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
今天是:    
售后服务第364期
发布时间:2013-06-27 15:27:25    浏览量:1616次    
     
 

新闻概要

 

1.上牌保修受阻非中规车销量锐减

2.京前五月新车销量下滑 二手车亦微降

3.保监局再次规范车险 拒赔须出具书面通知

4.上海电动车私人租赁 服务缺位影响销售推广

5.穗限牌管理办法:车主10年内可无限次换车

6.华菱星马与上海融联租赁携手开拓市场

为中国汽车厂家服务 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汽车工业做贡献

   

详情

 

 

1.上牌保修受阻非中规车销量锐减

        自今年3月公安部出台《关于严格进口汽车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后,经过三个多月的市场整顿,目前国内的非中规车市场销量锐减。

        据了,在北京的亚市交易市场,“近段时间,非中规进口车销量明显下滑,下滑幅度超过五成”。

        所谓非中规车,是与中规车相对而言。由于各大汽车公司向不同国家出口车辆时,都会对车辆进行适应性改装,以适应该国的道路条件和油品质量。其中,各大汽车公司为出口中国而进行调校的车型,符合中国对于车辆的相关法规要求,即为“中规车”。目前,国内4S店销售的进口车都属于中规车型。

        然而,除了4S店销售的进口中规车以外,经销商将通过非4S店渠道进口到国内的商品车俗称“小贸车”,其中包含美规车、欧规车、日规车等。这部分车型相较于中规车,在价格上便宜15%左右,但是不享受厂商的质保服务。

        从华东、西南等地区销售商了解到,其销售的非中规车销量同比下滑幅度分别达到五成至七成。致使非中规车市场下滑的因素中,政策限制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进口车市场自身。目前车市疲软,整个进口车市场已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况。

        随着经销商库存压力的增大,由此而来的价格战也连绵不绝。“很多中规进口车降价之后的价格,已经和非中规车相差无几,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当然更愿意购买中规车。”一家4S店经销商向记者坦言。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同时启动对非中规车的抑制措施。去年11月,宝马中国向各大经销商下达了“停止非中规车保修服务”的通知;记者奥迪、奔驰等经销商处也了解到,目前基本上不对非中规车提供质保服务。

 
 

 

2.京前五月新车销量下滑 二手车亦微降

        京华时报报道:本周一,从亚运村交易市场获悉,今年前5月,北京新车累计交易为23.26万辆,2012年京城前5月共销售23.6万辆新车,同比销量下降1.44%。

        新车销量下降的同时,京城二手车市场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亚市数据显示,前5个月,北京累计成交的二手车数量为26.26万辆,同比去年的26.3万辆下降0.15%,亚市指出,前5月的二手车平均外迁率仅为40.16%,较去年下降10%。

        由于摇号购车政策的执行,京城车辆销售除依靠摇号指标售车外,其新车增量主要来源于旧车置换新车。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分析,京城老旧车外迁率持续低迷,新车市场营销政策黏度减弱,降低了置换消费者卖旧车买新车的积极性。比较明显的变化有两方面:首先平台车型减少,北京淘汰更新平台享受企业奖励京Ⅴ车型较去年减少近50%,不利于消费者选择购买中意新车;其次奖励金额低了,部分车型奖励金额有所减少,个别车型下降了近20%,不利于调动消费者的置换积极性。
 
 

 

3.保监局再次规范车险 拒赔须出具书面通知

        自去年开始,北京保监局出台多项措施以综合治理车险理赔。近日,保监局再次发文,对车险管理市场进行再规范。其中,对于消费者关注最多的“理赔难”问题,保监局要求,在拒赔环节,保险公司应对拒赔案件出具书面拒赔通知,明确告知消费者拒赔原因和拒赔所依据的条款。

       
“理赔难”、“无故遭拒赔”向来是车险消费者针对车险投诉的重灾区。很多消费者不能理解,为何在购买车险时感觉样样齐备,似乎一纸保险就能高枕无忧,而遭遇理赔时却显得障碍重重,有时候甚至只是理赔人员的一句解释,就使得理赔无门。尽管监管部门一直对相关问题加强治理,但投诉现象依旧屡禁不止。

      
 对此,北京保监局要求保险公司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在承保环节,严格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对免责条款做出明确说明,提示投保人在投保单上签章后,方能出具保单;在接报案环节,应及时安排查勘定损,及时告知消费者案件处理进程及理赔服务人员姓名电话,保障消费者随时了解案件情况;尤其在拒赔环节,要求保险公司对拒赔案件出具书面拒赔通知,明确告知消费者拒赔原因和拒赔所依据的条款。同时,要求各保险公司应保存完整的拒赔案件资料。

       
一直以来,异地出险后如何理赔也让消费者头疼。此次,保监局对此也做了明确要求。保监局指出,被保险人在异地出险需查勘定损的,保险公司应及时委托当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或第三方单位提供查勘定损服务,并指定专人负责异地案件跟踪与协调服务,直至案件处理完毕。

        此外,保监局还对消费者的求偿权做了明确。对责任明确的事故,无法核定全部损失的,保险公司应根据已有证明和材料先行支付可确定金额的赔款,并在核心业务系统中标示为“先行赔付案件”。确定全部赔偿金额后,及时支付相应差额,并做结案操作。

 
 

 

4.上海电动车私人租赁 服务缺位影响销售推广

        每日经济新闻: 继宝马在北京启动ActiveE电动车租赁项目,上海针对私人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租赁也将落地。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高瞻新能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了解到,其申请的首批142张新能源汽车租赁牌照已经发放。与此同时,一嗨租车首批50辆荣威E50电动出租车也将于月底正式投放市场。

        此前,上海高瞻曾与一嗨租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采取租赁的模式共同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选择租赁模式进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在上海高瞻首席财务官徐维翰看来是为了打消消费者的顾虑:“通过租赁可以借力第三方资源,吸引产业链的相关配套进入,使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成熟。”

        酝酿许久的上海电动车租赁终于进入“倒计时”。一嗨租车公关总监邵巍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一嗨租车在上海嘉定的门店将于6月底正式开业。据了解,这批新能源汽车将采取“日租”的方式,日租金150元左右,包括保险费、年检费、正常维修保养等相关费用,用户无需另行支付任何费用。

        在新能源汽车租赁项目启动初期,一嗨租车将目标客户群体主要瞄准当地消费者和外企用户。“相对国内用户,外企用户更容易接受环保理念。”邵巍表示,“我们给这些客户算了一笔账,一辆电动车每公里使用成本可低至6分钱,同级别的燃油车平均成本大概是6毛左右。”

        按照该公司的业务计划,消费者如果采取“分时租赁”,只需成为租车公司会员,在支付一定保证金后,登录租车公司网站,选择空闲车型并确定使用时间段,就可以直接去租车点取车,租车费用将按照小时,甚至分钟结算。

        “电动车租赁模式的探索,既是创举,也实属无奈。”徐维翰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经过系列推广,国内私人电动车消费市场依然不成熟。以上海为例,虽然有国家和上海共计10余万元的补贴、免费上海牌照以及嘉定区1.5万元的电费补贴等诸多利好,但是新能源车的销量依然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虽然接到近500辆订单,但最终能成交多少还是未知数。”徐维翰表示:“基础设施配套不成熟,相关服务等产业链缺失,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原因所在。比如保险,由于电动汽车购买量小而分散,保险公司对这块业务并不重视,以至于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均不接受电动汽车
私人投保。”

        上海奇瑞电动车经销商——上海车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店内只有人保公司可供选择,其余保险公司都不接受此项业务。

       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这样表示:“由于目前电动车车型数量少,很多保险公司的数据库并未录入新能源汽车,以至于业务人员并不知道这一业务。与此同时,由于电动车在技术上成熟度不如传统车型,保险公司也会考虑投保的风险。”

 
 

 

5.穗限牌管理办法:车主10年内可无限次换车 

        昨天下午,广州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办法》,办法将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为5年。

        自去年7月1日起广州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后,截止2013年5月底,已经完成十期增量配置,累计指标133586个,其中增量指标104574个,更新指标22544个,其他指标6468个。增量指标占试行期配置额度(12万)的87.1%。该领导小组称,截止5月竞价车牌收入48646万元,已经全额缴入市本级财政。

        根据《管理办法》,增量指标按照1:5:4比例配置,一年发放12个车牌,其中新能源车车牌1.2万个,6万个车牌给摇号车主,竞价的4.8万个,单位额度12%,个人额度88%。

        《管理办法》内容与原先征求意见稿有不少修改,但是车主关注的新能源车指标比例能否下调、汽车报废能否使用原车牌、郊区车牌如何细化、2.5升以上汽车更换能否不受排量限制等问题,《管理办法》并没有做出最终调整,延续征求意见稿的规定。

        比如,个人可以在10年内不受次数换新车,如果10年内没有更换的,10年后申领1次指标;车主不再按一步到位购车,原车排量2.5升以下的,更新车辆时不超过2.5升排量。
 
 

 

6.华菱星马与上海融联租赁携手开拓市场

        6月21日,华菱星马与上海融联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马鞍山签署回购协议。根据协议约定,由上海融联租赁母公司中电投集团购买华菱重卡和星马专用车,上海融联租赁为中电投集团提供融资租赁业务支持,华菱星马提供车辆和售后服务支持,双方将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延伸产业链和其他合作领域;此外,双方还将在产业链延伸发展方向上共同寻求合作项目,促进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 2012年2月华菱星马就成立了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上海徽融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徽融租赁的业务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仅2013年已经完成四千多万的融资租赁业务,并且随着近期华菱重卡和星马专用车放量增长,业务还将进一步扩大。当前银行按揭和金融租赁还是华菱星马的主要业务金融销售模式,徽融作为集团的子公司,只是对公司“大金融”销售模式的一个补充,使公司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此次和融联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也是华菱星马多种销售融资渠道的一种创新和尝试。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融联租赁成立于1997年11月,2004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融资租赁公司。该公司主要向电力、钢铁、电信、金融、石油等行业的优势企业提供现代租赁服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金融租赁产品。2010年底,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正式入主上海融联租赁。