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3002-8月11日
发布时间:2015-08-12 11:34:47    浏览量:2388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发改委牵头起草汽车业反垄断指南 5. 配1.4T发动机 荣威360将于成都车展上市
2. 车市再迎降价潮:车企呼吁政策救市 6. 两种外观可选 国产新K5 10月13日将上市
3. 合资品牌巨幅降价 自主SUV你们可还行? 7. 有望年内上市 奇瑞新款瑞虎5谍照曝光
4. 战略调整初现成效 本田走出低谷 8. 售17.98-23.98万 2015款阿特兹正式上市

新闻详情

 
1.发改委牵头起草汽车业反垄断指南15-08-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林远
http://www.jjckb.cn/2015-08/10/c_134498173.htm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价监局日前召开的汽车领域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行业专家会议上获悉,作为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六部反垄断法配套指南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一部,汽车业反垄断指南除了对传统的零部件生产与供应、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等环节给出反垄断政策指引外,包括汽车电商、平行进口等新业态中的垄断行为的认定与豁免,也有望首次给出明文解释。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走弱,经销商在目前的生存困境中正尝试各种破局的可能性,因此类似“互联网+”汽车、平行进口等一些新概念在今年变得炙手可热,因此多位专家建议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能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汽车电商方面,专家指出,电商平台现阶段无法直接进行汽车交易,仅能起到收取定金的作用,具体销售过程还是要在经销商处完成,也就是说汽车生产厂家仍有机会通过控制经营商操纵汽车网售价格,从而实现垄断。

      还有专家提出,随着汽车电商的发展,新兴模式层出不穷,汽车电商平台目前已经开始逐渐突破曾经仅有的集客和付定金功能。

      “认定和评估新业态中的反垄断问题既难以回避,也难以从他国规则中及时找到借鉴,因此指南对于新业态问题会格外慎重。”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组成员、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苏华建议,新业态经营者考虑长远发展,要关注反垄断问题,主动开展反垄断合规工作。比如汽车街电商平台,各经营者在互联共享平台 的同时,要特别避免横向和纵向价格垄断行为。

      此外,我国这两年已经开始对平行进口汽车业务进行“政策松绑”,而对于这中间可能出现的垄断行为也将是执法部门以前从未面对过的。多位专家表示,一些汽车生产商已经开始针对这个新兴业态采取行动,通过各种设限来制约国内平行进口经销商,例如有些车企刻意在境外提高排气量,或者限制原厂配件的出 口以及在中国市场的流通等,而这些行为是否涉嫌违反我国反垄断法,亟须尽快考量。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表示,对于阻碍平行进口整车和配件的行为是否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渠道和价格限制,进而实质损害我国市场竞争, 指南如能有所回应将对落实平行进口政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苏华则认为,重点在于关注平行进口与地域限制、渠道限制、地域价格差别之间的关系,评估阻碍平行进口的行为是否实质损害有效竞争,旨在矫正市场失灵。

      【简评】 反垄断不仅仅是一场风暴,而且是一种新的常态。    

 

2.车市再迎降价潮:车企呼吁政策救市 15-08-1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范文清
http://www.21jingji.com/2015/8-11/xNMDA5NjFfMTM4MTUxNw.html
      8月3日,北京现代官方宣布,对旗下ix35和全新胜达两款SUV车型进行官方指导价下调,ix35全系价格均下调2万元,新胜达最高降幅接近3万元。这是北京现代8年来首次公开宣布官方降价。

      事实上,销售压力大的不仅仅只有北京现代一家。有数据统计,在国内17家主流车企中,截至7月30日,顺利完成半年销量目标的仅有4家,分别是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合资车企中完成情况最好的是上海大众,94.047万辆的销售成绩距离95万辆的“中考目标”相差无几,而其他主流合资车企距年中任务至少还有5%的差距。

      由快转慢的车市增长已经令不少车企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继年初上海大众率先降价,掀起一轮官方降价潮后,近期北京现代、北汽、捷豹路虎等车企开始再次下调价格,除此之外,一大拨新车开始在8、9月扎推上市,车企希望凭借价格和新品两大利器在年终拼得一张靓丽的业绩报表。

      降价无效寄望政策救市

      以往降价促销似乎是车企最有效的营销手法,但今年实际效果却没有想象中那般神奇。据J.D.Power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家用轿车价格实际上存在着折扣陷阱。“以价位在12万-16万的中级车为例,消费者在优惠5000元至10000元的区间内还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满意度,但是在1万元到2万元的优惠区间之内,消费者的满意度并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一个下降趋势。”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对记者说。

      以上半年各车企的销售数据看,率先掀起官方降价潮的上海大众、长安福特等车企也并没有在降价促销中尝到甜头。上海大众差1万辆没有完成中期目标,而长安福特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结束了连续三年的高增长态势。

      “没有任何一个车企,允许他的竞争对手,在价格方面占据绝对优势。一方降价,另一方也会跟进,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降价,所谓的降价优势便无法体现。”梅松林说,当降价促销失去魔力后,产品的质量、口碑和品牌力便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于是,推出新品便成为车企刺激市场的另一个利器。

      从7月底到8月初,新福克斯、新C4L、新阿特兹、陆风X7、新楼兰等一大拨新车集中上市,9月初的成都车展,包括新途胜在内的另一拨热门车型也将扎推亮相。“上半年在完成清库存的任务之后,下半年很多车企都试图借助新品上市冲刺年终目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车企老总对记者说,这使得下半年的车市竞争将呈现白热化状态。

      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有的车企已经开始游说政府官员,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救市政策帮助车企和经销商渡过难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想车市恢复高增长,除非国家出台刺激政策。”上述车企老总对记者说,虽然像2009年的1.6L购置税减半政策再出台的可能性不大,但在不增加汽车总量的前提下,出台以旧换新和二手车扶持政策,对汽车市场还是有巨大好处。

      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对此的反馈是——“今年车市出台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为零”。

      【简评】这是中国车市转型的大时代,标志着买方市场正式形成。这个转型过程会很痛苦,但是是大势所趋。

 

3.合资品牌巨幅降价 自主SUV你们可还行?15-08-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刘卫琰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10/937188.html
      在整体车市走低的环境下,把持了SUV多月销量冠军的哈弗H6,头顶的光环也开始逐渐消退。

      近日,长城汽车发布7月产销数据。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曾经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哈弗H6当月的销量下滑幅度达到13%,至2.31万辆。

      有分析认为,哈弗H6作为我国自主品牌SUV的领跑者,其销量下滑实际上是我国自主SUV势头逐步削弱的缩影。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我国自主SUV发展迅猛,其销量甩不少合资车型好几条街。也正是因此,在我国今年2月的SUV销量排行榜中,自主品牌占据7个席位,3月则晋升为8个席位。

      这一盛况仅是昙花一现。4月,进入SUV销量前十阵营的自主车型仅剩5个,6月则仅剩下4个。北汽幻速、哈弗H2已经退出SUV前十阵营,曾经风风光光登上SUV亚军宝座的江淮S3 6月则退居第8的位置。

      一位北京现代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不仅是因为合资品牌新车加速上市,新车对销量拉动效应显现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多款合资车型的降价促销,自主SUV车型的高性价比优势逐步丧失。”

      进入8月,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先后对SUV车型进行了官方降价,狮跑起步价直接降至10.98万元;ix35的起步价格为14.98万元。

      更可怕的是,这一降价依然没有触底。

      上述北京现代经销商表示:“在官方降价之后,ix35的终端成交价格依然有1万元左右的优惠。”这就意味着ix35不到14万的起步价直接杀入自主 品牌同级别车型的价格区间——哈弗H6的官方指导价格为9.98万元~16.28万元;长安CS75的官方指导价为10.88万~14.48万元。

      曾经一度加价3万元销售的途观,眼下也打出了万元优惠的招牌。当合资品牌已经撕开价格战的的外衣,自主品牌,你们可还行?

      多年前,上海通用雪佛兰赛欧,将价格降到了5万元的区间,几乎将一大批自主品牌轿车“拍死”在了沙滩之上。今天,当合资SUV再度施出同样的伎俩, 自主品牌们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简评】仅仅有性价比并不是抵御合资品牌的核心优势,惟有品牌、技术和质量的全面提升,才能与之对抗。

 

4.战略调整初现成效 本田走出低谷15-08-11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倪佳
http://auto.gasgoo.com/News/2015/08/11075327532760342900907.shtml
      被诟病在华战略过于保守的本田品牌,在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之后终于迎来了逆势上扬。根据本田汽车公司公布的财报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全球新车销量达到235万辆,实现了3%的小幅上涨。其中受产品战略调整的影响,本田品牌在华国产车上半年累计终端销量为460901辆,去年同期353374辆, 同比大涨30.4%。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博士龚在研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是本田品牌现阶段在华发展的工作重点,也是其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得益于本田品牌在各方面的努力,本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苏表现。广汽本田延续此前良好增长的态势,而东风本田则在新一代思铂睿再次面临失败的局面下,终于选择了放低姿态,降价营销以刺激销量增长。

      有业内评论指出,目前本田品牌的压力依然不小,能否趁德系品牌较少新车导入的今年拿下足够多的市场份额,是未来本田品牌能否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

      广本7月增长逾五成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趋缓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不少销量原本领先的合资企业为了确保销量的增长使出了浑身解数,包括补贴经销商、官方降价、提出引进小型SUV产品战略等,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的收效甚微。

      相比之下,在中国市场遭遇发展瓶颈的本田品牌却由于战略调整的提前,使得其在华销量呈现逆势上涨的态势。

      本田官方数据显示,广汽本田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87751辆,同比去年增幅高达47.2%;东风本田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73150辆,同比去年增长9.7%。

      汽车市场分析师吴硕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业内认为的日系车转折点并未真正到来,本田品牌的强势复苏得益于其自身针对中国市场战略的快速调整。

      根据本田汽车8月4日发布的最新销售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7月份,本田汽车在华终端销量同比大幅增长50.4%至7.31万辆,创历史同期新高,而主要原因是旗下广汽本田缤智和东风本田XR-V两款小型SUV推动本田在华销量持续高速攀升。这是本田品牌放弃原本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在中国市场采取同质化布局所带来的直接收益。

      作为本田品牌的第二家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延续上半年的增长势头,7月全系产品销量41984辆,同比增长54.3%。其中,2015款雅阁7月份销售7927辆,同比增长59%。第三代飞度7月份销量为10051辆,同比增长6%。此外,全新奥德赛、缤智等新车表现抢眼:全新奥德赛销量为3403台,同比增长额达到113%。7月23日,2016款奥德赛上市,新增了2.4L智酷版产品以进一步扩大用户的选择范围;而缤智7月份继续热销,售出10085辆,收益较高的高配版和旗舰版占比继续保持40%以上。

      另一方面,全新锋范在7月底开启“云端”预售并于8月正式上市,亦为广汽本田下半年的表现注入了强心针。

      【简评】基于目前本田品牌在华的战略布局来看,短期内的增长将会持续。

 

5.配1.4T发动机 荣威360将于成都车展上市

6.两种外观可选 国产新K5 10月13日将上市

上汽集团 荣威360 2015款 基本型

汽车之家

           上市时间:9月初            上市时间:10月13日
           预售价   :——            预售价   :——
           发动机   :1.4T、1.5L            发动机   :2.0L、1.6T、2.0T
           变速器   :7速双离合            变速器   :7速双离合、6速自动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
 

7.有望年内上市 奇瑞新款瑞虎5谍照曝光

8.售17.98-23.98万 2015款阿特兹正式上市

汽车之家

一汽马自达 阿特兹 2015款 2.5L 蓝天运动版

,
           上市时间:年内上市            上市时间:8月6日
           预售价   :——            销售价   :17.98-23.98万元
           发动机   :1.5T、2.0L           发动机   :2.0L、2.5L 
           变速器   :5挡手动、CVT            变速器   :6挡手自一体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4870/1840/1450mm
 

每日新闻摘要
 
1.据乘联会统计: 7月,全国广义乘用车累计销量1,304,099辆,同比下降2.5%。其中,轿车销量732,016辆,同比下降13.9%;SUV销量401,286辆,同比增长39.0%;MPV销量108,039辆,同比下降6.9%。
 
2.据乘联会统计:2015年上半年二手车市场交易460.90 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基本型乘用车272.29 万辆,同比增长 7.66%;越野车22.84万辆,同比增长37.07 %,交易额 351.84亿元。
 
3.今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内需增长5.2%,远低于去年同期。据统计,在过去15年中,乘用车内需增速低于10%的只有三 年,分别是2008年、2011年和2012年,其他年份均超过10%,保持较快增长。从月度数据看,这一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据统计,今年1月乘用车增速 为12.5%,6月则滑落至-2.3%。
 
4.今年7月份,国内乘用车前十企业(指狭义乘用车市场,不包括微客)销量前十企业依次是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上通五菱、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北京现代、长安福特、长安汽车、广汽本田。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快讯3001-8月10日 下一篇:快讯3003-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