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快讯3244-8月16日
发布时间:2016-08-16 15:49:50    浏览量:1697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产品信息
1. 多家车企靠SUV翻身:合资二线品牌仍在泥潭 5. 全新308 9月25日上市
2. B级车价格战触底:进入智能化保价波段 6. 11月上市 东风标致4008将于9月2日亮相
3. 用先进标准体系倒逼汽车制造升级 7. 9月上旬上市 瑞虎7预售10.99-16.39万
4. 跌出保有量前十   广州“华南车市风向标”地位尚在? 8. 搭载SYNC 3系统 福特新款翼虎8月底上市

新闻详情

 
1.多家车企靠SUV翻身:合资二线品牌仍在泥潭16-08-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纪伟
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8/16/content_45202.htm
      车市上半年有了明显的回暖,有车企已经开始调整全年的销量目标。今年7月的汽车销量,虽然相较于上月销量有所下降,但是累计销量增长率维持增长达到9.8%,而去年车市累计增长仅有0.4%。

        8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7月汽车销量185.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23%,1-7月累计销量1468.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达到9.8%。由于去年车市低迷,销量基数相对较低,因此,今年的增长幅度相对明显。

      去年下半年曾有车企销量目标下调,面对渐渐复苏的汽车市场,今年下半年部分车企纷纷上调全年的销量目标。例如,吉利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66万辆,对比之前60万辆的目标,吉利汽车今年目标上调幅度为10%,此外,东风本田的年度目标也从45万辆调整至50万辆。

      在此之前,曾公布的上半年主流车企销量目标排行榜单中,有3/4的车企销量未过一半,其中就包括吉利,但是仅仅过去一个月,7月吉利汽车的销量达到4.9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约4%,累计销量32.9万辆。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车企表现势头不错,超出了车企的预期,提升销量目标是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车企也提升各方面资源配置,抢占市场份额,达到车企战略目的。”

      势头逆转靠SUV

      从去年乘用车的全年销量统计来看,轿车依然是销量最大的车型,占据56%市场份额,此外,SUV也已经达到30%的市场份额。

      虽然目前SUV始终保持高增长,轿车增长幅度较小,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依然是以轿车为主,未来在保证轿车销量稳定同时,强化高增长SUV车型会形成趋势。

      据了解,从目前各级别合资企业来看,韩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值得关注,下半年轿车销量能否稳定增长与SUV能否稳定发力,直接影响车企全年销量目标的实现。据悉,今年上半年主流车企销量目标完成率中,表现最差的分别是东风悦达起亚、神龙汽车和比亚迪汽车,完成率分别仅为42%、37.3%和30.7%,而比亚迪是为数不多销量下滑的自主品牌。

      面对日系下压和自主上探的趋势,目前韩系车起亚在中国的困境还在持续,实现68万台的年度销量目标困难重重。根据上半年报表显示,东风悦达起亚的轿车销量同比下降0.43%,但在SUV车型KX3和KX5 销量的提升下,其销量也恢复缓慢增长,然而对目前起亚在中国整体走势“杯水车薪”。

      虽然东风悦达起亚在7月销量4.1万辆,同比增幅36.7%,但是环比6月却下跌了8.9%,而旗下仅轿车K3和SUV智跑表现突出,环比分别逆市上涨3.6%和6.7%,同比增幅更是达到155.4%和81%。起亚在中国1-7月累计销量仅仅达到目标的48%。

      销量目标提升的车企之一东风本田,有希望完成上调后的50万辆目标。数据显示,在上半年东风本田销量24.8万辆,完成率达到55.11%,7月之后,累计销量29.8万辆,完成全年45万辆销量目标的66.18%。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东风本田CR-V、XR-V两款车型,上半年销量分别达到8.6万辆和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8.3%、61.5%,两款车销量共计16.6万辆,占到企业全部销量的67.2%,同比增长达到48.6%。与SUV相比,东风本田轿车的销量情况则要较为缓和,当家轿车思域6个月共销售了2.9万辆,思域、思睿铂、哥瑞、思铭四款轿车上半年一共销售了5.3万辆。

      东风本田7月销量增长较快,不仅仅得益于SUV,旗下全新上市的A级轿车第十代思域成为主要贡献力量。此次东风本田能进入单月销量前十名企业,显示了日系车在国内竞争力日益增强。

      崔东树表示:“类似自主品牌吉利和合资品牌东风本田企业目标上调都存在共同点,就是市场表现较好,上调目标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目前SUV高增长和轿车的慢增长形成对比,未来仍然需要车企‘两条腿去走路’,使车企能更好面对未来市场竞争。”

      营销回归产品原点

      “汽车产品力永远排在第一位。没有产品力就没有市场,没有产品力也没有营销能力,其他都是空谈。” 一位车企内部人士说。

      自主品牌的产品力在快速提升,吉利SUV博越销量过万,成为吉利销量目标提升重要原因之一。自吉利博越上市以来,4月份销量0.4万辆,5月销量0.6万辆,6月销量为0.8万辆,而到7月突破月销万辆。

      与此同时,2016年7月份,吉利汽车旗下最畅销的车型新帝豪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41%,号称“最美B级国产车”吉利博瑞销量0.3万辆,同比增长6.3%。

      当一台车在品牌、外观、空间、数据均表现优越,也就不难成为同级别、同价格区间的销量“领头羊”。有一种观点认为,哈弗的品牌仅依靠SUV走不远,但是H6的销量却始终保持领先,提升了品牌,现在这条规律也适用于吉利汽车。

      事实上,一款好的产品更多是在使用或者实用层面上的描述,但是好的产品缺乏良好的市场营销、品牌效应以及外观设计的时候,会出现所谓的“叫好不叫座”的情况。“产品力的前提首先要符合市场需求,这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崔东树表示。

      前不久吉利的营销模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原先帝豪、全球鹰和英伦汽车三个子品牌营销事业部,改成了南区、中区与北区营销事业部,由每个区域营销事业部负责三个子品牌在该区域内的所有宣传推广活动以及销售。

      汽车营销专家颜景辉称:“产品力要放在车企核心位置,伴随产品力提升更需要汽车如何去布局营销,去提升服务力也就能更好增强品牌的影响力。但是面临1.6L免购置锐政策即将到期,诸多车企还是对下半年销量预期抱有谨慎的态度。”

      【简评】SUV市场现如今成为了每家车企必争之地。   
 

2.B级车价格战触底:进入智能化保价波段 16-08-1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周开平
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8/16/content_45199.htm
      8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1-7月,轿车销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51%。B级车细分市场是重灾区,份额持续被挤压,今年降至历史最低点。由此带来的价格战,比其他细分市场猛烈很多。“大部分B级车的入门级,在终端市场的裸车价格基本在15万元-16万元,最低成交价已经接近中高档A级车售价。”一位汽车价格研究人士称。

      既保不住销量,又保不住价格,B级车似乎进入产品重新定义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多家车企近期陆续推出B级车新产品,以应对市场的变化,比如东风日产推出新天籁。

      B级车仍是车企的拳头产品,“得B级车得天下”也没有变。品牌和售价都保持在车企产品系列中的较高位置,加上较大的销量规模,对车企品牌施加的作用力远高于其他细分市场产品。车企想方设法保B级车,是一个重要的课题。B级车整体市场的衰落,其实面临的是豪华车价格下探和A级车上攻。持续多年的价格战后,B级车竞争重回原点:竞争重回产品力时代。

      “找到B级车的空间,这个细分市场的趋势,比如新天籁搭载NISSAN i-SAFETY安全技术等一系列智能化科技配置。天籁竞争用功能驱动。” 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刘宗信说,目前B级车在徘徊阶段,是车企的一个普遍性认知。

      价格战该不该打下去?

      购买B级车的消费者,与五年前的消费心态完全不一样,商务化消费逻辑降到了最低,大部分消费者都是出于家用或上下班需求。B级车的消费档位,不再高高在上。“价格很不错,以前随便买一辆这个级别的车,都要20万元以上,现在16万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因为和A级车价格差距不大,B级车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第一辆车。

      B级车的价格战已经持续打了五年,有一些品牌已经打到极限。据汽车咨询公司威尔森8月10日的数据显示,7月终端市场汽车价格降幅最大的是B级车,降幅高于SUV和A级车,名列各个细分市场之首。

      其中,上汽通用新君威和迈锐宝在刚刚过去的7月,终端市场的平均价格折扣率高达16.26%和18.03%,平均折扣高达3.5万元和3.3万元,领跌B级车,降幅甚至和价格更高的豪华车相近。

      相对应的是,迈锐宝的平均成交价已经下探到15万元,最低成交价格完全踏入A级车区间。B级车和A级车在这个价位上,已经没有明显的区隔。这是上汽通用在销量大幅下降的压力下,被动以价换量。

      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三款B级车销量都出现大幅度下滑,迈锐宝和君越跌幅约为20%,君威跌幅达60%。“被迫采用价格战,短期可能刺激销量,但长期很难扭转销量大幅度下滑,未来甚至可能会产生更加负面影响。”上述汽车终端价格研究人士认为。

      销量下滑的大趋势很明确。与上汽通用打法相反的是,不少车企采用放销量、稳价格的策略。今年7月,东风日产天籁和一汽-大众迈腾的终端市场成交价折扣率维持在7%和6%之间。尽管可能与新车型上市不久有关,但整体看是稳价格的典型。

      B级车在车企产品体系内,不止承担了销量规模和盈利两项任务,而且有一个更长期的效应是,代表了品牌高度。在大众汽车消费市场,汽车品牌的高度往往由B级车来决定。

      过去几年,B级车的价格战往往由韩系打响,降价幅度也最大,但车企后来发现,获得短期销量后,价格战带来了更加负面的影响。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前几年销量增长较快,但品牌力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下滑到更接近自主品牌。消费市场普遍将其划归到二线合资品牌,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很快出现瓶颈,遏制了其进一步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目前面临被自主品牌SUV挤压市场的现状。据汽车流通协会数据,北京现代上半年销量增速为2.45%,东风悦达起亚为-5.79%,远低于其他合资品牌。

      猛然醒悟的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开始稳定索纳塔和K5的终端成交价,今年7月终端平均成交价折扣率为12.8%和10.4%,处于行业平均水平。

      下一轮保价策略是科技化

      市场肯定会存在A级车和C级车之间的消费区间,B级车细分市场不会消失。尽管份额在降低,但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B级车市场份额为17%。

      由于SUV的兴起,整体轿车市场份额在下滑,是B级车份额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1-7月,轿车销量为638.71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51%。

      B级车上攻C级或者豪华品牌入门级都不现实,下探A级车也没有空间。B级车未来的竞争,只能在稳定价格的前提下,升级产品。事实上,目前B级车已经是一个高性价比区间。

      很多车企都在研究升级B级车产品的方向。过去迈腾、帕萨特靠涡轮增压起势,日系靠舒适度和可靠性维持竞争力,在玩过了拼轴距、空间、外观、动力系统之后,B级车在产品升级上很难就传统领域再有较大突破。

      产品升级的主流方向有两个:智能化和新能源化。不少车企普遍在抓汽车电子化这波潮流,越来越多的B级车大范围应用汽车智能化系统,辅助安全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B级车在产品力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能化程度。

      两年前上市的新雅阁发起了B级车的智能化辅助安全系统战,此后新迈腾和新天籁紧接着推出类似的系统。不久前,中期改款的新天籁将NISSAN i-SAFETY智能防碰撞安全系统,包括移动物体的监测、360度影像监测以及盲点监测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应用到绝大部分车款,这是B级车在智能系统上的延伸。

      “B级车竞争很激烈,但价格问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产品力的提升。”刘宗信的说法,几乎成为合资车企内部面对市场形势的一种共识,B级车价值在回归本源。

      这一代雅阁比德系和其他日系竞争对手抢先一步推出智能化安全辅助系统,使其在上市两年后仍能保持较好竞争力。今年上半年,雅阁在日系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销量第一。7月份新雅阁终端销量11098辆,同比增长高达23%。

      B级车产品力下一轮竞争趋势是大幅度升级动力系统,即混合动力化。产品力出现较大变革可能改变B级车内部竞争,以及被上下两端挤压的格局。广汽丰田混合动力版的凯美瑞最大的问题是价格过高,随着丰田混合动力系统的国产化,价格将大幅度下降。广汽本田看到了这种趋势,今年下半年将引入混合动力版雅阁。

      【简评】最近几年,随着消费者的喜好发生变化,SUV快速崛起以及豪华车价格下探,B级车处境越来越被动。

 

3.用先进标准体系倒逼汽车制造升级16-08-16 来源:中国汽车报 
http://www.cnautonews.com/xw/hy/201608/t20160815_485722.htm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工信部联合印发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用5~10年的时间推动我国装备 产品产业迈向中高端,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

  “我们要打一场制造业的‘攻坚战’,用先进标准倒逼 ‘中国制造’升级。”这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规划》寄予的厚望。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也表示,“标准是装备制造业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是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期待的是,作为制造业重要支撑的汽车业也将迎来一场用标准推动质量提升的变革。

  制造升级需标准先行

  当前我国制造业已进入了中高端化发展关键时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标准升级需先行一步,没有升级的标准,就没有升级的“中国制造”。《规划》提出,到2020年,工业基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基本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加快接轨,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力争达到90%以上,装备制造业标准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质量品牌建设机制基本形成,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质量强国、制造强国转变。

  “尽管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标准化还略有不足,面对工业4.0阶段更高端、更智能化的竞争,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水平刻不容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许召元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标准体系的建立有望用规范化的标准和管理从制造端提升产品质量,实现装备制 造业标准化不仅是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整个制造业不断升级的重要条件。

  “标准的作用在于用统一的规范来平衡制造成本,提升整体质量水平,达到最佳经济效益。”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缪文泉认为,《规划》立足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将对提升制造业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汽车制造领域,我们一直沿用发达国家的标准体系,尤其是在产品端,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标准体系。但在制造端,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标准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制造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德勤中国全国制造行业主管合伙人董伟龙强调,《规划》是执行《中国制造2025》的专项规划,给出了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发展方面的具体发展思路。“首先解决制造业的标准化和质量问题是明智的选择,将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系统配套、产业协同、跨界融合和国际竞争能力。”董伟龙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汽车产业研究室副主任徐可也表示,面对《中国制造2025》,汽车制造业要想达到相关要求,必须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而标准体系的构建是重要手段。

  另外,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是《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球一体化竞争中,哪些国家有先进的标准体系,其国内产业就能有较好的发展,并能在国际上赢得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该国的标准体系也将有可能因此向外推广,实现本国标准的国际化。从这一角度看,推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构建先进的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许召元表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标准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起步较晚,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

  汽车制造升级需标准协调统一

  标准能否起到引领作用关键在于标准是否具有系统性、先进性,以往,因为标准的交叉重复或者不统一,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障碍。此次《规划》中,特别强调了标准的协同性和先进性。

  “对于汽车制造业而言,标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考虑协调性。以节能汽车为例,在国家2020年平均油耗5L的总体框架下,所有的标准都要围绕这个目标推进,包括生产端的绿色制造也要与之保持一致。”缪文泉表示,在既有标准体系里,论证方法不统一、标准制定不合理等问题屡有发生,希望借助此次《规划》的契机,进一步规范汽车领域的标准体系。他同时强调,目前,汽车行业的标准大多是“政府标准”,而非基于行业、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设立的行业标准,这是造成我国汽车行业内标准混乱的根本。

  徐可也强调:“制定完善、统一、先进的汽车行业标准体系不仅可以提升自主品牌的水平,也可以用标准来要求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发展,进而为自主品牌发展赢得空间。”除此之外,自主品牌产品质量的提升是“走出去”的前提,这也需要完善、统一的标准保驾护航。

  “对于装备制造业标准的制定,首先要基于市场经济环境,协调生产能力等现实基础,制定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标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标准的作用。”在许召元看来,汽车业是高精尖制造的代表,其标准化既要协同行业发展也要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以实现高新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不断推广应用。

  抓住新兴领域标准制定主动权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技术正发展得如火如荼,也将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规划》着重强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标准化要实现新突破,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质量国际竞争力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是还存在不系统等问题,如充电标准混乱等。虽然自去年以来,充电标准的统一性工作正在不断推进,但是起步较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国际化还是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徐可认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标准国际化上已经落后了一步,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正在制定中,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规划,显然在这方面我们又慢了一步。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新兴领域的标准制定一定要掌握主动权。”徐可说。

  缪文泉则提出,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是以网联为基础,以智能车辆为辅”还是“以智能车辆为主,以网联为辅”的争论。“标准制定过程中有争论很正常,但是怎样扬我所长、避我所短,更好地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缪文泉表示,我国的机制体制使得我们有能力在全国构建一个统一的网联系统,这是我国的优势,要抓住这个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而标准无疑是最基础的。

      【简评】在标准制定本身已经落后一步的情况下,怎样迎头赶上,是当下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4.跌出保有量前十 广州“华南车市风向标”地位尚在?16-08-1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林辉莹
http://ipaper.oeeee.com/epaper/G/html/2016-08/15/content_66753.htm
      最近,一则新闻在广东车市炸开了锅:公安部最新出炉的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在汽车保有量前十的城市中,已找不到广州的身影。
    
      2015年,广州汽车保有量在全国还排第十,短短半年为何就落后其他城市了?始于2012年的汽车限购令是否严重削弱了广州车主的购买力?跌出保有量前十之后,广州是否还是华南车市方向标……广州车市在厂家心中地位的起伏,将会影响到车商的任务量、宣传以及促销政策支持力度,从而影响价格走向。

      保有量未能反映真实购买力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 .84亿辆,上半年汽车保有量净增1135万辆,目前全国有46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其中北京、成都、深圳、重庆、上海、苏州、天津、郑州、西安、杭州、广州、武汉、石家庄、南京、青岛、东莞1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广州排名第十一。而公安部2015年的数据显示,广州的汽车保有量排名第十。
    
      但汽车保有量只能反映广州粤A牌车辆的保有情况,无法体现车市的真实销量。自2012年7月实施汽车限购政策后,广州一年只发放12万个汽车上牌指标,不少车主通过上外地牌的方式解决在广州的用车需求,几乎广州所有的车行都能为车主提供“代客上外地牌”的“一条龙服务”。
    
      “目前每月大约有一半车主在我们店买车后上了外地牌。”广州一位东风日产经销商告诉南都记者,而南都记者与东风本田、雪佛兰、一汽大众等多个合资品牌经销商交流后发现,目前合资品牌基本都有40%-50%车主购车后没有上粤A牌。豪华品牌车商则反馈,起码有一半车主买车后上了外地牌,自主品牌这方面的比例超过了7成。
    
      按南都记者摸底的情况来看,限购后每年广州车商卖出的车中,应该有10万辆上了外地牌。如果算上这些车辆,那么广州肯定能稳坐保有量前十名的交椅。
    
      “华南风向标”效应仍在
    
      实际上,在采访过程中,多位豪华品牌、合资品牌经销商告诉南都记者,广州区的销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肯定都排在前十名内。而自主品牌在广州的销量相对弱些,广州并非它们的主战场。
    
      车市即战场,利益决定着厂家的态度。“自2012年7月广州实施限购政策之后,广州在厂家心中的地位有小幅下降,厂家对广州的广告宣传、活动方案支持力度比以前小一些。”东风本田一位4S店总经理告诉南都记者。
    
      不过也有车企从限购中看到机会,希望提高广州区的销量。沃尔沃华南大区总监严建荣就认为限购之后厂家更加重视广州区,希望提高二次购车以及新能源车的销售比例。“我们在广州5家经销商中选择2家(全国只有12家)作为沃尔沃‘尊沃’二手车授权经销商,二手车置换达到设定目标后即可享受所有新车销售一定额外比例的返利,这个激励作用很大。而新能源车在广州可获免费赠送充电桩等支持。”
    
      除了销量之外,广州是广东的省会,也是三大日系车的重镇,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日系厂家都希望努力保住当地的市场份额。而因为离总部近,经销商跟厂家的沟通也更加迅速,因此更容易得到厂家各种支持。

      【简评】限购之后,部分厂家降低了对广州车市的期待,但大部分车企仍然把广州当做华南车市的风向标。

 

5.全新308 9月25日上市

6.11月上市 东风标致4008将于9月2日亮相

东风标致 标致308 2016款 基本型

汽车之家

           上市时间:9月25日            上市时间:11月上市
           预售价   :——            销售价   :——
           发动机   :1.2T、1.6L            发动机   :1.2T、1.6T、1.8T
           变速器   :5速手动、6速手自一体            变速器   :——
           车身尺寸:4573/1804/1468mm            车身尺寸:4510/1850/1662mm
 
,

7.9月上旬上市 瑞虎7预售10.99-16.39万

8.搭载SYNC 3系统 福特新款翼虎8月底上市

奇瑞汽车 瑞虎7 2016款 高配型

长安福特 翼虎 2017款 EcoBoost 245 四驱运动型

           上市时间:9月上旬            上市时间:8月底
           销售价   :10.99-16.39万元            销售价   :——
           发动机   :1.5T、2.0L            发动机   :1.5T、2.0T
           变速器   :手动、DCT双离合、CVT            变速器   :6速手自一体
           车身尺寸:4505/1837/1670mm            车身尺寸:——
 

每日新闻摘要
 
1.近日,北汽新能源正式发布1.8亿元换新计划,凡置换北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车主,均可以享受换新基金。此举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首个置换纯电动汽车的补贴基金。
 
2.近日,央企重组终于迎来一份方向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下一阶段推进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重点工作,即“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3.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有公共充电桩8.18万个;其中直流桩1.35万个;交直流一体桩1.65万个;交流桩5.18万个;较2015年底增长65%。私人充电桩共计5.54万个,较2015年底增长约12%。
 
4.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请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等研究提出意见,并于8月25日之前反馈书面意见。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作贡献

 
上一篇:快讯3243-8月15日 下一篇:快讯3245-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