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评论】欲汽车强国,必先零部件强国
发布时间:2017-11-17 15:35:24    浏览量:1442次    

      众所周知,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车产销量第一的汽车大国,但却不是汽车强国。从笔者从事汽车制造生产行业三十多年并服务于多家中外汽车公司的观察体会看,我国汽车行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就是系统关键性零部件业的不够强大,表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空心化,整个汽车产业链条的完善程度还不够,零部件模块化供应能力还很弱,行业利润比较单薄,技术分散程度较高和大部分关键零部件还是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

      我国原以为可以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引进很多外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与中国合资,从中确实只学到了一点管理经验和皮毛技术,然而其核心技术拿到手的微乎其微或忽略不计。

      无论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再到燃气汽车,所有的关键核心部件几乎全都高价依赖进口,这一现实困境给国内整体和零部件企业带来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境外零部件企业贡献上千或上万元的真金白银利润。 由于我国零部件行业虽然生产厂家多如牛毛(国内零部件行业聚集约10万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约1.3万家),但都存在规模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像电喷系统,包括增压器、电控系统,基本上只要涉及到电子控制的一些关键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无一不是依赖国外的供应商,被外商紧扼咽喉而又无可奈何。

      我国零部件行业平均利润率5%-8%,而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的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则超过15%--25%,在投入同等成本的情况下,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净利润高出内资企业二倍以上。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整体发展滞后差强人意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燃油法规、排放法规更新过快,零部件企业没有足够的周期开发产品,另加上外资在技术上的钳制与严控,市场并没换来技术。此外,国内零部件行业虽体量规模不断扩大,但大部分是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价格竞争,主要原因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投入不足,产品核心竞争力薄弱。

      纵观世界上汽车大国强国全都是“欲汽车强国,先零部件强国”。如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和韩国之所以成为汽车强国,不仅是依赖整车企业,更依赖强大的零部件体系,在关键零部件领域构建了自主可控的配套体系,关键零部件体系始终处于汽车工业体系核心地位。他们普遍拥有国际领先的一级供应商,通过模块化供应,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整车企业平台化发展,促进整车企业低成本开发,提高开发速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只要从汽车技术最复杂和科技含量最高的重型卡车上就可以发现,高科技的运用已成为欧美重卡发展主导趋势。如国际上重型卡车功率基本都达到500马力左右;排放律例发展到欧V、欧VI;燃油放射压力可以达到2000-2400bar;CR EGR DOC(电控共轨兴气再轮回微粒催化氧化器)、DPF(微粒捕集器)和SCR(挑选性催化复原)、2ST(二次增压)、VGT(可变多少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普及;完全实现了与轿车技术同步实现了电子、智能、收集一体化,进而成为清洁能源汽车。

      再如当前在欧美等兴旺汽车市场重卡ESP(电子稳订法式)、ACC(顺应性巡航控制)、LGS(车偏离报警系统)、TPMS(轮胎气压监测系统)曾经非常成熟,广泛运用并已批量装车。再如制动方面的智能帮助系统的EBS、基于电控的10 bar或12 bar带ABS、ASR单回路制动系统和诸如发动机制动、可抉择的缓速器辅助制动系统等。此外,坡道控制、智能濒临控制系统、紧迫制动系统、主动侧翻稳定性CDC和高载荷侧翻稳定性掌握系统、自动变速器等高科技技术,目前只是在国内极少数的合资重卡车企的高端车上做为选装件,或正处于开发阶段,中方必须再花高价购买其专利技术。而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中、低端重型卡车的技术水平还停留在本世初的欧美高度。

      而国产汽车从化油器到电子喷射发动机,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如电喷系统(EFI)、控制系统(ECU)目前主要由联合电子(技术起源于德国BOSCH)、美国奥特凯姆公司电喷及ABS系统、美国德尔福发动机控制系统公司所掌控。在柴油构造键零部件的共轨电喷系统、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技术大多为德国专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三家控制。在柴油机领域国外品牌占很大比重,如康明斯、道依茨、万国、日野、雷诺、索菲姆等等。因此,可以说从我国实现国一至国六的电控系统技术完全精准而有效地控制在外方手中,并以天价贩卖给中国人而赚得盆满钵溢。在绝对独断专行技术话语权上外资不仅在股比、技术、产品、品牌等各方面全面控制,而且已对我国汽车发动机产业形成了极大的要挟,其霸道之底气正是来自于中国政府对合资品牌的“超国民待遇”以及放卫星放火箭似的汽车排放政策法规没完没了劳民伤财地技术升级与不断地政绩型“大跃进”。

      当下和未来,我国是否能抓住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发展技术的转型机遇,构建出新型的汽车零部件体系才是关键所在,中国汽车又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不存在所谓在技术上能够“弯道超车”的妄自尊大,只有少出或不出有利洋人而有损国人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虚心学习,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市场研究,唯有这样中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地将汽车产业做大的同时也做成世界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