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2936-5月4日
发布时间:2015-05-04 18:10:45    浏览量:2036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用大数据造车 车企与IT企业联盟的新掘金点 5. 售18.28-29.98万元 新款天籁正式上市
2. “官降”模式开启 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战升级 6. 售10.19万起 瑞风穿梭系列增两款新车型
3. 化口碑为销量 观致造势年轻化求存 7. 东风1号年底上市
4. 联手宾法 东南汽车欲借SUV扭颓势 8. 品牌新旗舰 广汽传祺GA8将于9月上市

新闻详情

 
1.用大数据造车 车企与IT企业联盟的新掘金点15-05-04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周和双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5/04075730573060334341714.shtml
      未来我们要生产什么样的汽车卖给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流行元素的更迭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而且车市竞争激烈,如果还要靠运气去搏或者赌一款车,一旦失败,承担的风险将是巨大的,无论是十亿级的研发投入,还是数年的时间成本。如果继续走完全依靠工程师、设计师和车企高管们直觉和经验的路子,就 显得有些out了。

      “互联网 ”的思路给车企的数据调研带来了新的契机,而且数据调研样本量是传统调研样本量的百倍、千倍,同时,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相较于外包的线下调研方式更为准确、便捷。2015上海车展前夕,长安汽车和汽车之家达成战略合作,二者宣布将在新平台搭建、产品优化以及产品开发上展开跨界合作,建立起利用大数据造车的未来商业模式,打造一款令用户具有参与感的汽车。

      长安汽车和汽车之家是首个宣布要用大数据造车的战略组合,而此前纷纷加入“互联网 汽车”热潮的众多车企与IT企业,其合作大多也涵盖利用互联 网大数据更好地造车的内容。比如上汽和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未来也会根据消费者需求定制汽车,消费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配置等各种个性化需求。

      在一些自主品牌人士看来,国内车企产品策略更为灵活,而且国内互联网应用,特别是电商方面已经超越了国外,能否实现“互联网 ”、快速建立起大数据造车模式,将决定中国自主品牌未来5-10年能否超车合资品牌。

      诞生背景:诉求与浪费

      “我们在线下做数据调研的时候,消费者往往是希望配置越高越好,而经销商希望定价越便宜越好。配置越多价格就越高,新车搭载哪些配置有时非常难抉择,如何实现厂家成本和消费者诉求之间的平衡非常考验市场团队的判断力。”多位自主车企人士与经济观察报记者交流时吐槽。

      汽车之家创始人兼总裁李想认为:“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在加速。传统汽车制造,六七年换代的模式显然已很难适应当今的变化,甚至每年的小改款也显得不合时宜,能够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打造面向未来的企业和商业模式,这个决定了车企未来十年的胜负和行业地位。”

      记者发现,国内诸多自主品牌和合资车企均有负责产品研发前端的市场调研团队,人数从几人到几十人不等,该团队多是位于企业市场部门之下的一个小 组。特别是自主品牌近几年负责产品前端的团队发展迅速,例如广汽就成立了多达十多人的市场调研团队,而长安作为自主品牌新贵,则将原来市场部公关、传播、 市场活动的职能剥离成立了集团产品策划部,是国内首个针对产品前端数据收集和分析设置专门部门的车企。

      但由于自身团队人手有限,数据收集一部分靠团队对市场现有的畅销车型的全面剖析,另一方面来源于外包的调研公司,但如何确保外包调研公司收集的数据准确、样本够大和没有水分却成了难题。

      “从别人家厨房里偷原料做的菜,始终缺些东西,大厨只好将就下,用这点东西极力做出花儿来哄哄食客了。”长安一位多年负责产品前端数据调研和分析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企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口味,但是没有原材料也是干着急。”

      大数据挑战:食材挑选

      “再大的汽车厂家都会存在拍脑袋的情况,厂家做了很多调研,结果有些产品还是不行。”李想认为汽车之家开辟大数据造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下车企 在产品前端开发上的困境。与竞争对手易车全面转向电商不同,汽车之家在汽车类媒体网站的转型时代,开始了新的道路探索,即“大数据造车服务商”。

      据了解,长安和汽车之家利用大数据联合造车的模式是:长安要改进一款车型,汽车之家会向其论坛注册的认证车主发放开放式问题,收集到非常准确的 数据,比如用户希望增加什么样的配置。汽车之家内部人士透露,未来随着项目推进,在这个合作平台上,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需求定制属于自己的互联网智能汽 车。

      但是,样本量大了,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大数据食材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菜却是一项难题。在“互联网 ”时代利用大数据调研,就不会产生传统线下调研的问题?“用户调研得到的信息不一定准确,很可能随口说喜欢什么,而通过大数据能比较完整地了解用户的偏好,通过用户的网络行为来得到较为准确的用户行 为。”汽车之家CEO秦致表示。

      在李想看来,这种对用户有过基本判断和定位后再做的调研更为精准和有效,这是汽车之家开辟新的商业模式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种模式比拍脑袋定 产品设计,或者外包给调研公司找一堆大学生做线下调研的方式强很多。而且外包公司有时会根据汽车厂商喜好出调研结果,而不是消费者想要的结果。”

      在阿里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王立成看来,大数据比消费者更了解自己。“大数据未来的应用是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说太太要生孩子,丈夫在网上搜儿童尿不湿和衣服,我们就知道给你配备什么样的安全座椅,装在什么车上更有空间,店小二做不到,大数据能做到。”王立成表示。

      【简评】 不管是上汽和阿里的合作,还是长安和汽车之家的战略合作都没有排他性。这意味着,一旦双方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未来国内其他自主品牌和合资车企均可进入。    

 

2.“官降”模式开启 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战升级 15-05-0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郑宇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5/04074435443560334333542.shtml
      不同于此前各自渠道上的降价促销,部分汽车企业在2015年纷纷以降低官方指导价的手段,开启了新的竞争模式。

      4月,这场以车企为主导的价格战似乎进入了爆发期: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相继以不同形式降低了旗下车型的官方售价。而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也借车型换代契机,下调了厂商指导价。

      “车企集中降低官方售价的情况很少见,今年几个主流企业做出这样的调整是出于多方面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大势的影响、行业格局的变动、产能过剩、库存过高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首席汽车分析师程晓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作用下,‘官降’以及新车低价上市将会形成明显的趋势。”

      集中降价

      进入2015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形势愈发紧张,市场终端的各类促销活动不胜枚举,却依然效果平平。按照中汽协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乘用车销量为530.51万辆,同比增长8.95%,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14个百分点。眼见车市并未如往 年一样迎来“开门红”,增长却有持续放缓的趋势,部分主流车企在4月开始集中降价“救市”。

      4月6日,上海大众VW品牌率先推出了“非你不价,矩惠风暴”活动,宣布旗下A0级两厢车NewPolo风尚版价格直降10000元,NewPolo舒适版与豪华版、CrossPolo零售价 也下调8000元;MPV车型途安全系零售价下调10000万元。此外,途观、帕萨特、凌渡、Lavida家族等车型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优惠,包括零利率信贷、置换补贴等等。

      作为今年一季度的乘用车销量冠军,上海大众此番主动降价的带动作用相当明显。

      长安福特随即宣布,除新蒙迪欧和锐界外,旗下在售车型均减免全额购置税。

      随后,北京现代跟进这场“官降”价格战并再出新招,推出了“‘贷’出财富新生活”活动。隔日,一汽-大众启动“质惠双重礼”活动,高调“参战”。旗下全系车 型最高优惠7800元的一年保险,4000元~5000元的置换补贴以及最高零利率的贷款优惠。4月14日,上海通用雪佛兰品牌也发布了“官降”方案。

      除了上述在2014年乘用车销量排名中名列前十的车企之外,其他车企也通过不同方式正在实行或酝酿“官降”,一场由车企主导的、剑拔弩张的价格战已经呼之欲出。

      暗潮涌动

     “自2010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上就基本没有出现过这样相对集中的车企下调官方指导价,包括在前几年微增长的时期。”程晓东告诉记者:“而今年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最大。进入2015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明显供大于求。”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汽车产能将超过3200万辆,而根据中汽协的预测,今年的增长预计为7%,整体规模在2500万辆左右。产能过剩的情况已经相当严峻。而且,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日前公开表示,根据一季度经济运行的情况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数据,实际销量应该会低于预测的7%。

      此外,一季度的销量虽然同比增长了8.95%,但这部分增长却并非主要源于终端市场,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了经销商层面。根据中国汽车协会4月20日所发 布的数据,今年3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7(库存系数在0.8~1.2为合理范围,1.5达到警戒水平),同比上升28%。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指出,随着厂家产量加大,并有部分仍然存在压库、强制搭售滞销车型等行为,造成经销商库存压力再超警戒线。

      “由于前几年中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使得多数车企在产能扩张上过于乐观。随着之前规划的产能逐渐落地,市场上的形势也就愈发紧张。再加上整体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影响,车企之间的竞争再度升级,价格战也从原来的经销商层面上升到车企层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

      上有供大于求的产业大势,下有生存艰难、难承重压的经销商,车企都难免面临产能“无处安放”的威胁。这样一来,狭路相逢勇者胜,“官降”或许是车企争夺市场份额所能采取的最直接的方式。

      大战将至

      事实上,早在2014年末,这场“官降”价格战就已经露出苗头。

      一方面,无论是经销商频繁向汽车厂家“索要补贴”,还是居高不下的库存系数,都充分说明了经销商的生存困境已经恶化到了一定程度,无法再依靠自己的降价促销 来维持;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销量增长也逐渐回归理性,使得车企不得不从更为直观的官方指导价上下手调整。

      “除了经济环境、产能过剩等影响之外,车企在4月集中降价,也是出于对时机的考虑。一季度的情况已经让车企意识到,今年的形势并没有年初预想得乐观,而经销商 在去年就已经陷入生存困境,无法再通过库存来为车企‘消化’销量。另外,二季度是车市的淡季,如果再不出‘硬招’,不仅难以维持销量增长,还可能令渠道陷 入危机。”程晓东表示。

      【简评】 尽管目前多是以合资品牌为主,但在交叉竞争下,无论是豪华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将难以避免被卷入这场降价“风暴”。

 

3.化口碑为销量 观致造势年轻化求存15-05-0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朱耘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5/04074544454460334334449.shtml
      昔日的老队友再度联袂,能否再创业绩新高,答案不久将揭晓。

      201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观致汽车首席执行官墨斐与负责市场与销售的执行副总裁孙晓东联手亮相。

      在今年2月观致汽车进行了人事调整之后,墨斐与孙晓东两位昔日的“通用”同事又走到了一起。

      2013年观致汽车在日内瓦国际车展上首秀,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之后便“销声匿迹”,成了业内口碑不错,但销量却不高的中国汽车品牌。日前,刚刚上任两个月的 墨斐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他的任务就是要把观致3这款评价很高的汽车转化为实际销量稳步提升的产品。

      重新造势

      除了汽车圈的业内人士,外行人对观致的了解似乎并不多,路上也鲜少能看到跑着的观致汽车。

      统计显示,2014年,观致3(包括两厢车和三厢车)总共销量为6686辆,2014年11月观致3都市SUV上市,12月销量为181辆,这意味着2014年全年观致汽车的总销量为6867辆车,销量并不乐观。

      中国农历春节还未到来之际,观致就任命了新CEO墨斐,墨斐向记者透露,彼时他只是来中国看看,结果就被“扣”在了观致工作。此前墨斐曾担任通用汽车(中 国)总裁,将通用品牌引入中国,此外还担任过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及克莱斯勒集团亚太区CEO。而孙晓东则比墨斐早一个多月进入了观致,他与墨斐曾经都在通 用工作过,两位老同事再度联手,摆在他们眼前的重任之一就是改变观致“叫好不叫座”的现状。

      孙晓东坦陈,此前观致汽车的宣传力度并不大,“现在就要解决这个问题,把品牌定位弄清楚,对观致重新造势”。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的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观致汽车系大赛的冠名赞助商。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曾表示,很多中国企业对于赞助成熟的国际化商业赛事,经过十多年的不断试错,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显然观致在首轮“造势”宣传上以体育营销的方式介入,是一种相对安全又较为有效的手段。

      自观致汽车亮相后,品牌似乎有意淡化其与母公司奇瑞的关系及中国品牌这些字眼,但孙晓东与墨斐并不忌讳这些,很坦承地表示,观致注册地在中国,就是中国品牌。“我们非常有信心一定能够做一个中国汽车品牌,让中国消费者在使用和购买过程中感到骄傲,这是观致存在的理由。”孙晓东说,观致作为一个中国汽车品 牌,从一开始就做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准,坚持下去,相信一定会非常成功。

      提升经销商能力

      在中国卖车,离不开经销商与经销网络,要提振观致的销量,除了品牌方重新造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观致品牌之外,扩大经销商的网络,线下不断通过4S店及其他渠道“刺激”消费者的眼球也至关重要。

      墨斐对中国汽车市场,可以用“非常熟悉”来形容,20多年的行业经验,让很多汽车经销商对他都非常熟悉与认可。他清楚地意识到,在目前这个“困难”时期,他需要给经销商们更多的信心,并且通过股东方的支持,帮助经销商渡过难关。

      “现在观致一方面会增加经销商的数量,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提升现有经销商的经营能力。”墨斐认为,面对一个新的品牌,经销商会想方设法降低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而这正好给了墨斐及管理团队更多的思考空间,该如何采取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建立观致独有的销售网络与营销方式。“如果现在像那些大的汽车集团那样跟风 扩店增加网点,对观致而言比较有挑战性。”孙晓东补充道。

      对于多数的汽车企业而言,近年来都在做渠道下沉工作,增加低线城市网店的铺设工作,很多消费者研究报告也在强调低线城市的消费行为与超大型城市间的不同,但是孙晓东认为,从消费者的角度讲,地域间的差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今天上 海发生的事情,几分钟之内全国都会知道,因为大家都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而且消费者对车的理解是一致的,这与以前完全不一样。”孙晓东说。

      因此在观致内部,大都市的定义并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是整个城市生活。正是在信息扁平化及低线城市城镇化大潮加速进行的今天,观致在市场开发上,并非像过去很多车企先攻大城市,再慢慢进行渠道下沉,而是大城市与河南、山东这些二三线城市同时开发,“双脚走路”。

      【简评】2015年,中国车市步入了微增长时代,竞争愈加激烈,在提升经销商运营能力的同时将口碑转化为销量,是留给墨斐与孙晓东的一个严峻考验。

 

4.联手宾法 东南汽车欲借SUV扭颓势15-05-0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熊斯思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5/0407410641660334331916.shtml
      于寄望已久的SUV市场,东南汽车终于找到了新的伙伴,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日前,东南汽车的首款SUV产品DX7正式首发,该产品预计今年7月上市销售,价格定在9.89万~14.39万元之间。DX7是东南汽车首次与国际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宾夕法利纳公司(以下简称宾法)合作设计的产品,以该产品为起点,东南汽车今后每年都会借助宾法推出至少一款全新产品,来帮助自身提振市场销量。

      事实上,自从三菱汽车与广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后,东南汽车的发展境况就略显尴尬。尤其是在其早就想涉及的SUV市场,研发和资金实力薄弱,成为了阻挡东南汽车前进的“病痛根源”。经过近三 年酝酿后,东南汽车正式拉开与宾法合作的帷幕,这似乎也预示着其重新发力市场的决心。但令业界担心的是,没有三菱在产品研发上的支持,仅仅依靠国际设计公 司的协助,东南汽车能否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之路?

      新伙伴助力

      “DX7是双方合作的第一款车型,为双方战略合作奠定了基础。展望以后的发展,我们希望双方可以开发出更多成功的车型,并共同建立一个为双方专门服务的团队,来为东南汽车来开发新产品。”宾法 CGOFabioPhilippini表示,宾法和东南汽车,都对DX7车型寄予厚望。

      据东南汽车介绍,其与宾法的合作,将不限于短期内,公司与宾法准备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发布国际化合作战略。未来,双方将在产品造型以及汽车工程设计层面,实现无缝沟通。而且,东南汽车今后的新产 品,除了会考虑中国市场需求外,也将融入欧美市场的发展趋势,因为这些产品都将进入到欧洲和美国市场销售。

      “东南汽车的研发还处在成长阶 段,所有研发工作完全由东南自己完成,(开发出的产品)会受到限制。因此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请宾法协助做产品造型设计工作,并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专职 团队与宾法沟通。今后,东南汽车可能还会在意大利设立常驻团队。”东南汽车商品企划部产品总监张雪龙坦言。

      借助DX7首发的契机,成立了20年的东南汽车,还宣告其已从1.0产品引进时代和2.0自主研发时代,正式进入到现阶段的3.0国际化造车时代。显然,近几年,东南汽车已经开启了新一轮“内部革新”,尤其是在产品研发方面,东南汽车正试图摆脱“三菱阴影”,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填补SUV空缺

      自2006年入股东南汽车后,三菱汽车对其产品布局就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东南汽车此后的迅速发展,也主要依靠三菱品牌所带来的“市场红利”。不过,由于三菱汽车想增持东南汽车股权的愿景迟迟未能实现,2012年,三菱汽车与广汽集团股份对等的合资公司正式挂牌,而东南汽车也就此陷入“与三菱汽车合作边缘 化”的境况。

      据此前消息显示,为了更好地平衡在华投资项目,三菱汽车会把旗下SUV产品投放在广汽三菱体系内,而轿车产品则会继续放在东南汽车体系内。但令人遗憾的是,在3月份,三菱汽车官方宣布,其将停止对轿车和性能车的研发,这意味着,轿车销量原本就不佳的东南汽车,今后在这一市场的 产品将更加“青黄不接”。

      而对于这一切,东南汽车或许也早有预感。“在2012年,东南汽车董事长廉小强和我走访了很多欧洲汽车设计公司,宾法就是其中一家”。东南汽车总经理左自生介绍道。

      彼时,东南汽车已经意识到SUV产品的重要性,并一直希望能通过与三菱汽车沟通,获得后者的技术支持,但由于公司股权平衡问题得不到解决,东南汽车后来也不得不在SUV产品研发上“另寻出路”。

      急需“救命稻草”

      此番联合海外研发团队,已然成为东南汽车进军SUV市场、改变公司产品架构的重要步骤。因为对于现阶段的东南汽车而言,SUV产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东南汽车全年销售量约为6.49万辆,而2012年和2013年,东南汽车的销售量则约为10.25万辆和11.64万辆。由于国内轿车市场竞争不断激烈,以轿车产品为主的东南汽车,显然已面临着严重的市场困局。

      另外,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SUV市场份额,却在不断攀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SUV市场整体销量为129.22万辆,同比增长 48.8%。其中,自主品牌车企SUV产品的销量为72.89万辆,同比增长108.3%,市场份额提高16.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车企的轿车 销量却同比下降2.3%,市场份额下降0.5个百分点。

      可以说,现在摆在东南汽车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借SUV产品“翻身”。而DX7车型的成败,则决定着东南汽车发展的前景。

      不过在业内看来,东南汽车仅靠SUV产品,就想在短期内实现市场销售的提升,并非易事。汽车行业知名评论员张志勇就表示:“东南汽车的轿车市场竞争力不够, ‘市场包袱’还比较大,这有可能导致东南汽车在SUV市场的拓展上,无法全身心投入。再加上东南汽车与海外研发团队的合作,前期资金投入会比较大,这会导致产品成本很难降下来,最终售价达不到市场满意度,增加SUV产品推广的难度。”

      除此之外,另有行业人士认为,如今的市场竞争压力比较 大,很多合资品牌车企选择官方降价来提升市场销量,这对更倾向发展自主品牌的东南汽车而言,将形成更大压力。再加上近几年,东南汽车在品牌和产品的创新营 销方面,以及经销商网络布局方面,缺失的工作还比较多,这也需要其在接下来加紧弥补。

“现阶段(东南汽车)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如何把 品牌价值提升,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品牌价值把产品热情带给客户,让客户来跟随品牌,这是我们的期望。”左自生表示,从今年开始,东南三菱品牌将基于差异化 发展战略,深化品牌的“运动、个性、潮”价值,并以赛事营销、娱乐营销等多元化营销战略为主,依托国际平台实现国际化升级。

      【简评】 面对轿车市场的颓势,东南汽车已经抓住了SUV市场这一“救命稻草”,但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之时,东南汽车新阶段的发展前路仍然未卜。

 

5.售18.28-29.98万元 新款天籁正式上市

6.售10.19万起 瑞风穿梭系列增两款新车型

东风日产 天籁 2015款 2.5L XL Upper欧冠科技版

江淮汽车 瑞风 2011款 2.0L穿梭 汽油舒适版HFC4GA3

           上市时间: 日前            上市时间:日前
           销售价   :18.28-29.98万元            销售价   :10.19万元、10.78万元
           发动机   :2.0L、2.5L            发动机   :2.0L
           变速器   :CVT无级变速            变速器   :5速手动
           车身尺寸:4892/1830/1490mm            车身尺寸:5035/1820/1970mm
 

7.东风1号年底上市

8.品牌新旗舰 广汽传祺GA8将于9月上市

东风乘用车 东风1号 2014款 基本型

广汽乘用车 传祺GA8 2015款 基本型

           上市时间:2015年底            上市时间:9月份
           预售价   :——            预售价   :——
           发动机   :1.8T            发动机   :2.0T
           变速器   :6速手自一体            变速器   :6速手自一体
           车身尺寸:5066/1858/1470mm            轴   距   :超过了2900mm
 

每日新闻摘要
 
1.市政府法制办近日公布《西安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征求意见稿)》,5月13日前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指出,将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机动车采取限制通行区域、通行时间的交通管制措施。
 
2.据不完全统计,每次车辆检验大约需要100-200元。专家测算,一年间,全国在车辆检测上要花费100多亿元。然而,现实中,汽车年检流于形式、巧立名目乱收费、形成庞大的地下灰色利益链。
 
3.按照规划,2015年东风日产的销售目标是超过100万辆,而日产范围内(乘用车小型商用车整车进口)的销售目标是超过130万辆。2015年第一季度,东风日产销量为24.50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5.1%;日产范围内的销量为29.62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
 
4.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日上午(北京时间5月2日晚间)开始,沃伦·巴菲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两三年继续看好中国和美国,并坚持继续扩大对汽车业务的投入。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快讯2935-4月30日 下一篇:快讯2937-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