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8月17日)
l 关于公开征求汽车行业标准《医疗车》和《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意见的函 l 关于公开征求《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项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l 关于公开征求《汽车以太网100Mbps物理层接口(PHY)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l 关于公开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评价》意见的函
|
关于公开征求汽车行业标准《医疗车》和《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意见的函 2025年8月11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8月11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汽车分委会公布“关于公开征求汽车行业标准《医疗车》和《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意见的函”。
函告称,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的汽车行业标准《医疗车》和《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9月21日。
《医疗车》(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标志、随车文件、运输和贮存,共八章,以及附录A(资料性)医疗车分类及功能介绍。本文件规定了医疗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标志、随车文件、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已定型汽车整车或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医疗汽车和医疗半挂车。本文件代替QC/T 808-2009《采血车技术条件》。
因健康中国战略逐步推进落地,医疗行业迅猛发展,移动医疗车产品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行业需求量从2018年-2025年累计产销8024台,改装企业从20家发展到100多家,但医疗车产品无规范标准,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也造成了部分改装乱象。GB/T17350-2024《专用汽车和专用挂车术语、代号和编制方法》于2024年发布,标准删除了采血车的名称,将采血类车辆产品并入医疗车。
基于此,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用汽车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标委”)组织行业企业提出了对QC/T 808-2009的修订申请,将标准范围扩大至医疗车。
当前,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医疗车可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但目前国际上暂无相关标准,制定更完善、全面、先进的医疗车行业标准,可为企业研发、生产提供依据,有助于提高我国医疗车产品质量,推动医疗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更加有效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规则和优选系列,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产品文件、包装、运输、贮存,共九章。本文件规定了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的型号编制规则、优选系列、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产品文件、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安装在专用车辆上的自动调平支承装置(以下简称“调平装置”),其他型式的自动调平支承装置可参考本标准执行。本文件代替QC/T 955-2013《专用汽车自动调平支承装置》。
专用车辆在实际工作中对调平装置的机动灵活性要求不断提高,对调平时间和调平精度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调平装置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配套技术的日益进步,产品性能已有了很大的提升。调平装置与现有标准QC/T 955-2013中关于产品规格、耐腐蚀性能、防水性能、产品可靠性等方面已有较大差异,现有标准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需要。
通过本标准的修订,为该产品的设计和安全使用提供最新有效的技术指导与支持,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提供依据。
|
关于公开征求《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项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2025年8月12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8月12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变速器分会公布“关于公开征求《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项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函告称,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变速器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两项行业标准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发出,请研究提出书面意见并填写征求意见反馈表,于截止日期前将意见反馈至秘书处。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9月22日。
《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共五章。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含燃油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本文件适用于普通的锥齿轮开放式差速器。
本标准是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03月批准的2025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而制定的,标准计划编号为2025-0085T-QC,项目名称为《乘用车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
1、经济效益:降低行业成本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改变业内技术指标混乱的现状 可以形成平台化产品 促进规模效应的形成 通过大规模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市场竞争力增强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我国差速器总成企业的成长、提高国产差速器总成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我国差速器总成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提高全球市场份额和行业盈利能力。
2、社会效益:支撑政府行业管理: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为政府的行业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在政府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时,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作为明确和统一的技术依据。这有助于政府更好地规范汽车零部件市场,加强对业内企业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差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差速器总成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保障车辆及人员的安全。标准化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遵循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汽车产品。
《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换挡控制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共五章。本文件规定了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
本标准是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第 一批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计划编号为 2025-0092T-QC,项目名称为《汽车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主要起草单位: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等,计划完成时间 2026年3月。
液压换挡控制单元是汽车自动变速器(包括混合动力变速器)实现自动换挡控制的核心部件,对变速器换挡品质、整车驾驶性和经济性等具有较大影响。目前技术逐渐成熟,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挡变速器,盛瑞的横/纵置8AT、上汽变速器DCT/CVT、青山DCT、比亚迪DMI等已经大批量生产。但其设计精度要求高、生产制造难度大,国内外无统一标准,致使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该标准的制定将会填补我国该行业的空白,推动液压控制单元技术水平和产业进步,进而推动自动变速器和汽车行业的发展。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是通过改变到换档执行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从而实现换档控制的关键部件。但当前该部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没有行业标准加以规范,部分企业执行的企业标准和技术指标参差不齐,影响整个自动变速器行业的技术进步。本标准将对其主要术语进行定义,整合统一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填补我国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单元总成标准的空白,推动液压控制单元技术水平和产业进步,进而适应自动变速器及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
|
关于公开征求《汽车以太网100Mbps物理层接口(PHY)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2025年8月15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8月15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公布“关于公开征求《汽车以太网100Mbps物理层接口(PHY)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函告称,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汽车行业标准《汽车以太网100Mbps物理层接口(PHY)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发出,请研究提出书面意见并填写征求意见反馈表,于截止日期前将意见反馈至秘书处。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9月25日。
《汽车以太网100Mbps物理层接口(PHY)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共六章,以及附录A(规范性)环境及可靠性试验方法。本文件规定了采用一对双绞线通信的汽车以太网100 Mbps 物理层接口(PHY)芯片的工作模式、PCS 功能、PMA 子层与电气特性、管理接口、时间同步、信息安全、EMC 和环境可靠性等技术要求及相关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采用一对双绞线通信的汽车以太网100 Mbps 物理层接口(PHY)芯片(以下简称“芯片”)的设计与测试,对于集成在交换机芯片中的PHY 参考使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中关于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推进中国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做好汽车芯片领域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4 年12 月6 日下达了《汽车以太网100Mbps物理层接口(PHY)芯片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行业标准制定计划(工信厅科函〔2024〕463 号),计划号为2024-1515T-QC。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车载应用的功能和性能对通信带宽不断增加,使得车载以太网通信广泛应用,以太网PHY 芯片应用数量急剧增多。国产车载以太网PHY 芯片量产前装,打破国外垄断。百兆PHY 已经量产装车,千兆PHY 和Switch 正处于研发中。但缺少统一的产品标准要求,更缺少有效的验证评价手段。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提高芯片产品的一致性,提升芯片质量。通过制定科学的试验方法、搭建通用的试验平台,实现芯片的自主验证。通过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案的讨论,使国内企业进一步认可芯片的本土测试。制定一份完善的汽车芯片产品标准,便于指导供应商和整车企业选型。
本标准主要提出了汽车以太网100Mbps PHY 芯片的各项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的实施将有效地提升汽车以太网100Mbps PHY 芯片的产品技术水平,为产业提供生产、使用所需的标准依据,促进该标准技术的互联互通,为后期广泛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
关于公开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评价》意见的函 2025年8月15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8月15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公布“关于公开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评价》意见的函”。
函告称,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评价》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提交公示并广泛征求意见。请各相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于2025年10月14日前填写意见反馈单并反馈至汽标委智能网联汽车分委会秘书处。
《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评价》(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总体原则、概述、汽车安全漏洞分类、汽车安全漏洞分级评价,共八章,以及附录A(资料性)表A.1 汽车安全漏洞分类示例;附录B(资料性)表B.1 汽车攻击载体描述;附录C(资料性)表C.1 汽车安全漏洞成因描述,共三个附录。本文件确立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总体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描述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规则、分级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规定了评价指标的取值规则和评价结果的形成规则。本文件适用于相关组织在漏洞管理、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安全运营等活动中进行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评价。
本标准确立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总体原则和评价指标体系,描述了汽车安全漏洞分类规则、分级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规定了评价指标的取值规则和评价结果的形成规则。帮助相关组织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安全运营等相关活动中进行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评价,以对汽车漏洞进行合理的分类分级,建立有效的汽车漏洞管理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