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2848-12月15日
发布时间:2014-12-15 14:58:11    浏览量:2004次    

新闻标题

 
产品信息  
1. 吉利GC9将12月15日首发亮相 搭三款动力  
2. 共计8款车型 北汽新能源车规划曝光  
3. 2015年3季度上市 江淮瑞风S2效果图曝光  
4. 2015年一季度上市 别克新一代英朗消息  
行业信息  
5. 破千万辆背后的故事 上海通用再踩“加速器”  
6. 机动车"油改气"拟叫停 因改装质量存风险  
7. 乐视解密“SEE计划” 贾跃亭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  
8. 东本纠错 新思铂睿调整定位再战中高端市场  

新闻详情

 
1.吉利GC9将12月15日首发亮相 搭三款动力
 

 12月15日,吉利GC9将正式发布。作为吉利品牌全新中级车,吉利GC9延续了此前概念车的设计元素,配置丰富且提供多款动力选择。吉利GC9将于12月15日在北京亮相,届时还将公布全新的吉利汽车品牌内涵和愿景,GC9的全新中文名称等。根据之前消息,吉利GC9预计售价区间为15-25万元。

吉利GC9

吉利GC9

外观方面:吉利GC9是吉利汽车基于KC平台打造的首款中级轿车,车身设计中融入了水波涟漪、中式拱桥、华夏回纹等中式元素,据悉吉利产品未来全新的造型设计语言和趋势也由此体现。

吉利GC9

配置方面:吉利GC9配备了驾驶座椅12向电动调节、后排VIP座椅可调、HUD抬头显示仪、360度安全影像、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以及国际顶级品牌哈曼音响系统等。

吉利GC9

吉利GC9

 动力方面:据悉吉利GC9将搭载1.8T、2.4L和3.5L V6三款发动机。1.8T发动机最大功率163马力;2.4L发动机最大功率162马力;3.5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245马力,传动匹配的是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2.共计8款车型 北汽新能源车规划曝光
 

 日前,国内媒体报道了北汽新能源车在未来两年内的整体规划。目前北汽新能源正在研发的车型有4款,策划车型3款,预研车型1款,规划车型1款,共计8款新能源车型,涵盖了大、中、小系列产品规划。

北汽新能源 北汽新能源E150EV 2014款 两厢 科技版

 据悉,代号为C30DB、C33DB、C70GB和M30RB等四款正在研发的车型主要是针对现产品的技术改进,改进方向为制动能量回收技术、轻量化和智能化等三大方面。如磷酸铁锂电池容量由60毫安提升至80毫安,整车续航里程提升至200公里。

   安全方面,新型动力电池实现IP67防护等级,并大量应用轻量化技术应用,动力电池箱盖体则减重质量20公斤,减重率超过30%。

   此外,代号为C10IB、C50EB、C71GB等三款车型为新产品开发,其中C10IB为微型车,C50EB为紧凑型车,而C71GB为中型车,这三款车型有望在2015年面向市场。而代号为C80GB的中大型车则计划到2016年。

 
 
3.2015年3季度上市 江淮瑞风S2效果图曝光
 

 日前,我们得到了一张江淮瑞风S2的效果图。据了解,这款车将会在2015年第三季度上市。

江淮汽车 和悦S20 2014款 基本型

 从效果图看,瑞风S2的外形设计非常时尚。该车采用了江淮最新的设计,进气格栅为不规则造型,与前大灯相连,看上去更有冲击力。另外,我们还能看到,这款车后门采用的是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动力方面与瑞风S3相同,瑞风S2将搭载一台1.5L发动机,匹配6MT或CVT变速箱。

   据了解,瑞风S2的定位要低于瑞风S3,是一款为首次购车者打造的入门级小型SUV。该车预计会在2015年第三季度上市,未来还将出口至海外市场。

 
 
4.2015年一季度上市 别克新一代英朗消息
 

 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上海通用别克新一代英朗车型将会在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新车将有可能搭载一台1.5T发动机。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之前,我们曾曝光过上海通用新一代英朗的路试谍照,新车整体采用了较为严格的伪装,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新车的进气格栅面积更大,其可能采用了与海外别克全新Verano车型相似的设计。

   在动力上,预计新一代英朗将会搭载一台与别克全新Verano相同的1.5T发动机。关于这款车的更多消息目前尚不明了,未来我们将会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报道。

 
 
5.破千万辆背后的故事 上海通用再踩“加速器”
 

 短短17年时间实现销售汽车一千万辆,上海通用再次创造了历史。

   “一千万辆”,对于任何一家汽车企业而言都是值得铭记的里程碑,纵观当前的中国市场,完成这一壮举的也仅有三家车企,而为业界所乐道的是,较之上海大众的30年,一汽大众的23年,上海通用实现累计销量破千万仅历时17年,刷新纪录的同时也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上海通用速度”背后的强大体系竞争力,而这也正是推动这家汽车制造公司快速发展的动力源。

   对此,上海通用新任总经理王永清曾给出过总结,上海通用作为国内汽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其发展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是销量的KPI指标,更重要的是品牌和产品质量在内的综合性指标。

   17年严把质量关 4家工厂获全球最高水准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上海通用汽车质量观的核心。上海通用汽车自1997年创建,就视质量为“最高优先”,确立了“标准化、质量是制造出来的、缩短制造周期、持续改进、员工参与”5大原则,并将“全员、全时、全程”的质量体系覆盖完整的业务链。17年来,经过持之以恒的质量文化建设和宣传,“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的质量标准已深入人心。

   在上海通用现代化、多工序的生产线上,每一个步骤均按照北美的FMEA质量控制措施来落实,以保证操作效果的一致性和质量;每一辆整车在发运到最终用户前都会在分销中心和销售商处接受多次整车功能检查,确保用户提到的车具有十全的质量保证。

   目前,通用汽车全球169家工厂中通过BIQ 4级认证的只有11家,上海通用旗下4家工厂均名列其中,分别为全球首家通过BIQ 4级认证的整车厂——上海通用东岳工厂,以及金桥南、北厂、北盛工厂,成为名副其实的通用全球质量领先工厂。

   卓越经营精益求精 上海通用“加速跑”

   上海通用自成立伊始就确立了以用户实际体验为核心、为消费者打造美好汽车生活的企业理念,以此为基础,公司从产品引进,品牌塑造,渠道建设等各各方面都努力寻求贴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在本土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上海通用更是不遗余力,合资公司成立的同一年,泛亚技术中心一并落成,其不仅是国内第一家汽车合资研发中心,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投入规模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目前,泛亚技术中心已经参与了上海通用旗下多款车型的本土化改进和再设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企业“人本”经营理念的延伸,上海通用市场营销的核心价值同样集中体现在用户体验上,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上海通用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实力一直备受行业推崇,其可满足不同消费者多样需求的多品牌差异化营销模式更是被奉为中国汽车营销的教科书。

   当前的国内市场上,受大经济环境的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消费者的需求都面临着重大调整和变化。新形势下,上海通用确立了“卓越精营”的管理理念,全面推动公司整个业务链体系的精益求精,提升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响应能力,夯实覆盖研发、制造、采购、市场等整个业务链的体系竞争力。

   而在产品层面,目前,上海通用已经形成了雪佛兰、别克、凯迪拉克三大子品牌由低向高再到豪华车的市场布局,旗下30多个产品系列涵盖了从高端豪华轿车到经济性轿车的梯次布局,并在高性能轿跑、SUV、MPV、新能源车等各细分市场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体系竞争力

   当然,上海通用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外股东的通力合作和鼎力支持,上汽的国内资源与通用汽车的技术优势、生产制造工艺以及品牌管理经验完美融合,通过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锻造出了覆盖全业务链的体系竞争优势。,而上海通用也成为中外合资企业的一个典范。

   面对新的竞争环境,在业务模式上与时俱进的创新自不可少,目前,上海通用已经开始从单纯的产品为主向以产品全生命周期客户体验及人车生活为重心转变,并不断在车联网、汽车电商、定制服务等多方面创新求进,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提前布局。

【简评】 从2010年成为国内汽车行业首个年销量超过100万的乘用车企业,到现在用时17年实现了1000万辆的累计销量,上海通用向世人展示了何为“上海通用速度”。

 
 
6.机动车"油改气"拟叫停 因改装质量存风险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油改气”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停止在用机动车“油改气”。由于该《征求意见稿》涉及已形成产业链的机动车“油改气”行业及相关车主的用车费用,甚至将影响天然气产业的市场规模。

   近年来,燃气汽车发展迅猛,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实现汽车能源多元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燃气汽车初级发展阶段,部分地区为推动燃气汽车的发展,探索将在用燃油机动车改装成为燃油燃气两用燃料机动车或燃气单燃料机动车等。

   据介绍,由于在用机动车“油改气”不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相关规定、监管制度不完善、改装企业能力参差不齐、在用机动车“油改气”使用的车辆燃气专用装置缺少有效的质量保障及检测等原因,无法保证在用机动车“油改气”车辆的安全性能及合法使用,各地在用机动车“油改气”车辆事故时有发生。

   燃气汽车产能充足 推动“油改气”被叫停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了解到,随着燃气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目前,国内燃气汽车生产企业已超过40家,列入公告的燃气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已能满足市场需求。为确保燃气汽车安全使用,规范和强化对已改装车辆的安全监管,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停止在用机动车“油改气”,加强对已改装车辆的监管。据了解,在用机动车是指按照国家或地方机动车排放标准中规定上牌照并需定期检测的机动车。

   意见包括停止在用机动车“油改气”;加大对已改装车辆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改装行为,严禁私自改装燃气汽车上路行驶,加气站严禁为私自改装燃气汽车加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等内容。

   按照该《征求意见稿》,在用机动车停止“油改气”将影响到现存使用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特聘专家李永昌称,存量用户不可能全部购买新车,此外国内市场的天然气汽车只有10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原装天然气汽车价格比“油改气”成本高也是改装大行其道的原因。

   能明显降低用车费用 “油改气”颇受欢迎

   所谓的“油改气”,是针对燃油发动机汽车进行改装。改装后的汽车,燃油动力系统被保留,加装一套燃气供给系统,车主可以根据需要在汽油和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之间自由切换。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采访车管所及加气站得知,“油改气”的机动车以出租车及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低端私家车居多。据了解,在川东北地区,每台车的“油改气”费用在3500元至6500元左右。

   在达州南城某加气站出口,刚加完汽的捷达车主刘先生说,“其实我们都知道‘油改气’对车辆发动机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但是由于汽油和天然气的价格差距对于低价位汽车的车主有吸引力,所以很多低价位车辆都改装了。而高档车的车主一则爱护车辆,二则对油价支出不敏感,所以不会轻易改装。”

   “‘油改气’确实很划算。”南充市民鲁彬说:“我这普桑车的改装费是6000元多点,按照每天跑50公里计算,一个月能节约500多元,半年就能超额收回改车成本。

   “油改气”风险较大

   在多家保险公司的车险合同条款上,记者都发现了“被保险车辆改装、加装或从事营业运输等,导致保险车辆危险程度增加的,车主应当及时书面通知保险公司,否则因保险车辆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字样或类似约定。那么如果告知了保险公司,“油改气”的汽车还能不能获得理赔呢?记者致电多家保险公司了解到,不同保险公司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达州一家保险公司的车险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即便私家车通知了保险公司,也不能确保理赔顺利。由于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油改气”车辆的险种,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界定事故是否与车主私自改装有关,或关联的程度有多大,大都没有确切的规则可依。

   而《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属违法行为。也就是说,私自改变车辆的颜色和结构等,审车时是通不过的。

【简评】 燃气系统的改装风险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因为没有得到车管部门的认可,保险公司不会进行赔偿,所以“油改气”要三思。

 
 
7.乐视解密“SEE计划” 贾跃亭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
 

 远游海外数月的贾跃亭回国后就放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12月9日上午,乐视网复牌第二天,乐视网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在微博上首次明确了其之前透露过的“SEE计划”将是推出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并附上了两张乐视智能电动汽车的概念图。

   贾跃亭在其微博上说:“移动互联时代,汽车产业面临一场巨大革命。潜行一年的SEE计划复制乐视生态垂直整合的成功模式重新定义汽车,通过完全自主研发,打 造最好的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建立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使中国汽车产业弯道颠覆欧美日韩传统巨头,有效解决城市雾霾及交通拥堵,让人人都能驾驶超级汽车呼 吸纯净空气。”

   其理念是:汽车只是互联网系统的终端,这些众多的大屏不仅仅是显示,而是承载大量的互联网数据交互功能,这就给今后乐视垂直 整合的生态注入了无穷的想象力,车辆配备的操作系统或将是转为汽车打造的“LeOS”系统,配合乐视强大的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它实现无人驾驶、自动泊 车、智能导航、精准定位、基于个人兴趣的搜索。

   该想法与乐视欲通过超级电视布局客厅有异曲同工之处。贾跃亭与微博文字同步放出的宣传海报中有一句话是,“我不只是一台电动车,而是一套完整的汽车互联网生态系统”。这也和乐视超级电视的Slogon如出一辙。

   由于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的横空出世以及整个汽车行业对于变革的渴望,贾跃亭的这一消息发布后,对乐视网的股价带来了极大的提振效应,在微博发出的当天上午,乐视网股价即上涨6.10%。

   事实上,乐视要做汽车早就有迹象可寻。今年早些时候,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曾对外表示,今年年初,乐视与北汽共同投资了位于美国硅谷的一家高科技纯电动汽车的设计公司Atieva,取得了这家公司的第一套研究技术,北汽是第一大股东,乐视是第二大股东。

   据悉,乐视和北汽新能源共同投资的Atieva公司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欧美汽车集团和美国硅谷公司,其工程师中有来自特斯拉、通用、奔驰、大众等车企的专 家,该技术公司已经研发了3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了Tesla Roadster纯电动跑车、雪佛兰Volt插式混合电动车和奥迪R8纯电动跑车等等。

   随后,有消息称,在今年7月,北汽董事长徐和谊曾与乐视CEO贾跃亭在美国硅谷密会。而徐和谊也曾表示过愿意“代工生产乐视汽车”。

   今年8月,搜狐前副总编、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何毅正式加盟乐视,出任乐视车联网CEO兼乐视控股副总裁,负责车联网项目一事,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乐视造车计划的明朗化。

   而此次,贾跃亭的公开宣言则意味着乐视将有望成为首家自主造车的互联网企业。

   巧合的是,11月26日,发改委对外公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

   《规定》中指出,(申报企业)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这被视为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放宽对电动车生产的准入限制,以进一步推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因为此前,国家规定仅允许现有的普通汽柴油汽车生产企业生 产新能源汽车。而众所周知,普通汽柴油汽车生产资质现在已经天价难求。所以,有分析认为,贾跃亭如此高调“宣战”,或意味着乐视已经拿到了电动车生产资质。

【简评】 汽车生产涉及上下游复杂产业链环节,乐视目前可能还不具备资金支持、资源整合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乐视自主造车的进展,还有待观望贾跃亭接下来的具体规划。

 
 
8.东本纠错 新思铂睿调整定位再战中高端市场
 

 用一种对东风本田来说颇为罕见的高密度曝光方式,全新思铂睿日前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上市仪式。

   这一次,重压之下的东风本田没有再任性地为思铂睿定下约架宝马3系、奥迪A4的目标,而是务实的将竞争对手锁定在了凯美瑞、迈腾、蒙迪欧等车型。

   熟悉思铂睿的人都知道,2009年东风本田推出第一代思铂睿,车型源于美版的讴歌Acura TSX。讴歌在美国,那也是曾经创造过年销20万辉煌的主流豪华汽车品牌,所以思铂睿一进入中国,自然被挂上了“小讴歌”的头衔。

   彼时车型数量严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东风本田也希望思铂睿的到来,能够缓解6年时间里一直靠CR-V和思域两款车打天下的尴尬局面。不过思铂睿最终有负东风本田所托。上市至今的5年多时间,思铂睿销量一直徘徊在月销一千辆左右。

   当时,运动型中高级车的市场需求不足被认为是思铂睿销量不振的主要原因,由于标准型的中高级车市场的主要购买群体仍是以公商务市场为主,思铂睿相当于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而对此,从来没有经营过中高级车的东风本田显然对形势和自身资源准备不足。

   并且本田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也没有支撑起思铂睿的定位。一直以来,本田靠小众化的产品避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拿不出更多的车型,本田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足。

   而现在,全新思铂睿的袭来会让东风本田实现逆袭吗?

   资料显示,全新思铂睿的售价为17.98万-26.78万元。为了抓住80后人群的消费力,全新思铂睿的外形更加时尚,而动力总成上的提升则成为了新思铂睿最大的亮点,2.0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备了CVT变速箱,而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则配备了8速DCT双离合变速器。

   并且,市场形势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中国财富人群的年轻化趋势加速,更多的私人群体已经具备消费中高级车的能力,但是传统标准型的中高级车已经不足以满足驾驶和时尚外型上的要求,所以,更加强调动感和驾驭性能为主的私人群体会逐步转向高端运动型轿车。这将是思铂睿的机会。

   只是,尽管如此,东风本田自身的问题仍让思铂睿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数据显示,东风本田10月份国产车和总销量均为25,785辆,去年10月销量36123辆,今年同比大幅下降28.6%。

   这家企业长年以来,在营销上的能力并不足,本地化能力也不强,主要靠抓差异化博生存。但当所有细分市场的竞争都进入到红海之时,东风本田显得束手无策,这让它的市场影响力出现了更大的跌幅。

【简评】 目前整个本田都是试图对以往的战略进行纠错,而鉴于汽车行业是一个长周期性的行业,所以成效还有待观察。那么,这次新思铂睿会完成它一直以来都没有完成的使命吗?答案需要交给时间。

 
 
每日新闻摘要
 
1.从今天起,因燃油泵存在燃油泄漏的隐患,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召回共计559882辆汽车,涉及东方之子、尊驰、骏捷等车型。
 
2.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公布,201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43.05万辆和2107.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1%和6.14%。而11月份单月销量为209.09万辆,同比增长2.30%。这其中,SUV 销量跃升了38%,为414,600辆,而MPV则猛增了43%,为200,800辆。
 
3.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局和德勤12日联合发布《2014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报告》称,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约占全球总产销量的四分之一,已连续五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量首位。2014年前三季度的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突破1700万辆,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市场。
 
4.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申报计划,2013-2015年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据统计,从2013年1月 至2014年9月底,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86万辆,其中2014年1-9月推广2.05万辆。照此计算,2015年新能源汽车若要达到目标推广量,至少需要推广约30万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