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0909
发布时间:2025-09-09 16:01:25    浏览量:381次    

(202591-97)

l  关于公开征求《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特性试验方法》等2项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l  关于推荐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软件升级工程》征求意见的函

 

关于公开征求《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特性试验方法》等2项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202591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91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委会公布“关于公开征求《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特性试验方法》等2项汽车行业标准意见的函”。

 

函告称,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特性试验方法》《电动汽车用钠离子电池》2项汽车行业标准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正式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1011日。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特性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和符号、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数据记录与报告,共七章。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电池”)熵热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产热功率等热特性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

 

在电动汽车的普及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核心能量存储单元,蓄电池的性能表现与安全可靠性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其中,热特性作为衡量蓄电池综合性能的核心指标,直接关系到能量转换效率、循环使用寿命与运行安全边界。在复杂的工况下,电池不仅需要持续输出稳定的电能,更需在温度波动中维持自身的热力学平衡,这对其热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在实际的车辆使用过程中,电池面临的使用工况复杂多变,低温条件电池功率显著降低,高功率使用易产生析锂,高温条件下连续工作缩短电池寿命,同时温升过高易产生热滥用。设计电池热管理系统使动力电池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之内,以维持其最佳的使用状态,用以保证电池系统的性能和寿命,降低发生热滥用的风险。因此,制定相应的评测测试标准,可以获得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升、温升速率、累积产热量、产热速率等工况数据。电池熵热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等本征参数,作为输入源,其对电池热管理设计以及模型仿真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通过该标准的制定,将对电池热特性参数的试验方法提出明确规定,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降低热管理设计的欠/过保护风险,为整车、动力电池企业等提供系统科学的试验验证参考依据。

 

通过本标准的制定,将为行业内相关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及检测机构等单位提供蓄电池“热特性”的试验方法和检测依据。该标准对动力电池不同条件下产热及产热来源构成,以及结合数学模型,为车辆充放电过程的热管理考虑,所需要的电池熵热系数、比热容、导热系数等热、检测机构等提供动力电池热特性参数的通用试验方法和检测依据。

 

《电动汽车用钠离子电池》(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共六章。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钠离子电池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用钠离子电池。

 

前期动力电池以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为主。近期,钠离子电池以其低成本、良好的低温特性、高安全特性等特点,成为动力电池化学体系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钠离子电池作为全新的材料体系,现行动力电池标准不能完全适用,尚无标准规范,行业缺乏统一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亟需制定相关标准填补行业空白。

 

工信部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用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和标准制定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工信部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开展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动力电池标准预研”。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

 

1)支撑行业管理: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统一的监管依据,确保车用钠离子电池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2)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标准化的测试方法,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电池热失控导致的安全事故。

3)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统一的测试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避免因标准不一致导致的市场混乱。

4)制定国际标准:基于国内标准制定经验,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引领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和预期成效,该标准有利于提升钠离子电池安全和性能,促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荐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软件升级工程》征求意见的函

202593日 来源: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93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公布“关于推荐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软件升级工程》征求意见的函”。

 

函告称,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软件升级工程》已形成征求意见稿。现提交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112日。

 

《道路车辆 软件升级工程》(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除前言、引言外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组织层面、项目层面、基础设施层面、车辆和车辆系统层面、升级包、软件升级活动,共九章。本文件规定了组织层面和项目层面道路车辆软件升级工程的要求和建议。本文件适用于具备软件升级功能的MNO类车辆。本文件中的要求和建议适用于车辆、车辆系统、电子控制单元、基础设施以及初始开发后升级包的装配和部署。本文件适用于参与道路车辆软件升级工程的组织方。此类组织方可包括车辆制造商、供应商及其子公司或合作伙伴。除软件升级工程外,车辆功能软件的开发不在本文件的范围内。本文件未规定软件升级工程的具体技术或解决方案。本文件修改采用ISO 24089:2023《道路车辆 软件升级工程》。

 

近年来,越来越复杂的电子控制单元和软件已成为道路车辆运行的关键。软件频繁升级以增加功能并维护道路车辆的安全和信息安全。

 

如今,车载软件由专业人员在维修店升级,或由车辆用户实施在线升级。随着软件升级活动频率的增加,获取每一个车辆配置信息非常重要。因此,软件升级工程的建立和应用对于确保软件质量、信息安全和其他安全至关重要。软件升级工程活动贯穿于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

 

本文件提供了与软件升级工程相关的术语、目标、要求和指南,作为整个供应链中达成共识的基础。通过应用本文件中的要求和建议,有利于实现软件升级工程以下内容:

 

1)道路车辆软件升级操作涉及的安全和信息安全;

2)建立过程,包括目的设定、策划、审核、过程监控、过程测量和过程改进;

3)相关方共享安全和信息安全意识。

         

本次编制的《道路车辆 软件升级工程》,不仅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有关,而且与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升级解决方案提供商、检测机构等相关,可以针对标准使用的不同对象,如车辆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和软件升级解决方案提供商、检测机构等企业或相关部门,有侧重点地进行标准的培训和宣贯,以保证标准的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