票为2100元。这样,同普通轿车相比,使用或租用纯动电汽车,没有燃油费,不交过桥费。
另外,纯电动汽车在市内通行,不受尾号限制。无论单双号,都可以从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隧道、江汉一桥、江汉二桥(知音桥)等限制单双号通行的桥梁通过。
前不久,武汉华力运通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悄然在武昌成立,杭州一家新能源汽车租赁企业正积极在汉考察充电桩建设情况。他们将采用多种方式,为市民提供纯电动车租赁服务。
纯电动通勤车已在汉开展租赁
在武汉街头,细心的市民可以看到一种外表酷似“南京金龙”的大客车。这款客车选取南京金龙传统客车车身,由武汉理工通宇新源动力有限公司依靠自身研发能力集成电机、电控和动力电池系统,成为纯电动客车。它的产权归通宇所有,租给其他企业作为通勤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班车。
武汉市科技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说,目前,纯电动汽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支持,消费者热盼,但使用性能和价格瓶颈仍会把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拒之门外。比亚迪、吉利和江淮等国内多个生产企业为拓展市场,正在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汽车租赁公司应运而生。
像武汉理工通宇这样的新能源汽车租赁公司,武汉将越来越多。开展的业务,也将从大型企业通勤车拓展到普通市民代步,业内有人称之为“纯电动微公交”。它集出租车的灵活、私家车的私密、公共自行车的便捷等于一身,为居民提供便捷环保的自驾出行方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
评:武汉试行电动车租赁,尽最大努力减免电动车使用成本,表现出政府在于新能源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的态度。
|
|
|
4.全国汽车配件“打假保优协作网”成立 |
|
近日,在之间总局执法督查指导下,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配件工作委员会组织搭建的全国汽车配件“打假保忧协作网”正式成立。
据了解,打假保优协作网旨在针对国内汽车配件市场的混乱状况,推动社会共治,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与政府部门联手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保护优质产品,维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该协作网的建立将进一步落实《质量发展纲要》要求,落实企业的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主要的是要协助政府和名优企业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净化生产和消费环境,以及引导企业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参与更高层面的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协作网在政府和名优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多做实事。
评:“打假保优协作网”的成立也算是给消费者维权多了一份保障。
|
|
|
5.宾利推行全新金融服务计划 |
|
宾利自7月1日起全面实施全新金融服务计划。覆盖内地所有重点城市的宾利汽车授权经销商。
宾利全新金融服务计划包含“标准金融服务”与“自由尊享金融服务”两种便捷方案,以其相对较少的首付款与合理的还款周期,使宾利车主的资金得到更加灵活的运用;该计划覆盖宾利多款热销车型,包括宾利旗舰车型慕尚、宾利旗下性能最为强劲的超豪华四门轿车新飞驰W12和宾利欧陆GT W12及其敞篷版车型。据悉,今年上半年宾利汽车在大中华区销量取得大幅增长,总计交付车辆1318辆,同比增幅达61%,领跑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
评:“零整比”研究成果震惊了无数消费者。豪华车商把竞争的重心向售后转移,全新金融服务对于有这特殊需求的消费者还是很有用的。
|
|
|
6.2014年6月TOP20SUV销量投诉量对应点评 |
|
6月份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当月全国SUV销量达32.54万辆,环比增长1.96%,同比增长35.33%,是乘用车中唯一双增长的车型。与此同时,汽车质量网6月接到消费者有效投诉信息2560宗,较5月份环比增长11.8%,较去年同期增长56.7%。其中,接到SUV车型投诉量为293宗,较5月份环比下降10.9%,较去年同期增长67.4%。  数据看点:
1、奇瑞“二虎”均入榜 异响问题有抬头征兆
作为老牌自主汽车生产企业,瑞虎的异军突起可谓为奇瑞挣得了久违的荣耀。从销量来看,瑞虎5自上市一直表现稳定,而瑞虎3刚刚上市,本月销量就达到了上万台,位居TOP20排行榜的第6位,冲劲十足。不过,从投诉数据来看,奇瑞瑞虎5的故障出现的似乎有些过早,仅3月份投诉量便达到7宗。其中异响成为瑞虎5的主要问题,涉及发动机异响、油箱异响、变速箱异响等,对于这些与设计、装配等息息相关的问题,奇瑞有必要居安思危,以免口碑出现恶化,影响大好局面。
2、昂科拉刹车盘现集中投诉
从销量看,别克昂科拉2013年的整体销量呈上升趋势,至2014年1月销量达到高点。除受春节影响的2月份,2014年单月销量都能维持在6000-8000台之间,可圈可点。但自5月份开始,昂科拉的投诉量开始上升,原因在于部分车主集中反映刹车盘易变性,高速制动时车身会出现抖动。目前4S店采取打磨光盘处理,但消费者对于这样的处理并不十分满意,希望厂家能够拿出更有诚意的方案予以解决。
3、广汽传祺GS5质量口碑令人惊喜
如果数据反映了事实,那么,对于广汽传祺GS5而言,其现有表现完全可以用既叫好又叫座来形容。上市以来,在销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投诉量却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且至今未发现存在共性缺陷,产品可靠性令人惊喜。可以说,广汽传祺质量控制甚至超越了某些合资品牌的水准。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