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乘联会每日快讯(国内)-第3287期
发布时间:2016-10-20 16:36:25    浏览量:1086次    

新闻标题

 
行业信息  
1.购置税减半政策延长有戏吗? 2.工信部:胎压监测将成为强制性装备
3.我国新能源车推广从数量转向品质 4.乐视超级汽车布局上海的战略深意
产品信息  
5.预计11月7日上市 曝全新起亚K2动力信息 6.2017年1月上市 北京现代悦纳RV两厢发布
7.售7.28-10.58万 北京现代悦纳正式上市 8.售21.28万 斯柯达速派冠军版售价公布

新闻详情

 
1.购置税减半政策延长有戏吗?16-10-2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郭小戈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0/20/content_7590285.htm
      日前,摩根大通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车市再一次拯救了全球汽车行业。9月份,全球汽车销量环比继续上涨3.5%。

      在此基础下,三季度全球汽车销量年化同比增幅达16.2%,截至9月年增幅则高达27%。更有甚者,自6月以来,全球汽车销量440万辆的增幅中,中国贡献了370万辆,占比高达84%。

      可以说,继中国大妈托高黄金之后,中国大叔也不甘落后,扛起了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重任。

      中国汽车销量的上涨,与政策引导有密切关系。

      去年10月份启动的1.6L及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起到了立竿见影效果,市场开始企稳回升。尤其最近几个月,车市维持着高速增长,根本不像一个已经拥有年产销2400万辆基数的市场。

      按照政策设定时间,年底将会取消这一政策性优惠。不过,9月份以来,中汽协便对外发布消息,称已经正式向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交建议,将这一税收优惠政策延期。

      那么,这一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的可能性有多高呢?

      9月份,除了摩根大通发布的增量报告外,中汽协发布的数据也显示,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63.4万辆,比同期增长42.2%,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13.3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乘用车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1%。1-9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203.5万辆,比同期增长22.1%,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1.8%,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该政策已经达到了之前设定的效果。一是,汽车市场彻底摆脱了陷入负增长的泥潭,甚至还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借助汽车产业拉动了社会消费与工业增长;二是,小排量汽车的占比不断提升,增速远高于乘用车市场的整体增速,对现有汽车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如果单从消费者、车企的角度来看,购置税减半这类利于车市发展的政策绝对应该双手赞成。然而,从社会角度来看,车市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被逐步放大,尤其是在能源与环境方面。

      所以,从整体思虑,笔者认为小排量购置税减半延续的可能性仍有较大变数。更为关键的是,某种程度上,这种刺激政策带来的购买力提前入市,对车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2.工信部:胎压监测将成为强制性装备16-10-20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高帅鹏
http://www.autohome.com.cn/news/201610/894466.html
     日前,我们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获悉,《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26149)强制性国家标准送审稿通过了审查,经修改完善上报国家标准委批准后将正式发布实施。而这也意味着,胎压监测系统将成为未来新车出厂的国家强制性装备。

  在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便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牵头成立了《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起草工作组,考虑我国胎压监测技术发展和产品应用情况,结合多轮试验验证结果,新修订标准针对胎压监测产品提出了其应满足的基本安全要求,适用范围不限定于原标准中基于胎压监测模块的产品,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增强了包容性;同时明确了强制安装的要求,推动车辆安全节能技术水平提升;进一步完善了产品技术指标,提出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强制性技术要求。

  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英文简称TPMS)是一种采用无线传输技术,采集轮胎气体压力、温度等数据,在胎压出现异常时以声音或图像显示等向驾驶者进行预警的装备。其不仅能够作为主动安全系统,避免因轮胎压力过高或过低而产生的爆胎事故,还可延长轮胎使用寿命、保持车辆燃油经济性以及减少悬架系统的磨损。有数据显示,如果仅保持乘用车胎压正常,每年就可节约燃油消耗101万吨,节约燃油费用76亿元。

  胎压监测系统起初曾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距离普通消费者的距离较远,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成本的降低,目前越来越多的装配在诸多车型当中。从海外来看,美国在2007年成为了首个以强制性标准推广应用胎压监测系统的国家,欧盟也于2012年出台了胎压监测系统强制性标准,随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相继出台了强制标准并强制安装。
 

3.我国新能源车推广从数量转向品质16-10-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李志勇
http://jjckb.xinhuanet.com/2016-10/20/c_135767701.htm
      近日,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两条消息颇为引人注目,一是重庆力帆集团等企业因“骗补”受到财政部的处罚,二是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公司旗下的前途汽车成为第三家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与此同时,在前不久举行的巴黎车展上,奔驰、宝马、大众等国际巨头纷纷发布了多款接近量产的新能源车型,重点面向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在国际竞争加剧和政策引导的双重推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将从注重数量向追求品质转变。

  新能源车发展进入新阶段

  日前,重庆力帆集团发布公告称,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处理决定》,由于力帆乘用车公司此前生产的2395辆新能源汽车不符合中央财政关于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财政部将对以上车辆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公司2016年的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资格。

  同样因为“骗补”的原因,重庆恒通客车公司874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被追回,并被处以6000多万元罚款,取消其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与此同时,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前途汽车年产5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项目近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这使得前途汽车成为继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长江乘用车有限公司之后,第三家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业内人士表示,补贴政策一直是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在面对补贴政策2020年将退出的现实时,各方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预期却没有降低。相反,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骗补等行为进行严惩,业界的预期反而更加乐观。

  这一点在刚刚结束的“201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上得到了体现,包括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展热情高涨,一汽、东风、北汽、长江汽车、前途汽车等众多国内车企展示了包括纯电动、插电混合、替代燃料等上百款新能源车型,豪华车品牌沃尔沃也带来了具有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的XC90 T8荣誉(E驱混动)版车型和S60L E驱混动车型。

  国际竞争压力加剧

  外资品牌也开始在新能源车领域发力。

  在前段时间举行的巴黎车展上,奔驰正式发布了全新的纯电动车子品牌“EQ”,并推出EQ系列纯电动SUV车型,实际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据悉,新车基于奔驰最新一代的模块化电动车平台打造,预计将于2019年正式量产。

  奔驰方面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推出升级版的B250e以及两款Smart车型的电动车,到2025年,奔驰还将推出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10款左右纯电动车型,而这些新能源车型都会在中国生产。

  除奔驰外,大众汽车也在巴黎车展上发布了I.D.纯电动概念车,并计划在2020年投入量产。雷诺则发布了具备无人驾驶功能的纯电动概念车TREZOR,宝马、欧宝等国际品牌也纷纷展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有意思的是,就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这些跨国巨头都表示,新能源车是未来的愿景,但一年之后,在市场和技术的推动下,这些愿景就快速变成了现实。

  “中国是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也是电动车发展的中心,未来要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取得成功不仅要依靠进口车型,更重要的是本土生产的车型,我们希望能够提供适应中国客户需求的本土化电动车,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蔡澈说,电动车最终的成功将取决于产品的竞争力,取决于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

  而在“201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上,沃尔沃也提出了自己明确的新能源车战略蓝图。

  沃尔沃汽车中国研发中心的梁海波经理表示,随着基于SPA可扩展模块化架构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陆续投产,以及可开发紧凑型新能源汽车的CMA基础模块化架构的启动,到2025年,沃尔沃汽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国内新能源汽车品质突围

  面对跨国巨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带来的竞争压力,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以取得竞争优势。

  长城华冠和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表示,作为一家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设计、研发和制造的高科技企业,前途汽车将不会复制自主品牌传统燃油车从低端进入市场的老路,而是一开始就要以跨国巨头的标准来进行产品的开发、制造、销售乃至服务。“在新能源领域,我们拥有自主的电池、电机、电控等各方面核心技术,有能力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陆群认为,电动汽车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包括车身、底盘、零部件等都与传统车不同,必须要以电动车的方式来研发和生产电动车。“2010年,我们成立电动车事业部后开始做前期的研发工作,但越做越发现,与传统车相比,电动车绝不只是一个技术的改变,而是整个技术、产品、市场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

  科技公司跨界造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研发、建厂、生产这样一个重资产模式,而不是像很多互联网企业造车那样采用代工的轻资产模式?对此,陆群表示,不是不愿意采取找人代工的轻资产模式,而是目前在国内找不到能够达到他们品质要求的合作者。“比起造车、卖车,拿到资质可能是一件更容易的事。要造出一个能跟国际对手竞争的车型是非常不容易的,不在于怎么说、怎么做,而是要看真正做出了什么。”

  其实细数外资的新能源车,不是技术成熟,就是研发实力强大。搬到中国来,仅需做到降低成本,拉低售价即可,丰田的雷凌、卡罗拉混动就是最好的例子。那中国车企面对强大的外资对手又该何去何从?

  业内专家认为,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品质,创新商业模式,才是中国车企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很多不协调的问题,包括产品参差不齐、电池产能紧缺、充电设施滞后、政策与市场缺乏良性互动等。中国车企只要能提升自己的技术品质,“不需要再来4倍增长,稳住我们良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就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协调发展。”
 

4.乐视超级汽车布局上海的战略深意16-10-20 来源:上海热线   
http://auto.online.sh.cn/content/2016-10/19/content_8079821.htm
      乐视超级汽车的产品研发工作正在提速。近期,乐视超级汽车上海研发中心大举招聘的消息传出,招聘范围涵盖智能互联电动汽车的从“三电”到整车研发的各个领域。这是自乐视宣布造车计划以来,在研发领域的少见的公开大规模招聘。

      人员规模将过千 上海研发中心将涉足全研发链

      据了解,乐视超级汽车此次招聘研发人才,旨在进一步完善其在上海研发中心的研发能力,实现全研发链的研发。按照初步计划,乐视超级汽车的上海研发中心员工人数有望在明年扩充至1000人,且未来还将再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

      此次乐视超级汽车公开招聘的研发职位包括造型、整车总布置、车身系统、底盘、电子电器、整车集成、试制试验、项目管理、整车控制、动力电池系统、驱动电机、高压电安全、自动驾驶等。招聘面向全球,不限于汽车行业,也要招揽互联网、IT等其他行业人才。

      上海研发中心的大规模招聘,表明乐视超级汽车在研发上的又一轮“发力”,也可看出乐视超级汽车有望将上海定位为其全链条研发的基地,这不仅将进一步完善乐视超级汽车的全球研发体系,似乎也更有战略上的深意。

      随着人员规模的迅速扩充,乐视超级汽车上海研发中心未来有望成为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中的领导力量。这将与乐视超级汽车计划在浙江莫干山建设的工厂联动,进一步完善乐视超级汽车在长三角区域的产业布局。

      自今年4月,乐视超级汽车LeSEE品牌的首款概念车在北京车展发布后,业界对其搭载的一系列前沿科技,如自动驾驶、智能互联、动态座椅、智能电磁充电等予以高度期待。此次扩充研发队伍,将给LeSEE品牌实现量产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支持。

      前瞻性生态型战略加速人才布局

      作为乐视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一支,乐视汽车生态在过去一两年中已吸纳了一大批业内精英,涵盖了管理,营销,生产制造,研发及关键智能技术等领域,为智能互联电动汽车的量产及商业化准备了充分条件。

      有分析认为,乐视在短短几年间吸引了一大批传统行业大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乐视拥有前瞻性的生态型战略布局。事实上,这样一个前瞻性、颠覆性的战略布局已经超越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的IT公司,比如,乐视不仅涉足整车制造,还布局车联网。

      乐视提前预判汽车共享经济将到来,因而提前成立了零派乐享子公司,随后不久又收购了易到。这样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产业链垂直整合,为乐视吸引传统汽车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

      目前,乐视汽车生态已经在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制造、销售、车联网、智能驾驶、充电策略、售后服务、汽车共享及社会化运营领域完成了全产业价值链的布局。

      乐视超级汽车所追求的,将不再仅仅是从A点到B点的极致驾驶体现,而是已到达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可以提供从A点到B点的自动驾驶之后的极致互联网生活场景体验。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有一句名言流传颇广: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成败。据悉,在过去几年中,乐视的总体员工数量从3000人跃升至12000人以上。而自2014年底,乐视“SEE计划”公布以来,乐视超级汽车员工规模也一直快速增长,以支撑其独有的生态战略逻辑。
 

5.预计11月7日上市 曝全新起亚K2动力信息

6.2017年1月上市 北京现代悦纳RV两厢发布

汽车之家

北京现代 悦纳RV 2017款 基本型

           上市时间:11月7日            上市时间:2017年1月上市
           销售价   :——            销售价   :——
           发动机   :1.4L、1.6L            发动机   :1.4L、1.6L
           变速器   :6速手动、6速自动            变速器   :6速手动、6速手自一体
           车身尺寸:4400/1740/1460mm            车身尺寸:——
 

7.售7.28-10.58万 北京现代悦纳正式上市

8.售21.28万 斯柯达速派冠军版售价公布

北京现代 悦纳 2016款 1.4L 自动旗舰型TOP

上汽大众斯柯达 速派 2016款 改款 380TSI DSG尊行版

           上市时间:10月18日            上市时间:11月初上市
           销售价   :7.28-10.58万元            销售价   :21.28万元
           发动机   :1.4L、1.6L            发动机   :1.4TSI
           变速器   :6速手动、6速手自一体            变速器   :7速双离合
           车身尺寸:4380/1728/1460mm            车身尺寸:4861/1865/1489mm
 
 
 
                                                为中国汽车企业服务 为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做贡献  
           &, nbsp;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武宁路423号18号楼901室

             邮编:200062

             电话:021-52680968

             邮址:cpcanews@sxtauto.com.cn

             网址:www.cpca1.org

                       订阅号:cpcaweb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