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第605期
发布时间:2014-07-18 16:33:00 浏览量:1728次
|
新闻详情 |
|
1.售后体系不完善影响出口汽车形象 |
|
近几年,汽车已成为我省乃至我国主要出口工业产品之一,2013年全国出口汽车金额高达713亿美元。但我国出口汽车的档次均价较低,一直处于中低端,并有下滑趋势。出口汽车长年处于中低端,除因我国汽车制造业技术落后的原因外,还与我国出口汽车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很大关系。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在对重点汽车出口企业监管中发现,出口汽车因售后服务不及时、售后管理不完善、配件不合格的国外客户反馈、投诉占有较高比重,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汽车产品形象。
济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电化矿处副处长徐建明表示,当前我国出口汽车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是出口汽车售后服务理念落后。中国众多汽车出口企业及经销商售后服务意识不强,服务理念落后,忽视售后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够,缺乏专业售后服务人员。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往往造成出口汽车售后服务流程链过长,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国外客户对我国汽车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其次,出口汽车售后服务和销售脱节。目前,随着汽车出口业务的拓展,各生产商大都建立了海外营销网络,依托海外经销商设置了维修服务点,创建了售后服务品牌。但普遍存在生产商对维修服务点无有效管理办法和措施的现象,致使众多维修点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旦出现问题,生产商、经销商和维修工厂不能及时联动解决问题,互相推诿,境外消费者的权益很难得到保护,消费者不满意,严重影响中国出口汽车品牌形象,中国汽车可能会被迫从已经占领的海外市场退出。
第三,出口汽车配件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售后服务质量。目前,由于我国没有出台详细的汽车配件质量标准,部分出口汽车配件无标准可依,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在2013年质检总局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中,列明的汽配件灯具配光性能、传动带的尺寸、制动软管和制动器衬片不符合标准要求所占比重较高。出口汽车配件质量欠缺影响了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形象,严重影响售后服务质量,也给职能部门的检验监管带来了困难和工作风险。
评:出口汽车因售后服务不及时、售后管理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汽车产品形象,生产商应重视海外的售后网络的管理和维护。
|
|
|
2.汽车市场反垄断调查靴子即将落地 多家车企或领罚单 |
|
2014年1月,北京多家宝马4S店,几乎所有的宝马4S店在卖车时都有强行搭售保险的行为。 在4S店购买新车时,消费者第一年不允许自己选择其他渠道(如电话车险)来购买保险,必须在4S店购买。如果消费者选择贷款分期买车,还款期内则都必须在 店内上保险。此事一经报道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宝马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这种现象并不存在。时隔多月,记者再度调查发现,上述现象在宝马4S店内依旧存 在,包括奥迪和奔驰等高端汽车品牌的一些4S店也是如此。
2013年底,奥迪销售事业部服务运营部华中区域负责人向湖北区全体经销商下发一项通知,要求奥迪湖北区所有4S经销商从2014年1月1 日起全面执行奥迪维修标准价格体系。通知措辞严厉,称经销商如有不从,不仅将被剥夺“重大索赔权”,其总经理(含副总经理)也将被调离奥迪品牌。对此,多 家经销商表示,虽然并不愿意涨价,但因这牵涉到多方利益,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上面有令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执行。
2011年底,杭州市物价局发布消息称,有9家广州本田杭州地区经销商多次以月度例会的形式,约定广州本田各款车型零售价格的优惠幅度底限,串通制定最低零售价格。就此,杭州市物价局对这9家经销商开出了300万元的罚单。
2011年初,北京奔驰销售与市场部发布了主题为“北京奔驰限价及限制跨区政策”的《北京奔驰商务政策》。该政策明确规定,北京奔驰在网络 内实施严格的价格管理及限制跨区销售的政策。政策不仅规定了奔驰销售的最低价格,并且禁止北京奔驰经销商进行跨区销售。该政策令经销商原本萧条的生意雪上 加霜,激起了经销商的不满,后将北京奔驰投诉到了相关行业协会。
从多家汽车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经销商处独家获悉,多家知名车企的亚太区负责人上周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受了反垄断调查,执法机构确认一些车企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很快将出台有关处罚结果。
汽车供应商和4S店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具备了纵向垄断行为的特征。在我国汽车经销和售后市场上,纵向垄断行为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汽车供应商向经销商发出的商务政策、通函、资讯、通知等形式上的单方行为。
具体而言,汽车供应商直接固定或限定经销商的转售价、固定经销商的销售利润、限制经销商给客户的最高折扣、限定转售价格波动幅度;汽车供应 商要求4S店仅向经销区域内的最终用户(包括个人和企业用户)销售汽车;汽车供应商向4S店供应紧俏车型时搭售滞销车型,向4S店供应新车时搭售原厂配件 等,这些行为都有可能被认定为构成《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垄断行为。
所谓横向限制竞争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在汽车市场上,不同4S店 之间通过串联,抬高售后价格的行为正符合这种特点。专家表示,4S店之间横向限定工时费是《反垄断法》禁止的价格卡特尔行为,证明该行为符合豁免条件的可 能性微乎其微。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今年美国处罚日本汽车配件厂商价格卡特尔一案,中国执法机构也将有所动作。
评:我国汽车售后市场上,原厂配件专供,原厂配件搭售维修服务,维修技术信息的可获得性低等现象普遍,而造成这些的正是零整比,是时候破除零整比了。
|
|
|
3.全球油市供过于求 本轮油价下调或创年内最大跌幅 |
|
周一,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新调价窗口,因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再度走低,国内交易小幅下滑,成品油调价有望创下今年的最大跌幅。
7月15日,因利比亚石油供应不断增加且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令全球油市近期内对供过于求的忧虑加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再度走低。
据金银岛方面测算,截至昨日第 七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3.77%,汽柴油对应下调幅度200-240元/吨。调价日为7月22日凌晨,虽因美国石油协会公布的原油库存降幅高于此前市场预期,近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或有小幅反弹,但对变化率影响有限,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下调幅度难以减少,此次下调将创今年以来最大跌幅。
国内市场方面,因下调幅度不断加深,国内主营汽柴油售价亦持续下行趋势,至7月16日,93#汽油指数为8987,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0#柴油指数为7737,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9,其中汽油仅华南、华中地区下跌,柴油下跌地区十分广泛。
市场利空 因素笼罩,中下游用户多选择谨慎观望,市场成交多为小单,主营销售欠佳。后期来看,在下调兑现之前,市场看空气氛难以消散,业者将保持低库存运行,主营汽 柴油价格将延续下跌,销售政策普遍灵活。由于目前市场看空情绪浓厚,贸易商及终端用户操作意向不大,国内成品油的批发价格还将继续下滑。
|
|
|
4.谷歌苹果车载系统对比:谁让汽车更智能 |
|
当谷歌在今年的I/O开发者大会上宣布Android Auto汽车平台时,几乎没有人会惊讶,因为作为苹果iOS的最有力竞争对手,无疑要做到“敌动我动”。显然,移动平台之争已经从手机、平板延伸到智能家居、车载解决方案,那么谁会真正为汽车带来更智能的车载服务体验呢?
首先,令人稍微惊讶、但又不感到意外的是Android Auto对比iOS CarPlay高度相似的解决方案。就像两大系统在手机端互相借鉴一样,它们的汽车平台也“不约而同”采用了不依赖单独硬件的设计,而是依赖智能手机、仅在汽车上设计接口,来降低成本。
不论是Android Auto还是CarPlay,都需要使用数据线连接手机(未来可能会加入无线连接形式),将手机系统映射到车载触摸屏上,实现各种功能操作。当然,你并不一定需要更换一辆新车,苹果已经宣布与先锋等车载系统公司合作,推出CarPlay的车载模块;而谷歌也同样联合了JVC、先锋等厂商,让不愿换车的用户可以用更低成本使用它们的车载系统。
总得来说,在连接形式、界面操作部分,Android Auto与CarPlay的原理几乎没有差别。
Android和iOS都具有强大的语音控制功能,GoogleNow和Siri都已经发展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如果要一较高下,目前似乎谷歌更占优势。一方面,谷歌语音搜索主推上下文联想功能,一些贴心的主动式服务有时会带来一些小惊喜;同时,谷歌语音支持本地分析处理,而Siri更依赖于网络和云端,有时难免会因网络状况不佳出现延迟问题。
不过,两者的语音操作界面和性质还是略有差异。CarPlay就像你在使用iPhone,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易懂的形式;而Android Auto就像是Android手机上的Google Now,集成了各种卡片,各种按钮可能会让初学者感到无所适从。但就性能和功能覆盖而言,Android Auto暂时还是略胜一筹。
对于第三方应用的态度,两家公司也略有不同。苹果显然延续了其严谨的个性,虽然CarPlay支持第三方应用,但需要面对严格的认证机制,应用首先需要经过iOS端认证、再进行CarPlay认证,来保证良好的品质,但缺点无疑是导致应用程序开发、审核过慢。
而谷歌方面,一开始便公布了一部分第三方应用,包括知名的Spotify、TuneIn等等,还有一些不太知名的小厂商产品。Android Auto SDK完全开放,鼓励软件厂商加入,开发环境也相对自由,可以与汽车厂商之间讨论界面效果,谷歌也不会进行任何干预。当然,应用质量、设计语言是否统一,可能是一个隐患。
最后是汽车厂商。起初,苹果拥有奥迪、宝马、沃尔沃等独家合作伙伴,但目前这些厂商将采用“跨平台”战略,就像游戏主机领域一样,同时支持苹果和谷歌的车载系统。当然,它们各自也拥有一些独占品牌,苹果为法拉利和捷豹、谷歌则有本田和玛莎拉蒂等。但由于车载硬件部分都可以自由更换,所以车型上的差异可能并不是两大车载系统获胜的关键,最终还是在于系统体验、应用支持等方面。
评:移动平台大战进入到全新的阶段,最终竞争的结果都是消费者受益,这是令人最为期待的部分。
|
|
|
5.上海二手车牌照暴涨至12万 |
|
在上海私车牌照6月拍卖中标率屡创新低、二手车牌照价格暴涨至12万元的当下,上海市为新能源汽车特推的“免费牌照”额度却用不完。中国青年报记者近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月至6月总共只发放了1436张新能源车免费牌照,而去年一年更是只发放了581张免费牌照,其中私人购买小汽车免费牌照仅发放了280张。这一数字,与上海市2012年年底宣布提供的“首批两万张”新能源车免费沪牌额度仍存有较大差距。
今年1月以来,上海的私车牌照拍卖中标率逐月下降,上个月,135677人竞拍7400张私车牌照,中标率仅为5.45%。由于2014年采取了“恒限价”拍卖政策,上海当前的私车牌照拍卖价格一直稳定在7.5万元左右。但伴随这一政策而来的,是拍牌人数的激增。由于中标率骤降,上海的二手车牌价格如今已飙升至12万元左右。
在私车拍牌“又难、又贵”的情况下,一张免费的“沪牌”理应成为香饽饽。2012年年底,上海市刚刚出台新能源汽车免费沪牌政策之时,这一政策曾被媒体誉为“史上最强”。然而,时至今日,一张价值至少7万余元的“沪牌”,也未能勾起上海市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除了“免费沪牌”,购买一台新能源汽车还能享受中央和上海市两级层面的补贴。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马静算了一下,在上海购买一台某品牌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享受到共计6.6万元的补贴,“如果在上海市的闵行区,区级层面还另外有两万元补贴”。
混合动力车并不在“免费沪牌”政策范围内,也未被列入新能源汽车范围内。因此,买一辆纯电动汽车,“充电”是否方便是困扰消费者的最直接因素。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在刚刚过去的6月,上海有580辆新能源汽车取得了“免费沪牌”,而这一数字,在今年1月时,还只有105辆。每个月,都有更多的人在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一形势,较去年大有好转。
评:沪牌一直处于水涨船高的局面,庞大的拍牌基数使得使得中标率变的极低,随着需求的增加沪牌将只涨不跌。
|
|
|
6.通用2季度销量创9年新高 不受召回影响 |
|
据韩联社7月17日消息,日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虽面临数百台故障汽车召回事件,但2014年第二季度,GM的销量9年来再创新高,达260万辆。
16日,据美国GM公司透露,2014年第二季度销量为260万台,自2005年后时隔九年再创新高。其中,美国和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7%和8%,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欧洲和南美市场上的不景气状况。
2014年上半年,GM公司汽车销售总量为492万辆,同比增长1.4%,位列大众和丰田汽车公司之后。
2014年来,GM因汽车点火装置存在缺陷共召回汽车2900万辆,并因车辆故障造成事故50多起,13人死亡。召回的车辆主要是在美国市场。
评:由于目前汽车行业一些零配件是由第三方技术厂商供应,因此整车企业如何监控零配件的质量,正成为考验汽车整车厂商的一大难题。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