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2859-12月30日
发布时间:2014-12-30 13:42:39    浏览量:1991次    

新闻标题

 
产品信息  
1. 预售10万元起 知豆新车型1月11日下线  
2. 2015年推出/命名B60 一汽奔腾新车谍照  
3. 北汽幻速H2即将上市 推1.5L车型/定位MPV  
4. 中控台设计独特 奇瑞风云8内饰谍照曝光  
行业信息  
5. 新产品 谋改革 扩市场 车企明年业绩有望回暖  
6. 深圳突发汽车“限购令” 封锁部分4S店禁止汽车交易  
7. 一场比亚迪股市变动引发的新能源汽车猜想  
8. 反垄断今年开18亿罚单 明年将力破行政垄断  

新闻详情

 
1.预售10万元起 知豆新车型1月11日下线
 

 日前,我们从官方了解到,知豆电动车新车型将于2015年1月11日于兰州正式下线。据悉,此次推出的知豆新车型与此前我们所了解的众泰知豆并不是一款车型,新车将由吉利集团和新大洋集团联合销售。

众泰知豆 知豆 2014款 标准型

 新车整体造型基本借用了众泰知豆的设计理念,目前关于这款车,官方尚未透露更多详细信息,我们获得相关内容后,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补充,敬请期待。

 
 
2.2015年推出/命名B60 一汽奔腾新车谍照
 

 近日,有国内媒体曝光了一组一汽奔腾全新车型在生产线上的谍照,据悉这款车将可能采用奔腾B60的命名,其或将在2015年正式推出。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奔腾B60将与奔腾B50基于同一平台打造,在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六边形的进气格栅设计,两侧的大灯与进气口相连,在灯组内部疑似采用了透镜设计。前保险杠中黑色饰条贯穿了左右,两侧或安装有LED日间行车灯。

   奔腾B60是一款紧凑型车,其定位于奔腾B50与奔腾B70之间。在动力部分,这款车未来可能会搭载2.0L和1.8T两款发动机,在传动系统方面则会使用6速手动或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3.北汽幻速H2即将上市 推1.5L车型/定位MPV
 

 据悉,刚刚于12月下线的北汽幻速H2将于2015年1月20日在重庆上市。先期上市的车型将搭载一台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或6速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

北汽幻速H2正式下线

 外观方面:北汽幻速H2采用了年轻时尚的设计风格,拥有“X”型前脸、犀利鹰眼大灯、俯冲式双腰线、简洁的尾部造型。其长宽高分别为4520/1720/1785mm(加行李架为1825mm)。

幻速H2内饰

 内饰方面:北汽幻速H2内饰采用了红黑运动配色,并配备了大尺寸液晶显示屏、倒车影像、一键启动等智能科技配置,整体风格更为“轿车化”。

  MPV车型近期在国内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而关于北汽幻速H2上市后的表现,搜狐汽车也将继续关注。

 
 
4.中控台设计独特 奇瑞风云8内饰谍照曝光
 

 日前,有国内媒体曝光了奇瑞风云8的内饰谍照,而这也是风云8采用全新命名方式以来的首次曝光。从内饰的设计布局我们推测,目前的设计将会接近于最终的量产版车型,据悉,新车将于2015年第一季度推出。

汽车之家

 从本次重点曝光的内饰谍照来看,奇瑞风云8配备了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中控台采用了独特的设计布局,仪表盘位于中控台的上方正中,并在仪表盘边框处使用了亮银色的装饰,在仪表的下部装配了一块大尺寸的多媒体显示屏,整体内饰偏重于对舒适性的营造。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外观方面,新车的前脸采用了轿车化的设计风格,黑色的前进气格栅边框进行了镀铬处理,头灯组内部使用了分区的设计,并配备了带透镜的前大灯。尾部造型十分新颖,贯穿车身两侧的一体式尾灯组位置较高,这也拉高了车尾的腰线,给人感觉层次感较强。

   动力方面,根据之前的报道,风云8或将搭载1.8L或2.0L发动机,传动系统将匹配5速手动或CVT变速箱。

 
 
5.新产品 谋改革 扩市场 车企明年业绩有望回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日前预计,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的增速将维持在7%左右,与GDP增速基本同步,中国汽车产业平稳发展的趋势将延续。在2015年,带动汽车行业回暖的动力,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快速增长之外,新产品竞争力的提升有望成为车企业绩回暖的直接动力,“一带一路”与国企改革也将为汽车企业估值持续增添动力。

   产品竞争力为成长主线

   从11月各车型发展情况来看,MPV销量表现最为抢眼,同比增长64.3%;SUV同比增长37.6%,增速维持高位;轿车销量同比下降4.7%;微客销量同比下降12.9%。广发证券(000776,股吧)相关分析师指出,高端车型的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整车厂商盈利能力提高。

   汽车业内人士表示,个别车型甚至产品往往会成为车企业绩爆棚的“领头羊”。“2000年我国汽车年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随后进入快速发展 期。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我国汽车销量从209万辆上升到180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1%。2011、2012年,则相对低迷,同 比增速均在5%以下。到了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又大幅反弹至10%以上,其中的主要反弹动力就来自于SUV和重卡的增长。”

   庞大集团(601258,股吧)相关人士指出,SUV是今年增长最快的细分板块。在消费升级、80后90后日渐成为汽车消费主力的情况下,预计未来两年SUV销量依然可以保持30%以上的增速。长城汽车(601633,股吧)、长安汽车(000625,股吧)等以SUV为主打品种的相关车企将直接受益。

   目前部分汽车企业新产品正处于爆发期。除了中国重汽(000951,股吧)的LNG重卡等产品外,长城汽车哈弗H8产品有望在2015年1月上市,江铃汽车(000550,股吧)“撼路者”作为一款非承载的中大型SUV也有望在明年下半年销售,江淮汽车(600418,股吧)等车企也都有拳头产品有望在2015年迎来销量爆发。

   国企改革与外扩市场

   东风汽车(600006,股吧)相关人士指出,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时间窗口开启较早,尽管国内市场增速趋缓,但“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将为车企带来“增量”。

   中汽协相关人士证实,“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符合当前中国汽车产品的主体消费市场定位,有广阔的市场和较大的潜力可挖。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相关国家将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目标国家。

   福田汽车(600166,股吧)相关人士分析指出,中国拥有较多的外汇资产,去国外直接投资进而带动对外工程承包项下的设备出口,是理性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商用车作为工程设备的主体前景可期。”

   对外寻找增量的同时,内部改革动力的提升也有望给汽车企业“添火”。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针对车企的改革预期越发强烈,年初至今,已有上汽集团(600104,股吧)、华域汽车(600741,股吧)、江淮汽车等多家车企进行了相关改革探索。

   中汽协相关人士分析指出,资产注入有利于使企业内在价值得到提升,整体上市可以提升资源价值,而混改则有利于治理结构得到改善、经营效率得到提高,包括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

   目前两市央企类汽车上市公司中,无论是一汽系的一汽夏利(000927,股吧)和一汽轿车(000800,股吧),还是国机系的国机汽车(600335,股吧)和林海股份(600099,股吧),抑或是具有军工背景的长安汽车和中国嘉陵(600877,股吧),都具有较强的改革动力和预期。

【简评】 地方国企方面,虽然仍有不少企业在等待相关改革精神,但在实践中已有不少企业走在前列,如上汽集团、华域汽车、江淮汽车等公司股权激励已经起步,有券商预计2015年有望继续推出更为实质性的改革动作。

 
 
6.深圳突发汽车“限购令” 封锁部分4S店禁止汽车交易  
 

 深圳市政府12月29日17时40分突然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的通告》,抛出“限购令”,同时公布“限外”方案。

   “限购”

   发布会上,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陈惠港宣布了“限购令”。

   12月29日18时起,在深圳全市行政区域内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和指标管理。全市小汽车增量指标暂定每年10万个,视道路承载能力、大气环境保护需要等适时调整,其中“50%摇号,50%竞拍”。电动小汽车也在限购之列。每年10万个小汽车增量指标中,2万个针对电动小汽车。

   自29日18时起,单位和个人购置小汽车、小汽车过户、非本市小汽车转入本市的,应按规定申请取得本市小汽车指标证明文件。

   同时,自29日18时起,深圳全市暂停办理小汽车的注册、转移及转入本市的变更登记,暂停期限不超过25天。此前已签订车辆销售合同的小汽车不受暂停限制。

   “限外”

   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长徐炜还在发布会上公布了“限外”方案。

   12月30日至2015年5月30日,除前往深圳各口岸的外地客车外,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四个行政区域内的其他道路,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非本市核发机动车号牌的载客汽车通行,港澳号牌车辆不受该限行措施限制。

   徐炜表示,“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第一个月内为政策缓冲期,对违反禁行规定的机动车只做警告处理。缓冲期后由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对于此次突然抛出“限购令”的原因,深圳市政府的解释是:深圳机动车增速迅猛,截至2014年12月20日,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14万辆,近5年年均增长率约16%。按照现有态势,到2016年底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400万辆。据测算,届时中心城区晚高峰拥堵时长将从2014年的55分钟拉长至92分钟。因此,采取增量调控措施遏制小汽车增长,是现阶段深圳治理交通拥堵的当务之急。

【简评】道路拥堵只是表象,背后是城市规划和社会资源分布的综合性问题。

 
 
7.一场比亚迪股市变动引发的新能源汽车猜想
 

 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股市暴跌,再次将比亚迪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12月18日,比亚迪H股突生变局:盘中跌幅一度达到46.06%,创下有史以来最大跌幅。随后,A股亦出现了连锁反应跌停。这一暴跌最终令比亚迪股份市值蒸发了102亿港元。对于这次股市的异常动态,各方众说纷纭。

   在众多“传言”中,有业内人士直指比亚迪股价跌停是新能源汽车的“宿命”,认为油价的下跌会直接影响新能源车企的股价。

   对此,在召开的对机构紧急电话沟通会上,比亚迪否认了卢布汇兑损失、巴菲特减持、董事长王传福“出事”等多个传言,并表示目前公司内部并没有异常情况,至于股价异常的原因尚在调查中。

   从12月18日下午至19日早间,比亚迪连发三个澄清公告表示,目前比亚迪经营情况正常,各业务进展顺利,公司基本面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12月19日,比亚迪A 股、H股股价分别回升14.17%、2.85%。

   “股价暴跌后又回升,不排除是比亚迪高管回购的行为。”长期关注股市动态的张恒先生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说。

   股价暴跌引发新能源猜想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销量稳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宝座,并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根据今年9月比亚迪内部人士的透露,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1895辆,环比增长24%。其中比亚迪秦9月销量达1700辆,较上月增长384辆,环比上涨29%,1-9月累计销量已达9473辆。比亚迪今年1-9月新能源车销量已突破万辆,达到11477辆。

   此前曾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汽车行业来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今年是非常好的,这样的股价暴跌是不符合逻辑的。如果与业绩相关,那么在今年上半年机构就该做空它了。”

   既然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跌反涨,那么比亚迪股价缘何出现“腰斩”?抛开爆仓、做空等股市偶发因素,业内猜测主要归结为三类:

   一是比亚迪在俄罗斯有大量业务,而最近卢布巨幅贬值。针对此项猜测,比亚迪方面声称目前出口俄罗斯产品交易金额较小,低于100万美元,且均以美元结算,不存在汇兑损失的问题;

   二是由于纯电动公交车基建投入巨大且采购、维护成本高昂,官方即将修改政策,双源无轨电车将成为替代性选择。这影响了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销量。而事实上,比亚迪电动客车订单并没有出现下降,且订单及出货增长保持良好势头,所以此说亦缺乏支撑;

   三是股票大鳄巴菲特大量减持导致比亚迪股价震荡。巴菲特旗下子公司仍持有比亚迪2.25亿港股股份,巴菲特没有减持股票的任何迹象。

   油价下跌的蝴蝶效应

   除以上三点猜测之外,有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股价波动与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不无关系。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过去几年油价的持续上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节点。“新能源车开始从以研究为主到正式应用的转型”,也是受到油价上涨的促动。

   “原本电动车的价格就高于传统燃料车,只有油价上涨,传统车的用车总成本高于纯电动汽车,才有可能使消费者选择后者。”一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

   那么,油价的持续下降,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接受过程,同时将减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关注程度,这势必会引起新能源汽车行情的变化。

   早前,当国际油价连创新高之时,充电站、电池和电动车概念股无一不得到了热捧。反之,当油价持续走低,这些概念股就很可能走弱。

   油价的下跌会直接影响新能源车企的股价,在业界这并不是什么新的观点。

   另有分析称,虽然比亚迪前三季新能源车业务增长快速,但净利润同比减少,说明该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并未转化为盈利能力,预计将对股价构成一定的利空影响。再加之比亚迪本身估值偏高,被机构做空的可能性很大。

   “油价并非影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唯一因素,不能过分夸大油价下跌对新能源车的影响。”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油价也不可能长期保持这样的状况,加之政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处于上坡趋势。”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看油价脸色

   近来国际油价下跌,会否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业内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与油价是互相影响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第三研究室主 任王金照则从“国际能源供求关系及国际油价未来走势”角度,分析了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性机遇,特别对未来油价的走势做了分析。

   在王金照看来,油价未来走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近期,油价已处于较低位置,但是不排除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中期,油价取决于美国页岩油的成本;长期而言,油价则取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

   国际油价接连下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受到影响,导致投资者调整对其估值。但是,有新能源汽车专家对记者称:“近期原油价格走弱与比亚迪股价波动,对电动汽车在我国的推广前景,不会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简评】 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程度落后其他汽车大国。但尽管如此,根据全球市场趋势,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中国都将是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8.反垄断今年开18亿罚单 明年将力破行政垄断
 

 “反垄断”三个字毫无疑问是2014年中国经济的热点词汇之一:全年反垄断所开罚单粗略计算已接近18亿元,创下历史纪录;奔驰、奥迪、高通、微软等外资巨头在中国政府强力的反垄断执法下纷纷折戟;茅台、五粮液、联通等国内企业也未能幸免。和往年不同,今年反垄断执法打出了“组合拳”,产业链上所有环节都被调查,企业各种垄断行为——无论是横向垄断、纵向垄断,还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都遭到查处。

   2015年将是中国《反垄断法》诞生的第七个年头。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执法部门的工作重心将向加强竞争合规监督和破除行政性垄断转移。打破原有体制下政府和企业之间管理格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政府和市场关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将是最终目的。

   出击 多行业遭反垄断调查

   2014年,中国反垄断调查在多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行业均有所行动。

   自年初开始,国家发改委针对高通展开反垄断调查,打响2014年反垄断的第一枪。高通曾在韩国遭遇过长达三年的反垄断调查,并因对当地客户实行差别性对待被开出两亿美元的罚单。而在手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国家发改委明确了高通涉嫌垄断的方式,高通收取不合理许可费等行为,导致我国手机产业受到打压,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成本也因此增加。

   2013年高通全球专利许可费收入达76亿美元,以中国市场收入贡献比例估算,其中约37亿美元来自中国市场。可以说中国已成为高通公司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以一部3000元出厂价的手机为例,如果按5%的许可费计算,最终将导致手机成本在中国直接上升150元。今年以来,高通公司高层频繁造访中国价格反垄断执法部门,就反垄断调查处理方案交换意见。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高通公司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关部门可能会以较高限度确定处罚比例,罚金或超过10亿美元。截至目前,此案尚未公布最终处理结果。

   除高通案外,2014年发改委反垄断局对汽车行业出手更是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产业链反垄断行动。7月,《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执法机构确认包括奥迪、奔驰在内的多家知名车企存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涉嫌垄断行为。具体而言,汽车企业对整车、配件、售后服务的价格进行限定,对整车和配件的转售价格进行限定,以及原厂配件专供等行为,在中国市场上都屡见不鲜。上述原因导致在中国的汽车售后市场,零整比达到畸高的12:1。除此之外,不同车企还通过互相串联,形成联盟,并恶意抬高相关价格,让消费者的权益反复受到侵害。

   8月,发改委针对汽车市场垄断乱象,接连开出罚单:湖北武汉4家宝马[微博]经销商被罚162万元;日本精工等12家零部件或轴承企业被罚款合计约12.4亿元;一汽-大众被罚2.4858亿元,湖北鼎杰等8家奥迪经销商被罚款共计2996万元;克莱斯勒公司被处罚款3168.20万元,其3家经销商也被罚款共计214.21万元,浙江保险业因制定统一的商业车险代理手续费也被罚1.1亿元……

   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效应随之显现,奥迪、捷豹、奔驰等车企集中下调车辆售价与服务价格。专家表示,调查切走了相关企业的高利润蛋糕,促进价格回归理性,对整个行业也是一次普法教育,将从深层次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亮点 执法机构打出“组合拳”

   高通案和汽车行业反垄断是2014年中国反垄断调查中社会影响最大的两个案例,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就反垄断而言,国家发改委查处了企业及行业协会组织共计335家,其中外资企业33家。纵观这一年的反垄断执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执法机构打起了“组合拳”。

   首先,2014年反垄断执法对象通常并非单一企业,而是覆盖了产业链上的所有机构。以汽车行业为例,车企、经销商、零部件企业、甚至保险商都未能逃脱,真正做到了铲除垄断利益链条上的每个毒瘤。

   其次,反垄断执法针对的垄断行为也变得更加全面。在高通案里,该企业被披露以整机作为计算许可费的基础、将标准必要专利与非标准必要专利捆绑许可等6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这些行为将被一并处罚;而在汽车行业反垄断案中,执法部门更是处罚了相关企业的所有垄断行为,包括车企对经销商进行限制的纵向垄断、车企及经销商互相结盟的横向垄断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执法手段上,相关部门的行动也越来越多样化。据了解,有关部门一改过去的被动局面,主动突击检查已成为我国反垄断调查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人员到日立中国进行突击调查,向日立中国宣传和解释我国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4月2日,日立主动向发展改革委报告了与相关企业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了重要证据。随后,不二越等企业纷纷自首。

   另外,国家工商总局专案组7月28日还对微软公司在我国内地的四个经营场所,即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广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8月6日,工商总局组织北京、辽宁、福建、湖北等4省市工商执法人员,再次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一个经营场所同时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复制了微软公司部分合同和财务报表,提取了电脑、服务器中储存的内部沟通文件、邮件等大量电子数据,并查封扣押了2部工作电脑。被检查人员包括微软公司副总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市场、财务等部门人员。

   趋势 将发力破除行政垄断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反垄断执法都集中在一些企业巨头身上,而真正针对行政垄断的执法不多。最近,执法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多次表示,2015年的反垄断调查工作重点将转移至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将是调查的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当下存在的许多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过度行政干预、腐败行为高发、企业无法公平竞争等问题相关。中国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但进展缓慢,铁道部门刚刚实行政企分开和政资分开,烟草、盐业等部门至今仍然政企不分。

   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正逐步放开竞争性业务,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执法部门需要尽快加速各种形式的行政反垄断,依法打击利用行政垄断追逐本部门或本地区甚至官员私利的行为。除了更严格的执法调查外,还应当放开包括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在内的所有竞争性领域,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引进更多的社会资金,并提高运营效率。

   更重要的是,接连展开的反垄断调查是政府正在推进的价格改革的一项关键措施。据专家分析,价格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放开商品价格”、“治理无序价格”等三大方面。而对严重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垄断性行为予以喊停,正是“治理无序价格”的主要内容。

【简评】 价改的目的在于通过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为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对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日新闻摘要
 
1.《经济参考报》记者29日从流通协会人士处获悉,流通协会近日已致函一汽丰田,要求其补贴22亿元以解决经销商生存 困境。继宝马、奥迪和奔驰之后,多家品牌经销商已向厂家索要超过100亿元补贴“过冬”。
 
2.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6万辆,如果加上今年销售的5.3万辆,为7万辆左右,仅完成《计划》的目标20.8%。所以,有专家指出如果想要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够有所突破的话,需要国家出台更进一步的扶持计划。
 
3.据悉,截至今年12月20日,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14万辆,近5年年均增长率约 16%,其中,今年新增大约55万辆。按照新出台的限牌政策,未来车市需求将被压缩约80%,在车市增速总体放缓的大背景下,当地经销商或将迎来更为严酷 的市场竞争和洗牌,这在北上广以及其他限购城市中已经有所体现。
 
4.从工信部官方网站了解到,2015年1月1日起,也就是从后天起,我国将对柴油车实施国Ⅳ排放标准,而国Ⅲ标准(发动机)的柴油车从此将不得销售和注册登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