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售后服务第679期
发布时间:2014-11-05 16:52:54    浏览量:1879次    

新闻标题

 
1.汽车电商终迎破冰之旅 首次实现在线全款购车  
2.车龄渐出保修期 博世售后瞄向特许加盟  
3.美仅四分之一银行从事次级汽车贷款业务  
4.打通资金完善产业布局 华晨成立金融公司  
5.自主品牌陷入“质量越好 销量越差”中国式困局  
6.险企交强险亏损 预计赔付成本继续增加  

新闻详情

 
1.汽车电商终迎破冰之旅 首次实现用户可在线全款购车
  

  尽管汽车电商这个概念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业界人士心里都清楚,之前的所谓汽车电商都是“伪电商“,因为不论是天猫、京东,还是汽车垂直网站,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都仅仅是为线下经销商“集客“而已——用户在线上支付小额定金,在线下支付大额购车款。当然,并非电商网站在技术没有这个能力,盖因汽车销售链条上的利益格局实在难以打破。

    在迎来上市后的首个双十一之际,汽车之家想发力打破这个格局了。据悉,从11月11日零点起,用户在汽车之家可以以超低价购车,同时可在线支付全部购车款。“这是汽车电商从集客迈向交易的重要转折,中国汽车电商将正式跨入交易阶段。“汽车之家CEO秦致表示。

    据汽车之家方面透露,在今年双十一的汽车电商大战中,汽车之家是唯一一家用户可在线全款购车的电商网站。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线下“合纵连横“的工作才是重点,要与各厂商和经销商进行不断的沟通,尤其是线上线下的价格、渠道体系等。据汽车之家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目前,确认参加双十一活动的品牌有奥迪、宝马、英菲尼迪、福特、大众、马自达等69家;其中68个品牌均有车型支持全款购车。

    值得一提的是,车企中也冒出了更进一步者,双龙汽车直接将汽车之家列为汽油版爱腾的全国唯一销售渠道,取消了线下销售渠道。此外,还提供专属车型的送货上门。

    各种品牌车已经各就各位,最终的销售价“将在双十一当天揭晓“。而且,在线全款购车的用户可享受各种优惠后现金再减3000元政策。完成购车上传发票后的用户,还有多重礼物馈赠。由此不难看出,汽车之家在积极推动用户在线支付全款。

    据了解,去年双十一,汽车之家的疯狂购车节主打的是“便宜“,今年主打的则是“真实“。“今后我们不再重点关注PV、UV、时长等指标,我们最关注的是真实成交量。哪怕初期成交量很少,对我们都有着重要意义“,秦致强调。

    不过,“奚落“天猫的汽车之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天猫的反制。尽管此前有传闻称阿里巴巴有可能入股汽车之家,但至少截至目前,双方在汽车电商方面还在角力。

    汽车之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上周,阿里巴巴除了向各媒体发出商标法律文件阻止汽车之家双十一广告上线之外,还在百度、360等平台,以大客户的身份阻止汽车之家购买双十一期间的优质广告资源。此外,10月30日晚,汽车之家投放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资源被新浪微博下线,而此时投放广告期尚未结束。新浪微博对此的解释是,高层指令必须立马下架汽车之家所有的广告投放资源。

    评:天猫汽车、Truecar等汽车电商平台,归根结底做的是营销的买卖。汽车电商在线全款售卖,汽车电商和消费者之间直接完成交易,并且以实际销售量作为衡量标准,才是真正的汽车电商。
 

 
 
2.车龄渐出保修期 博世售后瞄向特许加盟
 

   作为领先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及售后服务经营商,博世售后服务不再满足原有的维修、保养店经营模式,近期开启了特许加盟业务。全新的特许加盟网络未来将采用“博世车联”作为中文名字,为多品牌和车型提供专业、可靠的一站式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记者了解到,其中“车联”两个字共有三种意思:1、博世与特许加盟商的联合、联盟;2、所有加盟店之间的联合、联盟;3、与其他优质零部件产品供应商的联合、联盟。

    如上述所讲,目前车主对汽车售后服务品质需求提升,不仅要求提车及时、维修到位,同时还对个性化服务的完善性、车辆维修后的清洁度、售后追踪等较为在意。

    除了服务品质的提升外,目前市场上诸多的维修站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诚信体系缺失、现有的技术能力跟不上越来越复杂的车辆配置和技术要求、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维修技术人员缺失等等。

    市场需要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维修店出现。“博世车联”将以统一的标准,为全国范围内的汽车用户提供一站式高标准汽车服务。服务范围涵盖面向多品牌和车型的维修、保养、发动机诊断、制动检测、悬挂和四轮定位、车身修复、汽车喷漆和美容等。此外,特许加盟网络将为汽车用户提供来自于博世及其他合作知名品牌的配件,以确保品质。并对各维修店培养输出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袁旭明表示,未来两年中,博世还将在上海、广州、西安,继续开设三家直营店,一方面根据不同的地域做不同的探索和调整,另一方面可以针对特定的地域提供就近指导和服务。

    经过三年的努力探索,博世车联项目终得瓜熟蒂落。今年10月份,项目得到了政府机关和行业部门的批准,11月3日,项目正式启动。此外,北京直营店在两年的运营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共服务超过52个品牌车型,维修车辆达1.3万多台,准时交车率达95%,客户满意率超过98%。这对于一个新的维修站来说,已经算非常好的成绩。

    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营,“博世车联”特许加盟商将始终获得来自博世的全方位服务与支持。博世将建立一支由超过100名顾问组成的专业咨询团队,为特许加盟商提供包括建店规划、设备管理、商业策划、维修站运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博世还将通过提供一系列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便捷的零部件及设备采购解决方案、全面的培训项目及领先的IT系统,帮助特许加盟商提升服务水平与运营效率。此外,特许加盟商还将获得市场宣传、技术热线、数据库等多种增值服务。

    对于加盟商的选择条件,袁旭明指出,首先,会邀请博世原有的维修店、保养店加入;其次,希望市场上有行业经验的店面加入;最后才会逐步向独立投资人开放。他说:“我们希望投资者一旦做次项目,就一定要做成功,这不是仅仅投钱就可以的。”

    “受益于博世的全方位服务和支持,‘博世车联’特许加盟伙伴将能够以统一的高标准服务于中国汽车用户。”袁旭明表示,“到2014年年底,我们计划发展50家特许加盟店。在未来三年内,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家。

    得益于博世在汽车技术领域128年的积累,博世汽车服务在全球市场拥有超过90年的汽车服务专业经验,开设了16,500家维修站,已成为全球独立汽车售后市场最大的服务网络之一。自2001年起,博世就开始为中国汽车用户提供涵盖检测与保养、常规机修、轮胎与悬架维修及发动机管理等全方位汽车维修和保养服务。凭借对中国汽车服务领域的深入了解及两家博世直营店的成功运营经验,博世将携手合作伙伴,通过对特许加盟网络的建立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日益成熟的中国汽车售后市场。

    评: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尤其平均车龄增高,这块蛋糕更加香气逼人,同时意味着竞争亦会加剧!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汽车知识的深化,对汽车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这些要求将呈现多样化的状态。这将意味着汽车售后服务必然会走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

 
 
3.美仅四分之一银行从事次级汽车贷款业务 
 

   据美联储周一公布的高级贷款官员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国内的银行仅有四分之一在从事发放次级汽车贷款的业务。

    报告发现,在美国国内的76家银行中,仅有19家从事这项业务。这些银行报称,今年它们并未放宽次级贷款的放贷标准。

    美联储称,来自于这些银行的数据表明整体汽车贷款“今年迅速增长”。据该报告显示,银行仍在继续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标准,但这些公司的承销要求仍在某种程度上比过去10年中的平均水平严格。报告还称,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仅有一小部分大型银行放宽了针对优质住房抵押贷款的标准。
 

 
 
4.打通资金完善产业布局 华晨成立金融公司
 

   前阵子,华晨汽车与西班牙商业银行、东亚银行正式在金融领域展开合作,三方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签约仪式,成立华晨东亚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并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据悉,在2012年三方通过旗下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投资在中国成立一间从事汽车金融业务的合资公司;华晨汽车、西班牙商业银行、东亚银行将分别拥有合资公司55%、22.5%及22.5%的股权。

    早在1992年,华晨汽车旗下华晨中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车企业。华晨汽车充分整合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以资本为纽带调动要素市场、开发产品市场,利用国外资本市场发展中国自主品牌,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这种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扭转了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发展资金靠政府支持的现象。2010年,华晨汽车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发行20亿元短期融资券,这是全国首单含CDS概念的短期融资券,引来了中国汽车业界的啧啧称叹。

    如果说华晨汽车在金融市场的多渠道融资开创了多个先河,那么通过内部调整、外部并购重组进行资本运作,更是华晨汽车的得意之作。2013年,新晨动力的成功上市,更体现了华晨汽车做大做强发动机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是华晨汽车拓宽融资渠道的重大举措。在强大资金的支持下,华晨与宝马的合作也取得了深入的进展,今年6月,由宝马授权的N20发动机已正式投产,华晨汽车也因此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唯一一家取得当代先进发动机技术的中方企业,实现了3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市场换技术”的夙愿。

    同时,华晨汽车依托华晨宝马合资公司、大连专用车基地等高收益资源项目,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资本运作,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实现资本市场与汽车产业的进一步互动。

    祁玉民带领华晨管理团队提出“大飞机”的发展战略,作为华晨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已经成功为华晨引领出一条“多、快、好、省”的发自主品牌的道路。此次,华晨汽车与西班牙商业银行、东亚银行的强强合作,将为中华、金杯两大自主品牌在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秉承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华晨汽车将成功走上打造中国自主高端品牌之路,实现华晨的中国汽车梦!

    评: 华晨东亚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将在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领域进行开发和投资,全方位开展金融业务,这是华晨汽车以国际化战略眼光,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打造全产业链业务,使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是实现实体经济与产业资本的良性互动的又一大举措。
 

 
 
5.自主品牌陷入“质量越好 销量越差”的中国式困局
 

   中国车市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刺激了中国国产车质量不断提升。根据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的2014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2014年,中国豪华车市场每100辆新车的平局问题数为58个,主流汽车市场为110个。

    但是,虽然9月份自主品牌市场止跌回升,但是没有根本改变销量全年下滑的局面,七年来自主品牌质量逐年攀升,但是从2011年开始出现的质量愈好但是市场份额不断下行的困境,迄今仍然未能彻底扭转。

    虽然个别本土车企在新车质量上已逐渐向主流合资车企靠拢,但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在制造类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上。在自主品牌汽车本身问题的分析中发现,风噪声过大是新车质量的首要制造类问题,油耗量过大是新车质量的首要设计类问题;而在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差距分析当中,发动机有不正常杂音是制造类差距最大的问题,空调开启后发动机没力是设计类差距最大的问题。

    J.D.Power全球产品咨询副总裁乔杰表示:“根据研究预测,2014年,中国本土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差距缩小到历史最低点,保持类似的进步幅度,本土品牌将在2018年在产品质量方面达到国际水平。”

    新车质量直接影响车主的推荐率和再购买率,自主品牌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而不断提高汽车质量,诸如风神、传祺、吉利等品牌早已把汽车质量放在发展的首位。但是,中国自主品牌的质量在稳步提升,本土汽车品牌的发展态势日趋恶劣,截止到今年9月,中国自主品牌的销量已迎来了12连降。自主品牌陷入了“质量越好,销量越差”的矛盾中,这似乎与J.D.Power自主品牌成长日益趋好的评价并不相符。

    对此,J.D.Power亚太公司梅松林博士解释是,一方面,在自主品牌在发展初期,并不注意产品质量,这给中国的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现在想扭转形象并不好弥补;另一方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确实提升很快,但中国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存在真实质量与想象质量之间的误差,这种差距是需要通过时间来一点点消除。

    今年8月,J.D. Power亚太公司发布了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SM(NVIS),调查显示尽管二线和三线城市车主遇到到新车质量问题更少,但中国汽车消费者在二线和三线城市对于自主品牌的购买意向率分别下降至16%和20%,并且这种下降率扩大的可能性非常大。

    评:自主品牌一直致力于提升新车质量,成绩斐然。与此同时,自主品牌长期忽视品牌形象与影响力的建设,致使消费者缺乏对自主品牌正确的认识,从而丧失了对自主品牌产品的信心。虽然新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直接解决问题。还需要采取更多市场营销和宣传手段来加强品牌建设。
 

 
 
6.险企交强险亏损 预计赔付成本继续增加
 

  2013年度交强险信息近日披露完毕。2013年度,50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共有15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仅为三成。而35家亏损的公 司多为连续亏损,2013年新获批经营交强险业务的8家公司更是全线亏损。同时,实现盈利的公司多是依靠分摊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亏损,真正实现承保盈利的公司屈指可数。

    据统计,2013年度,15家实现交强险业务盈利的保险公司分别为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太平财险、国寿财险、阳光产险、中华联合财险、大地保险、都邦财险、信达财险、安华农险、永诚财险、鼎和财险、安盛天平财险、阳光农险和华农保险。

    在2013年度盈利的公司中,太平洋产险、太平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财险、信达财险、鼎和财险等6家公司更实现了交强险业务扭亏为盈。

    在50家经营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共有18家的交强险保费规模超过10亿元。而在2013年度实现盈利的15家公司中,其中11家公司的交强险保费规模均超过10亿元。大中型公司的保费收入优势成为其业务实现盈利的基础条件。

    同时,15家盈利公司中,共有7家经营利润超过亿元,其中平安产险以15.27亿元的经营利润居于首位。此外,太平洋产险、太平财险、国寿财 险、阳光产险、中华联合财险、大地保险分别取得经营利润7.26亿元、2.26亿元、1.76亿元、1.72亿元、1.14亿元和1.05亿元。

    从累计经营情况看,至2013年末,50家公司中仅有7家公司的交强险业务为累计盈利的状态,分别为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安盛天平财险、阳光产险、大地保险、安华农险和阳光农险。

    各公司交强险报告显示,公司经营利润为已赚保费与赔款、经营费用之差,再加上分摊的投资收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2013年度行业交强险信 息显示,2013年交强险承保亏损43亿元,而由于实现分摊投资收益的增长,行业交强险经营利润才得以由负转正,最终实现经营利润2亿元。

    交强险报告显示,2013年度平安产险、太平洋产险、太平财险、都邦财险、安华农险、阳光农险分别实现分摊投资收益9.76亿元、5.00亿元、0.76亿元、0.42亿元、0.19亿元和0.03亿元。

    同时,15家盈利公司中,分摊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过100%的共有信达财险、国寿财险和太平洋产险3家公司,分摊投资收益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4.84%、306.72%、156.77%。

    换言之,交强险业务的投资收益实则受益于行业资金运用政策的放开。而同时,面对行业443亿元的承保亏损和多数公司的累计经营亏损,要实现交强险“不盈不亏”的目标,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又是一大考验。

    15家盈利公司中,11家公司由于交强险保费规模超过10亿元,在披露交强险专题审计报告的同时还披露了交强险精算报告。综观各公司交强险精算 报告,近年来,各公司交强险最终赔付率变动基本稳定。而在赔付成本发展趋势方面,各公司最终案均赔款基本呈走高态势。同时,多家公司都预测,未来交强险业 务赔付成本将继续增加。

    评:随着各地人伤赔偿标准依据当地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的增加而增加,以及各地陆续实施城乡赔偿标准的统一,交强险最终赔付率还将会有所上涨。同时由于责任限额大幅度提升及人伤赔偿标准逐年提高,案均赔款逐年上升,随着医疗费用及人伤赔偿标准的逐年上升,该数据仍将持续上升。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