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2896-3月4日
发布时间:2015-03-04 17:01:48 浏览量:2151次
|
新闻详情
|
|
1.起亚KX3将3月12日上市 推3个排量10款车型 |
|
前不久,东风悦达起亚公布了KX3量产版车型的中文名称——傲跑,其将推出3个排量共10款车型。目前,我们进一步从官方获悉,起亚KX3将于3月12日正式上市。
外观方面,起亚KX3定位为一款小型SUV,其相比之前的概念车仅在细节方面有所调整。尺寸方面,KX3长宽高分别为4270/1780/1630mm,轴距为2590mm。另外,东风悦达起亚KX3将推出3个排量共10款车型,分别是1.6L手动两驱GL、1.6L手动两驱GLS、1.6L自动两驱GLS、1.6L自动两驱DLX、1.6L自动两驱PRM、1.6T自动两驱DLX、1.6T自动两驱PRM、2.0L手动两驱GLS、2.0L自动两驱DLX以及2.0L自动四驱PRM。
内饰方面,起亚KX3采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其配备了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中控彩色大屏,整体显得工整又十分简洁。
动力方面,起亚KX3将配备1.6L、2.0L和1.6T三款发动机可选,最大功率分别为125Ps/160Ps/160Ps,峰值扭矩分别为150N·m/192N·m/250N·m。传动系统,与1.6L、2.0L发动机匹配的是6速手动变速箱或6速自动变速箱,与1.6T发动机匹配的则是全新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悬挂方面,除了2.0L顶配车型配备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式的结构,其余车型则均为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结构。
|
|
|
2.长安2015款致尚XT配置曝光 增加两款新车 |
|
目前,我们获得了一组长安2015款致尚XT车型的配置信息,其相比现款增加了2款车型,且配置方面有所升级。据悉,新车将于近期上市。

2015款致尚XT增加了“1.6MT锐酷型”和“1.6AT锐酷型”版本车型,其分别是1.6L手动和自动的新顶配版本。此外,其余车型则与2013款保持一致。
外观方面,2015款致尚XT作为年度改款车型,其外观、动力基本与现款一致。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425/1815/1485mm,轴距2660mm。动力方面,新车将提供1.6升和1.5T两款发动机可选,传动系统,与之匹配的是5速手动、4速手自一体以及6手自一体变速箱。配置方面,2015款致尚XT标配了皮质座椅、遥控钥匙以及运动风格铝合金轮毂。

舒适性配置方面,2015款致尚XT进行了小幅升级,部分中高配车型新增了in Call 3.0版本的智能车互联载系统、蓝牙通讯系统、手机映射以及语音控制等。此外,新车全系标配了7英寸中控显示屏、驾驶席座6向调节+头枕高度调节、隐藏式后排出风口等。安全配置方面,部分车型则增加了可视智能泊车系统(带划线辅助功能)。
|
|
|
3.新七座SUV等 斯柯达在华新车计划曝光 |
|
在日前开幕的2015日内瓦车展上我们获悉,斯柯达将会在两年内向国内市场引入多款车型,其中包括全新晶锐、全新速派以及一款全新的七座SUV。据悉,由上海大众国产的全新晶锐和全新速派将于4月的上海车展在国内首发,全新晶锐或在车展上正式上市,而全新速派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此外,斯柯达全新的七座SUV计划在2016年底引入国产。
全新晶锐

斯柯达全新晶锐发布于2014巴黎车展,根据之前的报道,国产全新晶锐的外观将延续海外版车型的设计,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3993mm/1732mm/1487mm,轴距为2470mm,轴距相比现款车型增加了5mm。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1.4L和1.6L发动机,变速箱匹配5速手动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全新速派

斯柯达全新速派在外形设计上借鉴了VisionC概念车的设计语言,前脸依然采用了斯柯达家族的直瀑式前格栅,与现款车型相比,新车在整体造型上更加动感年轻。车身尺寸方面,新车轴距比现款车型增加了80mm。据悉,上海大众国产全新速派将会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但轴距将与海外版车型保持一致。
全新七座SUV

斯柯达将推出全新七座SUV的消息流传已久,而根据目前最新的消息,这款车最快将于2016年底引入国产。根据之前的报道,新车将基于MQB平台打造,造型方面将采用大众CrossBlue概念车的设计理念。新车定位于中型SUV车型,其车身长度将超过4600mm。而动力方面将搭载2.0TSI等多款发动机并提供两驱和四驱车型。
|
|
|
4.将年内上市 新款陆风X8实车图片曝光 |
|
近日,我们获得了新款陆风X8的实车图片,其外观和内饰设计都发生了改变,这款新车将会于年内正式上市。

外观方面,新款陆风X8的前雾灯由圆形改为了四边形设计,其底部还配备了LED日间行车灯。车尾的设计也有变化,后雾灯周围加装了镀铬饰条,同时后保险杠上还带有陆风“LAND WIND”镀铬英文标识。另外,陆风X8和4X4的标识位置也有所改变。一系列变化使得陆风X8看起来更加大气。
内饰方面,新款陆风X8的内饰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方向盘由三辐式改为了四辐式设计并带有镀铬饰条,这款方向盘看起来更加饱满和精致。新车弃用了现款车型的双炮筒式仪表盘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带有镀铬饰条的双表盘设计,中间还带有液晶显示屏。

新车的中控台变化非常大,双V型镀铬饰条配合大尺寸液晶显示屏,让中控台看起来非常时尚且具有科技感。另外,新车的手刹手柄上还带有金属装饰片。整体看来,新车全新的内饰设计让其内饰看起来更加时尚和豪华。
动力方面,目前没有明确的信息,预计新款陆风X8将依然搭载2.0L、2.4L和2.0T汽油发动机以及2.5T柴油发动机。
|
|
|
5.4S店遭弃 中国汽车后市场投资青睐互联网 |
|
20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6亿辆。预计十年内,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3.5亿辆。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中国狭义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已超过7000亿元,5年内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不出10年将超美国。
面对巨大的市场前景,各路资本已经杀入汽车后市场淘金。
然而,现阶段中国汽车售后维修的最大主体——汽车经销商普遍被这轮投资热潮忽视。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调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甚至连已经初具规模的大型连锁快修店也不是主要的资本流入主体。受宠的只有那些对汽车后市场并不是特别熟悉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后市场职业经理人表示,出现这种现状,“真的不是这些移动互联网公司做得有多好,而是传统公司做得有多么不够。”
受“歧视”的4S店
在“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汽车后市场上,靠资本补贴集中来的流量已经价值不大,汽车后市场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是提供的服务专业度和创造的消费者满意度。
根据本报记者调查,众多后市场资本没有流入4S店经销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于资本形式,目前流入汽车后市场的资本多为天使和风险基金,并不适合现阶段的4S店;第二是经销商的生存现状不被看好,近五年来,中国汽车经销商投资过快,负债率大,金融成本巨大,2014年中国超过六成的经销商在亏损,95%的三年内新建4S店在亏损;第三是4S店对售后服务考核过度,由于新车销售的低利润、零利润甚至负利润,经销商都把4S店的主要利润放到了售后市场,再加上部分售后人员的不正当操守,造成了现阶段车主的不信任。
此前,央视曾曝光了中国汽车4S店的三项潜规则——加价、加装和垄断,其中后面两项都是关于售后市场的潜规则。绝大部分的4S店都会对畅销车型进行加装,如更换大灯、更换轮毂、玻璃贴膜等;而在垄断方面主要体现在,贷款必须在店内上牌,购买指定保险等。
但随着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的持续恶化,经销商对售后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新的关于汽车售后的潜规则也被相继曝光。如,事故车越修越伤、熟人更易“被宰”、维修清单与实际维修项目不符、夸大毛病增加维修项目、配件只换不修等现象。一位从北京某经销商集团退出、进入后市场投资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曾亲眼见证了一起某豪华品牌4S店的维修工人将原本只有“180元的活儿”干成了“2700元的活儿”。
上述人士同样指出,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到首位,“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内,国家通过《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了市场上所售车辆的质量,杜绝了走私车、假车的出现,而在售后市场逐渐做大的今天,国家在削弱汽车企业话语权的同时,也应当加大对售后市场的监督。”
要改变这种现状,上述人士指出,经销商必须要进行一轮自杀式的变革,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互联网创业门槛低?
一位在中国汽车后市场工作近二十年的职业经理人在参加完杭州“互联网2.0撬动汽车后市场峰会”之后,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当天上去路演的10家创业公司的工作,“做不到我们的万分之一,但资本市场对它们异常青睐”。
根据他的描述,这10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年龄都在30岁左右,给出的方案也“上搞不明白如何连通库存,下掌握不了终端,只是简单地认为依靠资本就想将终端拱起来”。但就是这些不懂行业的互联网人,稍微做了那么一两下就倒腾出了巨大动静,他表示既可笑又无奈。“传统产业的这帮人太循规蹈矩,没有把当代最新的科技融合到工作中,我们后市场应该知耻而后勇,我们手头上有那么多资源可以串联起来,现在我们没有做好,反而让互联网的这些新兴的力量一进来,马上就可以抓取?”
2015年1月16日,本报记者在北京中关村创业街参加了一个关于汽车后市场创业者的APP产品发布会,该公司的六位创始合伙人就全部来自互联网,他们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时甚至搞不清楚什么叫做“原厂件”、什么叫做“副厂件”,不知道所谓的副厂件实际上是同“原厂件”一样都需要主机厂的指定和知识产权的授权,而是将其与社会上的仿制件或假冒伪劣件混淆了概念。
这样一个看似汽车后市场的“大众点评”的创业公司认为,汽车后市场创业门槛很低,只要有资本的支持,就能获得成功。他们认为能成功的关键是,通过资本和补贴就能将人聚集起来,然后借助国家政策鼓励副厂件的自由流通就能推动售后维修价格的降低。
博湃(北京)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博湃”)CEO吉伟曾服务于北汽和东南汽车,甚至担任过某公司的销售副总裁。他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用资本堆积起来的流量在我看来是最没有价值的流量,特别是对于汽车后市场而言,1元洗车与9元保养,最终还是要从消费者这边赚到其他的利润。”
吉伟认为,汽车后市场创业并不是没有门槛或很低的门槛,而是目前很多的创业者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门槛。吉伟认为,汽车后市场服务的重点在于服务的质量,竞争力在于对服务质量的控制,最大的瓶颈是技师供给。
而前述创业者则认为,汽车后市场的创业模式其实很简单,“就是360的模式”,但也不尽相同,360的消费者可以享受“羊毛出在猪身上”免费的服务,但在汽车后市场领域“羊毛最终还是要落到羊身上”。因此,对于这样一个提供上门保养服务的创业公司而言,它先是将4S店倚重很大的保养服务给予了很低的价格(甚至9元就能实现),但却通过节约车主时间、专业化的服务和透明化的价格将客户留在了自己的体系内。
【简评】 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企业,都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发展方向都是提供便捷的、专业的服务,并保证优质的服务体验。
|
|
|
6.环境治理力度加大 新能源车迎来新机遇 |
|
雾霾是不是机动车惹的祸?新年伊始,这个话题重新成为老百姓热议的焦点。
杭州人均两个人一台车,如此高的拥有量,不得不让居住在这个城市当中的人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加关注。
而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整治力度的加大,汽车产业会不会在2015年向新能源方向再迈进一大步?2015年又有哪些即将上市的新能源车值得我们期待?
机动车尾气排放被认定为PM2.5主要来源
雾霾是不是机动车惹的祸?
早在2013年,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从北京雾霾的来源来看,机动车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基于此,过去三年,机动车尾气排放已被认定为PM2.5来源的罪魁祸首。
也正是基于这一数据,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机动车摇号)和《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等政策,都将限制机动车作为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成为政策出台的重要依据。
联合国调查报告显示:世界城市中的空气污染,近六成来自汽车尾气。北京市在2014年4月公布的国内首份PM2.5来源解析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占比高达31.1%,甚至超过燃煤这一传统污染大户,最大成因便在于不断攀升的机动车保有量。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跃思研究员在“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的结果表明,2009-2011年京津冀地区PM2.5中,有约30%(10-50%)来源于汽车及其相关产业。
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的汽车销量稳居世界第一,达到2349.19万辆,销量增速为6.86%。巨大的汽车增量背后,也引发了更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不少人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建议。
新能源车受追捧
年产量突破8.39万辆
2014年被业界人士称之为新能源汽车元年。据统计,去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67万辆,全年销量应该在6-7万辆,这一数字是2013年的5倍,而年产量突破8.39万辆
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新能源车为何去年开始回暖?在这背后,除了国家和地方相应的补贴之外,城市限购恐怕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去年年底,深圳一纸限购令再次打破了车市平静。根据这一新规定,深圳每年暂定新车购买指标10万个,其中2万个指标只针对电动小汽车,采取摇号,这占了一年新车总上牌数的1/5。对新能源车大开“绿灯”深圳并不是首例。从北京、上海、广州、包括杭州等限购城市来看,同样为新能源车留出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最典型的莫过于上海,由于补贴到位并免费送牌,比亚迪秦在上海市场一车难求。而随着未来城市限购措施逐步铺开,将进一步刺激新能源车市场。为此,各大车企纷纷加快脚步,加速新能源车的推出。
不过现在看来,随着人们对大气雾霾的重视,也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购买新能源车的行列。
【简评】 从目前来看,混合动力技术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最为成熟。而时下,国内车企也经过多年研发、试验,已初步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
|
|
|
7.雷军称三五年内不做电动汽车 |
|
对于涉足电动汽车领域传闻,雷军在日前召开的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明确回应,三五年之内小米不会做电动汽车。他表示,“这跟市场好坏没关系,我们专注于把现在几个产品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他说,“不是不看好,是精力有限。”
雷军进一步解释,小米以往给大家的印象是什么都做,但“这其实是个误解”,小米只做三类五种产品:手机和平板,电视和盒子以及路由器——主要是围绕智能家居。雷军说,“前五年的布局阶段结束了,小米要做的都在桌子上了。”未来智能手机将会成为设备的连接中心,小米将重点打造智能家居生态。
关于小米涉足电动汽车的说法由来已久,雷军本人是特斯拉的拥趸,个人就购买了多辆,他本人也多次到访特斯拉工厂与特斯拉CEO马斯克会面。去年,“小米汽车”的传言网络流传,小米进军汽车业的消息被多家媒体转载,雷军曾辟谣。而随着乐视进入电动汽车市场,外界猜测小米不会选择观望。
【简评】 汽车的机械性能不是手机行业的“简单组装”所能把控,手机行业尚不具备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汽车”所需要的技术,小米物美价廉和时尚新潮的销售理念和产品精神与汽车行业完全是两条轨道。
|
|
|
8.今年更多车企迈入百万产能阵营 |
|
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中国车市增速逐渐放缓,但这并未阻挡各大车企在新的一年里的投资热情。据悉,一些车企在上调销量目标的同时,车企的产能扩张步伐也不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大众、通用、本田等车企都将迎来新一轮的产能释放。这些新增产能也将助推更多企业跨越100万辆、甚至200万辆的产销门槛。不过,在车企冲刺更高销售目标的同时,产能过剩也再次成为业内人士担心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将近两年来各大车企公布的产能建设规划累加,2015年我国汽车产能可能达到4000万辆,远超出业界对2015年作出的2500万辆销量预期,这意味着,将有千万辆的产能被闲置。
全球汽车产量、销量和动力系统预测机构IHS Automotive公司的分析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2010年整体产能利用率为91%,预计到2015年将降至68%。
新年再迎产能竞赛
根据LMC Automotive公司最新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球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3.5%,达到8716.7万辆。其中,中国轻型车销量2368.9万辆,同比增长8.3%,占全球市场的27.1%,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吸引力,在新的一年里,车企们的胃口大张着,眼睛都瞄上了这块全球最大的蛋糕。据了解,许多企业都将迎来新的产能释放。上海大众现有年产能为177万辆,根据规划,其位于长沙的工厂或将于今年投产,按照该工厂30万辆的设计产能,投产后上海大众的产能将突破200万辆。而随着不久前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二期项目奠基,一汽大众的产能(含待建)也将突破200万辆。
日系车企也在加紧产能布局。根据官方披露的计划,一汽丰田2015年的产能或将突破百万辆;广汽丰田2015年总产能将提高至60万辆。东风本田2015年产能将达到50万辆以上,为其今年50万辆销量目标提供支撑;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将于2015年建成投产,届时广汽本田产能将达到60万辆。日产方面,伴随着大连工厂二期工程完成,东风日产总产能也将达到150万辆。
据来自通用的消息,根据通用的规划,随着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加速扩产,2015年,通用在华的产能将提升30%,达到500万辆。
在韩系车企中,北京现代位于河北沧州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的两大工厂均于2015年开始动工,设计产能均为30万辆,有望在2016年下半年投产。目前北京现代总产能约为100万辆,上述两新厂投产后,将增加60万辆产能。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争相迈入百万辆产能阵营。
市场竞争或更激烈
车企不断扩大产能与产能是否正好满足市场需求,这在现实中有时往往是两回事。据专家分析,在车企四处扩产,争夺更高销量目标的同时,汽车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有车企内部人士介绍,产能布局一般是提前3~5年作出计划。这意味着,车企对于产能的规划是基于几年前的市场判断。然而市场风云变化莫测,这一预期并非总是准确。
以2010年为例,当年国内汽车销量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37%,而2014年,这一增速已跌落至6.9%。在此背景下,车企高歌猛进的扩产计划也让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IHS Automotive公司的分析也显示,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从2010年的91%,下降至2015的68%。那么,与此相伴的是,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近几年来,以大众为代表的车企开始通过不断切分细分市场来满足日趋多元的消费需求,而以通用、福特、现代为代表的企业,也紧跟市场发展脉搏,欲最大限度地抢占市场红利。在SUV市场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和长安福特都先后推出了多款产品。此外,以日产、神龙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还在加快产品下探步伐,以进一步挖掘三四线市场的增长潜力。
按照IHS Automotive公司的预测,外资品牌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85%左右,高于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在品牌力和研发能力上优势并不明显的部分自主品牌开始显现颓势。在银河证券抽样调查的19家自主品牌中,15家品牌的产能利用率都低于50%,个别企业甚至不足10%。
【简评】 盲目扩产的结果到最后恐怕也只能是自食其果。
|
|
|
每日新闻摘要 |
|
1.3月3日,日前,中国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向中保协、各财产保险公司,黑龙江、山东、青岛、广西、陕西、重庆保监局下发《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要求各单位将有关意见于3月5日前予以反馈。 |
|
2.上周,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明确表示,要“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从2015年起车企公开汽车维修技术资料。 |
|
3.《经济参考报》记者3日采访多位政协委员获悉,今年有多份提案建议推行出租车市场改革,通过开放市场,打破对牌照的垄断式管理。 |
|
4.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乘用车出口53.30万辆,比2013年下降10.61%,这已经是继2013年下降9.82%之后的“两连跌” |
|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