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3月9日)
l 关于征求《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意见的函 l 关于公开征求《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
关于征求《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意见的函 2025年3月4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3月4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会公布“关于征求《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意见的函”。
函告称,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的行业《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提交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5月3日。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项目、标识和说明,共八章,以及附录A(资料性)通信协议框架。本文件给出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以下简称儿童约束系统)电子功能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具有电子功能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项目、标识和说明。本文件适用于具有电子功能的儿童约束系统。
GB 27887-2024《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是机动车儿童约束系统的基础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是在GB 27887-2024基础上对于具有电子功能的儿童约束系统而制定技术规范。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汽车智能座舱技术的进步,儿童约束系统产品也在经历变革与升级。中国是儿童约束系统生产制造大国,也是儿童约束系统技术革新的技术中心,具有电子功能或智能网联能力的儿童安全座椅已广泛进入市场。然而,在标准方面,针对具有电子功能的儿童约束系统的标准尚存空白。《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给出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以下简称儿童约束系统)电子功能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带有电子功能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项目、标识和说明。《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电子功能技术规范》的制定弥补了市场空白,也为企业和产品提供技术要求的依据。同时,国际法规层面尚无电子功能的技术规范,国标的制定能够推动带有电子功能的车用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国际化。
|
关于公开征求《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2025年3月6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3月6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动分委会公布“关于公开征求《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函告称,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动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推荐性行业标准《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提交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4月16日。
《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试验相关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共七章。本文件规定了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试验技术要求并描述了台架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汽车行车制动器总成。本文件是对QC/T 316—2017《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的修订。
在汽车产品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对性能和可靠要求也在多元化。为使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汽车安全方面要求也在日益增高。因此, 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行车制动器性能稳定的行车制动器也反复被提及。汽车行车制动器行业推荐标准 QC/T316—2017《汽车行制动器扭转疲劳台架试验方法》,作为检验行车制动器可靠性的唯一业推荐标准,其先进也在影响着汽车产业发展。而且此标准在试验设备上无法统一评价制动器疲劳强度的技术要求,无法统一评价制动技术 水平。试验过程中,检测点和过程没有详细 ,检测点和过程没有详细约束,使试验过程记录存在漏洞。因此,需要对QC/T316—2017进行修订。
由于原标准中无技术要求,且试验过程规定不够清晰。本次修订不仅增加了技术要求,而且详细了实验过程要求。同时标准编排格式更加科学合理、技术内容更加明确和易于理解。因此,新标准实施后,不仅可以消除产品供需双方在应用中的纠纷,而且更便于标准使用,更能发挥标准的作用和应用范围,对提高我国汽车制动器产品可靠性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