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论坛】从市场销售看车企低碳转型现状---解析1-8月TOP10批发与零售
发布时间:2025-09-28 16:00:05 浏览量:462次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早在2020年我国就宣布了双碳战略,整个“十四五”是我国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期,各车企纷纷投入研发新能源技术,从而在短短的五年间实现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世界最完善的新能源供应产业链体系,从近两年的销量来看,中国汽车销量约占全球的33-34%之间,新能源销量约占全球的65-70%之间,中国汽车已经成为国际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从今年1-8月国内主流车企TOP10批发榜单中可以看出,新能源占比超过50%的有比亚迪、特斯拉、吉利、上汽通用五菱等四家,长安汽车是比较接近50%的企业。从车企新能源化率的变化可以看出企业在转型中的模样和趋势。比亚迪:今年是比亚迪全面转向新能源的第四个年头,它从转型第一年就夺得了国内乘用车销量的冠军。此后年年稳坐市场头把交椅。应该说比亚迪转型是成功的,比亚迪以工程师文化为本,从一个小电池厂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大厂,整个历程为企业自立自强续写了很好的奋斗史。比亚迪以插混技术探出了自己的路,插混、纯电双擎驱动,走出了比亚迪时代的强音。2024年比亚迪销量达到了历史新高,今年有望再攀高峰。特斯拉:特斯拉也是新势力代表,特斯拉中国从2020年开始向国内市场销售国产特斯拉,2023年批发销量达到高峰。据乘联分会统计,在特斯拉入华生产销售的近6年间,除了2020年全部供国内销售外,之后的产品既在国内销售也出口国外,综合来看,国内销售约占上海生产基地的60%-70%。今年国内销售已达到36.1万辆,占总销量的70.1%。吉利汽车:吉利汽车在去年发布《台州宣言》后,整合了多个品牌,实现战略性转型,提高了创新能力,调整的优势和效应在今年得以显现。今年1-8月吉利汽车在批发销售榜单上年排名第二,新能源化率提升到53%,相比2024年的40.8%提升了12个百分点,进步神速。吉利汽车新能源化的进步也得益于新品密集上市,对市场形成了一些优势。从年初到现在,共上市了5款全新车型(其他各种改款车不计入内),涉及两款轿车(星耀8、银河A7)、两款大型SUV(极氪900和银河M9)和一款轿跑式Wagen(极氪007GT)。新车银河A7与星越L、博越、缤越、银河E5等共同构成销量担当,月销均超过1万辆,成为今年吉利汽车的亮点车型。吉利业绩超预期,也得益于出口市场的稳扎稳打,今年1-8月出口量占了吉利整体销量的15%。下半年上调了全年销量目标,达300万辆。上汽通用五菱:今年1-8月上汽通用五菱在批发销售榜单上排名第八,新能源化率已经提升至73%,相比2024年的69.7%提升不多,但它却是国内新能源化率排名第三的车企。从零售销售角度看,其新能源化率却达到了85%,比2024年进步了7个百分点。在上汽通用五菱的官网上,五菱银标与宝骏品牌产品矩阵中,纯电车与混动车占主要位置,燃油动力车仅有区区几款,体现了上汽通用五菱近几年来在国家低碳化转型中积极作为,要造人民买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的产品。得益于今年贯彻全年的报废更新与置换更新的“双新政策”,国补地补从辆计补,这更有利于刚需家庭的更新置换,也更利于生产小型车车企的发展。奇瑞汽车是今年1-8月批发销量榜单中排名第三的企业,它的新能源化率仅为27%,但是其国内的新能源化率可达到36%,说明奇瑞国内销售的新能源车占比还是合理的,出口车中燃油车占比较大;近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继吉利、比亚迪之后的另一家汽车集团,凸显了它的实力,前景可期。长安汽车是今年1-8月批发销量榜单中排名第四的企业,它的新能源化率接近一半,达到49%;长安汽车国内零售中新能源化率达到了54%,说明新能源化率已经超过一半,成绩可嘉;出口车中,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占比基本相当。长城汽车是今年1-8月批发销量榜单中排名第六的企业,它的新能源化率达35%,其国内的新能源化率接近一半,达到49%,说明长城汽车出口车中,燃油车占比是较大的,值得赞赏。1-8月合资企业入围TOP10榜单的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从批发与零售的榜单上看到,合资企业的ICE和NEV占比基本无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合资企业的外方在其他国家有完整的经销渠道,国内合资企业基本上没有出口任务,占比也无变化。有的只是偶尔的批发稍好于零售,或零售稍高于批发,这是库存的调整,属于正常现象。目前国内车市燃油车依然占有一半的市场,燃油车也是汽车行业对国家税收贡献最大的一块业务,是车市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提倡油电同权。合资企业与主流传统自主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燃油车销售任务,毕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今年以来部分合资企业在重力拓展新能源业务,已经有重量级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并得到追捧,2026年也将是合资企业重量级新能源产品上市发力的年份,来年犹可追矣。
作者:逸诚 乘联分会
*转载或引用本官网的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