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3111-1月26日
发布时间:2016-01-26 17:04:12    浏览量:1691次    
乘联会每日新闻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专家献言电动车政策监管 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5. 推不同轴距版 国产新宝马X1入环保目录
2. 新能源汽车政策进入换挡期:严格监管将替代唯规模论 6. 提供7座车型 东风风光首款SUV内饰曝光
3. 价格优势突出 中国品牌或将"称雄"SUV细分市场 7. 3月中下旬上市 北京现代领动正式下线
4. 北京将研究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 缓解交通拥堵 8. 2016年初推出 海马全新MPV车型定名V70

新闻详情

 
1.专家献言电动车政策监管 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16-01-2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朱津津 黄春棉
http://auto.ce.cn/auto/gundong/201601/26/t20160126_8548899.shtml
      部长、专家建言 完善电动车监管

      科技部长万钢1月23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2009年至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2015年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变得越来越庞大时,如何构建统一市场,规范行业准入标准,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问题出在供给方面,这是非常重大的战略性决策。他说,“从供给侧采取对策,核心就是提高供给的质量,要从过去着眼于供给的数量扩展转到提高供给的效率。根本方式要靠改革,用改革铲除、消除体制性的障碍,建立一个好的体制”。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曾公开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从企业维度来看,要避免短期寻租行为,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从现在到2016年、2017年,上汽还将主攻插电式混合动力,并掌握三电为代表的核心技术。”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和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认为,我国此前依靠“萝卜+大棒”的方式,将新能源汽车规模做到了三十余万辆,这个数字背后真正参与的企业有多少?是否掌握了核心技术?未来政府体制如何换挡,如何梳理过去走过的路,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比之下,上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上更强调“扎实稳重”,积极构建产业链,突出技术竞争力。据朱军介绍:2017年新一代的插电式550将投产,并与阿里合作研发的车联网技术会全面融入。此外,供应链方面包括电池,EDU,裂变器等核心零部件,按照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储备。

      打击“骗补”行为 莫让“李鬼替李逵”

      根据媒体报道,目前不少企业利用国家补贴政策的漏洞“数据造假,骗取财政补贴,形成所谓新能源汽车骗补产业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建议,“要注意处理好既鼓励各种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的探索,又不能让企业为了获取政府补贴而选择机会主义的套利行为,在这方面国家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

      作为补贴政策的执行部门,国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时强调,“造假骗补的行为,不仅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财经纪律,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环境,我们决不手软。通过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更强调自主掌握“大三电”和“小三电”技术,并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做真正的新能源汽车、要走可持续的新能源发展路线,包括完备的技术路径、全面的产品覆盖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坚决禁止补贴欺诈等行为。

      此外,中国经济网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包括北汽、上汽等企业在内,对电动车的地方垄断和保护提出疑虑,强调应形成公平、完善的竞争环境,避免政策寻租。“财政部将提高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突出对优势企业的支持,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防止产业过剩和盲目无序发展。”楼继伟强调说。

      对于如何加速新能源补贴标准“退坡”,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有一个顾虑,他说,现在的方案是明年、后年“退坡”20%;再过两年,“退坡”40%,金额约为3898亿元。但这仍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如何监督政府部门“花好退坡的钱”尤为重要。因此,杨裕生建议国务院要为“十三五”电动汽车补贴总额设定1000亿为上限,而不可以让四部委“用了算”;实行“责任指标,超额有奖,以罚促产”;继续支持电动汽车技术进步。

      【简评】 财政部去年已明确未来补贴政策逐步退出的政策,依此倒逼企业加快向市场求发展。   
 

2.新能源汽车政策进入换挡期:严格监管将替代唯规模论 16-01-2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周开平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6-01-26/doc-ifxnuwfc9503226.shtml
      “目前电动汽车还是一个高度依赖政策的市场,它的不可持续性也越来越明显。”1月2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面对国内电动车行业专家和主要车企高管时,提出无论在市场推广还是扶持政策上,都应重新审视。

      电动车销量出现井喷后,量级的提升导致了诸多矛盾爆发:一是电动车补贴双刃剑显现,企业短期套利,甚至骗补出现;二是电动车扶持的核心目的,应该重新思考回归原点,提升技术和降低成本才是终极目标。

      国家大力扶持电动汽车,在一片兴致高昂的呼声中,目前需要厘清的是,销量的增长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仅仅是一个外在形式,增强产品竞争力才是内涵,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财政的激励政策难以很好地体现对产品技术水平提升的导向和对降成本的激励。在把规模先搞上去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企业追逐补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陈清泰说。

      放任这种形式发展,导致的后果无外乎两个:一是很多电动车企业在热潮中赚一把快钱,然后消失;二是外资品牌未来引入高水平的产品,接管看似有一定规模的中国品牌市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认为,要把扶持政策转向核心技术和产品提升等方面,“单纯靠补贴而不向生产企业提出责任要求,是目前电动车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

     政策需要平衡点

      在新能源汽车的三轮补贴政策中,前期因为销量较少,补贴总额度并不大。但2015年年底新能源汽车销量井喷,一下提升了补贴量。去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4倍。据统计, 201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及销量分别约达到34万辆和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4%和343%。

      过去的补贴政策中,单车平均补贴高达12万元。市场规模提升后,财政补贴的账被摆到台前。据杨裕生预测,新能源汽车如果要实现2020年500万辆的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央政府补贴约为3900亿元。

      “现在有一些城市已经补贴不起了,政策应该加速退坡。”杨裕生说。如果补贴按照每年退坡25%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央政府的补贴仍需1770亿元。退坡政策早就在推行,但平均单车补贴仍然较高的一个因素是,纯电动客车补贴非常高,一辆大巴的补贴甚至高达上百万元。很多车企都将目标转移到生产纯电动大巴,套取补贴。对纯电动大巴补贴产生的效应是降低排放,就单车来说这一点效果很明显。但大巴的研发普遍技术含量较低,巨额补贴进入大巴,对于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造车技术水平,帮助并不大。对此,杨裕生认为,增程式电动客车最有可能向无补贴过渡。这是由技术和产品特点决定的:内燃机只给发动机提供动力;行驶前电池组充电50公里纯电动;多付出的电池成本客户可以在三年的节油中找回。

      改变车企短期套利心态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加快补贴退坡。既要推进规模化进程,又要向无补贴过渡,如何找到平衡点,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在1月23日举行的“2016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与会者达成的基本共识是:政府要通过政策传达,补贴只是发挥杠杆作用,对车企要有责任指标;车企应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靠产品,要生产出卖得掉的电动车;同时不放弃消费端的培养。

      补贴大幅度退坡后,各类产品可能出现的情况,现在就可以预测到:纯电动车因为电池量大,价格高,节油补偿期长等问题,市场化难度提升;插电混动在补贴完全退出后,可能面临优势全无;深度混动竞争力较高,市场化可能加快。

      “唯规模论”已经过时

      在电动车产品的导入期,政府出台多种形式的购车补贴激励政策,弥补产品技术成熟度不足和初期的高成本,期待能较快地启动电动车市场。“之前,政策制定的初衷是拉升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产品只要卖出去就是成功。”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说。

      但问题在于,财政的激励政策难以很好地体现对产品技术水平提升的导向和对降成本的激励。如果以上两点难以实现,目前对市场的催热,其实是拔苗助长。当政策扶持达到一定标准,产业需要的是市场机制,补贴越早退出,对发展越有利。

      “它更需要的是市场,需要市场的激励、倒逼和筛选。种种情况表明,电动汽车发展动力应该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政策双向驱动,促进产业进入成长期。”陈清泰说。

      高额补贴目前至少产生四个现象值得反思:一是车企追逐补贴最高的纯电动客车,销售完全不是市场行为,全部由政府买单;二是车企对于降低成本,生产出在市场状况下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不感冒,反而故意抬高车价;三是补贴成了车企的超额利润,对市场竞争不公平;四是政府财政负担太重。

      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推广考核任务,对于纯电动大巴的需求倾向于行政命令。以深圳为例,政府计划公交大巴未来三年要实现100%的电动化,出租车未来五年实现电动化率70%左右。

      回归到原点,首先要想清楚电动汽车推广的本身逻辑:1.销量规模大,可以减少环境污染;2.实现大规模市场化的前提,归根结底是一种市场行为,最终要靠技术和产品,而不是行政意愿。政府大规模、短期内的购买行为,应该适可而止,把握节奏。

      “不顾电动汽车(特别是电池)水平的发展进程,按技术成熟的燃油车思维和标准来要求电动车,将研制水平不高的纯电动车未经长期、充分考验就大规模示范推广,臆想很快搞成纯电动车产业,结果只能事半功倍。” 杨裕生说。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以及中国发展现状看,未来的一到两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分水岭。赵福全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达到33万辆,产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唯规模论’已经过时,产业政策与监管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严格监管论’将做主导,而政府将在产业发展中成为关键角色,以确保新能源汽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简评】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改变单纯依靠补贴的盈利模式。

 

3.价格优势突出 中国品牌或将"称雄"SUV细分市场16-01-2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范亦婷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6-01/25/content_180154.htm?div=-1
      如果说2015年是自主品牌的SUV年一点都不为过,销售前十里一眼扫去大多都为中国品牌,把合资品牌“打得落花流水”。而对于中国品牌SUV如何在新的一年保持更好的势头,在新浪近日举办的“典赞”论坛上,来自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继凯、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严刚、东风乘用车公司销售部部长李炜和陆风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欣欣都有自己的看法。

      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称,SUV发展的愈来愈好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越来越成熟。李继凯对此表示,在追究汽车逐渐走向普及以后,汽车市场人们追求消费的多样化会逐渐的体现出来,特别在年轻人当中追求生活和尽情享受生活的一种趋势体现出来,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实际上厂商及时的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我想自主品牌可能在这方面要比对手走得更快一些。“同时我们也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下足工夫,确保技术领先,质量没有问题;把产品的配置做好;针对需求将性价比做足。凭借这三点打了个好仗”李继凯称。

      潘欣欣也认为自主品牌更加懂得中国的消费者,比如中国的广大四五线城市的消费者,除了工作和生活之外的长距离自驾,还有近几年因为长驾的高速公路免费以后,流动人口返乡大部分都是靠自驾,所以他们在返乡的时候也会有大量的携带一些回乡拜年产品的需求,所以SUV实际上是在除了满足郊游、越野以及生活之外的流动人口返乡过程中,满足了他们的刚需。所以种种内部的因素,外部的因素,2015年SUV爆发式的增长,特别自主品牌的份额能够进一步的超越合资品牌,实际上是个必然。

      价格优势是王道

      除了性价比上的优势外,李炜表示,自主品牌SUV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他称,合资品牌中,紧凑型SUV的价格基本都在20万以上,20万以下自主品牌最高才15万,特别在小型的SUV上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的SUV抓住了市场的空间,尤其是跟轿车相比,自主品牌在SUV发展空间更大一点,抓住了市场机会。”

      潘欣欣对此也表示认同,他介绍,“在2015年,很多车企将SUV当成自己的生存发展的法宝的时候,其实大家都做好了背水一战的打算,你从各个车企定价可以看得出来,微型SUV车已经到了6万,这个不是合资品牌他们的打法,他们从来不会干这种项目,不到一定可预期的回收。所以在短期之内,中国品牌这种做法也是能够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和合资品牌一段优势的门槛。”虽然,在未来合资品牌会加快SUV的布局,但中国品牌SUV特别在中 小SUV市场上的产品布局上,还有很大的优势。

      SUV市场将持续稳定发展

      行业专家预测中国SUV市场还将继续增长,对此,李继凯称:北汽继续看好SUV的增长,所以在2016年的上半年,北汽还要推出一款小型的SUV,继续丰富我们的族谱。

      而严刚表示:小型SUV或者紧凑型SUV将成为今年SUV的主要力量。江淮提出了“挺二出三代五”,这指现在SUV在线有三款产品,突出颜值是SR,突出宜家是S3,突出路驾是S5,今年会在这三个产品基础上,做好替代研发。

      东风乘用车也对未来SUV的市场,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据李炜介绍,2015年整个乘用车超过了两千万辆,SUV才600万辆,加起来才30%而已,对SUV即使不能像前两年保持百分之百以上的增长,但是2015年50%以上的增长,SUV同样也是增长的。“另外,SUV内涵是扩大了,我们现在把两厢车,MPV,甚至一些微妙的升级都放在里面,整个SUV市场我们给他的内涵是大大扩大了,这是乐观。”不过他也指出,并不是推出一款SUV就会火爆, 必须讲究颜值和价值,因为2016年,SUV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简评】未来的SUV市场竞争将会更加变得剧烈,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中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称雄,也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4.北京将研究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 缓解交通拥堵16-01-26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钱瑜 阿茹汗
http://www.bbtnews.com.cn/2016/0125/137452.shtml
      继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部联合发布文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 型的停车收费后,北京市的差异化停车收费也将有实质性进展。昨日,北京市副市长张建东在政协北京市十二届四次会议“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联组讨论会”上提出,北京今年将研究实行差别化停车收费,以此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在治理停车问题上,张建东着重提出,今年北京市将专门研究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以此来控制机动车进入中心城区 的使用强度。张建东进而称:“停车也分为居住停车和出行停车,2016年北京市将控制和限制出行停车,保障居住停车。例如要挖掘小区潜力,建议以社区为单位、以街道为单位的综合停车场实行差别时间停车,这些将在2016年展开试点。”

      事实上,国家层面对于停车差别化收费政策已经酝酿许久。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就曾发布《关于加 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停车设施,根据区位、设施条件等推行差别化停车收费。而按照2015年12月多部门联合发布 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指导意见》,允许供需缺口大、矛盾突出的区域实行较高收费,供需缺口小、矛盾不突出的区域实行低收费,而对于 城市外围的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停车设施服务,实行低收费。目前已有多个城市试水差别化停车收费,例如济南市年初起将部分停车场的收费标准从一小时2元提高至 10元,并对工作日期间停车以及非工作期间停车设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

      据了解,北京市将根据上述国家相关规定,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停车收费差异化标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北京市今年将切实加强交通管理,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完善差别化停车收费,开展停车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交通堵点、乱点,严厉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简评】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停车难”已经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共同难题。

 

5.推不同轴距版 国产新宝马X1入环保目录

6.提供7座车型 东风风光首款SUV内饰曝光

宝马(进口) 宝马X1(进口) 2016款 xDrive25i

汽车之家

           上市时间:2016年6月上市            上市时间:2016年上半年
           预售价   :——            销售价   :10万元以内
           发动机   :1.5T、2.0T            发动机   :——
           变速器   :6速自动、8速自动            变速器   :6速手动、自动变速箱
           车身尺寸:——            车身尺寸:——
 

7.3月中下旬上市 北京现代领动正式下线

8.2016年初推出 海马全新MPV车型定名V70



,

汽车之家

           上市时间:今年3月中下旬            上市时间:2016年初推出
           预售价   :12万元起            销售价   :——
           发动机   :1.4T            发动机   :——
           变速器   :7速双离合            变速器   :6速手自一体、6速手动
           车身尺寸:4610/1800/1440mm            车身尺寸:4750/1800/1665mm
 

每日新闻摘要
 
1.1月18日,北汽新能源首次发布了“十三五战略”,并启动“卫蓝行动”3.0——“卫蓝众创”计划:在“十三五”末期形成80万辆以上生产能力,年产销50万辆规模,打造年营业收入600亿元、上市市值1000亿元的创新型企业。
 
2.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德系车在华销量为399.8万辆,市场占有率达18.9%,仍处于乘用车市场第一位,但较上年20%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滑。
 
3.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日前透露:奔驰市场表现非常好,2016年奔驰还有新的产品投放市场,北京奔驰的效益已经凸显出来,成为北汽集团效益增长的第一大组成;2016年目标是突破30万辆左右。
 
4.1月22日,在沈阳铁西区,华晨宝马新发动机工厂正式开业。这是宝马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式事件。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海森博士称,它标志着华晨宝马开始步入本土化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快讯3110-1月25日 下一篇:快讯3112-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