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66-1月9日
发布时间:2015-01-09 16:21:35 浏览量:2210次
|
新闻详情
|
|
1.预售17-26万元 上海大众凌渡今晚上市 |
|
2015年1月9日晚,上海大众旗下全新紧凑型车“凌渡”将于上海正式上市,新车将推出3种动力共7款细分车型,此前我们曾了解到,这款车的预计售价为17万元-26万元之间,至于其上市后售价究竟如何,我们还有待今晚为大家揭开。
作为上海大众旗下的全新紧凑型车,凌渡更偏向于运动风格,这从其造型设计便可以看出。新车运用了大众家族式前脸设计,三横辐镀铬格栅两侧配备了内部带有LED光带式日间行车灯的前大灯。另外,凌渡顶部线条非常圆滑,整体看起来像极了“小号版的一汽-大众CC”,但遗憾的是凌渡并未配备无框车门。尾部方面,这款车的尾部设计较为紧凑,排气则运用单边两出的布局方式。
据悉,上海大众凌渡会根据不同车型配备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辅助、双区自动空调、前排座椅加热座椅、发动机一键启动、自动泊车、发动机启停系统、6.5英寸液晶屏以及倒车影像等配置。车身尺寸方面,凌渡的长宽高分别为4598/1826/1425mm,轴距为2656mm,行李厢容积为480L,放倒后排座椅后可以达到1150L。
动力系统方面,上海大众凌渡将配备1.4TSI低功率、1.4TSI高功率以及1.8TSI涡轮增压发动机,它们对应的输出功率分别为131马力、150马力以及180马力,峰值扭矩分别为225牛·米、250牛·米以及300牛·米。传动系统与两款1.4TSI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或7速干式DSG双离合变速箱,而与1.8TSI发动机匹配的则是最新的7速湿式DSG双离合变速箱。
|
|
|
2.预计19-27万 东风标致新款508今日上市 |
|
东风标致新款508即将于1月9日(今晚18:30-20:30)正式上市。新车有2.0L、1.6T和1.8T车型可选,预计售价为19万元-27万元。


东风标致新款508的前脸采用了标致最新发布的概念车EXALT的一些设计理念,看上去更为精致,而尾部层次感更强,尾灯内部也有所改变。车身尺寸方面,新款508的长宽高依次为4826/1855/1465mm,轴距为2815mm,与老款车型完全相同。

配置方面,东风标致新款508采用了JBL 10声道HiFi高保真音响,并搭载Blue-i车载互联系统,包括导航、车辆定位、碰撞报警、道路救援以及WiFi热点功能。另外,像四区自动空调、定速巡航、抬头显示等也在该车中出现。
动力系统方面,东风标致新款508有2.0L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1.6THP和1.8THP发动机可选。其中1.6THP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67马力,峰值扭矩达到245Nm;1.8THP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输出204马力的最大功率,峰值扭矩达到280N·m。
|
|
|
3.造型犀利 英致全新SUV专利申报图曝光 |
|
日前,有国内媒体曝光了一组潍柴英致全新SUV的外观专利申报图,预计该车未来量产后定位将高于现款英致G3车型。

外观方面,我们看出新车前脸造型非常犀利,前进气格栅采用横条幅设计,前大灯组与格栅相连。此外,新车前保险杠造型非常犀利,两侧进气开口造型夸张,并配备有疑似日间行车。

侧面来看,新车造型非常硬朗,一条贯穿式的腰线由前大灯延伸至后尾灯组。而车尾部分,新车D柱侧窗逐渐收紧,造型比较奇特,配合夸张的后保险杠,是新车看起来非常犀利。

动力方面,目前我们尚不清楚有关这款新车的更多信息,不过国内媒体曝光该车或将提供汽油和柴油在内的多款发动机,其中柴油发动机来自意大利VM公司,有关该车的更多信息,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
|
|
4.雪铁龙C4 Aircross上市 售19.98-27.98万 |
|
1月9日,东风雪铁龙进口车业务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进口雪铁龙C4 Aircross车型也正式在东风雪铁龙进口车授权网点销售,此次上市的雪铁龙C4 Aircross共推出五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9.98-27.98万元,相比此前没有变化。另外,雪铁龙新C4毕加索等进口车型也正式在东风雪铁龙进口车授权网点进行销售。


雪铁龙C4 Aircross定位为一款紧凑级SUV,和标致4008都来自与三菱劲炫相同的平台,在欧蓝德劲炫的基础上对车辆设计进行了一个符合各自品牌家族风格的调整。雪铁龙C4 Aircross用镀铬双横条进气格栅和大灯构成了前脸,而保险杠上则用竖直的LED日间行驶灯凸显出车辆的霸气。车辆尾部采用了镰刀状尾灯,整个设计看上去十分加饱满。

动力方面:雪铁龙C4 Aircross搭载了2.0L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10千瓦,最大扭矩197N·m,传动匹配的是CVT无级变速箱。雪铁龙C4 Aircross提供了两驱和四驱选择。
|
|
|
5.宝马在华死磕奥迪:增加国产车数量扩充产能 |
|
豪华品牌三强(奥迪、宝马、奔驰)自从在华成立合资公司之日起,都纷纷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汽奥迪在华实现第一个100万辆销量用了22年时间,而后进入者华晨宝马则只用了11年的时间就达成100万辆销量,此时的北京奔驰仅比华晨宝马成立晚两年至今年产能都定格在10万辆。
宝马在华巨大的成功令管理层欣喜若狂。华晨宝马总裁兼CEO康思远甚至向记者表示,合资公司在华第一个100万辆其中有近50万辆是近两年完成的,未来尽快实现下一个100万辆,公司未来将国产车型的数量增加一倍,从目前3个车型增至6个车型,并将现有的30万辆提升至40万辆。
伴随更多宝马车型步入国产化系列的是宝马与日俱增的危机感。近年来,奥迪背靠中国市场在全球销量上与宝马的差距越拉越近,2013年两者差距甚至不到8万辆。究其原因,奥迪在华销量长期遥遥领先的关键因素就是其产品国产化一直走在前列,宝马未来要想保住豪华车市场领导者的位置就必须调整在华进口车与国产车销量比重。
一名接近宝马的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宝马进口车与国产车销量比重为4:6,未来比重将调整到3:7。随着产能的扩充和更多新车型国产,可以预见华晨宝马实现下一个100万辆的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国产车多少决定输赢
1988年5月17日,一汽与奥迪在长春签署“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生产第一款国产奥迪100起,一汽奥迪用22年时间先后完成了奥迪100、奥迪A6、奥迪200、奥迪A4、奥迪Q5五款产品的国产,以及适应中国市场特殊需求的A6L、A4L车型。再加上产能的逐步扩充,一汽奥迪在2010年迎来第一个在中国销售100万辆的豪华汽车品牌,并在两年零9个月之后快速实现了第二个100万辆销量。
2003年5月,国内第二个合资豪华车企业——华晨宝马成立,自当年10月第一辆国产宝马325i(E46)下线到1月8日的第100万辆总共用了11年时间,用时仅为一汽奥迪的一半。此时的华晨宝马共有宝马3系、宝马5系、宝马X1三款国产车型,仅靠这三款车型就为宝马在2014年贡献了27万辆销量,占到了宝马在华销量的59%多。
翻看2013年豪华品牌三强销量情况,宝马在全球市场销售165.5万辆,仅比奥迪多出不到8万辆,奥迪已经无限接近全球豪华车销量冠军的宝座。记者注意到,奥迪2013年在华销量为49.2万辆,占到其全球销量的31%多,而同期宝马在华销量仅占全球销量不到24%。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汽奥迪生产的国产车占销量比重已经远超95%。2014年前11个月,一汽奥迪国产车比重依然是居高不下。反观宝马国产车与进口车销量比重始终提升过慢,长期难以跨越6:4比重线。
“当前华晨宝马只有3款国产车型,一汽奥迪今年将国产车型提升到了5款车型,6个产品线。所以前11个月宝马与奥迪在华销量差距拉大到101147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业内一名专家向记者表示。
未来两年扩产增3款国产车型
面对着奥迪通过国产化途径在中国市场咄咄逼人之势,宝马到了改变的时刻。在2014年广州车展上,康思远曾表示,今年华晨宝马车型销量将占到总销量比重的三分之二,未来会达到70%左右。
为此,康思远向记者透露,未来两年内,华晨宝马工厂产能将由现有的30万辆提升至40万辆,大东工厂和铁西工厂扩产项目正在同步进行中,该企业国产车型的数量将增加一倍,从目前3个系列增至6个系列。
他此前透露过,2015年宝马就会国产三款车型,分别是一款多功能的家用车、一款低于宝马3系的入门级轿车,以及一款专为中国量身订制的SUV。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发展部主任徐长明曾表示,随着我国中产阶级兴起,换购需求不断升温,很多购买第二辆车的消费者都在考虑豪华品牌。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紧凑级豪华车可能是其选购的目标。一旦低于宝马3系的入门级轿车国产后,宝马在紧凑级豪华车将大有作为,并能有力的狙击奥迪A3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除了增加国产化车型和工厂产能扩充之外,华晨宝马2016年投产的全新合资发动机工厂,将带来全新一代宝马三缸、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除慕尼黑外,宝马集团旗下第二个完整拥有铸造生产车间的发动机工厂,所有关键部件都在此生产,2016年投产后,我们将生产最先进三缸、四缸发动机。”华晨宝马技术及生产高级副总裁海森向记者表示。
【简评】如此一来,华晨宝马未来既有国产车型,又有国产发动机,产品在降低成本之后必将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
|
|
6.日系中高端市场溃败 美系推中低端车挤压生存空间 |
|
年关将至之时,长安福特首款针对家轿市场推出的战略车型—全新福特福睿斯全国上市,从9.68万元至11.98万元的亲民价格可以看出,福睿斯堪称福特2015年中级车市场布局的“先锋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长安福特为了使福睿斯能够快速站稳市场,可谓是煞费苦心。据了解,长安福特经典三厢福克斯将正式停产,后续将由新车福睿斯接替经典三厢福克斯。而经典两厢福克斯暂时没有停产计划,将会继续在市面销售。
与此同时,日系车在中高级轿车市场面临溃败局面之后,又将直面美系车在中低端轿车市场发起的全面进攻。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彭波甚至预言,如今日系车企保守态度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无论是从汽车的造型以及配置来看,日系车的亮点已越来越少,所以2015年日系车与美系车之间的竞争,美系车可能会暂时处于上风。
福克斯甘心为小弟做嫁衣
在福睿斯上市后,因为其9.68-11.98万元的价位区间与经典三厢福克斯9.98-12.38万元的价格区间出现了重合,而且两款车型产品特性也十分相近,所以长安福特决定停产经典三厢福克斯。
事实上,为了照顾福睿斯,福克斯可谓是给足小弟面子。据了解,经典福克斯三厢车型自2005年投产下线以来,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属于紧凑车市场中的畅销车型,而如今福睿斯顶着经典福克斯“替代者”的光环,其在中低端汽车市场的表现无疑引人关注。
长安福特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旭表示,此次福睿斯的上市,将会更大化的满足中国中级车市场,“随着福睿斯的上市,我们又将为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一款充分满足家庭需求的新典范家轿。这样,我们将有三款产品的组合满足中国最大的中级车市场消费者差异化的产品需求。”
相比福克斯,福睿斯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悬架的调教相比同门师兄福克斯来说明显要更注重舒适性,但与同价位其他品牌竞品车型相比还是保留了一定的韧性。福特福睿斯搭载的1.5L自然吸气全铝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齿比合理,在同价位合资车型中类似形式的变速箱比较常见,关键是价格在那摆着。
不仅如此,陈旭向记者介绍,“福特福睿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长达2687毫米的超长轴距和1825毫米的车身宽度,均达到同级领先水平。内凹式座椅设计,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宽敞的后排空间”。
业界认为,此举可见福睿斯有足够的信心接过福克斯的衣钵,长安福特此时推出该款车型无疑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低端轿车市场上“火上浇油”。
“中级车市场是消费需求最为集中、竞争最激烈,最具代表性的市场,也是长安福特的主力市场。我们会根据消费者与时俱进的细分需求去丰富车型矩。”陈旭表示。
中级市场之争美系将胜过日系
“得中级车者得天下”可以算是汽车行业的铁律,而这也体现出目前国内中级轿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相比日系目前市场起伏不定的表现来看,美系车表现稳中求进,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
而福睿斯的上市可以看做是日系车自钓鱼岛事件以来元气尚未恢复之时,美系品牌在中级轿车市场插入的一柄“尖刀”,其意志在抢夺丰田卡罗拉、本田凌派市场份额。
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张志勇向记者表示,“日系紧凑型轿车之前受到中日外交关系的影响,其在中低端市场销量表现起伏较大,而且相比高端车型,中低端汽车所面临的消费者的情绪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所以美系车势必会抓住这个时机,抢夺中低端汽车市场份额”。
以2014年11月份销量为例,日产、本田和马自达三家日系车企的销量同比全部下滑,其中日产和本田跌幅均达到两位数,这已经是日产和本田五连跌了。记者注意到,11月日系车仅在中高级轿车市场份额同比就下滑38.7%,目前也就丰田靠新推出的中低端轿车卡罗拉和雷凌维持着正增长态势。
, 一旦中低端轿车市场有点风吹草动,日系品牌全线下滑之势又将来临。“目前国内消费者喜爱偏好出现转移,美系车和日系车在中低端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势均力敌,美系车会利用现在外部环境的优势与日系车争夺市场份额,因为当汽车硬件难分高下之时,外部环境以及口碑效应的作用就会被放大,这也是日系车形势不利的源头所在。”张志勇表示。
而在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彭波看来,今年将是美系车新产品投放汽车市场的“大年”,“2015年,美系车在中级车市场可能会继续高歌猛进,而且目前美系车企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稳定的状态,这就为美系车未来的销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比而言日系车今年面临的挑战比较大,如今日系车企保守态度的弊端逐渐体现出来,无论是从汽车的造型以及配置来看,日系车的亮点已越来越少,所以今年日系车与美系车之间的竞争,美系车可能会暂时处于上风”。
【简评】 在涡轮增压和双离合成为趋势的情况下,美系车也已经开始响应涡轮化的趋势,甚至韩系中级车也宣布要推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的情况下,但是日系中级车还在坚守成本更低性能更稳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日系中级车在竞争车型面前的技术优势不再已是情理之中。
|
|
|
7.开放专利之“阳谋”:丰田、特斯拉曲线推进基础设施 |
|
在CES2015召开前一日,丰田宣布向全世界开放5680项燃料电池技术专利使用权,其中包括丰田最新的氢燃料电池车 Miraihttp://car。auto。ifeng。com/series/10420/的1970项专利,涉及到燃料电池、高压储氢罐、电池管理系 统技术。需要指出的是,丰田的燃料电池技术全球领先,而Mirai也是目前全球首款可以规模制造、商用的燃料电池汽车。
丰田的慷慨让人联想到了不久前特斯拉的决定。2014年6月12日,特斯拉宣布对外开放所有专利,总数约200项,其核心价值是电池组的控制技术。
“特斯拉用的是锂电池,丰田是燃料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爱卡汽车总编辑王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大企业的初步目的是通过技术开放吸引更多的玩家参与,做大蛋糕。同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基础配套设施发展:充电桩或者加氢站等。”
专利开放降低门槛
“电池能源是目前困扰所有包括智能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核心问题。电池的续航短、充电时间过长,打击了用户需求。”盖世汽车网总裁、知名汽车评论员陈文凯对记者说道。
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单一电池能够承载汽车负荷,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均采用大量电池组进行供电,其中特斯拉使用的电池组中包括上千块电池。
“如何让他们在提速时迅速放电、刹车时同时回收电力,如何在其中某个电池故障时保证整体正常工作,这些电池管理技术,很少有企业能做。”陈文凯告诉记者,“很多其他企业往往是一块坏了,整体就无法工作,而且安全性也是问题。电池管理技术的开放可以大幅降低行业门槛。”
王堃也告诉记者:“在国内,很多传统汽车企业都会因此受益。甚至受益者还会有BAT以及最近宣布进军汽车的乐视,能帮他们节省很多研发的成本、时间。”据悉,丰田研究燃料电池接近20年。
“或许丰田比特斯拉更需要扩大阵营,因为目前中国、美国政府更青睐于特斯拉这种充电电池的方向,而燃料电池的支持者并不多。”陈文凯指出,两大企业的专利开 放,一方面是催熟产业链,另一方面也是技术路线的博弈,双方都在争夺话语权,“降低了产业链门槛,实则给自己打开了更多的大门。”
借市场推动政策
“第一步是扩大产业,第二步就是借助产业推动政策出台。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加氢站,肯定离不开政府的补贴、管理以及政策支持。”王堃告诉记者,“由于 丰田在日本的影响力,日本国内已经开始大力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基础配套,他们的方案是选择在有资质的加油站直接建设加氢站。”
每个国家的政策都是针对当地的产业而设立的。以北京为例,北京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限购等政策福利,基本都分配给了电动汽车,王堃告诉记者:“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北汽主要生产电动汽车。”
正如同丰田副总裁卡特在发布会上的发言:“燃料电池车的使用需要汽车制造商、政府、能源公司及研究人员间‘不同寻常地紧密合作’。”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专利开放也并不会给两大公司带来不可控制的竞争。“以丰田的Mirai为例,这款车采用了丰田现有的‘混动车’生产线,零部件产品来自 现有的供应链,得益于丰田的生产控制能力,这款车的成本可以控制到人民币30万元。”王堃指出,“其他企业生产的类似汽车,就很难与丰田竞争。”
至于特斯拉,“他的外观设计、对于技术概念的包装,是别人学不来的;而且即便是开放了现有专利,特斯拉有足够的实力开发更多的领先科技。”
很多企业都可以看得出丰田、特斯拉所图谋的将是借助更多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而丰田、特斯拉很可能是最终的受益者,这就是他们的阳谋。
【简评】这两次专利开放是否能帮助他们达成目标,尤未可知。
|
|
|
8.汽车召回制度仍存管理短板 缺乏有效信息共享机制 |
|
继2014年11月17日奇瑞、华晨以及长城汽车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将召回近56万辆缺陷汽车后,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 有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 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分别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5年1月20日起,召回共计304935辆存有缺陷的汽车。
召回这个词语近年来并不陌生。先是速腾“断轴门”持续发酵,后是自主品牌创下一次性召回数量记录,再加上“殃及”全球的日本高田气囊事件愈演愈 烈……2004年至2014年,汽车召回已在我国走过十个年头。十年间,我国汽车召回制度从无到有,汽车召回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围绕汽车召回制度的诟 病一直没有停息。
年末召回扎堆自主数量创新高
半年前买了一辆奔腾B50轿车的长春市民张焱最近有些郁闷,前几天接到经销商通知,他的车属于召回范畴。由于安全气囊的控制单元工作异常,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更换新的控制单元。“虽说是免费的,但毕竟耽误事啊!”张焱说。
前不久,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从2015年1月10日起,将召回2014年2月9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奔腾B50轿车,共计15798辆。
而这只是近段时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中多起召回里的一起。进入2014年11月份以后,陆续有长安福特、宝马、奇瑞、东风、上海通用、捷豹路虎、一汽轿车、四 川汽车、天津一汽丰田、克莱斯勒等十几家车企发布了召回信息,召回数量从几千辆到几十万辆不等,召回原因包括零部件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以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2014年11月份发布的召回信息为例,该公司近日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从2015年3月1日起召回部分别克老款君越汽 车,共计4万多辆。据了解,上海通用汽车这次召回的原因是车辆前照灯驱动模块在长期使用后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盘点2014年的国内汽车召回,上半年实施汽车召回40多起,主要集中在日系、美系和德系等国外品牌,自主品牌只有长安、长城等少数几家。到了下半年,汽车召回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已经超过60起,尽管召回主体多数仍为国外品牌,但自主品牌的数量也在增多。
其中,奇瑞公司最近发布的召回信息颇值得关注。根据奇瑞汽车近日发布的两则公告,由于设计原因,从去年12月15日起召回50多万辆奇瑞汽车,包括风云2、 A3、东方之子、V5和QQ6等车型。据悉,50多万的召回量也是我国从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自主车企一次性召回数量的最高纪录。
“与前些年自主品牌‘零召回’的做法相比,现在自主车企越来越认识到召回的重要性。对车企来说,召回意味着认真面对问题,是负责任的表现。逃避或者以修代招的老做法,越来越不可取。”国内知名汽车专家贾新光说。
速腾“断轴门”升级 召回遭诟病
如果要评选2014年国内汽车召回中热度最高的新闻,速腾“断轴门”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直到记者发稿,这一事件引发的车主维权活动还在国内很多地方上演。可以说,在我国汽车召回实施十年之际,速腾“断轴门”为召回制度如何进一步完善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
梳理速腾“断轴门”事件可以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中国式召回:车主维权——舆论跟进——质检总局启动缺陷调查——约谈车企——车企宣布召回。按常理,随着召回信息发布本该偃旗息鼓的车主维权行为却随着一汽-大众公布召回方案的出炉变得更加激烈。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一汽-大众公司尽快解决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积极配合缺陷调查,切实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2014年10月15日,一汽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宣布从2015年2月2日起召回58万辆左右的新速腾汽车和甲壳虫汽 车,召回措施是在后轴纵臂上安装金属衬板。
但在很多新速腾车主看来,这种安装金属衬板的做法就像“打补丁”,难以消除他们驾驶时的安全隐忧,他们要求更换全新设计的后悬架,但厂家对于这一要求并不接受。“拉锯战”升级,2014年10月下旬在国内城市,速腾车主或在4S店门前或在厂家门前 或在车展现场,举行了多场集体维权活动,表达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后的强烈不满。
借助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速腾车主还成立了上百个维权 群。有车主拿2010年丰田公司召回事例作为对比:当年丰田汽车因为踏板设计缺陷引发的召回风波,最终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到中国鞠躬道歉结束,而大众汽车的答复不仅难以令人满意,而且还显得态度蛮横,让消费者很难接受。
“几年前大众汽车因为DSG变速器问题在全球范围召回,起初中国大陆市场 被排除在外,后来在多方压力下,大众汽车才开始在大陆市场进行召回。”速腾车主陈宇表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傲慢态度不是第一次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同时, 也让人对国内的汽车召回制度的监管不严感到无奈。
陈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国内召回制度是备案制而不是报批制,在程序上有很多环节。针对 大众对速腾的召回措施,质检总局要等到2015年2月2日以后才能进行监督;对召回效果的评估,又要等召回全部结束后,企业做一份召回结果报告。时间又要 过去几个月,“这样下来,大半年就过去了,天天提心吊胆开车的我们可等不起!”
汽车召回制度仍存管理短板
从2004年第一例马自达6实施召回到如今,汽车召回在我国已经走过十年。十年来,伴随我国汽车产销量跃升为世界第一,国内汽车召回数量也一路攀升,2009年首次突破 100万辆,2013年达到531万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30日,我国共计进行汽车召回793次,召回数量达到1688.5万辆。
毋庸置疑,汽车召回制度有效减少了缺陷汽车对公众人身安全的危害,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走过十年的汽车召回制度在我国还刚刚起步,与欧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其中,既有数量上的差距,也有制度缺陷上的差距。
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统计数据,在过去十几年间,美国每年召回汽车总量在1000万到2000万不等,2014年上半年突破3000 万,远远超过当年的新车销量。反观国内召回数量,十年来的召回总量还不到美国一年的召回量。对于汽车产销连续多年世界第一的我国来说,召回量确实有些少得 不成比例。
另一方面,召回制度管理上的短板一直备受消费者诟病,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负责召回的国家质 检总局在收集涉事车辆信息方面,经常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缺乏专业、公正的评估鉴定手段。由于很多鉴定机构与汽车厂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消费者不认可其 鉴定结果的情况经常出现。
贾新光等专家表示,这些年,国内消费者在召回问题上经常被国外车企区别对待,重要原因就是召回制度约束力偏弱,召回处罚力度不够。他们建议,我国的召回制度应该加大前端监管力度,探索有效的投诉信息收集、整合机制。同时,不断完善第三方检测制度,探索公正、有效的第 三方检测手段。
除了制度上的完善,作为生产厂家的车企也要加大质量把关,增强责任意识。正在持续发酵的日本高田气囊安全事件,也给车企敲响了警钟。
【简评】 在汽车全球化背景下,在平台化大规模生产趋势下,在采购通用零部件降低成本的普遍做法流行时,如何牢牢把控好质量关,正在成为车企亟须补上的一 课。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据乘联会统计,11月中国广义乘用车销量171.01万辆,同比增长5.0%,累计总销量1692.44万辆,同比增10.3%;狭义乘用车销售164.67万辆,同比增长8.8%;SUV销量38.73万辆,同比增长38.3%。 |
|
2.随着一辆摩登棕的Lamando凌渡日前缓缓下线,上海大众汽车累计产量突破了1200万辆,再创行业产量新纪录。据介绍,从1100万辆到1200万辆,上海大众汽车只用了6个多月的时间。 |
|
3.日前,长城汽车发布了2014年12月月度产销统计及全年产销数据。长城汽车2014年度所有品类车型的总销量为730,772辆,从全年销售总量上来看,公司未能实现年初预定的89万辆销售目标,全年销量完成73万辆,略低于2013年的75.4万辆。长城汽车将2015年度的销量目标定为 850,000辆,较2014年的总销量增长16%。 |
|
4.天津市政府日前印发《天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3-2015年)》。作为总体目标,方案提出,重点在公交车、邮政快递车、出租车、环卫车、公务用车、企业和私人用车等6个领域组织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015年达到1.2万辆。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