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官网
今天是:    
第六张水落石出 第七张呼之欲出:造车“准生证”进入密集发布期
发布时间:2016-12-27 15:10:43    浏览量:2284次    
       12月15日,万向集团公司年产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至此,万向集团成为继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和江苏敏安之后第六家拿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准生证”的企业。

      万向集团拿到第六张牌照与江苏敏安拿到第五张牌照(11月15日)相隔只有一个月,而业内传闻的第七张牌照也呼之欲出。种种迹象显示,新能源汽车“准生证”正处于密集发放期。

      ■ 密集发放凸显政策导向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27号令”)发布的时间是2015年6月2日,正式施行的时间是2015年7月10日起,这也是企业可以申请资质的起始时间。《中国汽车报》记者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看到,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分别于今年的3月16日、5月16日、9月14日、10月25日、11月15日、12月15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对其纯电动乘用车建立项目的核准批复。不难发现,牌照的发放速度在加快,特别是9~12月,“每月一张”的节奏。

      第六张牌照水落石出的同时,第七张甚至第八张牌照即将被发放的消息也不断传出。国能新能源(NEVS)旗下天津和福建新龙马都在申请新能源汽车准入的资质,据NEVS董事长蒋大龙透露,已报送样车的检测工作接近完成。河南速达已于今年7月完成样车生产并交国家检测中心验收。重庆小康汽车旗下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河南力帆新能源、福建省云度新能源等企业都已经完成环评。此外,江铃新能源、知豆等电动车公司也都在抓紧推进资质审核工作。整个行业正掀起一股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热潮。

      牌照发放的速度是不是有些过快了?这是不少业内人士的一个担忧、一家正在积极申请造车牌照的企业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发放速度越来越快很正常。一方面,牌照审核刚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有管理规定,但没有切实可行的流程和评定标准,而经过对前几家的审核之后,审核流程更加清晰,企业也厘清了工作头绪,自然会使核准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企业都希望跻身这一领域,早已开展牌照申请工作,出现多家并行审批的情况不足为奇。

      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管理部部长詹文章认为:“传统汽车的产能已经过剩,政府管理部门再发放传统汽车的生产资质已不合时宜;密集发放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体现出政策向新能源汽车倾斜的导向,是整个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 发放速度快但门槛提升

      虽然发放牌照速度在加快,但准入门槛却在提升。

      据了解,新建企业投资项目要按照《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审查,在评审通过后,投资项目可以启动。在投资项目完成建设后,新建企业及产品要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在通过考核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才意味着企业真正具备造车和卖车的资格。

      记者曾就资质申请情况与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进行沟通。陆群认为,《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是一个核准制,就像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达到了规定标准才能通过。前途之所以能够拿到牌照,就是严格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做出了样车,并完成了非常苛刻的测试。“目前很多企业所生产出来的样车其实都达不到规定的指标要求,只有优于目前的水平,才有可能获得生产资质。”陆群说。

      正如陆群所说,《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对新建企业提出了许多硬性的技术指标,包括在技术上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同时需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以及应具备完整的样车试制条件,自行试制的同型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不得少于15辆等。

      也许是意识到“27号令”设定的准入门槛还不够高,工信部又于今年8月12日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一共包含了17项准入条件,从技术、资金到研发等多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其中有8项“否决条件”,申请的企业只要有超过两项未达标,就会被认定为不符合“准入条件”。“这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准入门槛,使得企业获得生产资质的难度提升了。”一位专家表示。

      ■ 管理机制应有进也有出

      事实上,关于是否应设置进入门槛、应该如何设置门槛的争议,一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而存在。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专家曾表示,新建的纯电动新能源车企将不超过10家。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政府管理部门似乎并没有进行数量限制的考虑,国家发改委此前曾表示并未规定名额上限。

      一位企业老总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的当下,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也争相涌入,带来重复投资,同时也滋生了“骗补”乱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产业发展和行业准入会有新的判断,希望通过设置门槛把优势资源集中到优势企业中来。

      “凡是符合条件取得资质的应该都是真干实干的企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松泉认为,“之所以设置门槛,一方面在于汽车产业正加快向电动化转型,很多企业都想进入,可能会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产业,汽车作为交通工具也涉及安全节能环保等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企业不经过审批就能随意进入,将会导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散乱,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优秀企业做大做强,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通过进行资金、技术等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政策对事中事后监管相对不足的缺陷。”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必要对企业的数量进行限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应该“宽进严出”。也就是说,企业进入行业可以宽,符合条件就可以进,但产品监管一定要严。

      吴松泉认为,在发挥产业政策扶优扶强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发挥竞争政策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竞争来优化产业结构。要把产品管理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产品的安全、环保、节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解决产能过剩,重要的是要建立有进有出的行业管理机制,这个主要靠法制化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