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42-12月5日
发布时间:2014-12-06 00:03:35 浏览量:2179次
|
新闻详情
|
|
1.或命名“@3” 曝海马M3电动版申报图 |
|
日前,我们获得了一组海马M3电动版车型的申报图,通过新车尾标显示,该车或命名为“@3”,其搭载的是一台可输出41马力的电动机。
海马M3电动版车型的造型与目前在售的普通版海马M3基本保持一致,新车尾部左上角的“@3”标识很可能代表该车未来的命名。据悉,海马M3电动版将配备185/60 R15尺寸的轮胎、LED日间行车灯以及后部倒车雷达等配置。另外,新车还将提供快充模式。
动力系统方面,海马M3电动版配备的是一台可输出41马力的电动机。关于该车的续航里程以及其他方面信息,目前我们还尚未获悉,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关注该车消息。
|
|
|
2.2015年推出 绅宝小型SUV X25谍照曝光 |
|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一组绅宝全新SUV的测试谍照,该车很有可能是北汽绅宝将在2015年推出的绅宝X25。



绅宝X25定位于一款小型SUV,从本次曝光的谍照来看,测试车很有可能借D20的车身进行伪装,其车身线条、外后视镜、后挡风玻璃等部位都与D20完全相同。不同的是新车的前大灯与进气格栅或采用整体式设计,雾灯也有可能会发生改变。
在动力上,这款车或将搭载与D20相同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6马力,峰值扭矩为148牛·米。在传动系统上,与发动机匹配的或将是5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箱。
|
|
|
3.配置比较丰富 北汽幻速H2内饰图片曝光 |
|
日前,我们获得到北汽幻速H2的内饰图片,新车内饰风格偏向年轻化,同时还具有一些同级别少有的配置。另外该车还配备了6速AMT变速箱。


北汽幻速H2的内饰设计与北汽威旺M20相似,不过幻速H2对细节进行了升级,例如采用了尺寸更大的液晶屏,并且具有收音机、蓝牙、GPS导航、多媒体、倒车影像等多种功能。



幻速H2的仪表盘设计也进行了升级,中部配备了彩色的液晶屏,可以显示油量等车辆信息。此外我们通过一些细节图片还能发现,该车还配备了发动机一键启动、可电子调节的后排空调出风口、电动调节外后视镜、多功能方向盘等。


外观上,北汽幻速H2融入了家族式设计风格,其中前格栅上部采用了双幅装饰条,底部格栅则为梯形,同时该车还配备了车顶行李架,尾灯造型也运用全新设计。在车身尺寸方面,北汽幻速H2长宽高依次为4520/1720/1783mm(加行李架为1825mm)。

动力方面,北汽幻速H2搭载1.5L发动机,该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3马力(83千瓦),最大扭矩为150牛·米,传动部分匹配手动或6速AMT变速箱。
|
|
|
4.或2015年3月上市 东风标致308S更多信息 |
|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东风标致旗下最新车型标致308S最快将会在明年3月份正式上市。


东风标致308S基于海外标致全新一代308车型打造,新车已在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亮相。在外观上,其在很多地方保留了海外车型的造型设计,不过新车将发动机舱盖上的狮子LOGO移到了进气格栅中央。在车身尺寸上,该车长宽高分别为4255/1820/1480mm,轴距为2620mm。
配置方面,东风标致308S高配车型将使用LED光源的前大灯,低配车型则使用卤素大灯。此外,根据配置的不同,新车还会搭载彩色液晶显示屏、全景式天窗、自动启停系统、电子手刹等。
在动力方面,东风标致308S车型将搭载1.6L、1.2T和1.6T三款发动机,其中1.2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6马力,最大扭矩为230牛·米,而1.6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67马力,最大扭矩则为245牛·米。在传动系统上,1.6L发动机和1.2T发动机配备的是5速手动或6速自动变速箱,1.6T发动机匹配6速自动变速箱。
|
|
|
5.自主品牌发展再现学韩论 |
|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自主品牌仅占到30%的市场份额。
一直以来,自主品牌通过低价竞争策略赢得市场,但随着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和合资产品价格不断下探,一部分自主品牌发展遇到困难。自主品牌竞争战略急需转变,其中如何提升产品品质成为战略转变的关键所在。
在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韩国汽车产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自主品牌出路这一话题成为与会专家的讨论热点。
“重量轻质”是自主品牌面临首要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在产品品质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汽车工业品质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认为,品质是品牌的基础,而品质的保障主要靠体系建设与正规流程。过去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强调质量,但只是表面功夫,刻意追求销量,追求利润,最后牺牲的都是质量。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举例说,一些企业在产品设计初期,售后部门漠不关心,不闻不问,认为参不参与与己无关。但实际上只有让售后部门参与到前期设计环节,才能有效降低产品的事故率。但现状却是该参与设计的部门不参与,后期出了问题,再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去弥补损失。“产品质量是用户第一要素。”尹同跃谈起产品质量颇为感慨,“质量就是比对手好一点。质量是全过程验证的过程,这样做事情虽然要慢,但做的要更为扎实。”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自主品牌一方面质量在提升,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在减少,但是品牌力却在下降;究其背后的原因是,虽然自主品牌新车质量在提升,但是车辆的耐久性依然与合资品牌存在很大差距。
自主品牌长期面对三大挑战
虽然在今年9月份,自主品牌结束了十二连降,市场份额同比回升0.2%,但徐长明认为,从长期来看,自主品牌还面临三大挑战。
首先,自主品牌相对成本优势下降,外资品牌规模成本优势与要素价格,合资优势上升且价格深度下探,例如东风日产、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合资企业部分车型的价位已经下探到5万至6万元的区间。
其次,汽车综合使用费用(包括限购、拍牌、油价、停车费等因素)的提升不利于低价自主品牌车的发展。
第三,一二线市场消费需求升级加速,自主品牌适应难度加大。以北京为例,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2010年内的20.3%下降到2013年的10.9%,豪华车的占有率同期从10.4%上升到21.5%。北京市场A0级以下车型的占比从2010年的17.9%下降到2013年的8.9%,同期B级以上车型的占有率从32.5%上升到46.2%。
学韩论再度袭来
韩国汽车工业与中国有过类似的经历,发展初期汽车质量水平与日本、欧美企业有相当大差距。经过近二十多年来的不懈努力,韩国汽车产品品质得到国际广泛认可,韩国现代汽车也跻身到国际汽车企业前列。深入研究韩国汽车提升品质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此,现代汽车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表示,现代汽车高层的“品质优先战略”强力推进是现代·起亚汽车品质提升的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每个汽车企业都知道,但为什么韩国汽车能成功?
赵福全一针见血地指出,韩国人是真正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个道理落地了,而且做到了极致。从战略一开始就要制定产品到底遵守什么样的质量标准,在质量和成本相矛盾的时候是选择质量还是选择成本?在销售不好时是放水,还是坚守质量?面对这种选择的时候,区别就出来了。相对于韩国企业,很多自主品牌选择的是利益,而不是质量。
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中国汽车的根本出路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而打造品牌的根本是品质,而且要建立打造高品质的体系。”尹同跃表示,“我们之前花了很多钱搞技术创新,但是后来发现仅靠技术创新不一定能帮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而建立体系才可以给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
赵福全认为,自主品牌的十二连降是过去十年中国车企种种弊病的集中爆发,主要表现就是没有造出好产品,“一代车的开发周期是5至8年,现在出了问题要回到过去找原因”。他同时呼吁媒体,不要过度关注企业短期的销量表现,而应当从长远角度分析看待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人工成本的逐年攀升,自主品牌基于人力成本低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但赵福全认为,人工成本的上升,并不意味着总成本一定会上升。
赵福全提供了一组数据证明,目前国内新车开发成本中,人工成本只占7%,而这一部分成本的上升,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部分去弥补。例如,通过体系建设的力量、管理流程的改进与高新技术的应用,将占比最大的能源成本与质量成本进行优化,降低废品率、滞留率,提升溢价力。“理论上,好的产品是不需要售后的,售后实际上是在擦屁股。”赵福全表示,低价产品高返修率,加重了厂家售后的负担,是中国车企过去十年严重的弊病,这一部分成本原本是可以通过提升品质来摊薄消除的。
尹同跃举例佐证了这一观点:“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奇瑞汽车2013年诉赔费用有9000万元预算没有花出去,2014年这个数字预计会达到1.5亿元,我们的做法收到了显著成效。”
赵福全认为,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全过程全体系各个部门协同合作的结果。产品定位首先要清晰,中间检测环节不能缺漏,全体系进行成本优化控制,整零关系要合理,这是全方位的事,自主品牌缺乏的恰恰是精益求精的文化与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面对自主品牌与日俱增的压力,徐长明在研讨会上呼吁,技术政策要与自主品牌技术进步的步伐保持均衡,以便为自主品牌留出时间。“以环保标准为例,应该首先淘汰整体存量里高度污染的车辆,而不是一刀切地全部要求达到国五标准。”
徐长明同时建议,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为自主品牌腾出发展空间,比如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出租和租赁用车尽量考虑自主品牌。
【简评】政策支持要具有普惠性,不要过于向国有企业倾斜,而要兼顾民营企业的利益。
|
|
|
6.上海大众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58万超去年销量 |
|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上海大众汽车2014年累计销量已突破158万,提前一个半月超过去年全年销售总量。
根据乘联会和中汽协的分析,2014年车市虽有增长但是整体放缓。截至今年1-10月的数据显示,整体车市同比增长率为12.9%。而上海大众汽车今年 1-10月销量同比增长14.5%,其中大众品牌同比增长13.8%,斯柯达品牌同比增长18.4%。无论是企业整体销量还是旗下单一品牌表现,均跑赢大 盘。
能在大势放缓的情况下保持稳健的增长,与上海大众汽车的企业综合实力有关。目前,上海大众汽车产品谱系丰富,新产品的推出节奏合理,旗下大众品牌与斯柯达品牌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
大众品牌方面,在A0级车市,Polo品牌继续领军细分市场,旗下New Polo、Cross Polo、Polo GTI满足了更细分的市场需求。在A级车市场,Santana桑塔纳品牌和Lavida品牌旗下车型分别引领各自细分市场,其中Lavida品牌更是凭借 丰富的产品序列基本实现了对A级市场的全面覆盖,月均销量超过四万台。在B级车市场,Passat帕萨特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194,930辆,位居B级 三厢轿车细分市场销量榜首。在SUV方面,Tiguan途观前10个月累计销售208,659辆,同比增长24%。尽管2014年SUV市场新车频出,途 观仍以月均销售突破2万辆的成绩持续热销,稳居SUV市场领军地位。在MPV市场,Touran途安增长稳健,前10个月实现累计销售30,549辆。 2014年是上海大众汽车30年,今年大众品牌不仅推出了7款30年纪念版车型,首款中高级轿跑Lamando凌渡也在广州车展上启动预售,并将 进一步丰富产品谱系。
斯柯达品牌方面,在A0级车市,Fabia晶锐1-10月累计销量达17,083辆。在A级车市场,Rapid昕锐表现亮眼,1-10月累计销售 64,316辆。Octavia全新明锐市场表现稳步增长,10月实现销售12,061辆,助推明锐品牌1-10月实现累计销售90,528辆。今年4月 上市的Rapid Spaceback昕动赢得了超高人气,截至10月累计销量达14,522辆。在B级车市场,New Superb速派1-10月累计销量为25,050辆。SUV车型Yeti野帝凭借硬派卓越的性能和品质,1-10月实现销售14,870辆。, 在刚刚落下 帷幕的广州车展上,斯柯达品牌全新概念车Vision C也首次与中国消费者见面,展现了斯柯达品牌全新设计语言。
在为中国消费者不断提供更多新产品的同时,上海大众汽车也不断发展服务和网络。目前,上海大众汽车已在全国建立了1400多家营销网点,形成了国内布点最多、覆盖最广、体系最完善的营销服务网络。
30年的滚动发展,上海大众汽车以不断完善的产品线与广大消费者共同畅享高品质的汽车生活。未来,上海大众汽车将继续秉承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更优质、安全、环保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回馈广大消费者。
【简评】过往的里程只是记录,崭新的纪录更待书写。
|
|
|
7.上汽集团自主业务前三季度亏损39亿 |
|
但2014年自主品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十二连降”,严峻的市场环境并没有给陈志鑫转亏为盈的机会。根据搜狐汽车数据库显示,2014年1-10月份,上 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的总体销量为14.35万辆,同比下滑18.92%,距离26万辆的年度目标相距甚远。如果要实现盈利或者不亏损,在未来2个 月内,上汽集团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的销量必须超过8万辆。这对上汽乘用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2014年成自主品牌重创年
随着越来越多城市施行限购、合资品牌不断下探,从2013年9月份起,中国自主品牌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时期,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十二连降”的残酷局面。为此,于10月份以来,已经陆续披露的第三季度财报都有点“难看”。
隶属于一汽集团的自主品牌一汽夏利成了“亏损王”,亏损近7亿元,同比下滑600%。而系属同门的一汽轿车虽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5.76%,但净利润还是同比下滑了68.37%。同样出现赤字的还有江淮汽车,这也是江淮汽车五年来的首亏。
而在新能源车经营地风生水起的比亚迪同样面临利润下滑的尴尬。有自主品牌盈利“常青树”之称的长城也出现了利润消褪了,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了9.49%。在众多自主品牌出现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唯独长安汽车逆势飘红,净利润同比增长155.23%。
稳坐国内汽车市场头把交椅的上汽集团,其自主品牌连年亏损,让投资者们非常不满。在今年6月份一场股东分红的大会上,一位投资者便向刚履新的“双陈”频频发难:“作为国内汽车领先制造商,如果自主品牌做不大,销量再大又有多大意思?”
FT中文网的报道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它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大众(Volkswagen)的合资公司都经营得非常成功,合计为其带来223亿元人民币的产权收入,这让伯恩斯坦 (BernsteinResearch)分析师Robin Zhu禁不住问:“上汽集团为什么不能干脆只生产大众和雪佛兰(Chevy)呢?”
根据搜狐汽车数据显示,2014年1-10月份,上海大众的总体销量为126.22万辆,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三,而上海通用的总体销量为137.69万, 在所有企业排名中位居第一。国内三大车企之一的一汽集团的合资公司业务同样赚得盆满钵益,一汽-大众的总体销量108.06万辆,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四。
作为中国最早在汽车制造领域探索经营的汽车企业,如一汽集团、上汽集团以及东风集团,其自主品牌业务不仅拖集团利润的后腿,其销售体量更是不如民营车企等后起之秀。
【简评】在自主品牌板块领域,占据国内汽车市场前三位的三大国有车企都要倒挂着,末位排队了。
|
|
|
8.累计在华销120万辆 斯柯达明年推2款新车 |
|
“斯柯达在华累计总销量已达120万辆。”12月4日,斯柯达中国总裁韩麦安在上海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10月份,斯柯达销量为25500辆,同比增长19%。“斯柯达在华销量实现了二位数增长。今年前11个月实现了创纪录的业绩。”
在经历了去年在华销量下滑后,斯柯达今年终于恢复了两位数增长。上海大众的今年的销量数据显示,1-10月销量同比增长14.5%,其中大众品牌同比增长 13.8%,斯柯达品牌10个月的累计销量达到22万辆,同比增长18.4%。上海大众斯柯达营销事业部执行总监Thomas Owsianski今天透露,2015年将推出2款新车型,具体尚不便透露。
2013年中国市场为斯柯达贡献了22.7万辆的销量,但较2012年的23.6辆下滑了3.7%。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此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斯柯达销量下滑主要原因是产品较少。今年上半年,上海大众斯柯达先后推出Rapid Spaceback昕动、Octavia全新明锐以及Yeti野帝都会系列车型。随着车型的增加,斯柯达在中国的销量开始抬头。
一直以来,斯柯达在品牌力方面的诉求和运作与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并不同步。不过,随着在华销量的提升,品牌塑造已经成为斯柯达在华战略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此 前在广州车展刚刚亮相的五门轿跑概念车Vision C代表了斯柯达未来的设计方向。“Vision C意味着斯柯达将从过去的强调实用性转向注重情感性。”Vision C设计师斯柯达汽车设计部主管Jozef Kabaň告诉记者,这款车在欧洲和亚洲都引起了共鸣。
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2018年中期规划中,斯柯达品牌到2018年将实现全球销量150万辆的目标。
【简评】 目前来看,一这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据全国乘联会统计,11月中国广义乘用车销量171.01万辆,同比增长5.0%,累计总产量1692.44万辆,同比增10.3%;狭义乘用车销售164.67万辆,同比增长3.6%;SUV销量38.73万辆,同比增长8.8%。 |
|
2.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上汽通用五菱共计销售新车158,060辆,今年1-11月,累计销量达到1,639,682辆,同比增长12.2%。 |
|
3.上海-LMC Automotive预测,中国的轿车、SUV以及MPV 销量在2015年时可能会增长9%,相比今年10%的增长率略有下降。 |
|
4.据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消息,日前,四川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4年12月10日起,召回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期间生产的F99MT、F10MT、F12MT轻型客车,共计7966辆。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