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车质网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其正式进入造车领域。根据公告来看,小米拟成立一家全资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雷军将兼任该业务首席执行官,先期投资100亿人民币,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近几年,小米跨界造车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不过这些热议的新闻并非没有由头,早在2013年和2014年,雷军就曾两次前往美国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而回国之后,雷军的顺为资本和腾讯、刘强东等互联网巨头合作投资了蔚来汽车,后来又投资了小鹏汽车。
如今,“小米造车”正式确定,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小米造车,雷军亲自带队,4月份正式立项,初期投入100亿人民币,未来10年将投入100亿美元,同时,雷军表示,该项目的所有资金全部由小米出,不接受外部任何资金。此话一出,可见小米对造车一事信心十足。
而雷军之所以有如此信心,其还要归功于十年创业的小米,拥有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稳健增长的全球第三手机业务、完善的智能生态、“米粉”们的支持、小米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此外,在过去的两个多月,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无数的调研才使小米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
小米造车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小米在近些年中还申请了大量与汽车相关的专利。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显示,小米从2015年起便申请了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共计约专利834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96%,其中13.67%为国际专利,专利价值1亿美元,超过蔚来的1834万美元,低于特斯拉的2亿美元。
随着小米造车新征程的开始,小米还换装了全新LOGO。新版LOGO由原研哉亲自设计,从外形上看,小米LOGO的形状只是从正方形元素变为方圆形,并保留了橘红配色,但雷军表示,新标识不只是外形的改变,更是内在精神的升级。
近些年来,汽车领域一直在发生着“重大改革”,不单单是由内燃机向新能源动力上的改变,还有像恒大集团、小米集团这种跨界造车的转变。不过,跨界造车势必会困难重重,格力、戴森等都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